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此生必走的路:四國遍路行走筆記

79特價2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寫在前面|調露
每個人心中,或許都有一條此生必走的路。對我而言,那條路,叫四國遍路。
踏入三十五歲,我站在看似安穩的人生節點上,卻感到前所未有的困頓與倦怠。愈努力,愈迷惘;愈前進,愈失速。工作的不安、生活的拉扯、角色的焦慮,一點一滴地抽乾了我的精氣神。
日子像一列不肯停靠的列車,一路疾駛,沒有目的,也看不清風景。
明明什麼都不缺,卻總覺得喘不過氣來。這種感覺,很難形容,但我知道,我不想再這樣下去了。
某一晚,我對悟空說:「我想去走一趟四國遍路。」
他看著我,只問了一句:「你確定嗎?」
我不知道我確不確定。
我不知道自己的體力是否撐得過這一千兩百公里的未知長路,也不知道這趟旅程會帶來什麼改變。甚至說不清,我究竟是在追尋什麼。但我知道,我不能再留在原地。
於是,我辭去了工作;悟空則冒著可能失業的風險,請了六週長假。我們用一週時間整理行囊,沒有周全計劃,也不確定能否走完全程,只知道——不去四國的理由有一千個,再不出發,我與四國,也許從此無緣再見。
全世界那麼多地方,為什麼偏偏是四國?
這一切,要從悟空說起。
「悟空」的由來,想來有些滑稽。他信佛,我曾好奇地問他:「你既然皈依了,總得有個法號吧?」
他一本正經地回答我:「有啊,我的法號就是悟空。」
我起初不信,以為他在糊弄我。他卻認真解釋:「是真的,因為我姓孫,師父說,那你就叫悟空吧,好記一些。」
後來我才知道,他真的和我開了玩笑,不過悟空這個名字,卻沿用至今。
我和悟空相識時,正是他第一次四國遍路歸來之際。
這六、七年裡,他時不時和我說起四國遍路那些日子。一千兩百公里漫漫長路,途經德島、高知、愛媛、香川四縣,由八十八番寺廟相連,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開山祖師空海法師的弘法之路。
唐貞元二十年,三十一歲的空海和尚隨遣唐使來到長安,在青龍寺隨惠果法師修習佛法。歸國後,空海返回家鄉,用行腳的方式走遍四國。一千兩百多年來,不斷有新的巡禮者踏上這條朝聖之路。他們身穿白衣、頭頂菅笠、手執金剛杖、項戴輪袈裟,穿行於四國的崇山峻嶺間,有人悟了道,也有人丟了命。
悟空是當過背包客周遊世界的人。我曾問他:「在你去過的那些地方裡,如果有一處還想再去一次,會是哪裡?」
他回答:「只有四國。」
他時常會翻看當時在四國路上留存的僅有幾張照片,和我聊起遍路道上認識的有趣的人。其中有一個法國朋友叫蒂埃里,當年是第二次走遍路,第一次是他自己,第二次帶著他的妻子。
有一日,蒂埃里斬釘截鐵地對悟空說:「我敢說,你一定會再來四國。」
當時還在路上走著的悟空,對蒂埃里的話不置可否。世界這麼大,為何不去新鮮的地方?事實上,四國是他環球旅行的第一站,此後,他又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在世界各地旅行。然而,一個人漂泊得久了,心中難免生出倦意。他回到了平凡的生活中,並把微信簽名改成了:「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
可是,因緣際會,很多事就是如此不可思議。蒂埃里的那個預言,在七年後成為了現實。
抵達四國那一日,悟空在臉書上給多年未聯繫的蒂埃里發了條信息:「我回到四國了,和我的妻子。」
#博客思出版社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