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野新魅力
築夢最美在小布施?一市村酒造場
不是因為絕對豪華或有什麼米其林推薦,可是當知道「?一客殿」的存在,就希望有一日能成為它豐富故事中的一小粒碎片。
是一個非常有故事的住宿地方,起源本來就是一個有著悠長故事的老鋪酒造場,但是因為一個金髮女子的介入、因為一瓶閃耀著金屬光澤經過半世紀再次復活稱為「白金」的酒,這故事起了戲劇系的變化,同時可以期待的是這故事似乎可以持續下去而且愈來愈精采。
位在長野小布施的「?一市村酒造場」創業於一七五五年,目前是由第十七代家主掌理事業。原本市村家代代是以「造酒」「醬油」和「味噌」為主要事業。後來順應時代,在江戶時代也開始製造和販售小布施名產栗子點心,以「小布施堂」為店號成為小布施栗子點心的御三家之一(知名度、地位和銷量排在前三位),因為栗?子事業一片看好,甚至放棄了原來的醬油和味噌製造家業,製酒則是為了維繫傳統枝幹而維持小規模的製造,同時年年虧損。
要不是一個叫做Sarah Marie Cummings(莎拉)的美國女子,市村家可能就會以栗?子為基業穩定經營。
Sarah 熱愛東方文化,也投入東西的交流,因為長野冬季奧運來到長野工作。第二年(一九九四年)就自我推薦加入了「小布施堂」事業體,同時成為日本第一個歐美人的「利酒師」(日本酒評師)。
一九九六年市村社長提出「 株式?社?一市村酒造場?再構築」,計畫將「酒藏」(製酒倉庫)改裝成為大眾餐廳,以平衡製酒事業的虧損。這時跳出來大大反對的正是Sarah,她跟社長提出:「給我兩個星期,提出一個更有概念的企劃案!」兩星期後提出的企劃案居然是,邀請規劃「PARK HYA_ 東京」室內空間的名設計師John Morford,將酒藏規劃為一個稱為「藏部」的高質感用餐空間。
一家鄉下地方的餐廳?,要動用大都會頂級飯店的國際設計師?
這樣經費一定會大幅增加,社長一開始當然反對。可是在平價餐廳動工的前五天,社長被Sarah 說服了,一九九八年十二月「藏部」開張,隔年同樣由John Morford 改裝?一市村酒造場本鋪。
二○○七年旅宿「?一客殿」開業,旅館腹地上除了寄?付?料理餐廳「藏部」、可以吃到茶懷石的「小布施堂本店」外,還有酒吧「鬼場」、義大利餐廳「傘風?」,以及位在「?一市村酒造場本店」內可以試飲各式銘酒的和風酒吧「手盃」。如果只是以上提到的精采營業企劃,可能讚歎的點就會停在老鋪酒場再生成功上。可是真正讓人佩服這將近三百年老鋪的轉身故事是,社長願意惜才並接納Sarah 的建議,不但帶入西方的設計觀念,同時也再次將熱情放入傳統的製酒上,讓傳統的製酒技術跟現代的時尚感性結合,得以獲得新的能量,並傳承到下一個世代。
首先是為了擁有跟「藏部」同樣讓人印象深刻的好酒,Sarah 藉著大杜氏(日本傳統的造酒師)遠山隆吉的力量,再次專注於大吟釀的製作,再度喚醒老鋪引以為傲的「職人魂」,這革命的第一純米酒是以印上「口一」商標的白色陶瓶裝盛,取名為「????????」。瓶裝設計是完全顛覆印象的時尚,背後的意義則是找回?一原點。之後更精采的作品是,由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設計金屬感酒瓶的「白金」(HAKKIN)。
?一客殿
搭乘新幹線到達JR 長野後,轉乘長野電鐵來到小布施。
預約住宿的是「 ?一客殿」 相對經濟四十五平方公尺的雙人房型(?????型???),一個人住宿含早餐是三萬一千五百日圓。
