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我思──想得深 才拍得好

京都簡史和地理織出的故事

京都地理

  遠古時代,京都是聚水之湖,原因是地層陷落。千萬年之後,三面環山的「山背」大湖,因泥沙淤積,加上地殼再度隆起,水被擠掉之後的泥地,特別好耕作,才逐漸有外來人移居於此。
  移入者是秦人及朝鮮人。他們經由日本海,來到此無人居住的水邊高地,因他們擁有農耕及水利知識,收入比其他群族多,人群聚集又有財富,此地就被稱為山背國。
  之後,遠地的原住民也來了,產業興旺,工藝精緻,慢慢成為新貴,再後就被地方勢力收編,彼此互利,合作無間。淤積之地,土地肥沃,但常鬧水災。當角倉了以斥資在嵐山築堤,蓄積河水,此河段就被叫做大偃川,不但讓暴雨有了調控,且緩和了洛中水患。
  古代運輸、經商,靠水路,角倉了以因在皇都闢建水路,並為幕府重用,因而致富。在京都御所左右兩側有河,一邊是桂川,一邊是鴨川,水路網絡遍佈,對商人或住民,均有極大貢獻。
  京都成為平安京(794~1868)之前十年(784~794),天皇曾考慮在長岡居住,因此長岡也被稱為長岡京。長岡京之外,桓武天皇也選定今日的京都做為備都,懂陰陽的國師則說:「山背地區」風水更好。於是老二變老大,終於被選定為京。
  在京都,判別東西南北的方法很簡單,西山綿延最高是愛宕(924公尺),東山綿延皆不高,只有比叡山高(848公尺),南面無山地勢低,遠山朦朧是北方。確認之後,在京就比較不會迷路了。
  京都也有許多小湧泉,甚至市區溫泉,地下水脈十分豐沛,所以能種出好吃的「京野菜」,做出好吃的「京豆腐」。在京都蓋大樓會傷及水脈,所以京都住民的傳統,就是反對大興土木或蓋高樓。

京都簡史

  1200年來,京都經歷多次大亂鬥,皆為了爭權奪利,所以有八次大火燒京都的紀錄。打仗互相攻殺,重要木造建築無不被燒,但京都命長,雖屢經浩劫,仍不斷被原貌重建,民命堅韌從現在的京都樣貌即可看出,並因此而招來觀光人潮。
  天皇威權式微時,皇家也靠幕府將軍打賞度日。最顯著的例子:德川幕府蓋極盡奢華的二條城,位址就選在御苑的內「神泉苑」,明明白白的暗示皇室,德川家才是「權勢」核心。
  德川家康之前的英雄人物是豐臣秀吉,更前是織田信長,他們被後世定
位為戰國三雄。織田是策劃時代走向的武將,接任者豐田是規則的執行者,德川是戰亂的終結者,天下一統迎來和平。
  神泉苑,是京都城內最大的泉源,又稱御池,憑它證明天皇是承天授命的人間管理者。而幕府持有武力,天下人歸他管,所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必然的。大湧泉是天命之符,也是權力威勢的象徵,所以德川家康必須占有。
  近百年來,京都最大的改變,是2022年疫災平息後,京都每年湧進約三千餘萬的觀光人口。旅人要吃、要住、要交通,打亂了京都的寧靜,也損及空間的淨,形成污染及亂與醜。受不了「外人」竄入,現今京都的住民,正在不斷的外移中。
  福禍難判之際,能開懷大笑的,大概只剩商家和做服務的職人吧!

日出之國的大禹

角倉了以利人利己成豪商
  角倉了以被譽為日出之國的大禹,他精通數理,善於冶水,一生行事利人利己,因而累積財富,也被譽為豪商。人們前往嵐山旅遊,在大堰川兩岸皆可找到他的雕像,立像在嵐山公園內,坐像供奉在千光寺。
  1610年角倉了以得知,為運輸來自西方丹波國山區的木材,巨樹砍伐後,就利用保津川河水順流漂下,用來建設平安京。但保津川河水凶險,水流高低不定,河道又有巨石,忽寬忽窄,樹木一旦橫阻,就得派人入河處理,稍不小心就會隕損人命。
  出於慈悲,他決定治理河道,保障河工,兼可順利運送木材。為清除不該存在的險灘,他用火藥爆破,配合人力揮斧鑿石,終於克服天險。施工期間,他也在現場賣命,所以贏得尊敬。
  上游險灘被打通後,巨木源源不斷輸入京城,幕府非常肯定他的能力。繼而他申請以私財開鑿高瀨川,得到幕府允許,就從二?附近的鴨川引水,連通到伏見地區再與宇治川匯流。
  這段11公里長的運河,統稱高瀨川,是人工與天然混合的水道。京城內,運河遍佈,是運送物資的捷徑,最淺的河段,深度僅三十公分,須用人力牽引,才可行駛平底船。
  小小的平底船專名叫「高瀨舟」,只適合航行極淺的河道,平底小船全盛時期,有159艘,經常往返其上,船伕約有700多人。他們負責拉船助行,停靠就綁船繩,上下貨。
  角倉了以私財開河,因而幕府允許可以分段收取使用費。船運助長了買賣,又可收通行費,角倉了以因而賺得了不少財富。後續之舉,就是將保津川河系的上游、中段、下游和宇治川、淀川連成直通大阪灣,並回溯到琵琶湖的水上交通系統。
  淀川河水源自琵琶湖,所以從山到海,從海到山,京城大範圍內,皆可行船,買賣於是大爆發,這個成就角倉的功勞最大。高瀨川開通後,使用了300餘年,到明治時代才廢止。明治時代是歷史翻頁的浪潮,陸上交通被汽車、火車取代了,內陸水運也就劃上休止符。
  1614年角倉了以為悼念因開鑿保津川而亡的人們,請二尊院僧人道空了椿,建千光寺。角倉晚年在此隱居,並增闢懸於崖上的大悲閣,以便隨時可遠眺京城萬景,低俯山腳下被馴服的保津川。
  角倉一生,開鑿保津川,整治富士川、天龍川、高瀨川等等大小河川,又開創南蠻諸國海上貿易,為幕府創造經濟奇蹟,也為自己累積財富,治水利人,積財利己,形成很好的典範,難怪被尊敬、被歌頌。

我攝──不攝形、色、意只攝境界思人生

光是攝影之命

  光是攝影的命,全然無光,它比無窗暗室還黑,玩暗室抓黑貓的遊戲,至少也要微微的光,黑而無層次,那個「光」就死了。宋朝的水墨畫,將黑的層次發揮得最透澈,攝影高手學會玩「黑」,光的輝煌就會自然顯現。
  日本攝影家杉本博司,他的劇院系列,證明黑是用來襯光的。他包場租用電影院做場景,燈光全關之後,電影就開始播放,片長多久,他就曝光多久。僅藉布幕的反光,將戲院全景氛圍、層次,極細微的呈現。
  布幕上影片流動,將影片情節完整的播放,最後布幕因光線累積,呈出現一片空白。電影有播,但螢幕卻空無一物,相機的紀錄和眼見為實的經驗,被顛覆了。
  光,有明暗,有剛柔,有角度,攝者如何用光?與他人無涉。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