邉吃邊畫在台南,本人對這一張畫特別有感想,總而言之:整個系列的作風,一貫是趣味性,率性,樸素而通俗的,而且因几乎所有作品均在現場邊吃邊畫下完成,與老板,與食客的互動我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府城人真是善良而熱情,同時,作畫時也需觀察週遭的環境,所謂人、事、時、地、物,而這張為什麼特別有feel呢?因作畫時我想到:這個都市本身就是一個博物院,而我們就生活在其中,有歷史,有深度,又有變化、多樣性(比如許董的奇美竟然把歐美、全世界之珍藏無私的展出),整個都市充滿著活力,自由而生動,.
這畫收入畫裏的,有七娘媽的牌樓,有高聳入天的教堂的十字架,有衣Cool美麗的白色小樓、陽光下閃亮著它刻意栽培之花草,FANTINO的迢誇大廣告牌、展示窗裏的見本嗯啊,三個揮桿的小人(紅衣白褲),路上橫跨黑黃色的安全島特別顯眼,小巷裏的喜鵲微醺咖啡邊疆燒烤理應是主角,然而卻不用特別畫出,不用替它宣傳,好多人也就被這小巷子內的氣質小店吸進去了。
特別交待的是,作此畫時我肚子裏裝的是府城一級棒美食、蝦仁肉丸,而我是悠哉悠哉坐在名老店「旭峯號」前畫的,有相片為證。
0、老家在民權路,我一共住了22年,出生到大學畢業,這條路線充滿老回憶
1、民權路是早年台南的十字大街,彼時遊行、迎媽祖…都要從民權路開始,這是1969年,我母校金城國中雄壯威武的國慶遊行隊伍
1.驛的早餐(民權大街)
景色依舊,人事已非
民權路的騎樓地上
曾是我的大畫布
店裡粉筆就是我的彩筆
遊行隊伍有多布,
我的畫就有多長
2.陸拾家
餐廳很新,房子很舊
中庭那一汪水柱
活絡了整個空間
3.穀倉炭烤驛站
新美街和民權路交叉口
現在是漂亮的炭烤驛站
在我小時候是一家冰果室
三月迎媽祖長長的隊伍都從這個巷口出來
我們都在巷口等媽祖
大熱天的時候,叔叔們都會差遣我去買2罐黑松沙士回家解渴
4.禾和私塾
歷史悠久的台南布商標誌嵌在花窗裡
曾是布商聚集的居所,現在賣洋食
老房子裡的擺設
訴說老台南布商的過去
5.金德春茶行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
五代傳承的金德春,古意盎然
排排站著的大茶甕不用言語就有典故
新美街後就是台江內海,
300年前金德香賣茶兼營客棧呢!6.兩角銀冬瓜茶
脆綠肥碩而多汁的冬瓜
究竟如何熬成甜滋滋咖啡色澤的冬瓜塊
一直是我心中的疑惑
兩角銀店後的大鼎和古灶,讓我有一些聯想
必然是大鼎,溫火,慢熬,才得熬出台南的老滋味吧
7.豬肉舖
大天后宮廟埕上的豬肉舖
林林總總,環肥燕瘦
8.寶來冬瓜茶意麵
好心用心做好茶,香醇冬瓜飄香味
武廟和大天后宮的巷內舊稱抽籤巷
人文意味濃厚
接連幾家專賣冬瓜茶,四時飄著甜蜜香味
9.炭烤三明治
烘爐已經很少見了,
用烘爐煎蛋烤土司,令人思古幽情啊
看著跳躍在烘爐上的星火
這片土司從古代走到現代
能不美味嗎?
