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大正文化:帝國日本的烏托邦時代

9特價342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從薩長內閣到政黨

大正元年(一九一二)十二月,事實上這年是與明治四十五年同年而切割出來的。這年,西園寺公望內閣中的陸軍大臣上原勇作,因為陸軍要求增加兩個師團的兵力,以因應辛亥革命與併吞韓國以來,東亞間的軍事緊張關係。卻遭西園寺內閣否決,因而試著向天皇直接上書,即所謂「帷幄上奏」。接著,上原又向天皇提出辭呈,使得西園寺內閣失去現役的陸軍大臣而半途瓦解,不得不跟著總辭。
  對於年輕的讀者,可能無法了解軍部為何對內閣如此專橫。但是以元老山縣有朋為首的軍部特徵,即在於「以天皇之名,將自己獨立於國民之外,與天皇直接連結,以確保其特權地位」這一點。所謂帷幄上奏,就是象徵這種軍部完全不受內閣──帝國議會掌控(即所謂的文官控制)的特權存在。這樣的慣例在採取法制國家方針的日本被正大光明地實行,可說是大正時代天皇制的特色。
  趁著這個機會順便說明,天皇制軍部利用自己的特權介入國家政治,「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這是指內閣中的陸海軍兩大臣,絕對要從現役的上將、中將中選出。民間出身者,或是已編入預備役的軍人,都沒有資格。
  現役將官屬於陸軍參謀本部或海軍軍令部管轄範圍,內閣對於海陸軍大臣的人事問題處處受限,不可能無視軍部的意向。因此,從前述上原陸軍大臣辭職一事也可知道,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在軍部要推翻自己不滿的內閣時,成為最有效的籌碼。

擁護憲政、打破閥族

  大正元年十二月,西園寺內閣總辭之後,山縣有朋推薦自己的後繼者桂太郎擔任新首相,桂太郎以朝向藩閥內閣再建為目標組閣。但是輿論對於藩閥、軍閥不斷的橫暴舉動激烈反彈,就像碰到蜂巢般引起大騷動。
對於藩閥與軍閥所造成的非民主政治均衡動搖,從以前開始即反對增設兩個師團的東京、大阪兩份《朝日新聞》、《時事新報》,以及《日本》、《萬朝報》等各大報,激烈地攻擊藩閥與軍閥,輿論不約而同地朝著「擁護憲政、打破閥族」的方向集結。全國各地相繼召開縣民、市民大會,政友會、國民兩黨也呼應此一趨勢,在議會內提出對桂內閣的彈劾。
  在議場外,身穿披風與和服、頭戴打獵帽或中折帽的群眾數萬名,為抗議警方的鎮壓,將議會團團包圍,以激勵胸口帶著白玫瑰的兩黨議員。在殺氣騰騰的氣氛中,成立才五十三天的桂內閣,就在大正二年(一九一三)二月總辭下台。
  接著登場的薩摩派海軍出身的山本權兵衛內閣,也在大海軍建設計畫中,爆發了西門子行賄事件,而再次陷入危機。以西門子事件為導火線的倒閣運動,到了大正三年以後,與當時在各地蜂起的營業稅廢止運動相結合,這使得山本內閣被打入絕境。最後,山本內閣在東京大正博覽會開幕後第四天的三月二十四日,慘淡地結束。
  這裡對於所謂「大正民主運動」先驅的「第一次護憲運動」沒有做進一步的探討。但我想先在這裡停筆,對於大正民主運動激昂的發展,就留待後章再說明。





可爾必思:初戀的滋味
  
大正八年(一九一九)七月的七夕節當天,以「可爾必思」這個輕快名字稱呼的乳酸飲料上市。為了紀念產品的誕生,包裝設計成象徵天上的河川──銀河的群星。底色採用天空顏色、上面有白色水珠,並使用特別的絹紙包裝,讓可爾必斯給人清爽的印象。
  這個新上市的流行飲料另一個吸引人之處,是上市後不久使用「初戀的滋味」的標語,「初戀的滋味」這句話,與大戰景氣的繁榮下充滿活力的人們心境相契合。就這樣,可爾必斯突然間在全國大流行。大正十二年(一九二三),德國設計師所設計的黑人標籤登場。此時東京正值震災之後,一切都變得煞風景。因此傾斜著小臉的黑人用長長的吸管喝著可爾必思的幽默廣告,撫平了人們混亂的心。
  黑人標籤的廣告,與可爾必思會社同時徵選的廣告作品,一起在東京三越本店公開,收到極大反響。得知這次活動的靜岡縣工商會議所,因計畫在縣內舉辦展覽會,還特別申請希望讓部份展品能夠借展。在大阪,也選出四十間商店,包括吳服店、食品店、化妝品店等,在每間店鋪的櫥窗中展示兩張可爾必思海報。雖然只為期一週,但大阪市的心齋橋?,已經成為可爾必思的一大宣傳場,可爾必思始料未及的公關策略結果,使得可爾必思的名字,浸透入大阪市民之間。

可爾必思成功的基礎

  可爾必思的成功,不只是因為如之前所提到的與大量消費社會形成有關。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可爾必思這種乳酸菌飲料,與冰淇淋、養樂多、牛奶、奶油、森永牛奶糖等相同,和大正時代消費大眾對食物看法的變化相符合。有關大正人的食物觀變遷,趣味的飲食物史料研究會所編《趣味的飲食物史料》(一九三二),有以下的記載:

  大正的飲食史料上最大的事件是,從一開始便抬頭的營養學研究漸次趨於隆盛,(大正)九年營養研究所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