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詩如畫的鄉愁/山形‧銀山
【銀山溫泉街】
◎因為愛,銀山就此出名
阿信的母親在銀山的溫泉旅館(銀山溫泉能登屋)工作,當時還是小女孩的阿信被迫與母親分隔兩地,但怎麼都想要見上一面的她,於是不顧一切隻身造訪了這座深山裡的溫泉鄉。母女兩人在銀山溫泉久別重逢,雖然僅能共宿一夜,卻成為支撐阿信在寂寞中成長,拾起勇氣咬牙走下去的重要關鍵。
小橋流水,流水兩側並排的百年木造旅館,旅館的屋間中裊裊升起的溫泉蒸氣。如詩如畫的浪漫美景,卻有著化不開的鄉愁,全因為愛。由於深刻的故事使然,也因為銀山溫泉鄉的風景確實美麗,故這些年來阿信幾乎就等於銀山溫泉的代名詞,印象深植人心。如今,在銀山溫泉入口的「觀光案內所」(旅遊資訊站)內,介紹溫泉鄉的資料仍以阿信為主題,並有阿信的簡介資料。二○一三年版的電影海報也張貼在外頭。
◎大正浪漫時期風味的溫泉鄉
銀山溫泉並不算是熱門的溫泉觀光地。去到這裡的交通挺舟車勞頓的,搭乘新幹線經過山形市以後到「大石田」站下車,從東京出發大約就得花上三個多小時。抵達大石田站,再到銀山溫泉還要二十多分鐘的車程。站前有定時發車的巴士,不過最方便的還是聯絡好飯店派送接駁車。銀山溫泉的旅館基本上都算是有頭有臉的旅館(就是不便宜的意思啦),所以小巴接送是必備的服務。
銀山溫泉從大正時代(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二六年)開始,在昭和年代蓬勃發展。大正年代暱稱為「大正浪漫時期」,因為這時候日本開始接受大量的西洋文化。銀山溫泉鄉就流淌著這股大正浪漫風。日式溫泉旅館的靈魂散發著和風,而木造建築的外觀則揉合了西洋古典味。如今這裡歷史悠久的溫泉旅館,仍保留了當年的氣氛。特別到了晚上,溫泉街上點起瓦斯燈,柔黃色澤中更是情調滿分。當然,要真正感受銀山溫泉的靈魂深處,就得走進溫泉旅館了。
秘境的王國/熊本‧天草
【石山離宮「五足之靴」】
◎秘境裡的王國
位於九州熊本縣天草市的石山離宮「五足之靴」,曾入選《日本百大名宿》之一。旅店「五足之靴」之名取自於日本近代文學史上同名的知名旅記《五足之靴》。在這部作品中,五位年輕的詩人結伴走訪天草,進行了一趟當年天主教傳進日本的歷史巡禮,也飽覽天草風光明媚的自然景致。旅人的心靈,移動的視野,跳脫了生活中的既定思考模式,尋覓出自我存在的新意義。旅記中傳遞出來的精神,恰好與座落在山林之間的旅店,創立時的立意不謀而合,故創辦者山崎博文便以「五足之靴」作為旅店名。至於石山,則因為這一帶是天草陶石的產地,故這裡的山林向來便有石山之暱稱。在這片東洋與異國交匯的天草群島之間,留下了一條詩人們的「五足之靴文學散步道」,如今這條路穿過五足之靴旅店,成為留宿在此的旅客,必訪之地。
◎旅店裡的藝文與建築
「五足之靴」整個園區就是一座山丘,最早於二○○二年七月開幕的「Villa A.B」兩區位於山腳,二○○五年十月再開闢的「Villa C」區則在更深山一點的地方。VillaA.B以「亞洲中心的天草」為概念,分別是「Villa A :天草的過去」和「Villa B:天草的未來」兩塊不同的主題客房;所在位置更為隱秘的Villa C,則以「基督教傳到天草以後」的世界為主題。
「Villa A.B」的中心點,也是入住旅客的接待處,設有圖書館、生活雜貨與酒吧的和洋融合建築。在這裡可以翻閱到關於天草地區的書籍雜誌,以及旅店創辦人的文學選書。我特別喜歡的是附設的酒吧,坐在長長的吧檯上,面對著窗外的山林綠景,享用著美味又搶眼的天草原創調酒,期待天草之旅的心情,就從這裡起飛。
天草「五足之靴」旅店之經營者山崎博文,出身於名校早稻田大學。是一個熱愛旅遊、文藝閱讀和創作,並對移動與空間建構充滿想法的男人。拜訪「五足之靴」前,瀏覽官網時就拜讀了他的創作文字,當時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篇篇的短文中,山崎博文寫下了對天草的熱愛,也傾訴對旅店經營的理念。有風有雨,有天有海,有夏夜的夢也有冬季物語,有他個人的情緒思索也有他和客人之間的回憶。
