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大時代下的色彩2 江戶時代與「役者色」、「四十八茶百鼠」
在戰國動亂終結、天下太平的江戶時代,由於町人文化發達,誕生了許多傳統色。其中的「役者色」,可以說這個時代的特徵。
「役者色」是江戶時代歌舞伎役者(演員)喜歡的顏色總稱。當時歌舞伎是人民重要的娛樂,擔任主角的歌舞伎演員都是大明星,同時也是時尚領導者。
因此,歌舞伎演員身穿的衣物花色,都會透過浮世繪或瓦版傳播出去,並且瞬間引發熱潮。本書介紹的「璃寬茶」與「團十郎茶」便是其中兩種,百姓會將他們追捧的演員相關色融入穿搭裡。「役者色」儼然成了流行色的鼻祖。
另一個特徵是通稱「四十八茶百鼠」的豐富茶系與鼠系色。
十八世紀,進入江戶時代中期,人稱豪商的富裕階層抬頭,町人的生活也寬裕起來,人人都想穿更好的衣服、用更華麗的顏色。為了制止這項風氣,幕府頒布了「奢侈禁止令」,嚴禁平民過奢華的生活、規定其節儉,好將多餘的金錢用於國家財政上。
於是,町人只能穿用麻或棉製成的「茶色」、「鼠色」、「藍色」衣服,華麗的色彩及花紋從平民手中被剝奪了。
但不屈不撓才是江戶人的氣魄。過去做為賤民代表色而遭到嫌棄的「茶色」與「鼠色」,以「風流瀟灑的色彩」之姿重生。經由工匠的巧思與手藝,過去從未有過的茶色與鼠色如雨後春筍般誕生。這些新生的色彩,通稱「四十八茶百鼠」。會這麼稱呼主要是因為朗朗上口,相傳實際上誕生的顏色超過一百種。
此外,江戶時代中期也出現了許多配合語感使用借代字或略語來命名、充滿玩心的傳統色,這可以說是此一時期的趨勢。
化危機為轉機,透過各種點子創造新潮流與架構的江戶人,剛毅頑強的心性,值得我們效仿。
------
櫻色●さくらいろ
誕生於平安時代櫻花的淺粉紅色,是日本春天的代表色。象徵著漫長嚴寒的冬天過去了,春天到來、萬象更新。
櫻色的由來
櫻色是日本人自古深愛的櫻花花瓣的顏色。在現代,櫻花多指染井吉野櫻或八重櫻,但在此色名誕生的平安時代,主要是指山櫻。山櫻的特色是擁有紅通通的嫩葉與潔白的花瓣,在搖曳的春靄中遙遙望去,看起來就如同淡淡的粉紅色。櫻色的點心
櫻餅
櫻餅是宣告春天到來的和菓子,在關東是用麵粉製皮、把餡料裹起來,在關西則是用道明寺粉做成麻糬、裹住餡料,再用鹽漬的櫻花葉包起來。誕生於砂糖開始普及、和菓子文化開枝散葉的江戶時代。
櫻色的風情詩
賞櫻
賞櫻起源於平安時代,《源氏物語》曾描寫宮中人們優雅賞山櫻的模樣,直到江戶時代,賞櫻才遍及至一般百姓。儘管賞玩的對象已從山櫻轉變成染井吉野櫻,在平成的現代,全國各地仍會舉辦賞櫻大會,時不時還能看見有人在賞花酒的醉意下,雙頰染上櫻色。賞櫻真是充滿笑容與歡聲的幸福盛會呢。
櫻色的魚
櫻鯛
「鯛魚」是喜慶中不可或缺的吉祥美食。於櫻花盛開之際捕撈到的真鯛,稱為「櫻鯛」,別名「花見鯛」,是春天的季語。染上淡淡櫻色的鯛魚,肉沒有腥味,十分鮮甜,又因為在產卵期蓄積了豐厚的油脂,因此相當肥美。櫻鯛有各式各樣的品嚐方法,例如做成生魚片、燉魚或鯛魚飯等等。「櫻蝦」、「櫻鱒」也是這個季節的時令。
夕桜 家ある人は とくかえる 小林一茶
(夕陽餘暉染上櫻花,有家可歸的人紛紛回去了。)
------
古代紫●こだいむらさき
儘管古代紫擁有「古代」二字,但它其實誕生於江戶時代,以現代語感而言,就是「古早風格」的紫。牽牛花、葡萄、醃菜……日本夏天的紫意外地多呢。
古代紫的由來
從平安時代開始,人們便把紫色視為高貴的象徵,只有位高權重的貴族可以穿戴。但自從到了平安時代中期,一條天皇將高官的服飾統一成黑色後,自古穿戴紫色的傳統就斷絕了。但紫色的染色技術傳承了下來,至江戶時代大受歡迎。江戶時代誕生的豔麗的紫稱為「今紫」,人們推測深受平安貴族喜愛的應該是較為黯淡的紫,於是「古代紫」便誕生了。
