好書試閱

時尚唐人

9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1.人是衣裳馬是鞍

一、唐人穿什麼

服裝篇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在網路上買衣服的人,那你一定知道當今的時尚元素有哪些。網站裡那些所謂的暢銷款都打著韓國風的名義,說自家的衣服是正宗的韓版貨。其實看到那些圖片,你就會發現,所謂的韓國流行風無非是高腰、低胸、披肩等等。每次看到這些,筆者都會在心裡感歎,你們這些根本就不是時尚好不好?你們這些已經落後好幾千年了好不好?你們跟唐朝比起來簡直弱爆了好不好?你們的這些流行元素在唐朝就已經開始流行了好不好?

打住,再問這麼多「好不好」也沒有什麼意義,但正是因為這種衣服在現在仍然流行,就更說明當時的唐朝是多麼的厲害,其在很多方面的審美都堪稱前衛,以至於那時的流行元素現在還能引發時尚界的關注,這在歷史上絕對是極其特別的。

現在,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唐朝的服裝,看一看,那個時代的唐人們到底是怎麼在穿衣戴帽上折騰自己的。

其實說起來,唐朝當時的服裝之所以走在時尚界的前沿,是和當時唐朝的社會風氣和國際地位有關的。因為唐朝的國力強盛,唐朝的首都長安(今天的西安)也就成了世界各國人民一心嚮往的地方。

據「有關部門」統計,當時和唐朝有貿易往來的國家不下三百個,可以說唐朝的朋友遍布天下,而作為唐朝絕對中心的長安,也就成了可以和現在的巴黎媲美的「國際大都市」。什麼羅馬人、高麗人、阿拉伯人、日本人都往長安跑,那個時候能到長安留學可是很酷的事情。

而與外國人的頻繁往來,也給長安帶來了新鮮的元素和新鮮的念頭,那一時期的繪畫、雕刻、音樂、舞蹈等各方面都受到外國的影響,服裝方面當然也不例外。

那些遠道而來的使節或者商人給長安城帶來了有著濃鬱異域風情的服飾。再加上唐朝本身的社會風氣比較開放,皇上統治開明,能夠做到相容並蓄,因此當時的服裝界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異彩紛呈,其服裝在設計上大膽創新、各具特色,形成了萬紫千紅的景象。二、其實這是民族風

基本服裝

唐朝時期的服裝分為官服和平民服。這是一個必然產生的結果,你想,哪個朝代的官員會和老百姓穿同樣的衣服呢?如果穿同樣的衣服,肯定顯示不出當官的威嚴,你出個公差,走在大街上,老百姓一看:「這當官的和咱們也沒什麼區別,穿得還不如咱們呢,咱們幹麼要聽他的啊。」這就不太好了。

而且中國自秦朝以來就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這種中央集權制度在隋唐時期得到了極大的鞏固和發展,形成了有記載以來最健全的官吏管理制度,由此一套完善的等級森嚴的官服制度也就應運而生了。

官服如果要細分,可以分為祭服、朝服、公服、常服。這四種衣服,即使不用詳細說明,大家也都能從字面上理解其中的差別。

祭祀是自古流傳下來的風俗習慣,唐朝自然也不例外,祭天、祭地、祭祖宗就是所謂的祭祀,而在這個神聖的時刻穿的衣服就叫祭服。

朝服呢,當然就是官員在遇到重大事件,上朝時候穿的服裝。我們在電視上也看過,官員在遇到大事上朝的時候會穿得和平常不一樣,這時他們穿的就是朝服了。

而普通工作的時候,比如出去巡查,走訪,上堂,查個案什麼的這時候穿的就是公服,沒有大事發生、平常上朝時基本上也穿這種公服,也就是說,公服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工作制服,具有明確的提示官員身分的作用。就好像醫生穿的白袍,員警穿的警服。要是沒有了這些顯著的標記,患者一上醫院,都找不到哪個是醫生;老百姓去派出所報案,都認不出誰是員警了。

再有就是普通的常服了。官員也是人,也不能一天到晚老是穿著官服到處跑。人家也得居家過日子,有個年休什麼的。這種時候,自然就要穿休閒一點的服裝了,免得到哪兒人家都知道你是當官的。當然,走到哪兒都愛誇耀,拿自己當爺兒們的官員不在我們所說的範圍內。

