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圓仔湯──古早味的平民美食
東西要好吃,不用賣多,即便只有幾樣,只要用料扎實,一樣能長銷數十年,李家圓仔湯就是鹽埕在地人很愛推薦的古早味甜品。
高雄的四季變化不明顯,即便在冬天,仍舊可以遇見穿著汗衫、T恤、夾腳拖的行人在大馬路上閒逛,所以看到高雄人在冬天裡點一碗八寶冰狂吃也就不稀奇了。提到吃冰,在地的男女老少都知道要推薦來客去崛江商場附近的李家圓仔湯過過癮,店裡一年四季都有冰可以吃,冬季則會多一些紅豆湯、花生湯、圓仔湯等熱食,也是不可錯過的選項。
李家圓仔湯是高雄的老字號店家,現在已經傳到第二代,因為湯圓都是新鮮現做,不管是搭配冰品還是甜湯配料,都能保有湯圓的彈牙咬勁,難怪可以作為主打商品熱賣五十多年。店裡的人氣招牌自然是八寶冰,除了基本的小湯圓,還有小紅豆、綠豆以及芋頭、薏仁等等,店家都是以真材實料熬煮,紅豆香甜軟嫩、芋頭綿密細緻,是天氣酷熱時候的一帖消暑涼劑。
熱食甜品則是寒冬裡取暖的佳肴,攤台上兩鍋總是準備好的紅豆湯與花生湯是老客人的最愛,基本款是紅豆湯底配湯圓,也有人鍾愛以花生湯配湯圓的吃法,各有各的好,只要胃口夠大、嘴夠饞,所有選項全叫上一碗也不會破產,五十元銅板有找的平民美食,只等待饕客們的青睞。
叁捌旅居──串連新舊時代的記憶通道
三○年代與八○年代如何對話?有些人會用文字,有些人用影像,鹽埕子弟邱承漢則用一棟房子,再度連結起二代祖孫之間的情感,透過這處空間,他想讓更多人了解鹽埕的美好故事。
「這裡原本是外婆經營的正美新娘禮服公司的根據地,那時還只是二層樓的木造平房,卻是鹽埕當地很活躍的婚紗製作公司,一件件白紗從內銷做到外銷,甚至還舉辦服裝展示,在四○年代也曾經蔚為潮流。」提起叁捌旅居這棟老宅的故事,接手的主人邱承漢總是透過敘述讓過往的時光十足立體化,作為返鄉在地人,他很想為家鄉貢獻一份心力,炒菜不拿手,煮咖啡也比不過專業職人,便興起了讓老房子再現風華的想法,於是一處可以做藝文交流、蒐集旅遊資訊以及深入走訪鹽埕老區的文創大本營就這麼誕生了。叁捌旅居的命名很有深意,「叁」指的是外婆生活的三○年代,「捌」是邱承漢所處的八○年代時光,他與外婆的感情深厚,回憶起兒時幾乎都是在此度過,到了現在,外婆的禮服公司休業了,他卻不想讓回憶就這麼消逝,所以把已經改建成五樓透天厝的水泥建築賦予了新風貌,獨特的設計裝潢風格還因此獲得了ADA新銳建築獎首獎。
從在地人眼光了解家鄉故事
老宅是一棟宅面深長的商住兩用空間,為了引進更多光源,設計師在前中段鑿了四口天井,包括前段靠大門處,正立面沒有設窗框,只保留舊有的磚牆,讓戶外光線可以大量進入,因為邱承漢的堅持,老屋維持了八成以上的原狀況,刻意裸露的水泥樓階板,有著雕花刻紋的樓梯扶手,搭配大量的鋼材,讓空間散發著輕工業風的氛圍,而散落的老皮箱、復古打字機與電話則以濃厚的時光韻味,為這裡增添了情感深度,讓人在行走穿梭之間,彷彿還能看到婆婆踩著縫紉機設計婚紗禮服的身影。
作為一個開啟旅人認識老鹽埕或新高雄的入口處,邱承漢讓叁捌旅居同時擁有旅讀冊店、塩選賣所、展演空間的多重功能,旅讀冊店位在二樓,這裡是一處交換旅遊資訊,蒐集旅行攻略以及可以小喝一杯飲料的地方;而一樓的塩選賣所陳列了不少當地的文創商品提供選購,包括織織人67號創作的鹽埕鐵窗系列手提袋,老字號萬先蒸籠店的小蒸籠等等。
三樓以上是旅宿空間,有時候會提供給長租的旅人或藝術家入住,最有故事姓的房型自然是外公、外婆曾經居住的主臥,邱承漢保留了當年老人家的生活起居動線,寢室在最前端,直接面對馬路,光緣足透明亮,富麗典雅的床頭架讓人以為到了歐洲的某個古堡,位於中間的起居室內有藤木椅與木造吧台,讓人很想在此唱上一曲經典老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旅行目的,透過在地人的眼光了解他們的家鄉故事,想必是所有旅人們最想擁有的旅行回憶。