於是明白,一間好的日本旅店之所以讓人感到滿意, 除了企業管理的重要性之外,恐怕更核心的,還在於經營者是否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
◎領會海洋小鎮之美
在這個靠近長崎的小鎮上,十六世紀的天草,開啟了日本的基督教歷史。在海洋世紀的那個年代,天草接觸了來自大洋另一端的歐洲,許多當時日本未見的豐富文化。例如,活版印刷機、聖畫、讚美歌與時鐘。同時也接收到沿途攜帶而來的東南亞文化。「從那時候起,天草人跟天草這片土地,開闊的世界觀,就和日本其他地方不同了。」他說:「海洋世紀扭轉了天草的命運,天草人其實像是葡萄牙人一樣,面對大海,心裡想的不是『啊!沒路可走了!』
而是『太好了!有海,可以出發了!』這樣的興奮。」
因為大海的航行,有了發現與收獲。海不是絕路,海是未來,是一切的開始。
我好奇日本的漁港小鎮那麼多,當初為何西方人會選擇的是天草而非他處呢?山崎博文告訴我,因為洋流和氣候的影響,讓天草比起其他地方來說,更易於船隻的入港。原來如此。一座城市的命運,冥冥之中,取決於大自然。
很多人一聽到天草,特別是東京人,就覺得遠。抵達旅館, 坦白說也得花點時間。但山崎博文思考過後仍決定將旅店落腳在此,因為他熱愛這片土地。
「起初我也想過,是否讓『五足之靴』開在更方便抵達的地方,但我沒辦法忽視我對天草的熱忱。唯有在天草這個擁有特殊歷史和文化背景的地方,才能實現我心目中的理想旅店,向住宿的人傳遞出天草精華,以及日本文化中的融合之美。」山崎博文對我說。
於是,山崎博文不止建立起「五足之靴」的核心概念,更親自構思了旅店中的室內設計與物件選用。
「一個人能走的世界畢竟有限,但透過『五足之靴』來自各地而擁有不同背景的人匯聚在此。大家都熱愛旅行,去過的地方也不同,於是在言談交流之中,每一個人就超越了有限,走進了更寬闊的世界。」他不疾不徐地說著,眼底散放著堅定的光。
【銀山溫泉街】
◎因為愛,銀山就此出名
阿信的母親在銀山的溫泉旅館(銀山溫泉能登屋)工作,當時還是小女孩的阿信被迫與母親分隔兩地,但怎麼都想要見上一面的她,於是不顧一切隻身造訪了這座深山裡的溫泉鄉。母女兩人在銀山溫泉久別重逢,雖然僅能共宿一夜,卻成為支撐阿信在寂寞中成長,拾起勇氣咬牙走下去的重要關鍵。
小橋流水,流水兩側並排的百年木造旅館,旅館的屋間中裊裊升起的溫泉蒸氣。如詩如畫的浪漫美景,卻有著化不開的鄉愁,全因為愛。由於深刻的故事使然,也因為銀山溫泉鄉的風景確實美麗,故這些年來阿信幾乎就等於銀山溫泉的代名詞,印象深植人心。如今,在銀山溫泉入口的「觀光案內所」(旅遊資訊站)內,介紹溫泉鄉的資料仍以阿信為主題,並有阿信的簡介資料。二○一三年版的電影海報也張貼在外頭。
◎大正浪漫時期風味的溫泉鄉
銀山溫泉並不算是熱門的溫泉觀光地。去到這裡的交通挺舟車勞頓的,搭乘新幹線經過山形市以後到「大石田」站下車,從東京出發大約就得花上三個多小時。抵達大石田站,再到銀山溫泉還要二十多分鐘的車程。站前有定時發車的巴士,不過最方便的還是聯絡好飯店派送接駁車。銀山溫泉的旅館基本上都算是有頭有臉的旅館(就是不便宜的意思啦),所以小巴接送是必備的服務。
銀山溫泉從大正時代(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二六年)開始,在昭和年代蓬勃發展。大正年代暱稱為「大正浪漫時期」,因為這時候日本開始接受大量的西洋文化。銀山溫泉鄉就流淌著這股大正浪漫風。日式溫泉旅館的靈魂散發著和風,而木造建築的外觀則揉合了西洋古典味。如今這裡歷史悠久的溫泉旅館,仍保留了當年的氣氛。特別到了晚上,溫泉街上點起瓦斯燈,柔黃色澤中更是情調滿分。當然,要真正感受銀山溫泉的靈魂深處,就得走進溫泉旅館了。
秘境的王國/熊本‧天草
【石山離宮「五足之靴」】
◎秘境裡的王國
