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到駐島通知,我連不堪入目的檔案都刪了
生命中有些日子特別難忘,就好比民國102年3月7日這天,是我生平第一次踏上南沙太平島、執行外島巡防勤務的日子。那年2月,原本和同仁隨著10026巡防艇支援臺中海巡隊勤務,月底卻突然接獲指示,確定於3月初進駐南沙太平島。
當時內心實在忐忑:「太平島究竟是個怎樣的地方?那裡的情勢緊張嗎?航程中海象會不會很惡劣?勤務要如何執行?海域狀況又如何?這趟出勤能否安然返家?」許多莫名的疑問和不安,排山倒海似的湧上心頭。
出發前,我還特地把家裡大小事都安排妥當,家中私人物品也歸了定位,電腦中不堪入目的檔案也都刪了……。
當時內心的五味雜陳從未與外人提起,唯一感到慶幸的是,太平島那時已有中華電信2G行動電話通訊,我還特別跑去門市辦了預付卡,準備上島後使用。
航程3天,30度晃動,粉紫夕彩伴我行
相信絕大多數人和我一樣,對於太平島一知半解,可能將它比擬成小琉球或綠島,以為只需歷經數小時航程就能抵達的離島之一吧。確實,要不是因公被派駐至太平島,或許在我有生之年,「太平島」這三個字,只會停留在教科書中。
民國102年3月4日午後,我提著沉重的行李,來到高雄港淺水碼頭的偉星艦上,隨著引擎轉動、纜繩脫解,遠方高雄85大樓形影逐漸隱沒,正式與熟悉的高雄港道別,啟程前往太平島,就此展開音訊全無的3天航程。下次再開啟手機時,人已經在島上了。
這趟航程在通過巴士海峽時,船身左右搖晃程度約達30度,讓人有些不好受;所幸在通過巴士海峽後,風浪逐漸平緩,伴隨天空粉紫的夕彩,稍稍減緩了我「想吐又吐不出來」的感受。
歷經3天如海盜船般的航程,太平島終於出現在眼前,這裡屬於高雄市旗津管轄,從行政區劃分來說,我雖然花了3天的航程,但我始終沒有離開高雄,這種阿Q的精神稍稍撫平了我不安的情緒。
兵家必爭海域的和諧日常
登上太平島一段時間後,我發覺南海並非外界所想那般充滿肅殺之氣。南海諸島彼此雖屬不同國籍,也不至於無事惹爭端,大家謹慎固守自己的小島,除了偶有漁船穿越我方領海或越界從事捕撈,倒也相安無事。駐島期間,除了例行的操練及驅離可疑的海上目標外,日常生活就像住在一座海上漁村般,養著雞、羊,同時栽種著有機農作物;島上還有取之不竭的木瓜和椰子,報准(編按:向南沙指揮部報備獲准)後也可在港邊及特定區域垂釣,大夥有時在假日或過節的夜晚加菜、打打牙祭,以慰身在南疆的辛勞戍守。
由於太平島附近的海象不穩,因此船班的時間也不固定,運補船經常會遲到或不到,當島上糧食消耗殆盡、運補船又還沒到,大家就得想辦法餬口,自己養雞、種菜,好處是吃進去的食物保證天然、有機。不過有個大前提是,所有事都得靠自己。
島上人煙稀少,海裡熱鬧非凡
太平島是一座珊瑚礁島,在島嶼周邊的海域中,自然少不了各種珊瑚的點綴。在島的東邊、北邊有幾處斷崖、陡坡,東南邊是緩斜坡,南邊為船隻的主要航道,有人工炸平的痕跡。
由於地形與人為因素,除了島的南邊之外,甚至不用潛下水,就能看到色彩繽紛的珊瑚,其中以北岸淺礁臺外、水深3至10公尺的水域,最為生機勃勃且色彩斑斕,又以靈芝珊瑚占多數。
而在島的東南岸,如果遇到退潮,還有機會一睹整片珊瑚外露的景色,那豐富的色彩層次,更是令人忍不住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也因為太平島附近有許多珊瑚礁岩,因此航行至淺礁水域時,一定得派人下水查看水深領航。在某次任務航經淺礁區域時,須由我下水引導航行方向,當我戴上蛙鏡下水查看水深,才驚覺這太平島的水下世界真是別有洞天、驚為天人。
島嶼東岸由南至北的珊瑚外露奇景
民國102年5月26日,這天適逢太平島最大退潮,傍晚先來到東南岸,瞬間被眼前的景象吸引──活生生、繽紛絢爛的珊瑚,就這樣從海平面探出頭來,這無疑是我心目中的新世界第八大奇景,更是不諳水性朋友的一大福音,不用咬呼吸管、不用戴蛙鏡,只要在岸邊彎下腰,就可清楚看見珊瑚的美麗蹤跡。
當天看完東南岸的珊瑚美景後讓我意猶未盡,於是我決定邊走邊拍,一路向北順手記錄下沿途的美景。雖然一樣是外露珊瑚,沒想到東北岸的珊瑚卻又是另一番風情,色彩更為豐富,有軸孔珊瑚、靈芝珊瑚及軟珊瑚交錯相疊,好不熱鬧。不過這樣的美景只有大退潮時才能看到,一年只會出現兩到三次,得算好天時、地利、還要夠幸運,才能看見這樣難得的景致。