10.武廟前肉丸
超過300年歷史的祀典武廟,廟前曾聚集過不計其數美食
蝦仁肉圓從山門前的階梯,到對面的騎樓
只做下午時分,是台南人最美味的下午茶
11.台灣畫糖
一個小攤子,一位挑戰身體極限的勇士
用煮熱的紅糖打開童年夢想
孫悟空、大烏龜、小魚兒、哆啦A夢…
他和我一樣向夢中靈魂探索
12.山根壽司
前是赤嵌樓,後有武廟
倚著紅牆,美食特別有味
13.無名豆花
蔗漿和就甘於蜜,侵曉街頭賣豆花
小時候豆花是推著擔子叫賣
赤崁樓前無名豆花
擔前吃一碗,口味是古早的,氛圍也是古早的
14.阿三哥
我愛的是眼前這片古牆
牆上老樹的綠意
但是若無美食伴隨,人生也少了一味
15.廣安宮
廣安宮旁的石精臼是美食聚寶盆
從廟埕廣場到小吃集散地
曾經溫暖多少遊子的胃
也是我幼時最深的記憶
16.蔡米糕肉燥飯
台南的米糕就這一碗最小巧
傳承三代的滋味,也是我從小到大懷念的味道
17.石精臼八寶冰
石精臼八寶冰四時都供應熱的圓仔湯
不管寒暑,隨時隨刻來一碗「燒冷冰」
圓仔湯加上各式冰品,成了大絕招
18.石精臼擔仔麵
擔仔麵在台南各有擅場
石舂臼前的擔仔麵只有一個小擔子
卻也是兩代傳承
我的父親當年最愛這一擔口味
尋思為我老爸留下這個畫面
19.小南米糕
廣安宮旁一排老房子
閩南式共有6間,質樸美麗
各自供應美食,小南米糕好吃
福泰還維持傳統飯桌文化
菜色很多任君挑選
20.石精臼牛肉湯
詩仙說「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台南的牛肉湯,趁鮮!21.清子香腸熟肉
別人說黑白切,我們稱香腸熟肉
清甜美味,老店老朋友老滋味
22.馬來峰肉骨茶
馬來西亞華僑烹煮祖傳料理
肉骨茶香氣滿溢
當歸川穹八角熟地胡椒大蒜
滿滿地悶成一鍋家鄉味
23.白糖粿
街頭重現兒時的口味
記憶的芬芳和白糖的甜蜜
忍不住,一定要畫下來
24.明卿熱炒
我反覆畫下民族路的街景
當然這裡是美食匯集重鎮
飲食之美,無一物不能言之
而我幼時的美的記憶也都在此
25.茂記安平豆花
吹彈可破的嫩豆花,花樣很多
黃豆黑豆紅豆粉圓愛玉
加在一起都是夏日最美的涼品
26.西門圓環金泉成
五穀不分的我畫了金泉成風華的老建築
買了一包一斤的薏仁,說好便宜
回到家秀給畫童老婆看,哇咧!原來是麥片!
27.寶美樓
北有江山樓,南有寶美樓
寶美樓曾經是台南最大酒樓
鶯聲燕語,燈紅酒綠,風光無限旖旎
曾幾何時酒樓不再,搖身做婚紗
一樣賣的都是幸福和美麗的夢想
而第一大酒樓的身影,還留存在建築最高之處,瞧見了嗎?