位於九州熊本縣天草市的石山離宮「五足之靴」,曾入選《日本百大名宿》之一。旅店「五足之靴」之名取自於日本近代文學史上同名的知名旅記《五足之靴》。在這部作品中,五位年輕的詩人結伴走訪天草,進行了一趟當年天主教傳進日本的歷史巡禮,也飽覽天草風光明媚的自然景致。旅人的心靈,移動的視野,跳脫了生活中的既定思考模式,尋覓出自我存在的新意義。旅記中傳遞出來的精神,恰好與座落在山林之間的旅店,創立時的立意不謀而合,故創辦者山崎博文便以「五足之靴」作為旅店名。至於石山,則因為這一帶是天草陶石的產地,故這裡的山林向來便有石山之暱稱。在這片東洋與異國交匯的天草群島之間,留下了一條詩人們的「五足之靴文學散步道」,如今這條路穿過五足之靴旅店,成為留宿在此的旅客,必訪之地。
◎旅店裡的藝文與建築
「五足之靴」整個園區就是一座山丘,最早於二○○二年七月開幕的「Villa A.B」兩區位於山腳,二○○五年十月再開闢的「Villa C」區則在更深山一點的地方。VillaA.B以「亞洲中心的天草」為概念,分別是「Villa A :天草的過去」和「Villa B:天草的未來」兩塊不同的主題客房;所在位置更為隱秘的Villa C,則以「基督教傳到天草以後」的世界為主題。
「Villa A.B」的中心點,也是入住旅客的接待處,設有圖書館、生活雜貨與酒吧的和洋融合建築。在這裡可以翻閱到關於天草地區的書籍雜誌,以及旅店創辦人的文學選書。我特別喜歡的是附設的酒吧,坐在長長的吧檯上,面對著窗外的山林綠景,享用著美味又搶眼的天草原創調酒,期待天草之旅的心情,就從這裡起飛。
天草「五足之靴」旅店之經營者山崎博文,出身於名校早稻田大學。是一個熱愛旅遊、文藝閱讀和創作,並對移動與空間建構充滿想法的男人。拜訪「五足之靴」前,瀏覽官網時就拜讀了他的創作文字,當時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篇篇的短文中,山崎博文寫下了對天草的熱愛,也傾訴對旅店經營的理念。有風有雨,有天有海,有夏夜的夢也有冬季物語,有他個人的情緒思索也有他和客人之間的回憶。
於是明白,一間好的日本旅店之所以讓人感到滿意, 除了企業管理的重要性之外,恐怕更核心的,還在於經營者是否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
◎領會海洋小鎮之美
在這個靠近長崎的小鎮上,十六世紀的天草,開啟了日本的基督教歷史。在海洋世紀的那個年代,天草接觸了來自大洋另一端的歐洲,許多當時日本未見的豐富文化。例如,活版印刷機、聖畫、讚美歌與時鐘。同時也接收到沿途攜帶而來的東南亞文化。「從那時候起,天草人跟天草這片土地,開闊的世界觀,就和日本其他地方不同了。」他說:「海洋世紀扭轉了天草的命運,天草人其實像是葡萄牙人一樣,面對大海,心裡想的不是『啊!沒路可走了!』
而是『太好了!有海,可以出發了!』這樣的興奮。」
因為大海的航行,有了發現與收獲。海不是絕路,海是未來,是一切的開始。
我好奇日本的漁港小鎮那麼多,當初為何西方人會選擇的是天草而非他處呢?山崎博文告訴我,因為洋流和氣候的影響,讓天草比起其他地方來說,更易於船隻的入港。原來如此。一座城市的命運,冥冥之中,取決於大自然。
很多人一聽到天草,特別是東京人,就覺得遠。抵達旅館, 坦白說也得花點時間。但山崎博文思考過後仍決定將旅店落腳在此,因為他熱愛這片土地。
「起初我也想過,是否讓『五足之靴』開在更方便抵達的地方,但我沒辦法忽視我對天草的熱忱。唯有在天草這個擁有特殊歷史和文化背景的地方,才能實現我心目中的理想旅店,向住宿的人傳遞出天草精華,以及日本文化中的融合之美。」山崎博文對我說。
於是,山崎博文不止建立起「五足之靴」的核心概念,更親自構思了旅店中的室內設計與物件選用。
「一個人能走的世界畢竟有限,但透過『五足之靴』來自各地而擁有不同背景的人匯聚在此。大家都熱愛旅行,去過的地方也不同,於是在言談交流之中,每一個人就超越了有限,走進了更寬闊的世界。」他不疾不徐地說著,眼底散放著堅定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