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三章
臺灣農民運動的興起

簡吉自述加入農民組合的動機:「因為我在村庄做敎員的時候,生徒們槪由學校歸家,都要再出田園勞動,因為過勞所致,以致這樣的兒童……,敎習效果便失其大半。臺灣總督府為設模範的農園,强制買收該地民有地……。製糖後壁寮工場,在該地極端榨取蔗農們的膏血,故此該地的住民,概是赤貧如洗。更困窮的莫如在會社自作畑的賃銀勞動者,一日勞動的報酬,不能維持家族的生計,其慘澹的生活,時常目擊。在這周圍過日的我,不覺感著無限的傷心,為此決心加入農組奮鬥。」
──《臺灣民報》1929年12月15日,第291號


4.夙志農民解放運動的簡吉

自1925年以來,臺灣農民感覺得最痛苦、最直接的不外為竹山、甘蔗、土地、芭蕉、贌耕(佃耕權)、會社等問題。日本政府對於這些問題調查的態度,屢次聲明仍猶如白紙一張,推諉說已經全權委託委員會,首先為緩和當前的爭議,因此甘蔗、開墾地拂下,佃耕權、佃租等議題被視為研究課題。此等研究課題有諸多困難之處,即使具體方案擬出來,法規制定了,也僅止於顯示土地拂下、佃耕爭議解決上的一項基準,並不可能根本滅絕這些爭議問題的再發生。開墾地拂下、佃耕爭議不單是經濟問題,也隱藏著思想問題,因此不只是總督府,農林省,也應被視為日本内閣不得不考慮的問題。當時是「東京臺灣社會科學研究會」重要會員的蘇新,在他的自傳宣稱,「社科會」協助「日本農民組合」與「臺灣農民組合」建立關係。此外,由於「社科會」的穿針引線,使得「日本勞動農民黨」也跟「臺灣文化協會」建立了關係。不過真正促成「日本農民組合」、「日本勞動農民黨」與「臺灣農民組合」連結在一起的核心人物,是夙志從事農民解放運動理論之研究及親身實踐的簡吉。
鳳山人簡吉在1922年3月畢業於臺南師範學院(現臺南大學)講習科,歷任鳳山公學校訓導,在該校執教鞭,將近四年,熱心教務,頗得該地人士之好評。依照《臺灣日日新報》1923年11月16日的報導,簡吉在1923年11月間,受臺北新起町佛教本願寺之聘,利用寒暑假到臺北西區大正義塾擔任日文教師,專門教誨所謂的「不就學兒童」(即問題兒童)。1925年10月頃開始投身農民運動。1925年10月3日,簡吉與黃石順等人召開小作人及勞動發起人會,說明設立鳳山農民組合的原因一方面是為拂下退官者的土地問題起見,一方面是因為新興製糖的蔗價問題。新興製糖公司是高雄苓雅寮陳中和家族所經營,1919至1920年間,新興製糖公司因為投機所虧損的款項,想要從農民的身上彌補,故不合理地一味刻薄蔗價。有了強大的團結力,鳳山農民組合員知道新興製糖不肯提升蔗價,於是集體合力不插甘蔗。組合員數十餘名出席,決議以贌耕改善條件,勞動相互救濟,及其他農業者共同利益,並其關係事項為目的,組織農民組合,在11月15日午後二時,於鳳山郡鳥松庄赤山創立總會。大會公選簡吉為委員長,鳥松庄黃石順為組合主事,鳳山街離子內陳振賢為會計,其他選舉役員十餘名。之後趙港領導臺中州大甲郡大肚庄農民組織農民組合,於1926年6月6日一時起在該庄媽祖廟內舉行成立大會。大肚公學校畢業後,趙港在臺中州信用組合信託公司就職,1921年1月入臺中中學會,1924年自該會畢業,暫開業為木炭商,兩年後放棄,決心完全投入農民運動。大肚庄的農民組合成立大會首先由陳啟通演說開會辭,略謂「近日動不動就將農村之疲弊歸諸於經濟界之不景氣,此雖係原因之一,惟亦是欠缺增進各自的共同利益之機關後故」等,力陳設置組合之必要。其後,趙欽福報告創立農民組合之經過並進入議長選舉。全場一致推舉蔡瑞旺擔任,蔡氏就議長席,議定規約宣言綱領等事項。其後,進入幹部選舉,選舉趙欽福為會長,蔡瑞旺、趙港等41人為幹部,接著有來賓致賀詞,下午五時散會,臺中州農民組合之成立以此為嚆矢。大肚農民組合原擬定在7月5日晚上於龍居庄新庄子召開講習會,可是召開講習會的申請提出之後,馬上被臺中州官廳以「非法戶外集會」為理由被禁止。雖然組合幹部趙港、陳啟通等於7月6日午前十時,至州廳與伊東特別高等主任會面,可是仍然不得要領,失望而歸。

1926年6月14日簡吉北上曾文郡下營庄,親自指導張行(1899-?)等二十餘名農民組織曾文農民組合,以相互擁護利益及貫徹宣言綱領為目的。曾文農民組合置辦事處於下營,組員資格需臨時雇農、小作佃農方許入會。辦事人員採委員制,公推張行為委員長,其餘半數當選為委員。下營庄農民組織的組合範圍頗小,初設立時,當地農民聲明加入者風起雲湧,盛極一時。麻豆人士知道此中情形,乃由黃信國(1886-1935)、姜林錦綿等出面奔走成立一個大組合,將下營本部移於麻豆,下營則改為支部。此外簡吉還協助臺南州竹崎庄的林巃等,於1926年9月2日設立竹崎農民組合。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