28.金格MIMI
金格小洋樓銘記府城風雅
西門路轉角的老字號
優雅坐看眾生相
29.洪芋頭度小月擔仔麵
度小月也是台南的代名詞
從擺渡船夫為了度小月的小麵擔
傳承成百年好味道
30.阿銘牛肉麵
阿銘牛肉麵隔鄰長窗優雅老屋,是新復興布莊
是我叔公侯雨利老家,當年叔公伯公的房子型式都相仿
至今仍保存非常完好
到阿銘享受美食,總不忘來重溫老房子的溫暖
31.舊永瑞珍
舊永瑞珍是台南人最傳統的甜蜜老滋味
早年台南人嫁娶一定要吃「大餅」
烏豆沙、魯肉餅、鴛鴦餅、鳳梨酥、腰果伍仁、綠豆椪組成的大餅
顯現台南人在婚姻的慎重和面子
我訂婚時,租了一輛遊覽車,載了親友和一車子大餅
浩浩蕩蕩向花蓮出發
我親愛的太太到現在仍津津樂道她花蓮親友如何驚詫於一盒盒隆重大餅
這味甜蜜老滋味,維繫我半生的幸福…
32.明興商行
台灣海峽的洋流帶來冬日一波波烏魚
台灣人的智慧晒製成美味烏魚子
過年期間最美味盤中飱
33.赤崁糖
黑糖味美被稱為天然綜合維他命
店門口兩座大石轆訴說老店的過去,
也記載著台南曾為甘蔗製糖重鎮的歷史
34.老騎士咖哩
對面的小巷就是老家後門
小時候都從小巷出入,這一帶就是我童年生活圈
看著不老騎士騎重機來吃咖喱飯,偉哉!不老騎士35.東巧鴨肉焿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美味的鴨肉焿,也是我最深的記憶
36.凍伯
夾著白藍人字拖
聽著武廟前的古早味Band
滑一滑手機,與正妹一起啜著鳯梨冰茶
哇好恁咁知!
37.府城花生糖
現輾熱烤花生糖,包一枝香香芫荽
土豆伯在武廟前已經超過60年
古老的味道仍然傳香不絕
38.呷霸浮水魚焿
武廟這一片山牆
是台灣最美的風光之一
山牆對面的浮水魚焿,來一碗,呷霸未?
39.李媽媽鍋燒意麵
1963年代李媽媽女民族夜市已經開賣
民族夜市是許多台南人共同的記憶
唸大學時期也是我覓食重鎮
從當時小小的老店到現在日式餐廳
40.欣欣
有時光歷史的餐廳,總令我肅然起敬
台南的可貴在於尊重歷史,
保留舊時美好,是生活在這個城市,我們的共識
欣欣保留昔日風華,做大菜的氣魄數十年沒有走味
我且敬且謝的畫下這個老餐廳
41.落成
十字架聖潔
米糕店中食物罩和對面東門教會的十字架造型如出一輒
是店主的巧心還是我的聯想?
街頭寫生的樂趣不言可喻
42.八三鱔魚意麵
怎麼樣的大火,可以讓鱔魚炒麵又熱又甜
八三鱔魚意麵屋前直上雲霄的大煙囱也許可以解答這個疑惑
43.阿美餐廳
阿美砂鍋鴨老字號老口味
我記憶最深的卻是阿美隔壁的興文齋
興文齋現在是著名的幼兒園
日治時期興文齋書局是台灣文化協會的大本營
在我熱衷集郵的青年時期是我買賣老郵票的重鎮
也是我回憶最深之處
44.新裕珍餅舖
「我們賣的不是商品而是回憶」
紅豆一口酥、椰子酥、開口笑…
我的兒時回憶好深,你的呢?
45.西河豚
蔞篙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美味的河豚歷史有記載
台南的老房子,改建成美味河豚屋,驚豔!
46.吳園
有樓仔內的富,也有樓仔內的厝
形容年吳園的富足華麗
亭台樓閣都已老去,卻仍典雅
沈哲哉老師悠閒坐在大榕樹下
與吳園風華融為一體
47.華都
將松針舖在蒸籠下
打開蓋子那一刻會有清香的味道撲鼻而來
華都的美味連嗅覺都兼顧了
48.胡記大煎餅
老口味老價格,和我畫中白居易脾性很合
凡走過必留下香氣
49.寮國咖啡
寂靜的巷內,咖啡香繞樑
對門是推動老屋欣力的古都文教基金會
再往前走就是巍峨公會堂
寮國的堅持是不賣假日人潮洶湧的觀光客
而是懂得一杯好味道的老朋友們50.甘單
甘單前的開隆宮是台南做16歲傳統老廟
開隆宮的七娘媽庇佑我們兒童時期
16歲成年了,要踜桌腳向七娘媽感謝
51.黃氏蝦仁肉圓
嘸蝦賣?!
