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內蒙古
1印象及概況
內蒙古自治區,簡稱蒙,位於中國北部邊疆,是中國第三大省區。1947年5月1日成立內蒙古自治區,是中國第一個實現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內蒙古歷史較為悠久,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此後歷代均在內蒙古自治區內留下了寶貴的遺跡。例如位於呼和浩特市東北的大窯石器製造場,它是海內外截至目前最大的舊石器時期採石場,還有內蒙古自治區內的古長城遺址保存之多、里程之長,均居中國第一。
當然,提到內蒙古,首先會想到的是它那遼闊而寬廣的草原。的確,內蒙古天然草場,總面積位居中國五大草原之首,是中國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尤其是呼倫貝爾大草原,舉世聞名,是每個遊客神往的旅遊勝地。內蒙古自治區也是中國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其區內的森林總面積,居中國第一,特別是1978年起進行的有「綠色萬里長城」和「世界生態工程之最」之稱的「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使內蒙古森林覆蓋率不斷提高。
此外,內蒙古自治區還是中國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素有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礦之鄉」稱號,中國五大露天煤礦中內蒙古就有四個,分別為伊敏、霍林河、元寶山和準格爾露天煤礦。其中,霍林河煤礦是中國建成的最早的現代化露天煤礦,準格爾煤田是中國最大的露天開採煤田。另外,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查干諾爾鹼礦,是亞洲天然鹼儲量最大的鹼礦。另外內蒙古螢石儲量居亞洲第一,石墨資源儲量居中國第一,瑪瑙礦儲量居中國第一等。因此,可說內蒙古自治區是中國的一塊「寶地」,為中國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2地理
內蒙古自治區位於中國北部邊疆,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狹長形。其東、南、西依次與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寧夏和甘肅八省區毗鄰,跨越三北(東北、華北、西北);北部同蒙古國和俄羅斯接壤,國境線較長。內蒙古自治區的地貌以蒙古高原為主體,並有複雜多樣的地形。除東南部外,基本都是高原地形,也有小面積的沙漠、山地、丘陵、盆地等分布。3氣候
內蒙古自治區地域廣袤,所處緯度較高,高原面積大,距離海洋較遠,邊沿有山脈阻隔,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全區特點是春季氣溫驟升,多強風天氣;夏季短促而炎熱,降水集中;秋季氣溫劇降,霜凍往往早來;冬季漫長嚴寒,多寒潮天氣。由於地形因素,內蒙古日照充足,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大部分地區年日照時數都大於2700小時;全年太陽輻射量從東北向西南遞增;降水量也由東北向西南遞減。
4區劃
內蒙古自治區現設呼和浩特、包頭、烏海、赤峰、通遼、鄂爾多斯、呼倫貝爾、烏蘭察布、巴彥淖爾9個地級市。其中,呼和浩特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還有興安、阿拉善、錫林郭勒3個盟。
5人口與民族
根據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內蒙古自治區共有2481.71萬人。其中,漢族人口約占79.54%;蒙古族人口約占17.11%;其他少數民族人口占3.35%。內蒙古自治區目前居住著49個民族。其中,以漢族和蒙古族為主。
內蒙古交通
1航空
內蒙古自治區主要機場有:呼和浩特白塔機場、包頭機場、赤峰機場、海拉爾機場、錫林浩特機場、烏蘭浩特機場,通遼機場等。目前,開通多條國際國內航班,北京、上海、南京、廣州、武漢等中國各大城市均有直達內蒙古的航班。
2鐵路
內蒙古現有19條國有鐵路幹線、12條支線、5條地方鐵路,與北京、西安、蘭州、銀川等數十個城市均有火車通行,乘坐火車去內蒙古十分方便。
3公路
內蒙古已開通了各旗縣通公路,許多世代閉塞的農牧區和邊境地區也通公路了。尤其是呼包高速公路的建成,使內蒙古公路交通網更加完善。目前,從北京、天津、銀川等地均有直達內蒙古的長途客車。此外,內蒙古還開通了與蒙古、俄羅斯邊境省區通車的6條客運班車路線。
內蒙古6大象徵