論裝潢,更想住宿的是七十平方公尺的書齋房型,可以房價多了幾乎一萬日圓,就還是冷靜的放棄。Milly 前去時已經是黑夜,由工作人員帶著一路參觀設施進入房間後,就請工作人員將迎客的茶水點心放置在很有風味的圖書室中,這樣就可以在?一客殿內第一印象最喜歡的圖書室內放鬆心情,同時翻閱一下豐富的包含葛飾北齋畫冊的藏書。
二十四小時隨時可以利用的密閉式圖書室是以「文庫?」改裝,不過因為是酒場企劃的旅店,書架上放了滿滿的白色陶瓶「????????」純米酒。
PS:?(??、??),泛指倉庫。土藏是土壁的倉庫,酒藏就是造酒用的建物。
二○○七年開始營業的?一客殿以「我家的客房」為主題規劃,外觀是絕對的和風,內裝則同樣交給John Morford,展現出現代感的低調時尚奢華風。最誇張的怎麼說都是那像是水族箱的透明大浴缸,另外可以放行李的穿衣間也很有架勢。
整體的採光有些昏暗,用精選的咖啡道具沖杯咖啡躺在大床邊的沙發上,可以充分享受在時空抽離的非日常中。
還以為這以黑色屋頂、梁木配上白牆的建築是全新興建或是酒廠原本的老屋改造,後來看資料才知道這整個?一客殿居然是將長野砂糖批發商老鋪的三棟土藏移過來,再以
這三棟土藏為中心蓋出七棟木造房屋,可預約的不同房型房間數是十二間。
在圖書室翻閱畫冊,吃了小布施堂四月限定「包了栗子餡的櫻花麻糬」,回到房間將水族箱(哈哈?浴缸啦!)放滿一池水泡澡後,一身舒爽穿過?一客殿大廳出去,到對面以酒藏改造的寄?付?料理「?部」小酌用晚餐。「?部」的假名是「???」、發音更是日文外來語的「???」(CLUB),很精采的命名。當然說到精采,「?部」本身的空間就是絕對的精采,坐在櫃?用餐可以看見挑高天井下以氣勢的大灶為中心,充滿著韻律的開放和風廚房。
在黑色沉穩空間中如廚藝舞台的廚房內,綁上頭帶穿著深藍短衫職人服、腳踏足袋穿上夾腳拖的料理人,在煙霧中烤著魚肉,以華麗的手法切著生魚片,打著蛋現做日式蛋捲,打開熱氣蒸籠拿出野菜料理,用大灶上的土鍋煮出好吃的白米飯。
PS:以日文說明藏部內工作人員的妝束更傳神:「法被?捻????、白?前掛?、足袋?雪????出?立?!」料理是以寄?付?料理為基礎。寄?付?料理原來是指釀酒師在冬季釀酒期間,有將近三個月必須住在酒場不能回家,這時酒場給釀酒師的料理就是所謂的寄?付?料理。
因為是市村家提供給師傅的餐食,菜色上也就是市村家的家庭拿手料理,基本上是外觀樸實但是食材扎實的美味料理,吃得到蔬菜肉類的「底味」。Milly 當天沒點套餐,而是點了一千一百五十日圓一合的憧憬閃耀金屬瓶「白金」純米酒,配上溫野菜、炭烤土雞和日式蛋卷晚酌。
料理是好吃的,加上了酒藏改裝的氣氛用餐空間、開放廚房充滿節奏的料理動作和美味有著精采故事在五十年後復活的醇酒「白金」助興,就要說是非常非常滿足又好吃的晚餐了。
?一客殿 圖書室 藏部 小布施町
晚餐後趁著酒興,Milly 又去一旁義大利餐廳二樓的酒吧「鬼場」去喝酒。第一杯是旅館招待的免費歡迎酒,跟光頭看起來有些殺氣的吧?手點了杯琴酒配上東尼水。實際上聊聊天很快就會感覺到光頭哥是很友善的,還從他那裡聽到了些金髮Sarah的小故事。住宿當時剛好是連休和櫻花季節之間的大淡季,偌大又氣氛十足的「鬼場」當天晚上是由Milly 包場。至於為什麼取了個這麼邪氣的名稱「鬼場」,原來是裝潢中用了當地的土壤做出的「鬼瓦」,一般的鬼瓦都做成鬼面的模樣,放在房屋的屋簷前端,有除厄的作用。
兩巡的晚酌,情緒和身體都已經是飄飄然,回到房間很快就陷入睡眠中。