古代紫的食物
珍珠紅葡萄
珍珠紅葡萄(Delaware)是無籽葡萄的代表性品種,原產於美國。自從日本於明治五年(一八七二年)進口以後,便以親切的價格成為民眾熟知的夏日水果。但近年來因大顆品種的無籽葡萄開始新鮮便宜地進口,因此產量只有過去的一半。
古代紫的植物
紅紫蘇
幫梅干染色用的紅紫蘇,其實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含大量的維生素B群、膳食纖維與葉紅素。葉片不只能幫醃菜染色,也適合做成炊飯,或者曬乾灑在飯上。人們也常將紫蘇的果實「穗紫蘇」當作生魚片的配菜。紫蘇雖不搶眼,卻是日本料理的中流砥柱。古代紫的風情詩
牽牛花市
從七月初旬至中旬,日本全國各地都會舉辦牽牛花市。牽牛花原名「牽牛子」,人們視其種籽為珍貴藥材。進入江戶時代以後,牽牛花多了「牽牛星」的意象,又因為花期正逢七夕,因此成為牽牛星與織女星相會的吉祥物,從此掀起空前的牽牛花熱潮,不論武士或平民都爭相栽種。
朝顔に つるべ取られて もらい水 加賀千代女
(牽牛花攀住井裡的水桶,因不忍割斷,便向鄰人借水去。)
------
青朽葉●あおくちば
在冠上朽葉的色名中,青朽葉偏綠,保留了晚夏的氣氛,呈現出夏天與秋天兩個季節交錯的風景。
青朽葉的由來
青朽葉在多到人稱「朽葉四十八色」的「朽葉色」各種變化中,綠色最為鮮明。它與其它帶有朽葉兩字的色彩相同,都誕生自平安時代。指的不是晚秋轉紅、轉黃的樹葉顏色,而是留有夏日氣息、於初秋落下的葉片顏色。不同於其它色彩預告著即將到來的季節,青朽葉讓人回想起過去的季節。
青朽葉的點心
荻的和菓子
將四季遞嬗呈現在五公分見方世界裡的和菓子,每個季節都有固定的主題。說到青朽葉的和菓子,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於初秋登場、以荻花為造型的荻餅。荻餅的綠不是盛夏活力充沛的鮮綠,而是柔和偏暗的綠。例如京菓子「小荻餅」便遠近馳名。
青朽葉的生物
日本紡織娘
日本紡織娘是螽斯科的昆蟲,在童謠《蟲之聲》中,便有「唧鈴唧鈴唧鈴唧鈴,日本紡織娘」這麼一段歌詞。牠是日本特有的品種,棲息地自關東遍及九州。跟歌詞一樣,會在初夏至初秋發出「唧鈴唧鈴」的叫聲。不只日本紡織娘,在秋天原野上鳴叫的蟲全都是公的。摩擦翅膀發出熱鬧聲響,是在向母蟲求愛。
青朽葉的食物
四方竹
「四方竹」因切口呈四方形而得名,是發祥自高知縣南國市山村裡竹筍的一種,於十月採收。口感清脆,帶有些微的苦味,由於很難維持鮮度,且不易烹煮,因此成了當地人才吃得到的山珍。不過在十年前,因加工技術確立,四方竹成了舉國知名的山菜,是民眾喜愛的秋天竹筍。因容易入味,一般都會做成燉菜來享用。
松朽ち葉 かからぬ五百木 無かりけり 原石鼎
(松葉凋朽,落於塵土,終歸虛無。)松葉色●まつばいろ
在寒冬下不褪色、不凋零的松樹,是永恆的象徵。冬天是其他樹木落葉的季節,於是松樹的神聖與可貴便更醒目了。
松葉色的由來
松是在嚴冬下依然不落葉的長青樹。自古,人們就將它視為象徵長壽、不變的吉祥植物。取自松樹葉片的深沈綠色「松葉色」,也成了代表性的吉祥色彩。松葉色又名「松之葉色」,是源自平安時代的古老色名。
松葉色的物品
門松
門松是立於家門口,於正月迎接福神、年神降臨的標誌。除了松樹以外,有的也會將直挺挺的竹子和梅花等吉祥植物組合起來。進入十二月十三日「松之內[1]」以後,門松便能在任意一天擺到門外,但由於二十九日會聯想到「苦」(苦與九同音),而三十一日又會變成「一夜飾」不吉利(在最後一天才擺出,不夠虔敬),因此一般都會避免在這兩天拿到門口。
とかくして 松一対の あしたかな 田川移竹
(在門前左右各放一盆門松,迎接新的一天。)
[1] 可裝飾門松的期間,一般為十二月十三日至新年的一月十五日。