沒有開店不是老板偷懶,是沒有新鮮食材
無上好的鮮蝦,蝦仁肉圓不甜美
小招牌透露老板的堅持
52.邊彊/喜鵲微醺
一杯咖啡,沁開的不只是香氣
還有那…單純的快樂
隱在巷弄內的咖啡香和肉香啊
這畫收入畫裏的,有七娘媽的牌樓,有高聳入天的教堂的十字架,有衣Cool美麗的白色小樓、陽光下閃亮著它刻意栽培之花草,FANTINO的迢誇大廣告牌、展示窗裏的見本嗯啊,三個揮桿的小人(紅衣白褲),路上橫跨黑黃色的安全島特別顯眼,小巷裏的喜鵲微醺咖啡邊疆燒烤理應是主角,然而卻不用特別畫出,不用替它宣傳,好多人也就被這小巷子內的氣質小店吸進去了。
特別交待的是,作此畫時我肚子裏裝的是府城一級棒美食、蝦仁肉丸,而我是悠哉悠哉坐在名老店「旭峯號」前畫的,有相片為證。
0、老家在民權路,我一共住了22年,出生到大學畢業,這條路線充滿老回憶
1、民權路是早年台南的十字大街,彼時遊行、迎媽祖…都要從民權路開始,這是1969年,我母校金城國中雄壯威武的國慶遊行隊伍
1.驛的早餐(民權大街)
景色依舊,人事已非
民權路的騎樓地上
曾是我的大畫布
店裡粉筆就是我的彩筆
遊行隊伍有多布,
我的畫就有多長
2.陸拾家
餐廳很新,房子很舊
中庭那一汪水柱
活絡了整個空間
3.穀倉炭烤驛站
新美街和民權路交叉口
現在是漂亮的炭烤驛站
在我小時候是一家冰果室
三月迎媽祖長長的隊伍都從這個巷口出來
我們都在巷口等媽祖
大熱天的時候,叔叔們都會差遣我去買2罐黑松沙士回家解渴
4.禾和私塾
歷史悠久的台南布商標誌嵌在花窗裡
曾是布商聚集的居所,現在賣洋食
老房子裡的擺設
訴說老台南布商的過去
5.金德春茶行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
五代傳承的金德春,古意盎然
排排站著的大茶甕不用言語就有典故
新美街後就是台江內海,
300年前金德香賣茶兼營客棧呢!6.兩角銀冬瓜茶
脆綠肥碩而多汁的冬瓜
究竟如何熬成甜滋滋咖啡色澤的冬瓜塊
一直是我心中的疑惑
兩角銀店後的大鼎和古灶,讓我有一些聯想
必然是大鼎,溫火,慢熬,才得熬出台南的老滋味吧
7.豬肉舖
大天后宮廟埕上的豬肉舖
林林總總,環肥燕瘦
8.寶來冬瓜茶意麵
好心用心做好茶,香醇冬瓜飄香味
武廟和大天后宮的巷內舊稱抽籤巷
人文意味濃厚
接連幾家專賣冬瓜茶,四時飄著甜蜜香味
9.炭烤三明治
烘爐已經很少見了,
用烘爐煎蛋烤土司,令人思古幽情啊
看著跳躍在烘爐上的星火
這片土司從古代走到現代
能不美味嗎?