生命中有些日子特別難忘,就好比民國102年3月7日這天,是我生平第一次踏上南沙太平島、執行外島巡防勤務的日子。那年2月,原本和同仁隨著10026巡防艇支援臺中海巡隊勤務,月底卻突然接獲指示,確定於3月初進駐南沙太平島。
當時內心實在忐忑:「太平島究竟是個怎樣的地方?那裡的情勢緊張嗎?航程中海象會不會很惡劣?勤務要如何執行?海域狀況又如何?這趟出勤能否安然返家?」許多莫名的疑問和不安,排山倒海似的湧上心頭。
出發前,我還特地把家裡大小事都安排妥當,家中私人物品也歸了定位,電腦中不堪入目的檔案也都刪了……。
當時內心的五味雜陳從未與外人提起,唯一感到慶幸的是,太平島那時已有中華電信2G行動電話通訊,我還特別跑去門市辦了預付卡,準備上島後使用。
航程3天,30度晃動,粉紫夕彩伴我行
相信絕大多數人和我一樣,對於太平島一知半解,可能將它比擬成小琉球或綠島,以為只需歷經數小時航程就能抵達的離島之一吧。確實,要不是因公被派駐至太平島,或許在我有生之年,「太平島」這三個字,只會停留在教科書中。
民國102年3月4日午後,我提著沉重的行李,來到高雄港淺水碼頭的偉星艦上,隨著引擎轉動、纜繩脫解,遠方高雄85大樓形影逐漸隱沒,正式與熟悉的高雄港道別,啟程前往太平島,就此展開音訊全無的3天航程。下次再開啟手機時,人已經在島上了。
這趟航程在通過巴士海峽時,船身左右搖晃程度約達30度,讓人有些不好受;所幸在通過巴士海峽後,風浪逐漸平緩,伴隨天空粉紫的夕彩,稍稍減緩了我「想吐又吐不出來」的感受。
歷經3天如海盜船般的航程,太平島終於出現在眼前,這裡屬於高雄市旗津管轄,從行政區劃分來說,我雖然花了3天的航程,但我始終沒有離開高雄,這種阿Q的精神稍稍撫平了我不安的情緒。
兵家必爭海域的和諧日常
登上太平島一段時間後,我發覺南海並非外界所想那般充滿肅殺之氣。南海諸島彼此雖屬不同國籍,也不至於無事惹爭端,大家謹慎固守自己的小島,除了偶有漁船穿越我方領海或越界從事捕撈,倒也相安無事。駐島期間,除了例行的操練及驅離可疑的海上目標外,日常生活就像住在一座海上漁村般,養著雞、羊,同時栽種著有機農作物;島上還有取之不竭的木瓜和椰子,報准(編按:向南沙指揮部報備獲准)後也可在港邊及特定區域垂釣,大夥有時在假日或過節的夜晚加菜、打打牙祭,以慰身在南疆的辛勞戍守。
由於太平島附近的海象不穩,因此船班的時間也不固定,運補船經常會遲到或不到,當島上糧食消耗殆盡、運補船又還沒到,大家就得想辦法餬口,自己養雞、種菜,好處是吃進去的食物保證天然、有機。不過有個大前提是,所有事都得靠自己。
島上人煙稀少,海裡熱鬧非凡
太平島是一座珊瑚礁島,在島嶼周邊的海域中,自然少不了各種珊瑚的點綴。在島的東邊、北邊有幾處斷崖、陡坡,東南邊是緩斜坡,南邊為船隻的主要航道,有人工炸平的痕跡。
由於地形與人為因素,除了島的南邊之外,甚至不用潛下水,就能看到色彩繽紛的珊瑚,其中以北岸淺礁臺外、水深3至10公尺的水域,最為生機勃勃且色彩斑斕,又以靈芝珊瑚占多數。
而在島的東南岸,如果遇到退潮,還有機會一睹整片珊瑚外露的景色,那豐富的色彩層次,更是令人忍不住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也因為太平島附近有許多珊瑚礁岩,因此航行至淺礁水域時,一定得派人下水查看水深領航。在某次任務航經淺礁區域時,須由我下水引導航行方向,當我戴上蛙鏡下水查看水深,才驚覺這太平島的水下世界真是別有洞天、驚為天人。
島嶼東岸由南至北的珊瑚外露奇景
民國102年5月26日,這天適逢太平島最大退潮,傍晚先來到東南岸,瞬間被眼前的景象吸引──活生生、繽紛絢爛的珊瑚,就這樣從海平面探出頭來,這無疑是我心目中的新世界第八大奇景,更是不諳水性朋友的一大福音,不用咬呼吸管、不用戴蛙鏡,只要在岸邊彎下腰,就可清楚看見珊瑚的美麗蹤跡。
當天看完東南岸的珊瑚美景後讓我意猶未盡,於是我決定邊走邊拍,一路向北順手記錄下沿途的美景。雖然一樣是外露珊瑚,沒想到東北岸的珊瑚卻又是另一番風情,色彩更為豐富,有軸孔珊瑚、靈芝珊瑚及軟珊瑚交錯相疊,好不熱鬧。不過這樣的美景只有大退潮時才能看到,一年只會出現兩到三次,得算好天時、地利、還要夠幸運,才能看見這樣難得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