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讓心中的女孩走出來:我是曾愷芯

9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是曾愷芯

1. 變裝

我叫曾愷芯,今年五十二歲,新竹人,曾在明道中學與大里高中任教,目前是台中一中的生物老師,今年是我在台中一中教書的第十年。

我從去年初就開始計畫變裝,一開始是以比較中性的服裝打扮出現,去年五、六月之後,慢慢同事也發現了,我才對同事坦承這件事,之後就完全以女裝打扮現身。

其實在結婚前,我有陣子頭髮留得比較長,有天穿著一件紅色外套出門,結果被誤認為是女生。那時候蠻開心的,也覺得自己長得不錯,想說如果打扮得更好些,應該不會被人認出原本是男的。不過那並不算是完整的扮裝經驗,只是恰好而已。基本上,在去年以前,我沒有完整扮裝過,不過我對自己是有點信心的,雖然不是很漂亮,但扮裝起來至少也不會太難看。

在這麼做之前,其實我都已經先預想到了一些可能的情況,包含路上行人的閒言閒語,同事們會不支持?學生和家長們又會有何反應?這些我都有想過,也想過最壞的情況,但幸運的是,這些狀況我都沒遇到。

最壞的打算,就是若有很多家長抗議,學校不支持、同事們也排擠的話,反正我的年資也夠了,可以退休,所以萬一發生這些狀況,大不了我就退休,結果卻沒想到,大家都很支持,我很訝異。

以前我對自己的長相和身材都不是很滿意,尤其是討厭自己身上的男性器官。但從我開始學著裝扮之後,我覺得自己比以前穿男裝的時候好看多了,讓我很有自信。但我不僅僅只是滿足於變裝而已,我真正想要的,還是完全變成一個女人。

我很小的時候就認為自己是女性,很早就想變性,但一方面是因為早期社會風氣保守,另外一方面,自己也有很多顧慮,像是經濟基礎,家人是否支持,還有環境等等因素,導致遲遲沒有去動手術。我當時最擔心的就是沒有工作。當然,現在在公家機關工作,都會有法律保障,政府保障你不會因為性別差異而被隨意解雇。但在一般私人機構,雖然法律也會保障,但得事後自己去打官司,而且最後雖然會得到賠償,但還是丟了工作,這是我之前最擔心的部份。動手術的費用也不少,因此必須要有穩定的收入與經濟基礎才行。從小到大,我常想: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困擾?為什麼我的身體會是一個男生?當時沒辦法解決,也只能把這個祕密藏在心裡,但會去收集相關訊息,最初也只能從報紙新聞蒐集,在我國中以前,能得到的訊息很少,高中其實也不太多。而且以前的報導,對於跨性別,尤其是男變女,是很負面的,受到霸凌的情形很嚴重。女變男反而好一點,像有一些公司老闆反而支持女變男,我覺得這和傳統社會重男輕女的觀念有很大關係。

有些人,包括我自己的家人,其實都不太能理解,有性別困擾的人為什麼那麼想要動手術?他們還是分不太清楚「想要變性」和「喜歡變裝」有什麼不同?很多人喜歡變裝,但心裡還是認同自己原來的生理性別,心理上並沒有想要變成其他性別。想要變性的人,則是意識到自己的心理性別和生理性別不同,而產生困擾與不安。我就是屬於後者。

我希望自己的生理性別能和心理性別一樣,因此想要去動手術,讓自己成為一個完全的女人,之後再更改身分證上的性別,讓自己也成為社會認同的女性。

順利完成手術後,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去日本泡湯。日本的湯屋都是裸湯,男女分開,像去年六月我到四國松山,途經千年歷史的溫泉,但只能在外面看,不能進去。我進去的話,是要去男湯還是女湯?不管去男湯或女湯都會被人趕出來吧?所以,手術完成之後,去日本泡湯就沒有這個煩惱了。

我很喜歡現在的自己,我以前不是很喜歡拍照,但現在比較常拍照了,甚至會自拍,因為變得比較有自信,對將來的規劃也比較安心。我開始變裝、決定走上變性這條路之後,心情終於比較開朗,因為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有許多女同事,以前只是路過打招呼,知道我要變性後,反而互動變得比較多,譬如會主動來找我聊天,關心我,分享一些穿衣服的心得等等。