第二天照舊一大早醒來,先是在薄霧晨光中隨性的探訪昨晚未能掌握的各大建築方位和外觀。從聳立著大樹的?一客殿廣場走到安靜的馬路上,看見的是顯示老鋪酒場風範的並排「正門」「小布施堂本店」和「?一市村酒造場本店」。
接著隨性漫步瀏覽周邊街道小巷早開的櫻花、姿態古意的梅花和不知名開滿淡黃花朵大樹襯托下的老房子。真是一個好乾淨又有古雅情趣的市鎮,看來市村社長的「小布施町並修景計?」是在順利推動中的。
然後穿越清涼幽靜的栗子小徑( 栗?小?),通過當日公休無緣體驗的咖啡屋和高井鴻山紀念館(招攬葛飾北齋來到小布施的?一市村酒造第十二代當主)。走出栗子小徑,先是看見「傘風舍」,一旁是「傘風樓」,兩棟建築間的大樹下有著撐上遮陽傘的戶外露台「傘風????」。
露台座旁是前晚用餐的「藏部」,斜對角則是海外也大有名氣的葛飾北齋美術館「北?館」。
早餐是在義大利餐廳傘風樓享用,本來以為既然是義大利餐廳,早餐不就是土司、優格、水果、煎蛋?說實話沒有很期待。可是說大意外有些誇張也不一定,但真的是讓人大滿意的早餐,甚至說是近年來吃過最好吃的住宿旅店西式早餐也不為過。
桌位選在窗邊可以讓依然溫柔的自然光透入,白色的餐桌布很完美的輝映出墨綠色的水瓶、墨綠的現榨蔬果汁、濃郁的小布施牛乳和系列純白餐具。偏執於顏色美學的Milly 對於桌上的純白+墨綠+透明玻璃的畫面,自己一人暗自讚歎感動著。接著是一連串的「自家製」上桌,自家製優格、自家製火腿、自家製果醬、自家製麵包。
尤其是那自家烘焙熱呼呼又鬆軟的麵包,更是好好吃!好好吃!
忍不住跟服務生表達讚美,可愛的女服務生說:「好吃可以再吃喔。」於是又吃了一份好吃到至今難忘的麵包。配上熱呼呼、滿滿各式蔬菜的蔬菜湯更是整個幸福。
選了撒上起司粉的義大利烘蛋(Fri_ata),配上沙拉和自家製培根,又是美味的一道料理。以這樣幸福又美味的早餐作為住宿的句點真是完美。
喝著早餐咖啡,回味著這短暫卻是濃縮著讚歎的兩天一夜。對於老屋改造、老建築再生完全迷戀的Milly,以住宿?一客殿為契機得以分享了他們以理念築夢的故事,也充分滿足在這極致再生空間的美好時光。東北新視野
雪色、櫻色?角館
純白與粉紅的角館。
說到再遊,或許沒有比在同一年不同季節去一個地方更奢侈的事情了吧。
第一次來到角館,為了武家屋敷。
第二次來到角館,就是想看漫天覆地的大雪。
第三次來到角館,就是想看壯大華麗的垂櫻。
角館武家屋敷是戰國時代諸侯(大名)和武士建造的官舍,極盛時期一共有八十戶以上。
角館町內約六百公尺的道路周邊,可以欣賞一戶戶獨立但集中的武士宅邸群,來過應該都會被武家屋敷那沉穩厚重的黑牆(武家屋敷??板?)印象深刻。
也正是因為這絕對厚實的黑,讓一整面的白雪和艷麗的粉色櫻花有著視覺上的震撼之美。
二月一面銀白世界
二○一三年二月在「就是想看雪」的激情下,一大早坐上新幹線直奔角館,就是想讓自己能在號稱那一季冬天最大豪雪下的角館,來一場極致的「黑+白」視覺饗宴。
出發的東京還是晴空無雲,甚至空氣還有些餘熱的天氣,可是經過仙台後不久,窗外就已經是一面白雪,等新幹線到達角館站時,從迎面而來的酷冷空氣和結冰的月台,已經可以確認這一天的主角就是大雪無誤了。
之後沿著站前道路走向武家屋敷通,一路上積雪真是好深好深,Milly 腳步是謹慎的心情卻是異常雀躍,忍不住一直「凄?!?~~ ??!」「哇哇?哇?厲害!」的大驚小怪讚歎著,畢竟真是少見的積雪,觀光案內所旁的站牌已經幾乎完全被掩埋,內陸線角館站前的大紅郵筒也必須挖出投信口,青菜雜貨鋪旁的上坡石階挖出了一人高的雪壁!