大時代下的色彩2 江戶時代與「役者色」、「四十八茶百鼠」
在戰國動亂終結、天下太平的江戶時代,由於町人文化發達,誕生了許多傳統色。其中的「役者色」,可以說這個時代的特徵。
「役者色」是江戶時代歌舞伎役者(演員)喜歡的顏色總稱。當時歌舞伎是人民重要的娛樂,擔任主角的歌舞伎演員都是大明星,同時也是時尚領導者。
因此,歌舞伎演員身穿的衣物花色,都會透過浮世繪或瓦版傳播出去,並且瞬間引發熱潮。本書介紹的「璃寬茶」與「團十郎茶」便是其中兩種,百姓會將他們追捧的演員相關色融入穿搭裡。「役者色」儼然成了流行色的鼻祖。
另一個特徵是通稱「四十八茶百鼠」的豐富茶系與鼠系色。
十八世紀,進入江戶時代中期,人稱豪商的富裕階層抬頭,町人的生活也寬裕起來,人人都想穿更好的衣服、用更華麗的顏色。為了制止這項風氣,幕府頒布了「奢侈禁止令」,嚴禁平民過奢華的生活、規定其節儉,好將多餘的金錢用於國家財政上。
於是,町人只能穿用麻或棉製成的「茶色」、「鼠色」、「藍色」衣服,華麗的色彩及花紋從平民手中被剝奪了。
但不屈不撓才是江戶人的氣魄。過去做為賤民代表色而遭到嫌棄的「茶色」與「鼠色」,以「風流瀟灑的色彩」之姿重生。經由工匠的巧思與手藝,過去從未有過的茶色與鼠色如雨後春筍般誕生。這些新生的色彩,通稱「四十八茶百鼠」。會這麼稱呼主要是因為朗朗上口,相傳實際上誕生的顏色超過一百種。
此外,江戶時代中期也出現了許多配合語感使用借代字或略語來命名、充滿玩心的傳統色,這可以說是此一時期的趨勢。
化危機為轉機,透過各種點子創造新潮流與架構的江戶人,剛毅頑強的心性,值得我們效仿。
------
櫻色●さくらいろ
誕生於平安時代櫻花的淺粉紅色,是日本春天的代表色。象徵著漫長嚴寒的冬天過去了,春天到來、萬象更新。
櫻色的由來
櫻色是日本人自古深愛的櫻花花瓣的顏色。在現代,櫻花多指染井吉野櫻或八重櫻,但在此色名誕生的平安時代,主要是指山櫻。山櫻的特色是擁有紅通通的嫩葉與潔白的花瓣,在搖曳的春靄中遙遙望去,看起來就如同淡淡的粉紅色。櫻色的點心
櫻餅
櫻餅是宣告春天到來的和菓子,在關東是用麵粉製皮、把餡料裹起來,在關西則是用道明寺粉做成麻糬、裹住餡料,再用鹽漬的櫻花葉包起來。誕生於砂糖開始普及、和菓子文化開枝散葉的江戶時代。
櫻色的風情詩
賞櫻
賞櫻起源於平安時代,《源氏物語》曾描寫宮中人們優雅賞山櫻的模樣,直到江戶時代,賞櫻才遍及至一般百姓。儘管賞玩的對象已從山櫻轉變成染井吉野櫻,在平成的現代,全國各地仍會舉辦賞櫻大會,時不時還能看見有人在賞花酒的醉意下,雙頰染上櫻色。賞櫻真是充滿笑容與歡聲的幸福盛會呢。
櫻色的魚
櫻鯛
「鯛魚」是喜慶中不可或缺的吉祥美食。於櫻花盛開之際捕撈到的真鯛,稱為「櫻鯛」,別名「花見鯛」,是春天的季語。染上淡淡櫻色的鯛魚,肉沒有腥味,十分鮮甜,又因為在產卵期蓄積了豐厚的油脂,因此相當肥美。櫻鯛有各式各樣的品嚐方法,例如做成生魚片、燉魚或鯛魚飯等等。「櫻蝦」、「櫻鱒」也是這個季節的時令。
夕桜 家ある人は とくかえる 小林一茶
(夕陽餘暉染上櫻花,有家可歸的人紛紛回去了。)
------
古代紫●こだいむらさき
儘管古代紫擁有「古代」二字,但它其實誕生於江戶時代,以現代語感而言,就是「古早風格」的紫。牽牛花、葡萄、醃菜……日本夏天的紫意外地多呢。
古代紫的由來
從平安時代開始,人們便把紫色視為高貴的象徵,只有位高權重的貴族可以穿戴。但自從到了平安時代中期,一條天皇將高官的服飾統一成黑色後,自古穿戴紫色的傳統就斷絕了。但紫色的染色技術傳承了下來,至江戶時代大受歡迎。江戶時代誕生的豔麗的紫稱為「今紫」,人們推測深受平安貴族喜愛的應該是較為黯淡的紫,於是「古代紫」便誕生了。
古代紫的食物
珍珠紅葡萄