10.武廟前肉丸
超過300年歷史的祀典武廟,廟前曾聚集過不計其數美食
蝦仁肉圓從山門前的階梯,到對面的騎樓
只做下午時分,是台南人最美味的下午茶
11.台灣畫糖
一個小攤子,一位挑戰身體極限的勇士
用煮熱的紅糖打開童年夢想
孫悟空、大烏龜、小魚兒、哆啦A夢…
他和我一樣向夢中靈魂探索
12.山根壽司
前是赤嵌樓,後有武廟
倚著紅牆,美食特別有味
13.無名豆花
蔗漿和就甘於蜜,侵曉街頭賣豆花
小時候豆花是推著擔子叫賣
赤崁樓前無名豆花
擔前吃一碗,口味是古早的,氛圍也是古早的
14.阿三哥
我愛的是眼前這片古牆
牆上老樹的綠意
但是若無美食伴隨,人生也少了一味
15.廣安宮
廣安宮旁的石精臼是美食聚寶盆
從廟埕廣場到小吃集散地
曾經溫暖多少遊子的胃
也是我幼時最深的記憶
16.蔡米糕肉燥飯
台南的米糕就這一碗最小巧
傳承三代的滋味,也是我從小到大懷念的味道
17.石精臼八寶冰
石精臼八寶冰四時都供應熱的圓仔湯
不管寒暑,隨時隨刻來一碗「燒冷冰」
圓仔湯加上各式冰品,成了大絕招
18.石精臼擔仔麵
擔仔麵在台南各有擅場
石舂臼前的擔仔麵只有一個小擔子
卻也是兩代傳承
我的父親當年最愛這一擔口味
尋思為我老爸留下這個畫面
19.小南米糕
廣安宮旁一排老房子
閩南式共有6間,質樸美麗
各自供應美食,小南米糕好吃
福泰還維持傳統飯桌文化
菜色很多任君挑選
20.石精臼牛肉湯
詩仙說「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台南的牛肉湯,趁鮮!21.清子香腸熟肉
別人說黑白切,我們稱香腸熟肉
清甜美味,老店老朋友老滋味
22.馬來峰肉骨茶
馬來西亞華僑烹煮祖傳料理
肉骨茶香氣滿溢
當歸川穹八角熟地胡椒大蒜
滿滿地悶成一鍋家鄉味
23.白糖粿
街頭重現兒時的口味
記憶的芬芳和白糖的甜蜜
忍不住,一定要畫下來
24.明卿熱炒
我反覆畫下民族路的街景
當然這裡是美食匯集重鎮
飲食之美,無一物不能言之
而我幼時的美的記憶也都在此
25.茂記安平豆花
吹彈可破的嫩豆花,花樣很多
黃豆黑豆紅豆粉圓愛玉
加在一起都是夏日最美的涼品
26.西門圓環金泉成
五穀不分的我畫了金泉成風華的老建築
買了一包一斤的薏仁,說好便宜
回到家秀給畫童老婆看,哇咧!原來是麥片!
27.寶美樓
北有江山樓,南有寶美樓
寶美樓曾經是台南最大酒樓
鶯聲燕語,燈紅酒綠,風光無限旖旎
曾幾何時酒樓不再,搖身做婚紗
一樣賣的都是幸福和美麗的夢想
而第一大酒樓的身影,還留存在建築最高之處,瞧見了嗎?
28.金格MIMI
金格小洋樓銘記府城風雅
西門路轉角的老字號
優雅坐看眾生相
29.洪芋頭度小月擔仔麵
度小月也是台南的代名詞
從擺渡船夫為了度小月的小麵擔
傳承成百年好味道
30.阿銘牛肉麵
阿銘牛肉麵隔鄰長窗優雅老屋,是新復興布莊
是我叔公侯雨利老家,當年叔公伯公的房子型式都相仿
至今仍保存非常完好
到阿銘享受美食,總不忘來重溫老房子的溫暖
31.舊永瑞珍
舊永瑞珍是台南人最傳統的甜蜜老滋味
早年台南人嫁娶一定要吃「大餅」
烏豆沙、魯肉餅、鴛鴦餅、鳳梨酥、腰果伍仁、綠豆椪組成的大餅
顯現台南人在婚姻的慎重和面子
我訂婚時,租了一輛遊覽車,載了親友和一車子大餅
浩浩蕩蕩向花蓮出發
我親愛的太太到現在仍津津樂道她花蓮親友如何驚詫於一盒盒隆重大餅
這味甜蜜老滋味,維繫我半生的幸福…
32.明興商行
台灣海峽的洋流帶來冬日一波波烏魚
台灣人的智慧晒製成美味烏魚子
過年期間最美味盤中飱
33.赤崁糖
黑糖味美被稱為天然綜合維他命
店門口兩座大石轆訴說老店的過去,
也記載著台南曾為甘蔗製糖重鎮的歷史
34.老騎士咖哩
對面的小巷就是老家後門
小時候都從小巷出入,這一帶就是我童年生活圈
看著不老騎士騎重機來吃咖喱飯,偉哉!不老騎士35.東巧鴨肉焿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美味的鴨肉焿,也是我最深的記憶
36.凍伯
夾著白藍人字拖
聽著武廟前的古早味Band
滑一滑手機,與正妹一起啜著鳯梨冰茶
哇好恁咁知!