就是這樣,原本走路前往武家敷屋入口不過是十五分鐘左右,卻整整花了三十多分鐘才到達,誰叫眼前角館生活的日常卻是如此的非日常,原本理所當然的平日風景也在大雪堆積下變成了不凡的風景。
平凡民家已經可以經由大雪覆蓋而變貌,更何況是不平凡的黑板木牆武家屋敷景觀。已經有心理準備會有震撼的景致,但是當站在武家屋敷通入口時,還是震撼於那讓人幾乎忘了呼吸的美麗。
黑色武家屋敷和絕對純淨白雪,讓Milly 就那麼看著看著,怎麼也看不膩似的。
這時一輛紅色轎車在寂靜無聲的時空中,緩緩駛入通過。
這才稍稍回過神來,用僵硬的手指按下快門,捕捉住那黑與白中的一點紅。
是大自然畫出無可取代的巨作名畫,這樣的風景或許只能這樣去結論。
待雀躍的心情逐漸冷靜下來後,才開始意識到那些從黑木牆後冒出的參天大木是在寒冬中退到配角位置的垂櫻,於是即使眼前是百分之百的雪地寒天,Milly 的心思已經開始遙想起,當春天來臨大雪退去後的櫻花角館絕景。
三個月後櫻花盛開
三個月後五月初,再度出發來到角館。自然是為了企圖將那日寒冬大雪覆蓋的角館,跟櫻花進入滿開最盛期的角館,做一個自我滿足的對照。
說到對照,角館櫻花的美正是所謂極致且獨一無二的對照,是以武家屋敷的?板?輝映著巨大卻柔美垂櫻的對照。看了資料才更以為眼前的櫻花美景,是出於一個絕美的浪漫,而不是出於偶然。
距離現在三百多年前,角館佐竹家第二代家主義明的妻子,在嫁妝中放入了從京都「三?西家」帶來的三株櫻花樹苗,從這開始角館才有現在擁有四百五十株以上絕色垂櫻的華麗風景。
不過日後跟日本友人聊起, 才知道二○一三年的角館櫻花或許是因為天候不穩定,大垂櫻未能一氣呵成一整面盛開,來成就一個在黑色武家屋敷景致下絕艷的絢爛風景。
氣候不穩使有些角落的櫻花已經落盡,一些櫻花卻還是花苞。即便是這樣,角館的櫻花還是美麗,更何況除了武家屋敷的櫻花風景,角館還加送了一個經常在新幹線車內海報看見的「檜木內川堤櫻花風景」。
從大紅柱子的橋上遠眺,檜木內川堤上那向著天際一直延伸似乎沒有盡頭的染井吉野櫻花道只能用壯麗來形容。真是好長好長的河堤櫻花風景,據說可以一直延伸兩公里。
如果貪心些會希望天空更透藍些,眼前的風景會更貼近海報上的模樣。好在像是要彌補這小小的不滿一樣,河堤上同時滿開著鮮黃水仙,讓櫻花風景多了些顏色。大雪讓角館像是進入冬眠般的寂靜,這寂靜或許就是要養精蓄銳來迎接燦爛的櫻花盛開和滿滿人潮。真的是走到那裡都是人!想要擁有沒有人群入鏡的角館櫻花氣勢全景,還是必須奮發些在一大早搶先占領。
角館的櫻花季節和豪雪時期,怎麼說都是喜歡後者多些,畢竟是喜歡幽靜多過喧囂些。
築夢最美在小布施?一市村酒造場
不是因為絕對豪華或有什麼米其林推薦,可是當知道「?一客殿」的存在,就希望有一日能成為它豐富故事中的一小粒碎片。
是一個非常有故事的住宿地方,起源本來就是一個有著悠長故事的老鋪酒造場,但是因為一個金髮女子的介入、因為一瓶閃耀著金屬光澤經過半世紀再次復活稱為「白金」的酒,這故事起了戲劇系的變化,同時可以期待的是這故事似乎可以持續下去而且愈來愈精采。