1那達慕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每年七八月間舉行。那達慕的蒙古語中有娛樂、遊戲的意思,其源於摔跤、射箭、賽馬三項競技,現已成為草原上慶豐收、進行物資交流和舉行民間活動的隆重集會。大會期間有賽馬、賽犛牛、射擊、摔跤等比賽項目,還有民間彈唱、民歌對唱等活動。2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族自古流傳下來的祭祀習俗,在每年水草豐美時節舉行。敖包是石堆的意思,是在地面開闊、風景優美的山地高處,用石頭堆一座圓形實心塔,頂端立著繫有經文布條的長杆。祭祀活動時,祭上熟牛羊肉,主持人致禱告詞,男女老少膜拜祈禱,祈求風調雨順、人畜平安。祭祀儀式結束後,常舉行賽馬、射箭、摔跤等競技活動。
3呼倫貝爾大草原
呼倫貝爾大草原可以用三個詞來形容,即美麗、富饒、神奇,猶如一幅巨大的綠色畫卷,無邊無際。作為中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它有最純淨的草原和牧草王國之稱。每逢盛夏,草原上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星星點點的蒙古包升起縷縷炊煙;微風吹來,牧草飄動,處處呈現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來到這裡,可以在草原上騎馬、騎駱駝,觀看摔跤、賽馬、烏蘭牧騎的演出,遍嘗草原風味全羊宴,晚上的篝火晚會,更能盡情體驗遊牧民族的獨特風情。
4昭君墓
昭君出塞的故事為人傳頌著,她死後的陵墓稱為昭君墓,是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昭君墓始建於西漢時期,距今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其墓狀如覆斗,高33公尺,底面積約13000平方公尺,是中國最大的漢墓之一,因被芳草覆蓋,碧綠如茵,故有「青塚」之稱。
5蒙古包
在茫茫的草原上,布滿星星點點的帳幕,那就是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是家、屋的意思。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六百多人。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和採光都很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6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是一座典型的蒙古民族風格的陵園。陵園造型獨特,很像展翅欲飛的雄鷹。陵園主體建築是三個蒙古包式的宮殿,宮殿之間有走廊連接。在每個宮殿的圓頂上,都有金黃色的琉璃瓦,在燦爛的陽光照射下,熠熠閃光。作為一座民族的豐碑,成吉思汗陵承載著蒙古民族滄桑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內蒙古6天5夜
暢遊行動
清晨●到達呼和浩特DAY 1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是內蒙古的首府,素有「中國乳都」之稱。這裡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人文景觀,皆堪稱內蒙古旅遊的精華。例如呼和浩特植物園、清公主府、昭君墓、內蒙古風情園等都是呼和浩特熱門旅遊景點。此外,逛一逛呼和浩特蒙古風情街或者伊斯蘭風情街,感受一下少數民族的風情,也別有一番情趣。
DAY 2
●鄂爾多斯
鄂爾多斯是一座新興的城市,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既有茫茫草原景觀,如鄂爾多斯草原;也有浩瀚的沙漠風光,像七星湖沙漠風景區;還有代表工業發展的神東煤海工業旅遊區。當然最不能錯過的是成吉思汗陵旅遊區。
DAY3
●包頭
包頭是內蒙古第一大城市,其歷史悠久,這裡留下了許多幾千年前的人類文化古蹟。包頭的自然景觀也不遜色,例如九峰山、梅力更、南海旅遊區也很著名。此外,包頭娛樂休閒的地方有琴湖山莊、賽汗塔拉公園、新世紀青年生態園等。
DAY4
●錫林郭勒
錫林郭勒盟歷史悠久,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遊獵的氏族部落。因此,這裡除了有內蒙古特有的自然風景外,還有很多名勝古蹟,如秦燕時代的古長城、洪格爾岩畫群、蒙古汗城、成吉思汗點兵場、忽必烈夏宮、元上都遺址等,是一個尋古探幽的好地方。
DAY5
●赤峰
赤峰是中國知名旅遊城市,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有「華夏第一村」美譽的興隆窪原始聚落遺址,還有「草原第一都」的遼上京臨潢府,受到海內外遊客的歡迎。響水玉瀑、巴林奇石館、布日敦沙漠等也是來赤峰不容錯過的景點。
DAY6
●呼倫貝爾大草原
