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撒克遜凱爾特人的足跡與不列顛的文化交融
  在凱爾特人征服不列顛之前,這片土地早已與歐亞大陸保持著頻繁的商貿往來。透過商人和移民族群的活動,東西方的文明成果不斷交流,從南方傳播至北方,穿越叢林密布的北歐,最終抵達以產錫聞名的不列顛群島。這些商貿活動不僅帶來了物資的交流,還促進了文化的交融。考古證據顯示,早在西元前2500年,英國產的黑玉就已經出現在西班牙,而埃及的細珠也在西元前1300年左右傳入英國,這顯示出地中海商人早已發現不列顛並與之建立了貿易關係。
  這些東方商人用珠寶和奢侈品交換不列顛豐富的金屬礦產,推動了當地文明的進步。伊比利人善於吸收東方商人的長處,隨著煉銅技術的傳入,不列顛的石器時代逐漸落幕,銅器和鐵器開始主導人們的生活。島上的工匠精通金屬加工,製作的器物精美絕倫,特別是伊比利人製作的塗漆銅器,更是至今無人能出其右。
  凱爾特人以其卓越的移殖能力而聞名,他們於西元前後幾個世紀陸續渡海進入不列顛島,與原住民伊比利人展開了一場漫長的征服與融合過程。凱爾特人並非一次性大規模入侵不列顛,而是分屬不同部落的多批先後移居。加爾人和不列東人是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兩大族群。他們憑藉優越的武力征服了伊比利人,卻在征服過程中也與之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構成。
  凱爾特人的社會結構,深植於血統與部落的根基,這與後來征服不列顛的撒克遜人截然不同。凱爾特人在不列顛的統治並未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領土和封建制度,即便撒克遜人進入之後,威爾斯、愛爾蘭和蘇格蘭高地的凱爾特人依然保留著部落特性。他們的社會組織以血統和部落為基礎。部落酋長被稱為「王」,法律以部落利益為依歸,內部保護與懲罰並行,對外則以戰爭和勒索解決紛爭。
  他們的農業發展緩慢,儘管鐵器的出現帶來了一定的進步,但可耕地依然有限。茂密的森林和沼澤地限制了農業的拓展,導致人口稀少。野豬成群在橡樹林中覓食,而豬肉成為凱爾特人最鍾愛的食物之一,這個飲食習慣對後世英國人影響深遠。除了狩獵和養豬,凱爾特人還以捕魚、放牧、紡織、養蜂和冶鐵為生。他們天生熱愛戰鬥,這種熱情在廣袤而人煙稀少的土地上尤為突出。簡陋的村莊常因戰火而毀於一旦,迫使一些凱爾特人經常遷徙,這種游牧式的生活方式使他們難以與土地建立穩定的連繫。
  凱爾特人的社會結構以部落為主體,家族和村莊是生活的基本單位。然而,家族的分裂導致村莊難以發展成為真正的城鎮。直到撒克遜人到來,並逐步建立起封建制度,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才開始過上更為穩定的農耕生活。在凱爾特時期,南部及西南部地區是教育程度最高的地方,擁有肥沃的農田和豐富的鐵礦資源,並與地中海及其他凱爾特地區進行頻繁的商貿往來。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