位在長野小布施的「?一市村酒造場」創業於一七五五年,目前是由第十七代家主掌理事業。原本市村家代代是以「造酒」「醬油」和「味噌」為主要事業。後來順應時代,在江戶時代也開始製造和販售小布施名產栗子點心,以「小布施堂」為店號成為小布施栗子點心的御三家之一(知名度、地位和銷量排在前三位),因為栗?子事業一片看好,甚至放棄了原來的醬油和味噌製造家業,製酒則是為了維繫傳統枝幹而維持小規模的製造,同時年年虧損。
要不是一個叫做Sarah Marie Cummings(莎拉)的美國女子,市村家可能就會以栗?子為基業穩定經營。
Sarah 熱愛東方文化,也投入東西的交流,因為長野冬季奧運來到長野工作。第二年(一九九四年)就自我推薦加入了「小布施堂」事業體,同時成為日本第一個歐美人的「利酒師」(日本酒評師)。
一九九六年市村社長提出「 株式?社?一市村酒造場?再構築」,計畫將「酒藏」(製酒倉庫)改裝成為大眾餐廳,以平衡製酒事業的虧損。這時跳出來大大反對的正是Sarah,她跟社長提出:「給我兩個星期,提出一個更有概念的企劃案!」兩星期後提出的企劃案居然是,邀請規劃「PARK HYA_ 東京」室內空間的名設計師John Morford,將酒藏規劃為一個稱為「藏部」的高質感用餐空間。
一家鄉下地方的餐廳?,要動用大都會頂級飯店的國際設計師?
這樣經費一定會大幅增加,社長一開始當然反對。可是在平價餐廳動工的前五天,社長被Sarah 說服了,一九九八年十二月「藏部」開張,隔年同樣由John Morford 改裝?一市村酒造場本鋪。
二○○七年旅宿「?一客殿」開業,旅館腹地上除了寄?付?料理餐廳「藏部」、可以吃到茶懷石的「小布施堂本店」外,還有酒吧「鬼場」、義大利餐廳「傘風?」,以及位在「?一市村酒造場本店」內可以試飲各式銘酒的和風酒吧「手盃」。如果只是以上提到的精采營業企劃,可能讚歎的點就會停在老鋪酒場再生成功上。可是真正讓人佩服這將近三百年老鋪的轉身故事是,社長願意惜才並接納Sarah 的建議,不但帶入西方的設計觀念,同時也再次將熱情放入傳統的製酒上,讓傳統的製酒技術跟現代的時尚感性結合,得以獲得新的能量,並傳承到下一個世代。
首先是為了擁有跟「藏部」同樣讓人印象深刻的好酒,Sarah 藉著大杜氏(日本傳統的造酒師)遠山隆吉的力量,再次專注於大吟釀的製作,再度喚醒老鋪引以為傲的「職人魂」,這革命的第一純米酒是以印上「口一」商標的白色陶瓶裝盛,取名為「????????」。瓶裝設計是完全顛覆印象的時尚,背後的意義則是找回?一原點。之後更精采的作品是,由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設計金屬感酒瓶的「白金」(HAKKIN)。
?一客殿
搭乘新幹線到達JR 長野後,轉乘長野電鐵來到小布施。
預約住宿的是「 ?一客殿」 相對經濟四十五平方公尺的雙人房型(?????型???),一個人住宿含早餐是三萬一千五百日圓。
論裝潢,更想住宿的是七十平方公尺的書齋房型,可以房價多了幾乎一萬日圓,就還是冷靜的放棄。Milly 前去時已經是黑夜,由工作人員帶著一路參觀設施進入房間後,就請工作人員將迎客的茶水點心放置在很有風味的圖書室中,這樣就可以在?一客殿內第一印象最喜歡的圖書室內放鬆心情,同時翻閱一下豐富的包含葛飾北齋畫冊的藏書。
二十四小時隨時可以利用的密閉式圖書室是以「文庫?」改裝,不過因為是酒場企劃的旅店,書架上放了滿滿的白色陶瓶「????????」純米酒。