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茫茫大草原上有縱橫交錯的河流,有星羅棋布的湖泊,還有悠久珍貴的名勝古蹟。藍天白雲,綠草如茵,氈房點點,牛羊成群,那種意境彷彿像中國籍蒙古族歌手騰格爾的那一曲《天堂》裡所描述的一樣。近幾年,呼倫貝爾大草原已成了內蒙古的黃金景點,在七八月的旅遊旺季時遊客很多。
NIGHT6
起程,踏上歸途
內蒙古玩全攻略
A呼和浩特全攻略
Part1>>玩轉呼和浩特
(放呼和浩特地圖)打開呼和浩特
1概況及印象
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也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有「中國乳都」、「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美稱。目前,呼和浩特市發展迅速,尤其在畜牧業和旅遊業方面,均居中國前列。
2地理
呼和浩特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西與包頭市、鄂爾多斯市接壤,東鄰烏蘭察布市,南抵山西省。區內地貌以山地為主,地勢由東北向西南逐漸傾斜,市區海拔高度為1040公尺。
3氣候
呼和浩特屬典型的蒙古高原大陸性氣候,四季氣候變化明顯,其特點可以概括為:春季乾燥多風,冷暖變化劇烈;夏季短暫、炎熱、少雨;秋季降溫迅速,常有霜凍;冬季漫長、嚴寒、少雪。
4區劃
呼和浩特現轄4區、4縣、1旗和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別是新城區、賽罕區、回民區、玉泉區,托克托縣、清水河縣、和林格爾縣、武川縣,土默特左旗和呼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
5人口及民族
據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呼和浩特全市總人口291萬人。全市總人口中,漢族人口約占87.16%;蒙古族人口約占9.98%;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約占2.86%。
節日慶典
1內蒙古草原旅遊節
●時間:每年8月前後
內蒙古草原旅遊節是呼和浩特一年一度的大型旅遊交易節,第一屆於1990年代舉辦以後,至今每年的8月前後都會舉行。此呼和浩特民間傳統節日,其規模、形式和內容遠比過去的那達慕大會豐富。節慶期間會有各種精彩的表演,如馬術、武術、舞蹈、摔跤等。
2內蒙古烏蘭牧騎藝術節
●時間:每兩年一次8月2日至8日
烏蘭牧騎,蒙古語意為「紅色文化工作隊」。內蒙古烏蘭牧騎藝術節每兩年舉辦一次。屆時,各旗、縣烏蘭牧騎均前來呼和浩特參加會演,由於會演會評定名次、優劣,所以競爭十分激烈。
3昭君文化節
●時間:每年8月下旬
昭君文化節源於民間的昭君廟會,此創意始於1998年。目前,昭君文化節已成為展示呼和浩特城市形象的一張名片。呼和浩特交通
前往呼和浩特>>
1航空
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是內蒙古第一大航空樞紐,位於市區東南15公里處。以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為中心,不僅輻射赤峰、通遼、錫林浩特、烏蘭浩特、海拉爾、滿洲里等區內城市航線,還有數十條中國國內航線,基本覆蓋中國各大省會城市及中小城市。另外還有三條國際航線。
2鐵路
京包鐵路途經呼和浩特市,從北京、天津、成都、蘭州、哈爾濱、瀋陽、杭州、廣州、石家莊、西安、銀川、青島、南昌等中國國內主要大城市均有直達呼和浩特的列車。此外,每週三、四,呼和浩特還有發往蒙古國烏蘭巴托的國際列車。
3公路
呼和浩特全市已實現了各旗縣通公路,許多世代閉塞的農牧區和邊境地區也建起了公路,每日有數十班長途客運汽車開往市內。特別是近年建成的呼包高速公路和京呼高速公路,乘長途汽車往返呼和浩特更為方便。此外,呼和浩特還開通了與蒙古、俄斯邊境省區通車的6條客運班車路線。
內部交通>>
4公車
呼和浩特市區內有40多條公車線路,基本可通往城區各個地區。市內大多數公車為無人售票車,票價1元。也可以使用IC卡,成人使用IC卡40元可坐110次,學生和老年人使用IC卡25元可坐110次。
5計程車
呼和浩特計程車起跳價6元,兩公里後為每公里1.3元,10公里後自動按每公里1.5元計費,停車等候每5分鐘計費1公里。
呼和浩特美食
內蒙古首府的呼和浩特,其市的餐飲特色別具風味。遊客可到市內較大的餐館嘗大餐,如蒙古奶酒、蒙古手把肉、蒙古麵點等;也可到草原氣息濃郁的地方品一品野味,有麅子肉、山雞肉、山野菜、野生蘑菇等。目前,呼和浩特市內擁有數千家餐館,可供遊客盡情享用美食佳餚。
呼和浩特購物
呼和浩特匯集了內蒙古各地的土特產品。買土特產品,可選擇在呼和浩特的市集購買,那裡各色土特產品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而且價廉物美,像牛肉乾、奶酪,馬奶酒等特產都十分受遊客青睞。
(待讀)
