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章 源平登場之卷

第一節 平安時代
  自從中國的唐朝經歷了安史之亂而導致國力衰弱之後,日本與中國的來往便逐漸減少,此時的日本正處於奈良時代。早先遣唐使盛行之時,佛教經由兩國的交流傳入日本,受到日本貴族的歡迎,這些佛教寺院擁有廣闊的良田與大量的貴族階級信徒,到了奈良時代末期,奈良京附近的佛教勢力已經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這些佛教寺院以大寺院興福寺為首,積極介入朝廷的政治鬥爭之中,如「藤原廣嗣之亂」、「法王道鏡亂政」等事件中,鬧事的主角裡都有這些和尚的影子。
  天應元年(西元781年)光仁天皇之子桓武天皇繼承了皇位。桓武天皇當政時期,朝中舊貴族們的勾心鬥角依舊沒有減少,受夠了政治鬥爭的桓武天皇,便決意要遷都他處,擺脫奈良京附近寺院大地主以及貴族大地主的勢力。桓武天皇首先看中的是位於山城國的長岡,為了營建長岡京,桓武天皇下令拆除古京城難波京,而拆下來的材料則直接運往長岡。然而,長岡京的營建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在這段時間裡先後發生了「藤原種繼遭暗殺事件」以及「早良親王事件」。藤原種繼是桓武天皇寵信的大臣,而早良親王則是皇太弟,這兩人在朝廷的政治鬥爭中死去,在當時的政治局勢中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相傳早良親王是遭到了桓武天皇的誣陷含冤而死,化作怨靈詛咒桓武天皇。在這段期間裡京城災禍不斷、異象頻生,最終不堪騷擾的桓武天皇於延歷十三年(西元794年)再度營建並遷往新都平安,平安京的落成,象徵著日本「平安時代」的到來。
  日本的平安時代,是一個優雅而又神祕的時代,傳說在這段時間裡,先後冒出了早良親王和平將門等怨靈、安倍晴明這樣名震天下的陰陽師、藤原道長這般傑出的政治家,以及赫赫有名的討鬼將軍源賴光等人。
  然而,在這太平的背後,其實是一個混亂而又骯髒不堪、綱常倫理喪失、貴族驕奢淫逸、朝廷制度崩壞的時代。而最終推翻腐朽貴族政治的,則是被貴族們瞧不上的兩個低階的武士家族──河內源氏與伊勢平氏。
  在奈良時代前後,日本天皇為了打擊貴族勢力,加強國家與天皇的權威,頒布了《大寶律令》等法令,實施班田收授法,嚴格制定官制。然而,日本進入平安時代之後,因為天皇外戚藤原氏的干政,使得原本維持朝廷運轉的律令制走向衰弱。外戚藤原氏出任「關白」以及「攝政」把持朝政;相對的,年輕的天皇不甘心受到外戚藤原氏的控制,所以在壯年退位,於朝廷之外開設「院廳」,因為退位後開設院廳的乃是天皇的父親上皇,因此政治中心逐漸也由朝廷轉移至上皇的院廳之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院廳頒布的命令「院宣(院廳下文)」其權威與執行力大大高於朝廷頒布的天皇命令「綸旨(詔敕)」,原本應該以天皇為首的「國家政治」也變成了由天皇父親上皇統治的「家族政治」。
  「攝關政治」與「院廳政治」均是無視朝廷律令的產物,而這些位於律令制外的統治者們,為了互相爭權奪利,不顧朝廷律令,大量任命律令制以外的官職,使得原本只是臨時替補的令外官常設化,大大打擊了天皇以及律令制的權威。在攝、關與院廳當政的時期,令外官職能與原本的律令官職能產生重複時,往往是以依賴藤原氏或院廳為主的令外官占據上風,令外官的盛行,加速了朝廷律令制的崩壞。
  與朝廷內部自行瓦解律令制相同的狀況是,在外部,皇族與貴族們也不斷為自己挖掘墳墓。首先是日本義務兵制度的解體。原本按照律令制的要求,日本的各個令制國之內均設有常備軍團,平時防務國內軍事與治安,戰時徵調至前線參加對抗蝦夷人的戰爭。到了平安時代中後期,因為與蝦夷的戰爭減少了,各國的常備軍團反而成為沉重的負擔。為了減輕經濟壓力,朝廷宣布廢除諸國的軍團制度,代之以人數相較軍團制減少的精兵制。精兵制的推行,使得各國的經濟壓力大大減小,但是軍事力量的削弱,卻讓治安問題成為各地的一個嚴重問題。
  與軍團制同時崩潰的,還有律令制下的班田制,原本班田制應該是由國家配置班地讓百姓耕種,百姓死後將土地交還國家重新班田。可是,到了平安時代,許多百姓私下買賣交易國有的土地,再加上徭役沉重,許多百姓出逃而開墾新田,使得國家無田可班,最終在延喜二年(西元902年)之後的最後一次班田之後,班田制名存實亡。班田制崩潰後,許多擁有新墾田地以及私人買賣得來田地的人,變成了擁有龐大勢力的莊園主。這些莊園主透過開墾新田、買賣土地,甚至武力併吞土地,擴大自己的領地。他們在各自的勢力範圍內建立起武裝勢力,用以保衛莊園,而這些莊園的保鏢,便是武士最早的原型。
  班田制與軍團制的解體,代表著朝廷在地方的控制力瓦解,地方勢力根本就不把朝廷派來的文弱官員放在眼裡,朝廷在地方的徵稅也難以為繼。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出現了「國司請」制度。該制度將一國賜給某個國司作為受領領地,國司為朝廷在地方徵稅,再上繳給國家。國司一般由在地方上有兵有糧的武士擔任。
  即便如此,還是有許多莊園主們想要逃避徵稅。正好平安京裡的皇族與貴族們需要大量的收入來支撐奢靡的生活。莊園主們便將莊園名義上「寄進」到皇族與貴族名下,再以私人關係向皇族或貴族繳納了足夠的年貢以後,便擁有「不輸不入」的特權。「不輸」,表示莊園享有不向國家繳納田地賦稅的權力;「不入」,表示莊園主有權不讓檢田使進入自己的莊園內丈量土地、徵收賦稅、行使警察權等特權。統治者們一馬當先地破壞律令制制度,使得國家對地方的控制力越來越弱。
  在律令制崩潰、莊園制興起的大背景下,武士團體登上了歷史舞臺,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清和源氏以及桓武平氏這兩個武士家族。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