我現在最滿意自己的地方,第一個是臉蛋,人家常說我長得很還不錯。第二個,是眼睛很大。第三個,是腿很細長,穿短裙蠻好看的。

還沒變裝前,不能說每天都很快樂,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現在這麼快樂。以前我每天都在想著裝扮成女人的模樣,但顧慮家人與我太太,還有周遭朋友的看法,所以遲遲沒有行動。至於鄰居的話,其實我並不怎麼在意鄰居的看法,因為他們不認同的話,對我也沒什麼影響。當初會取「愷芯」這個名字,我心裡也沒有想太多,原本只是希望有個女性化的新名字,而且英文縮寫能和舊的一樣,可是後來發現有個字不一樣,不過都已經取了,也就用下來了。後來,我和幾個以前要好的朋友說到時,有人發現,這名字聽起來就像「真開心」,我也覺得蠻妙的,彷彿就是我現在的心境,終於做女人之後,我每天的日子都過得很開心。

我是在去年七月正式改名,選在這個時候,是希望暑假過後,高一新生看到本人和名字不會有太多落差。

我現在每天早上最期待的一件事,就是化妝打扮,挑一挑符合今天心情的衣服,然後去學校,這是我長久以來就想做的事情。還沒辦法這麼做之前,早上起床後就是刷牙洗臉,隨便穿穿衣服就去上班了。以前社交活動不多,也不會和男性去喝酒,而且如果要和女性出去,如果她們未婚,也許還可以,如果人家已婚,可能就不太方便。我的夢想是可以和很多女生當好姊妹。

我在外上廁所,都是上女廁。其實一開始也會擔心會不會被認出,帶來麻煩,後來發現都沒有人認出,就連去日本也一樣,我都是去女廁,什麼事都沒有。除了有一次,我回新竹老家,先在新竹火車站將女裝換成較中性的服裝,我跟在一個老太太身後進女廁,她回過頭,有看到我進女廁,但她也沒尖叫或趕我出去。後來換好衣服出來後,也有別人進出,也沒人覺得哪裡不對勁。

我跟其他女生一樣,很愛美,出門時總是要打扮得漂漂亮亮,也喜歡去買衣服、首飾來配戴。雖然有人覺得當女生很麻煩,但我把化妝、挑首飾這些當成是一種樂趣,我很樂在其中,因為以前我就一直想這麼做了。以前總會想,有一天我要化妝,穿漂亮女裝出門,那時也只能想而已,蠻痛苦的,有些事很想做,卻沒辦法,或不敢做,再加上,我一直以來就不喜歡身上這些男性器官,有時候很想乾脆拿把刀自己解決掉,但又沒有辦法。

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女性化,我看過醫生後,開始服用女性荷爾蒙,不少人會擔心荷爾蒙的副作用,會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服用荷爾蒙,第一是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所以後來我戒了菸。這和女生吃避孕藥的情況類似,會比較容易造成血栓,引發心臟病或中風的機率比較高,得到婦科癌症的機率也比較高,對男生來講,就是得乳癌的機率會比較高。不過,就算不吃女性荷爾蒙,還是有男生會得乳癌。我自己吃藥後發現,我的指甲變得比較脆弱,比較容易折斷。同時我也服用抗雄性激素,以往我常常會滿頭大汗,睡覺起來後,枕頭上全是油亮的汗水,因為服用抗雄性激素,現在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另外,也不會有攝護腺肥大的煩惱,因為這種激素會讓攝護腺縮小。

雖然服用藥物會有這些危險,我還是寧可選擇少活幾年,變成女生,因為人生只要能夠活得精彩,活得快樂,能夠達到自己的夢想與目的,就夠了,活的時間長短,並不是重點。

幾年後,如果變性成功,就是完成我夢想的最後一步。手術前後的生活會不會有什麼變化?我想應該是沒有,就像我現在這樣,很快樂,生理、心裡與社會認同性別三者能夠一致的話,更好。

2.性別認同v.s性傾向

很多人都會好奇,既然我結過婚,又說很愛我太太,那我到底喜歡男生?還是女生?

其實「性別認同」與「性傾向」是不一樣的。這裡先從性別說起。所謂性別就一定只有男生和女生這兩種二分法嗎?從生物學的觀點來看,所有生物最早都是沒有性別的,除此之外,自然界裡,很多生物的性別也是可以轉換的,譬如小丑魚。幾年前的「海底總動員」(FindingNemo)不是很有名嗎?小丑魚爸爸為了搶救兒子,游遍了整個大海,但其實這個設定是錯誤的。在小丑魚群體中,只會有一條母魚,若這隻母魚死了,那麼群體裡最大的公魚就會轉性成為雌性,而且壓抑其他雄性變成雌性。以這個道理來看,其實Nemo的爸爸在妻子死去後,應該會變成媽媽,而不是仍舊是爸爸的模樣。至於植物更不用說了,植物常可見雌雄同株,還有一種黏菌,甚至有二十三種性別。了解自然界性別的多樣與變化之後,再回頭來看人類強調二元的性別論,會不會覺得其實我們的眼光太狹隘了呢?