1印象及概況
內蒙古自治區,簡稱蒙,位於中國北部邊疆,是中國第三大省區。1947年5月1日成立內蒙古自治區,是中國第一個實現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內蒙古歷史較為悠久,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此後歷代均在內蒙古自治區內留下了寶貴的遺跡。例如位於呼和浩特市東北的大窯石器製造場,它是海內外截至目前最大的舊石器時期採石場,還有內蒙古自治區內的古長城遺址保存之多、里程之長,均居中國第一。
當然,提到內蒙古,首先會想到的是它那遼闊而寬廣的草原。的確,內蒙古天然草場,總面積位居中國五大草原之首,是中國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尤其是呼倫貝爾大草原,舉世聞名,是每個遊客神往的旅遊勝地。內蒙古自治區也是中國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其區內的森林總面積,居中國第一,特別是1978年起進行的有「綠色萬里長城」和「世界生態工程之最」之稱的「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使內蒙古森林覆蓋率不斷提高。
此外,內蒙古自治區還是中國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素有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礦之鄉」稱號,中國五大露天煤礦中內蒙古就有四個,分別為伊敏、霍林河、元寶山和準格爾露天煤礦。其中,霍林河煤礦是中國建成的最早的現代化露天煤礦,準格爾煤田是中國最大的露天開採煤田。另外,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查干諾爾鹼礦,是亞洲天然鹼儲量最大的鹼礦。另外內蒙古螢石儲量居亞洲第一,石墨資源儲量居中國第一,瑪瑙礦儲量居中國第一等。因此,可說內蒙古自治區是中國的一塊「寶地」,為中國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2地理
內蒙古自治區位於中國北部邊疆,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狹長形。其東、南、西依次與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寧夏和甘肅八省區毗鄰,跨越三北(東北、華北、西北);北部同蒙古國和俄羅斯接壤,國境線較長。內蒙古自治區的地貌以蒙古高原為主體,並有複雜多樣的地形。除東南部外,基本都是高原地形,也有小面積的沙漠、山地、丘陵、盆地等分布。3氣候
內蒙古自治區地域廣袤,所處緯度較高,高原面積大,距離海洋較遠,邊沿有山脈阻隔,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全區特點是春季氣溫驟升,多強風天氣;夏季短促而炎熱,降水集中;秋季氣溫劇降,霜凍往往早來;冬季漫長嚴寒,多寒潮天氣。由於地形因素,內蒙古日照充足,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大部分地區年日照時數都大於2700小時;全年太陽輻射量從東北向西南遞增;降水量也由東北向西南遞減。
4區劃
內蒙古自治區現設呼和浩特、包頭、烏海、赤峰、通遼、鄂爾多斯、呼倫貝爾、烏蘭察布、巴彥淖爾9個地級市。其中,呼和浩特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還有興安、阿拉善、錫林郭勒3個盟。
5人口與民族
根據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內蒙古自治區共有2481.71萬人。其中,漢族人口約占79.54%;蒙古族人口約占17.11%;其他少數民族人口占3.35%。內蒙古自治區目前居住著49個民族。其中,以漢族和蒙古族為主。
內蒙古交通
1航空
內蒙古自治區主要機場有:呼和浩特白塔機場、包頭機場、赤峰機場、海拉爾機場、錫林浩特機場、烏蘭浩特機場,通遼機場等。目前,開通多條國際國內航班,北京、上海、南京、廣州、武漢等中國各大城市均有直達內蒙古的航班。
2鐵路
內蒙古現有19條國有鐵路幹線、12條支線、5條地方鐵路,與北京、西安、蘭州、銀川等數十個城市均有火車通行,乘坐火車去內蒙古十分方便。
3公路
內蒙古已開通了各旗縣通公路,許多世代閉塞的農牧區和邊境地區也通公路了。尤其是呼包高速公路的建成,使內蒙古公路交通網更加完善。目前,從北京、天津、銀川等地均有直達內蒙古的長途客車。此外,內蒙古還開通了與蒙古、俄羅斯邊境省區通車的6條客運班車路線。
內蒙古6大象徵