東西要好吃,不用賣多,即便只有幾樣,只要用料扎實,一樣能長銷數十年,李家圓仔湯就是鹽埕在地人很愛推薦的古早味甜品。
高雄的四季變化不明顯,即便在冬天,仍舊可以遇見穿著汗衫、T恤、夾腳拖的行人在大馬路上閒逛,所以看到高雄人在冬天裡點一碗八寶冰狂吃也就不稀奇了。提到吃冰,在地的男女老少都知道要推薦來客去崛江商場附近的李家圓仔湯過過癮,店裡一年四季都有冰可以吃,冬季則會多一些紅豆湯、花生湯、圓仔湯等熱食,也是不可錯過的選項。
李家圓仔湯是高雄的老字號店家,現在已經傳到第二代,因為湯圓都是新鮮現做,不管是搭配冰品還是甜湯配料,都能保有湯圓的彈牙咬勁,難怪可以作為主打商品熱賣五十多年。店裡的人氣招牌自然是八寶冰,除了基本的小湯圓,還有小紅豆、綠豆以及芋頭、薏仁等等,店家都是以真材實料熬煮,紅豆香甜軟嫩、芋頭綿密細緻,是天氣酷熱時候的一帖消暑涼劑。
熱食甜品則是寒冬裡取暖的佳肴,攤台上兩鍋總是準備好的紅豆湯與花生湯是老客人的最愛,基本款是紅豆湯底配湯圓,也有人鍾愛以花生湯配湯圓的吃法,各有各的好,只要胃口夠大、嘴夠饞,所有選項全叫上一碗也不會破產,五十元銅板有找的平民美食,只等待饕客們的青睞。
叁捌旅居──串連新舊時代的記憶通道
三○年代與八○年代如何對話?有些人會用文字,有些人用影像,鹽埕子弟邱承漢則用一棟房子,再度連結起二代祖孫之間的情感,透過這處空間,他想讓更多人了解鹽埕的美好故事。
「這裡原本是外婆經營的正美新娘禮服公司的根據地,那時還只是二層樓的木造平房,卻是鹽埕當地很活躍的婚紗製作公司,一件件白紗從內銷做到外銷,甚至還舉辦服裝展示,在四○年代也曾經蔚為潮流。」提起叁捌旅居這棟老宅的故事,接手的主人邱承漢總是透過敘述讓過往的時光十足立體化,作為返鄉在地人,他很想為家鄉貢獻一份心力,炒菜不拿手,煮咖啡也比不過專業職人,便興起了讓老房子再現風華的想法,於是一處可以做藝文交流、蒐集旅遊資訊以及深入走訪鹽埕老區的文創大本營就這麼誕生了。叁捌旅居的命名很有深意,「叁」指的是外婆生活的三○年代,「捌」是邱承漢所處的八○年代時光,他與外婆的感情深厚,回憶起兒時幾乎都是在此度過,到了現在,外婆的禮服公司休業了,他卻不想讓回憶就這麼消逝,所以把已經改建成五樓透天厝的水泥建築賦予了新風貌,獨特的設計裝潢風格還因此獲得了ADA新銳建築獎首獎。
從在地人眼光了解家鄉故事
老宅是一棟宅面深長的商住兩用空間,為了引進更多光源,設計師在前中段鑿了四口天井,包括前段靠大門處,正立面沒有設窗框,只保留舊有的磚牆,讓戶外光線可以大量進入,因為邱承漢的堅持,老屋維持了八成以上的原狀況,刻意裸露的水泥樓階板,有著雕花刻紋的樓梯扶手,搭配大量的鋼材,讓空間散發著輕工業風的氛圍,而散落的老皮箱、復古打字機與電話則以濃厚的時光韻味,為這裡增添了情感深度,讓人在行走穿梭之間,彷彿還能看到婆婆踩著縫紉機設計婚紗禮服的身影。
作為一個開啟旅人認識老鹽埕或新高雄的入口處,邱承漢讓叁捌旅居同時擁有旅讀冊店、塩選賣所、展演空間的多重功能,旅讀冊店位在二樓,這裡是一處交換旅遊資訊,蒐集旅行攻略以及可以小喝一杯飲料的地方;而一樓的塩選賣所陳列了不少當地的文創商品提供選購,包括織織人67號創作的鹽埕鐵窗系列手提袋,老字號萬先蒸籠店的小蒸籠等等。
三樓以上是旅宿空間,有時候會提供給長租的旅人或藝術家入住,最有故事姓的房型自然是外公、外婆曾經居住的主臥,邱承漢保留了當年老人家的生活起居動線,寢室在最前端,直接面對馬路,光緣足透明亮,富麗典雅的床頭架讓人以為到了歐洲的某個古堡,位於中間的起居室內有藤木椅與木造吧台,讓人很想在此唱上一曲經典老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旅行目的,透過在地人的眼光了解他們的家鄉故事,想必是所有旅人們最想擁有的旅行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