好了,四種服裝介紹完畢,下面我們就逐一來看,每種服裝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還有,在講之前要先說一句,這四種都是指男子的服裝,女人穿什麼我們要留到後面再說。

三、衣服顏色的選擇很重要

服裝顏色

其實有的時候,朝服可以代替祭服在出席一些重要的場合時穿著,所以這兩種服裝有的時候也可以看成是一種服裝,二者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我們之前也說過,在當時,等級制度是極其森嚴的,在服飾上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色彩上的不同。這點,從皇服和官服的區別上就可見一斑了。

宋朝有一個典故,叫「黃袍加身」,講的是宋太祖趙匡胤還沒當上皇帝時,在一個叫「陳橋」的地方被人把黃袍披在身上,請他做皇帝。

對這個典故,大家可能心裡都有個疑問,為什麼把黃袍披在他身上,就是讓他當皇帝呢?那是因為,在古代黃色的袍子只有皇帝才能穿,而其他人如果穿上就會被當作是想造反,是會被滅九族的大罪。

電視劇中,皇上就是看到貪玩的慈禧把皇袍穿在身上,才對她有所防範的。大家想想,對待自己的老婆尚且如此,這要是別人穿上黃色的衣服,那還了得?

當然,用黃袍代替龍袍並不是自古以來的傳統。在秦漢時期,皇帝穿的衣服大都是黑色,而把黃色作為皇帝的專屬顏色,是從唐朝才開始的。「唐高祖武德年間令臣民不得僭服黃色」,一道聖旨之後,黃色的服裝一下子就成了獨一無二的皇權象徵,為皇室專用之服。自此這項制度為歷代沿襲。

雖然說是王室專用,但這些服裝也並不是統一的黃色。因為王室不光有皇上,還有太子,王爺,這些都算是皇室中人。這些人要是都穿同一種黃色,那皇上就不是至高無上的天子了,所以在黃色裡頭,也得弄出點不同來區分皇帝與其他皇室成員。

於是,皇服的黃色就有了下面的分類:皇上穿的叫赤黃,也就是偏紅一些,皇太子穿的是杏黃,而皇帝那些普通兒子穿的是金黃。看看,人家那時候想得多麼周到。幸好不需要在其他兒子當中再分出不同顏色來,不然恐怕和黃相近的那些顏色都不夠用了。除了這些人以外,如果別人膽敢穿著黃色的衣服到大街上晃一圈的話,這人不是瘋子就是不想活了。

皇上都這樣了,大臣們肯定也不例外地擁有各自的顏色。

據史書記載,唐朝時期的官員,三品以上一律用紫色;三品下,五品上為緋色,也就是類似於紅的顏色;六品、七品可以穿綠色;八品、九品為青色。這種按顏色來區別的官服叫作「品色服」。別小看了「品色服」的顏色區分,別以為只是說玩的,它可是唐太宗親自下的詔,並且要求各州各縣遵照執行。這詔書一下,整個天下可熱鬧了,在各個城市街口和官隘處都有專門設立的卡哨,檢查來往的人有沒有不按規定穿衣服的。一時之間,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穿、穿什麼樣的才能不犯錯誤,可以說人人都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總之,唐朝的官員在衣服的顏色上講究頗多,要穿衣服,你得做好萬全的準備。你今天覺得穿紅色的好看,就弄套紅色的朝服,明天覺得黃色也不錯,就來個黃的。這種對色彩隨心所欲的追求,在當時可是要不得的,一不小心穿錯了顏色,可能就不僅僅是丟官那麼簡單了,以下犯上,那可是掉腦袋的大罪。

那時的社會對官員尚且如此,對老百姓就更加苛刻了。我們常常在電視上看到,很多古代的老百姓穿得花花綠綠,五顏六色,這本身就是一種常識錯誤。

歷史的真相是,如果你真的不小心穿越到那個時代,又不小心穿了不該穿的顏色,恐怕衣服被扒了沒收是小事,弄不好還得挨一頓結結實實的鞭打,最後甚至丟了小命。

所以,當時的老百姓知道衣服是不能隨便穿的,以致於大家只能在上面提及的顏色之外選一些自己還看得上眼的顏色來穿──據說,當時民間最流行的顏色是藍色和白色。你說這有什麼辦法呢,那些絢麗的顏色都讓權貴們挑完了,你們挑剩下的、不要的,我們穿穿總該沒問題了吧。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