37.府城花生糖
現輾熱烤花生糖,包一枝香香芫荽
土豆伯在武廟前已經超過60年
古老的味道仍然傳香不絕
38.呷霸浮水魚焿
武廟這一片山牆
是台灣最美的風光之一
山牆對面的浮水魚焿,來一碗,呷霸未?
39.李媽媽鍋燒意麵
1963年代李媽媽女民族夜市已經開賣
民族夜市是許多台南人共同的記憶
唸大學時期也是我覓食重鎮
從當時小小的老店到現在日式餐廳
40.欣欣
有時光歷史的餐廳,總令我肅然起敬
台南的可貴在於尊重歷史,
保留舊時美好,是生活在這個城市,我們的共識
欣欣保留昔日風華,做大菜的氣魄數十年沒有走味
我且敬且謝的畫下這個老餐廳
41.落成
十字架聖潔
米糕店中食物罩和對面東門教會的十字架造型如出一輒
是店主的巧心還是我的聯想?
街頭寫生的樂趣不言可喻
42.八三鱔魚意麵
怎麼樣的大火,可以讓鱔魚炒麵又熱又甜
八三鱔魚意麵屋前直上雲霄的大煙囱也許可以解答這個疑惑
43.阿美餐廳
阿美砂鍋鴨老字號老口味
我記憶最深的卻是阿美隔壁的興文齋
興文齋現在是著名的幼兒園
日治時期興文齋書局是台灣文化協會的大本營
在我熱衷集郵的青年時期是我買賣老郵票的重鎮
也是我回憶最深之處
44.新裕珍餅舖
「我們賣的不是商品而是回憶」
紅豆一口酥、椰子酥、開口笑…
我的兒時回憶好深,你的呢?
45.西河豚
蔞篙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美味的河豚歷史有記載
台南的老房子,改建成美味河豚屋,驚豔!
46.吳園
有樓仔內的富,也有樓仔內的厝
形容年吳園的富足華麗
亭台樓閣都已老去,卻仍典雅
沈哲哉老師悠閒坐在大榕樹下
與吳園風華融為一體
47.華都
將松針舖在蒸籠下
打開蓋子那一刻會有清香的味道撲鼻而來
華都的美味連嗅覺都兼顧了
48.胡記大煎餅
老口味老價格,和我畫中白居易脾性很合
凡走過必留下香氣
49.寮國咖啡
寂靜的巷內,咖啡香繞樑
對門是推動老屋欣力的古都文教基金會
再往前走就是巍峨公會堂
寮國的堅持是不賣假日人潮洶湧的觀光客
而是懂得一杯好味道的老朋友們50.甘單
甘單前的開隆宮是台南做16歲傳統老廟
開隆宮的七娘媽庇佑我們兒童時期
16歲成年了,要踜桌腳向七娘媽感謝
51.黃氏蝦仁肉圓
嘸蝦賣?!
沒有開店不是老板偷懶,是沒有新鮮食材
無上好的鮮蝦,蝦仁肉圓不甜美
小招牌透露老板的堅持
52.邊彊/喜鵲微醺
一杯咖啡,沁開的不只是香氣
還有那…單純的快樂
隱在巷弄內的咖啡香和肉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