珍珠紅葡萄(Delaware)是無籽葡萄的代表性品種,原產於美國。自從日本於明治五年(一八七二年)進口以後,便以親切的價格成為民眾熟知的夏日水果。但近年來因大顆品種的無籽葡萄開始新鮮便宜地進口,因此產量只有過去的一半。
古代紫的植物
紅紫蘇
幫梅干染色用的紅紫蘇,其實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含大量的維生素B群、膳食纖維與葉紅素。葉片不只能幫醃菜染色,也適合做成炊飯,或者曬乾灑在飯上。人們也常將紫蘇的果實「穗紫蘇」當作生魚片的配菜。紫蘇雖不搶眼,卻是日本料理的中流砥柱。古代紫的風情詩
牽牛花市
從七月初旬至中旬,日本全國各地都會舉辦牽牛花市。牽牛花原名「牽牛子」,人們視其種籽為珍貴藥材。進入江戶時代以後,牽牛花多了「牽牛星」的意象,又因為花期正逢七夕,因此成為牽牛星與織女星相會的吉祥物,從此掀起空前的牽牛花熱潮,不論武士或平民都爭相栽種。
朝顔に つるべ取られて もらい水 加賀千代女
(牽牛花攀住井裡的水桶,因不忍割斷,便向鄰人借水去。)
------
青朽葉●あおくちば
在冠上朽葉的色名中,青朽葉偏綠,保留了晚夏的氣氛,呈現出夏天與秋天兩個季節交錯的風景。
青朽葉的由來
青朽葉在多到人稱「朽葉四十八色」的「朽葉色」各種變化中,綠色最為鮮明。它與其它帶有朽葉兩字的色彩相同,都誕生自平安時代。指的不是晚秋轉紅、轉黃的樹葉顏色,而是留有夏日氣息、於初秋落下的葉片顏色。不同於其它色彩預告著即將到來的季節,青朽葉讓人回想起過去的季節。
青朽葉的點心
荻的和菓子
將四季遞嬗呈現在五公分見方世界裡的和菓子,每個季節都有固定的主題。說到青朽葉的和菓子,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於初秋登場、以荻花為造型的荻餅。荻餅的綠不是盛夏活力充沛的鮮綠,而是柔和偏暗的綠。例如京菓子「小荻餅」便遠近馳名。
青朽葉的生物
日本紡織娘
日本紡織娘是螽斯科的昆蟲,在童謠《蟲之聲》中,便有「唧鈴唧鈴唧鈴唧鈴,日本紡織娘」這麼一段歌詞。牠是日本特有的品種,棲息地自關東遍及九州。跟歌詞一樣,會在初夏至初秋發出「唧鈴唧鈴」的叫聲。不只日本紡織娘,在秋天原野上鳴叫的蟲全都是公的。摩擦翅膀發出熱鬧聲響,是在向母蟲求愛。
青朽葉的食物
四方竹
「四方竹」因切口呈四方形而得名,是發祥自高知縣南國市山村裡竹筍的一種,於十月採收。口感清脆,帶有些微的苦味,由於很難維持鮮度,且不易烹煮,因此成了當地人才吃得到的山珍。不過在十年前,因加工技術確立,四方竹成了舉國知名的山菜,是民眾喜愛的秋天竹筍。因容易入味,一般都會做成燉菜來享用。
松朽ち葉 かからぬ五百木 無かりけり 原石鼎
(松葉凋朽,落於塵土,終歸虛無。)松葉色●まつばいろ
在寒冬下不褪色、不凋零的松樹,是永恆的象徵。冬天是其他樹木落葉的季節,於是松樹的神聖與可貴便更醒目了。
松葉色的由來
松是在嚴冬下依然不落葉的長青樹。自古,人們就將它視為象徵長壽、不變的吉祥植物。取自松樹葉片的深沈綠色「松葉色」,也成了代表性的吉祥色彩。松葉色又名「松之葉色」,是源自平安時代的古老色名。
松葉色的物品
門松
門松是立於家門口,於正月迎接福神、年神降臨的標誌。除了松樹以外,有的也會將直挺挺的竹子和梅花等吉祥植物組合起來。進入十二月十三日「松之內[1]」以後,門松便能在任意一天擺到門外,但由於二十九日會聯想到「苦」(苦與九同音),而三十一日又會變成「一夜飾」不吉利(在最後一天才擺出,不夠虔敬),因此一般都會避免在這兩天拿到門口。
とかくして 松一対の あしたかな 田川移竹
(在門前左右各放一盆門松,迎接新的一天。)
[1] 可裝飾門松的期間,一般為十二月十三日至新年的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