而喜歡同性這件事,以男同志來說,中國古代早就有先例,甚至是帝王帶頭,所以才有「斷袖」或「分桃」的說法。古代的女同志則靠著「女書」這種男人不識的文字,互訴衷情。這種現象,自古以來就有,並不是現在才有的奇怪現象,其實可以不需要那麼大題小做。再來解釋一下「性別認同」與「性傾向」,這兩者是不同的。認為自己屬於什麼性別,是性別認同;自己喜歡什麼性別,則是性傾向。一個人生理上是男性,他也認為自己是男性,他喜歡女生,這叫作異性戀。如果一個人生理上是女性,心理上認為自己是女性,但她喜歡的是女性,這叫做女同性戀。所以所謂同性戀或異性戀,差別只在於喜歡的對象,和自己的心理性別是否一樣而已。我的情況是,生理上是男生,心理上是女生,可是我也喜歡女生,所以我是女同性戀。可是生理和心理上的性別不一致,讓我有性別焦慮。

有人會問我,那我用男生的樣子去追女生,不是更方便?更有天生優勢嗎?其實這是兩件事,身體和心理性別不一致,我還是感到不安。也許這樣去追女生的確比較有優勢,但也有顧慮,像是萬一對方將來發現我有性別認同問題,會不會就此離開?

3.家人反應

我太太是因為乳癌在2013年11月過世了,我很想念她。她是個健談的人,我們在一起聊天,說說笑話,心情就很愉快。她生前不知道我想變性,其實,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是想告訴她的。如果我太太現在還活著,我會和她認真討論變性這件事,也希望她能支持我。她一直很要一個小孩,我們嘗試過人工受孕,本來是想,我們有了小孩,達成她的心願後,我再和她商量變性,後來因為她生病了,這件事也就只好暫時擱下,沒想到她一病不起,最後過世了。

在以前我所能得知的訊息裡,對於變性的描述幾乎都很負面,因此更不敢隨意在家人面前洩露自己的心事。現在很多中小學裡,如果有比較女性化或是男性化的學生,都會受到霸凌,被冠上「娘娘腔」或「男人婆」的歧視用語,更何況是從前那個年代?

對於我的決定,我的弟妹們算是支持,但我媽媽不太贊成,雖然她現在對我穿女裝回老家,沒那麼反彈,但還是反對我去動手術。我第一次穿女裝回家,是在新聞曝光以後,我們家其他親戚都知道了這件事,我才穿女裝回去。那次,剛好我媽媽的堂姐也在,她當場表態支持,所以我媽才沒多講什麼話。

我從小課業成績就不錯,我們家小孩都算會讀書,雖然不是每次考試都考第一名,但也算名列前茅,功課都不錯。參加音樂班或社團比賽,有都有不錯的成績。我兩個妹妹在我還沒講之前,就察覺到有些奇怪的地方,我講了之後,她們表面上沒有特別驚訝,在態度上算是支持,只是她們比較顧慮我媽媽的反應。媽媽直接放話,要是動手術,就要斷絕關係,我當時聽了沒有回應,也不能說什麼,我默默地聽,有機會再想辦法去勸說,也有朋友答應要幫忙來勸說。

決定對家人坦承時,小妹是第一個知道的家人。我趁假日回新竹時,把小妹約到一家咖啡廳,告訴她這件事。我大妹其實也看出來了,她們一開始擔心的,倒不是在我身上,而是其他人的反應。其實她們也有一種偏見,他們把這種跨性別的人看成怪胎,認為我會不會對學生性騷擾?我不覺得自己是怪胎,會這樣想就是一種偏見了。

我很愛媽媽,也很在乎媽媽的感受,看到她這樣難過,其實我也很不好受,但這真的是我長久以來的夢想,我很希望媽媽能支持我。

我想對媽媽說:「媽,我這樣並不是精神有問題,或是被什麼奇怪的東西附身,這是我從小的願望,無法改變。雖然沒辦法期望妳能完全接受,但希望妳的情緒能穩定,不要那麼激動。這個手術對健康的影響,我都有評估過,我會注意,也知道該怎麼去預防。事實上,我有朋友手術後很多年了,也沒什麼副作用,所以我相信健康這部分不會是太大的問題。我一定會好好照顧自己,我已經都想得很清楚了,請妳放心。」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