PS:?(??、??),泛指倉庫。土藏是土壁的倉庫,酒藏就是造酒用的建物。
二○○七年開始營業的?一客殿以「我家的客房」為主題規劃,外觀是絕對的和風,內裝則同樣交給John Morford,展現出現代感的低調時尚奢華風。最誇張的怎麼說都是那像是水族箱的透明大浴缸,另外可以放行李的穿衣間也很有架勢。
整體的採光有些昏暗,用精選的咖啡道具沖杯咖啡躺在大床邊的沙發上,可以充分享受在時空抽離的非日常中。
還以為這以黑色屋頂、梁木配上白牆的建築是全新興建或是酒廠原本的老屋改造,後來看資料才知道這整個?一客殿居然是將長野砂糖批發商老鋪的三棟土藏移過來,再以
這三棟土藏為中心蓋出七棟木造房屋,可預約的不同房型房間數是十二間。
在圖書室翻閱畫冊,吃了小布施堂四月限定「包了栗子餡的櫻花麻糬」,回到房間將水族箱(哈哈?浴缸啦!)放滿一池水泡澡後,一身舒爽穿過?一客殿大廳出去,到對面以酒藏改造的寄?付?料理「?部」小酌用晚餐。「?部」的假名是「???」、發音更是日文外來語的「???」(CLUB),很精采的命名。當然說到精采,「?部」本身的空間就是絕對的精采,坐在櫃?用餐可以看見挑高天井下以氣勢的大灶為中心,充滿著韻律的開放和風廚房。
在黑色沉穩空間中如廚藝舞台的廚房內,綁上頭帶穿著深藍短衫職人服、腳踏足袋穿上夾腳拖的料理人,在煙霧中烤著魚肉,以華麗的手法切著生魚片,打著蛋現做日式蛋捲,打開熱氣蒸籠拿出野菜料理,用大灶上的土鍋煮出好吃的白米飯。
PS:以日文說明藏部內工作人員的妝束更傳神:「法被?捻????、白?前掛?、足袋?雪????出?立?!」料理是以寄?付?料理為基礎。寄?付?料理原來是指釀酒師在冬季釀酒期間,有將近三個月必須住在酒場不能回家,這時酒場給釀酒師的料理就是所謂的寄?付?料理。
因為是市村家提供給師傅的餐食,菜色上也就是市村家的家庭拿手料理,基本上是外觀樸實但是食材扎實的美味料理,吃得到蔬菜肉類的「底味」。Milly 當天沒點套餐,而是點了一千一百五十日圓一合的憧憬閃耀金屬瓶「白金」純米酒,配上溫野菜、炭烤土雞和日式蛋卷晚酌。
料理是好吃的,加上了酒藏改裝的氣氛用餐空間、開放廚房充滿節奏的料理動作和美味有著精采故事在五十年後復活的醇酒「白金」助興,就要說是非常非常滿足又好吃的晚餐了。
?一客殿 圖書室 藏部 小布施町
晚餐後趁著酒興,Milly 又去一旁義大利餐廳二樓的酒吧「鬼場」去喝酒。第一杯是旅館招待的免費歡迎酒,跟光頭看起來有些殺氣的吧?手點了杯琴酒配上東尼水。實際上聊聊天很快就會感覺到光頭哥是很友善的,還從他那裡聽到了些金髮Sarah的小故事。住宿當時剛好是連休和櫻花季節之間的大淡季,偌大又氣氛十足的「鬼場」當天晚上是由Milly 包場。至於為什麼取了個這麼邪氣的名稱「鬼場」,原來是裝潢中用了當地的土壤做出的「鬼瓦」,一般的鬼瓦都做成鬼面的模樣,放在房屋的屋簷前端,有除厄的作用。
兩巡的晚酌,情緒和身體都已經是飄飄然,回到房間很快就陷入睡眠中。
第二天照舊一大早醒來,先是在薄霧晨光中隨性的探訪昨晚未能掌握的各大建築方位和外觀。從聳立著大樹的?一客殿廣場走到安靜的馬路上,看見的是顯示老鋪酒場風範的並排「正門」「小布施堂本店」和「?一市村酒造場本店」。