1那達慕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每年七八月間舉行。那達慕的蒙古語中有娛樂、遊戲的意思,其源於摔跤、射箭、賽馬三項競技,現已成為草原上慶豐收、進行物資交流和舉行民間活動的隆重集會。大會期間有賽馬、賽犛牛、射擊、摔跤等比賽項目,還有民間彈唱、民歌對唱等活動。2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族自古流傳下來的祭祀習俗,在每年水草豐美時節舉行。敖包是石堆的意思,是在地面開闊、風景優美的山地高處,用石頭堆一座圓形實心塔,頂端立著繫有經文布條的長杆。祭祀活動時,祭上熟牛羊肉,主持人致禱告詞,男女老少膜拜祈禱,祈求風調雨順、人畜平安。祭祀儀式結束後,常舉行賽馬、射箭、摔跤等競技活動。
3呼倫貝爾大草原
呼倫貝爾大草原可以用三個詞來形容,即美麗、富饒、神奇,猶如一幅巨大的綠色畫卷,無邊無際。作為中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它有最純淨的草原和牧草王國之稱。每逢盛夏,草原上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星星點點的蒙古包升起縷縷炊煙;微風吹來,牧草飄動,處處呈現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來到這裡,可以在草原上騎馬、騎駱駝,觀看摔跤、賽馬、烏蘭牧騎的演出,遍嘗草原風味全羊宴,晚上的篝火晚會,更能盡情體驗遊牧民族的獨特風情。
4昭君墓
昭君出塞的故事為人傳頌著,她死後的陵墓稱為昭君墓,是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昭君墓始建於西漢時期,距今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其墓狀如覆斗,高33公尺,底面積約13000平方公尺,是中國最大的漢墓之一,因被芳草覆蓋,碧綠如茵,故有「青塚」之稱。
5蒙古包
在茫茫的草原上,布滿星星點點的帳幕,那就是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是家、屋的意思。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六百多人。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和採光都很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6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是一座典型的蒙古民族風格的陵園。陵園造型獨特,很像展翅欲飛的雄鷹。陵園主體建築是三個蒙古包式的宮殿,宮殿之間有走廊連接。在每個宮殿的圓頂上,都有金黃色的琉璃瓦,在燦爛的陽光照射下,熠熠閃光。作為一座民族的豐碑,成吉思汗陵承載著蒙古民族滄桑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內蒙古6天5夜
暢遊行動
清晨●到達呼和浩特DAY 1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是內蒙古的首府,素有「中國乳都」之稱。這裡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人文景觀,皆堪稱內蒙古旅遊的精華。例如呼和浩特植物園、清公主府、昭君墓、內蒙古風情園等都是呼和浩特熱門旅遊景點。此外,逛一逛呼和浩特蒙古風情街或者伊斯蘭風情街,感受一下少數民族的風情,也別有一番情趣。
DAY 2
●鄂爾多斯
鄂爾多斯是一座新興的城市,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既有茫茫草原景觀,如鄂爾多斯草原;也有浩瀚的沙漠風光,像七星湖沙漠風景區;還有代表工業發展的神東煤海工業旅遊區。當然最不能錯過的是成吉思汗陵旅遊區。
DAY3
●包頭
包頭是內蒙古第一大城市,其歷史悠久,這裡留下了許多幾千年前的人類文化古蹟。包頭的自然景觀也不遜色,例如九峰山、梅力更、南海旅遊區也很著名。此外,包頭娛樂休閒的地方有琴湖山莊、賽汗塔拉公園、新世紀青年生態園等。
DAY4
●錫林郭勒
錫林郭勒盟歷史悠久,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遊獵的氏族部落。因此,這裡除了有內蒙古特有的自然風景外,還有很多名勝古蹟,如秦燕時代的古長城、洪格爾岩畫群、蒙古汗城、成吉思汗點兵場、忽必烈夏宮、元上都遺址等,是一個尋古探幽的好地方。
DAY5
●赤峰
赤峰是中國知名旅遊城市,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有「華夏第一村」美譽的興隆窪原始聚落遺址,還有「草原第一都」的遼上京臨潢府,受到海內外遊客的歡迎。響水玉瀑、巴林奇石館、布日敦沙漠等也是來赤峰不容錯過的景點。
DAY6
●呼倫貝爾大草原
