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推銷天皇的苦心

存在感遠遜於德川幕府的天皇

將近三百年的德川幕府即將閉幕時,日本全國各地武裝起義事件頻發,德川幕府的統治歲月太久,老百姓很難接受改朝換代的現實。舉例來說,由於黃瓜的切痕與德川家的三葉葵家徽相似,某些老一代的江戶人甚至不敢吃黃瓜。

另一方面,現今日本全國各地都能看到明治天皇巡幸的紀念石碑。其實這些紀念石碑正是新政府苦心推銷明治天皇的存在之證據,亦是天皇制現代國家觀念如何逐步在老百姓之間扎根的路徑。

據說直至明治八年(一八七五),仍有老百姓稱呼天皇為「天公」,因為在江戶時代,天皇的稱呼是「天子」,皇居是「禁裹」。江戶時代老百姓的真正統治者是各地藩主,而各地藩主的真正統治者是德川幕府。對老百姓來說,「天公」是遙不可及的存在,「禁裏」更是天遠地隔,恐怕只有土生土長的京都人才會具體意識到天皇並非烏有人物。

明治八年,徵兵令、學校制度的教育法令都已經頒布,近代國家制度大致成形,但是,新政府還未統一「國民」。說穿了,當時的老百姓根本不明白「國民」到底是啥玩意兒。

全國性的「天皇行銷活動」

新政府的要人當然深知此事。只是,該如何推銷天皇,如何呼籲老百姓,新的統治者是京都那位「天子」,而非任何藩主或其他幕府呢?

首先在明治元年十月,天皇進江戶城時來個盛裝遊行。

明治天皇從京都出發,直至江戶,一路上的隨從多達二千三百人;進江戶城時,還分發下酒菜給老百姓當紅包。江戶市民則在街道表演花車、擺放攤位,宛如現代的嘉年華會或大型廟會。

也就是說,新政府將一場本來應該威風凜凜、莊嚴進行的儀式,改頭換面為讓老百姓也能盡情享樂的狂歡節。表演花車、擺放攤位等,於事前就已經安排妥當。

真不愧是推翻德川幕府的人,這完全是心理戰嘛。

而且,明治天皇從京都出發直至抵達江戶這一個月的旅程,不但沿途獎賞各地的孝子、節婦,還施與財物給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和內亂受災者。江戶時代的德川幕府正是以這種方式施仁政,新政府也仿照舊習。

據說,盛裝遊行和進城費用花掉政府歲入的百分之二十。之所以不惜投下巨資,目的全在給老百姓留下「主人交替」的深刻印象。

明治五年~十八年(一八七二~一八八五)期間,天皇巡幸了全國各地。巡幸之際,民眾擠在路邊觀看,有人特地小心翼翼地收集天皇下馬徒步時踏過的土壤。

因為老百姓認為天皇踏過的土壤是聖土,可以醫治百病。但是,這些都是在巡幸前預先籌劃的演出,是利用老百姓注重世間利益的心理,巧妙地向民眾灌輸「新君主」的形象,順便神化天皇地位,算是一種洗腦式教育宣傳。

明治九年(一八七六),天皇巡幸東北地方時,新政府還特地讓迎接的農民打扮得乾乾淨淨,村落四處都有手持太陽旗歡迎的兒童。這也是意圖將太陽旗與農民信仰的太陽神,天皇與天照大神結合起來的一種演出。◎一夫一妻制的真相

公然的一夫多妻現象

明治時代的高官都是一夫多妻制實踐者,最有名的漁色大師是歷任四次首相的明治維新元老伊藤博文,每年更換女人,而且特別喜歡未滿二十歲的年輕女孩。

第四、第六任首相的松方正義亦擁有二十數名愛妾,孩子多達二十六個。有一次,明治天皇問他到底有幾個孩子,他當下答不出,只能回說「日後經調查再上奏」。松方正義因孩子太多,考慮到世間體面,據說晚年的孩子全都申報為「孫子」。

此外,這些高官的妻妾大部分採同居方式。

伊藤博文的妻子梅子,住在神奈川縣南部的大磯,別墅名為「滄浪閣」。儘管丈夫不停帶新女人過來,她也不發任何怨言,不動聲色地以女主人身分照顧這些側室。

伊藤博文的左右手伊東巳代治的妻子八重子,甚至將側室生的孩子視為親生孩子,毫無區別地一起養大。

當時的世間人極力贊揚這些妻子,傳為盡人皆知的美談。

森有禮徒具形式的「女性觀」

森有禮確實在《妻妾論》中大肆抨擊當時的納妾制度,並提倡婚姻自由、禁止男子重婚等,在當時算是思想極為先進的男士。

他於明治八年(一八七五),在當時任職東京府知事的大久保一翁及福澤諭吉的見證下,與廣瀨常完成契約結婚。據說這是日本最初的契約結婚例子。

合同書中第二條標明「認可夫妻雙方的義務」,第三條則確立「夫婦的財產權」。表面上看來,森有禮可以說積極地以身作則實踐了男女平等的口號。

然而,婚後十年,阿常竟同其他男人私奔了。於是森有禮又於明治十八年(一八八五))與明治維新十傑之一的岩倉具視的女兒寬子再婚。

明治十八年正是內閣制度成立的年度,再婚不久的森有禮就任第一代文部大臣。他還未享受到新婚滋味,便不得不周遊全國進行演說。森有禮這個人是典型的形式主義、理想主義者,他每天的生活都過得井然有序,從早上醒來至夜晚就寢之前,凡事一絲不苟。

例如晚餐是歐洲式的正式晚餐,必定穿戴打著蝴蝶領結的無尾晚禮服,在身邊有廚師伺候的桌子吃西餐。並且強迫夫人也如此做。然而,寬子夫人是朝廷公卿的女兒,生在京都、長在京都,無法適應這樣的用餐方式。婚後,她一直很想吃一頓茶泡飯。

這回丈夫必須出遠門進行全國演說,對寬子夫人來說,正是個偷吃茶泡飯的好機會。不料,廚師對她說:

「夫人,主人今天出門時特別囑咐過,他不在家時,夫人可能會想吃茶泡飯,但茶泡飯對健康不好,絕對不可以做茶泡飯給夫人吃。主人還說,主人不在時,三餐都必須如常進行。」

這正是當時主張男女平等、明治六大教育家之一及日本現代教育之父森有禮的「女性觀」。妻子連吃一頓茶泡飯的自由都沒有,這還算什麼簽訂合同的「契約結婚」?算什麼「男女平等」呢?

難怪第一任夫人阿常會同其他男人私奔。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