接著隨性漫步瀏覽周邊街道小巷早開的櫻花、姿態古意的梅花和不知名開滿淡黃花朵大樹襯托下的老房子。真是一個好乾淨又有古雅情趣的市鎮,看來市村社長的「小布施町並修景計?」是在順利推動中的。
然後穿越清涼幽靜的栗子小徑( 栗?小?),通過當日公休無緣體驗的咖啡屋和高井鴻山紀念館(招攬葛飾北齋來到小布施的?一市村酒造第十二代當主)。走出栗子小徑,先是看見「傘風舍」,一旁是「傘風樓」,兩棟建築間的大樹下有著撐上遮陽傘的戶外露台「傘風????」。
露台座旁是前晚用餐的「藏部」,斜對角則是海外也大有名氣的葛飾北齋美術館「北?館」。
早餐是在義大利餐廳傘風樓享用,本來以為既然是義大利餐廳,早餐不就是土司、優格、水果、煎蛋?說實話沒有很期待。可是說大意外有些誇張也不一定,但真的是讓人大滿意的早餐,甚至說是近年來吃過最好吃的住宿旅店西式早餐也不為過。
桌位選在窗邊可以讓依然溫柔的自然光透入,白色的餐桌布很完美的輝映出墨綠色的水瓶、墨綠的現榨蔬果汁、濃郁的小布施牛乳和系列純白餐具。偏執於顏色美學的Milly 對於桌上的純白+墨綠+透明玻璃的畫面,自己一人暗自讚歎感動著。接著是一連串的「自家製」上桌,自家製優格、自家製火腿、自家製果醬、自家製麵包。
尤其是那自家烘焙熱呼呼又鬆軟的麵包,更是好好吃!好好吃!
忍不住跟服務生表達讚美,可愛的女服務生說:「好吃可以再吃喔。」於是又吃了一份好吃到至今難忘的麵包。配上熱呼呼、滿滿各式蔬菜的蔬菜湯更是整個幸福。
選了撒上起司粉的義大利烘蛋(Fri_ata),配上沙拉和自家製培根,又是美味的一道料理。以這樣幸福又美味的早餐作為住宿的句點真是完美。
喝著早餐咖啡,回味著這短暫卻是濃縮著讚歎的兩天一夜。對於老屋改造、老建築再生完全迷戀的Milly,以住宿?一客殿為契機得以分享了他們以理念築夢的故事,也充分滿足在這極致再生空間的美好時光。東北新視野
雪色、櫻色?角館
純白與粉紅的角館。
說到再遊,或許沒有比在同一年不同季節去一個地方更奢侈的事情了吧。
第一次來到角館,為了武家屋敷。
第二次來到角館,就是想看漫天覆地的大雪。
第三次來到角館,就是想看壯大華麗的垂櫻。
角館武家屋敷是戰國時代諸侯(大名)和武士建造的官舍,極盛時期一共有八十戶以上。
角館町內約六百公尺的道路周邊,可以欣賞一戶戶獨立但集中的武士宅邸群,來過應該都會被武家屋敷那沉穩厚重的黑牆(武家屋敷??板?)印象深刻。
也正是因為這絕對厚實的黑,讓一整面的白雪和艷麗的粉色櫻花有著視覺上的震撼之美。
二月一面銀白世界
二○一三年二月在「就是想看雪」的激情下,一大早坐上新幹線直奔角館,就是想讓自己能在號稱那一季冬天最大豪雪下的角館,來一場極致的「黑+白」視覺饗宴。
出發的東京還是晴空無雲,甚至空氣還有些餘熱的天氣,可是經過仙台後不久,窗外就已經是一面白雪,等新幹線到達角館站時,從迎面而來的酷冷空氣和結冰的月台,已經可以確認這一天的主角就是大雪無誤了。
之後沿著站前道路走向武家屋敷通,一路上積雪真是好深好深,Milly 腳步是謹慎的心情卻是異常雀躍,忍不住一直「凄?!?~~ ??!」「哇哇?哇?厲害!」的大驚小怪讚歎著,畢竟真是少見的積雪,觀光案內所旁的站牌已經幾乎完全被掩埋,內陸線角館站前的大紅郵筒也必須挖出投信口,青菜雜貨鋪旁的上坡石階挖出了一人高的雪壁!