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茫茫大草原上有縱橫交錯的河流,有星羅棋布的湖泊,還有悠久珍貴的名勝古蹟。藍天白雲,綠草如茵,氈房點點,牛羊成群,那種意境彷彿像中國籍蒙古族歌手騰格爾的那一曲《天堂》裡所描述的一樣。近幾年,呼倫貝爾大草原已成了內蒙古的黃金景點,在七八月的旅遊旺季時遊客很多。
NIGHT6
起程,踏上歸途
內蒙古玩全攻略
A呼和浩特全攻略
Part1>>玩轉呼和浩特
(放呼和浩特地圖)打開呼和浩特
1概況及印象
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是內蒙古自治區的首府,也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有「中國乳都」、「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美稱。目前,呼和浩特市發展迅速,尤其在畜牧業和旅遊業方面,均居中國前列。
2地理
呼和浩特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西與包頭市、鄂爾多斯市接壤,東鄰烏蘭察布市,南抵山西省。區內地貌以山地為主,地勢由東北向西南逐漸傾斜,市區海拔高度為1040公尺。
3氣候
呼和浩特屬典型的蒙古高原大陸性氣候,四季氣候變化明顯,其特點可以概括為:春季乾燥多風,冷暖變化劇烈;夏季短暫、炎熱、少雨;秋季降溫迅速,常有霜凍;冬季漫長、嚴寒、少雪。
4區劃
呼和浩特現轄4區、4縣、1旗和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別是新城區、賽罕區、回民區、玉泉區,托克托縣、清水河縣、和林格爾縣、武川縣,土默特左旗和呼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
5人口及民族
據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呼和浩特全市總人口291萬人。全市總人口中,漢族人口約占87.16%;蒙古族人口約占9.98%;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約占2.86%。
節日慶典
1內蒙古草原旅遊節
●時間:每年8月前後
內蒙古草原旅遊節是呼和浩特一年一度的大型旅遊交易節,第一屆於1990年代舉辦以後,至今每年的8月前後都會舉行。此呼和浩特民間傳統節日,其規模、形式和內容遠比過去的那達慕大會豐富。節慶期間會有各種精彩的表演,如馬術、武術、舞蹈、摔跤等。
2內蒙古烏蘭牧騎藝術節
●時間:每兩年一次8月2日至8日
烏蘭牧騎,蒙古語意為「紅色文化工作隊」。內蒙古烏蘭牧騎藝術節每兩年舉辦一次。屆時,各旗、縣烏蘭牧騎均前來呼和浩特參加會演,由於會演會評定名次、優劣,所以競爭十分激烈。
3昭君文化節
●時間:每年8月下旬
昭君文化節源於民間的昭君廟會,此創意始於1998年。目前,昭君文化節已成為展示呼和浩特城市形象的一張名片。呼和浩特交通
前往呼和浩特>>
1航空
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是內蒙古第一大航空樞紐,位於市區東南15公里處。以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為中心,不僅輻射赤峰、通遼、錫林浩特、烏蘭浩特、海拉爾、滿洲里等區內城市航線,還有數十條中國國內航線,基本覆蓋中國各大省會城市及中小城市。另外還有三條國際航線。
2鐵路
京包鐵路途經呼和浩特市,從北京、天津、成都、蘭州、哈爾濱、瀋陽、杭州、廣州、石家莊、西安、銀川、青島、南昌等中國國內主要大城市均有直達呼和浩特的列車。此外,每週三、四,呼和浩特還有發往蒙古國烏蘭巴托的國際列車。
3公路
呼和浩特全市已實現了各旗縣通公路,許多世代閉塞的農牧區和邊境地區也建起了公路,每日有數十班長途客運汽車開往市內。特別是近年建成的呼包高速公路和京呼高速公路,乘長途汽車往返呼和浩特更為方便。此外,呼和浩特還開通了與蒙古、俄斯邊境省區通車的6條客運班車路線。
內部交通>>
4公車
呼和浩特市區內有40多條公車線路,基本可通往城區各個地區。市內大多數公車為無人售票車,票價1元。也可以使用IC卡,成人使用IC卡40元可坐110次,學生和老年人使用IC卡25元可坐110次。
5計程車
呼和浩特計程車起跳價6元,兩公里後為每公里1.3元,10公里後自動按每公里1.5元計費,停車等候每5分鐘計費1公里。
呼和浩特美食
內蒙古首府的呼和浩特,其市的餐飲特色別具風味。遊客可到市內較大的餐館嘗大餐,如蒙古奶酒、蒙古手把肉、蒙古麵點等;也可到草原氣息濃郁的地方品一品野味,有麅子肉、山雞肉、山野菜、野生蘑菇等。目前,呼和浩特市內擁有數千家餐館,可供遊客盡情享用美食佳餚。
呼和浩特購物
呼和浩特匯集了內蒙古各地的土特產品。買土特產品,可選擇在呼和浩特的市集購買,那裡各色土特產品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而且價廉物美,像牛肉乾、奶酪,馬奶酒等特產都十分受遊客青睞。
(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