就是這樣,原本走路前往武家敷屋入口不過是十五分鐘左右,卻整整花了三十多分鐘才到達,誰叫眼前角館生活的日常卻是如此的非日常,原本理所當然的平日風景也在大雪堆積下變成了不凡的風景。
平凡民家已經可以經由大雪覆蓋而變貌,更何況是不平凡的黑板木牆武家屋敷景觀。已經有心理準備會有震撼的景致,但是當站在武家屋敷通入口時,還是震撼於那讓人幾乎忘了呼吸的美麗。
黑色武家屋敷和絕對純淨白雪,讓Milly 就那麼看著看著,怎麼也看不膩似的。
這時一輛紅色轎車在寂靜無聲的時空中,緩緩駛入通過。
這才稍稍回過神來,用僵硬的手指按下快門,捕捉住那黑與白中的一點紅。
是大自然畫出無可取代的巨作名畫,這樣的風景或許只能這樣去結論。
待雀躍的心情逐漸冷靜下來後,才開始意識到那些從黑木牆後冒出的參天大木是在寒冬中退到配角位置的垂櫻,於是即使眼前是百分之百的雪地寒天,Milly 的心思已經開始遙想起,當春天來臨大雪退去後的櫻花角館絕景。
三個月後櫻花盛開
三個月後五月初,再度出發來到角館。自然是為了企圖將那日寒冬大雪覆蓋的角館,跟櫻花進入滿開最盛期的角館,做一個自我滿足的對照。
說到對照,角館櫻花的美正是所謂極致且獨一無二的對照,是以武家屋敷的?板?輝映著巨大卻柔美垂櫻的對照。看了資料才更以為眼前的櫻花美景,是出於一個絕美的浪漫,而不是出於偶然。
距離現在三百多年前,角館佐竹家第二代家主義明的妻子,在嫁妝中放入了從京都「三?西家」帶來的三株櫻花樹苗,從這開始角館才有現在擁有四百五十株以上絕色垂櫻的華麗風景。
不過日後跟日本友人聊起, 才知道二○一三年的角館櫻花或許是因為天候不穩定,大垂櫻未能一氣呵成一整面盛開,來成就一個在黑色武家屋敷景致下絕艷的絢爛風景。
氣候不穩使有些角落的櫻花已經落盡,一些櫻花卻還是花苞。即便是這樣,角館的櫻花還是美麗,更何況除了武家屋敷的櫻花風景,角館還加送了一個經常在新幹線車內海報看見的「檜木內川堤櫻花風景」。
從大紅柱子的橋上遠眺,檜木內川堤上那向著天際一直延伸似乎沒有盡頭的染井吉野櫻花道只能用壯麗來形容。真是好長好長的河堤櫻花風景,據說可以一直延伸兩公里。
如果貪心些會希望天空更透藍些,眼前的風景會更貼近海報上的模樣。好在像是要彌補這小小的不滿一樣,河堤上同時滿開著鮮黃水仙,讓櫻花風景多了些顏色。大雪讓角館像是進入冬眠般的寂靜,這寂靜或許就是要養精蓄銳來迎接燦爛的櫻花盛開和滿滿人潮。真的是走到那裡都是人!想要擁有沒有人群入鏡的角館櫻花氣勢全景,還是必須奮發些在一大早搶先占領。
角館的櫻花季節和豪雪時期,怎麼說都是喜歡後者多些,畢竟是喜歡幽靜多過喧囂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