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日報 副刊主編 羊憶玫
得知郭桂玲要出版以散文書寫搭配水彩速寫的《我繪•玩臺南》,著實為她高興!
早在三、四年前,桂玲開始以圖配文的方式投稿中華副刊,一篇、二篇、三篇……接續來件,我以編者的「直覺」在心中暗自想著:繼續寫、繼續畫,有一天可以出一本書呢!如今正是因緣具足,開花結果了。
這樣的成果或許是創作者當初並未預期或料想到的,但反而因此彰顯出作者非「出於計畫」的持續認真──是真正發自內心的喜愛書寫與繪畫,自在又莊重以對!
郭桂玲的作品,文字平實親切,細膩地敘述眼見的一景一物,字裡行間也透露著個人當下歡喜或傷悲的情感;而她不只是看,還以學美術的專長當場作畫,這較之時下流行、輕而易舉的隨手拍照,每一次的眼觀與手繪一定是更專注而用情的。「別於攝影的快速,透過畫的當下,能對描寫的景觀有更長時間的觀察,透過觀察和重複性的造訪,對某些地景就有了更深濃的感情,就更想用文字結合圖像來讓人領略這個城市的美好。」她如是說。
《我繪•玩臺南》的內容篇章亦別有情韻──美好古蹟、美好花景、美好街巷、美好店家、美好所在。坊間介紹臺南在地書寫的出版品不在少數,取材恐是大同小異,即便不同的作者各有體會、各有際遇、各有情感,但能一一冠以「美好」之名的並無所見。真的樣樣都「美好」嗎?那也未必,讀者也會在文章中看到郭桂玲對老舊古蹟凋零的傷感、對季節更迭花開花落的悵然,而這些「不美好」,只因「土生土長,這裡是我的故鄉」,而被臺南女兒以疼惜、懷念來接納、包容了。
且讓郭桂玲當在地解說員,讓我們隨著《我繪•玩臺南》,感受臺南風土人情的美好!
自序
臺南是美好的,因為這裡是我的故鄉。土生土長,從小生活在這裡,讓我深深知道這裡的美好。曾經離開過十幾年,到北部讀書、工作,再度回到故鄉生活,讓我更喜愛這別於北部的緩步調。
美好因離開後再探訪、再發現,而更加具體,更加珍視。
臺南生活的單純和樸實、跟深濃的人情味,都是讓生活在其中的我感到幸福滿滿的因由。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習慣騎著摩托車東逛逛、西晃晃,看到許多小時候有點熟悉,但又不十分了解的古蹟建築,在修護後以嶄新又親切的面貌,迎接我去探索的腳步。一旦走進去了,瞭解了文化背景,就更愛這個有故事、歷史的城市。
於是我記錄了一些老建築、好吃的小吃,或季節性的美麗花卉,還有一些自然生態風情的臺南角落,或者我也不太熟悉、充滿新舊交融的老街。越接觸就越有味,也開始陸陸續續在報章上發表關於臺南的文章。
因為自己學的是美術,也喜歡用畫筆來記錄地景和人文。別於攝影的快速,透過畫的當下,能對描寫的景觀有更長時間的觀察,透過觀察和重複性的造訪,對某些地景就有了更深濃的感情,就更想用文字結合圖像來讓人領略這個城市的美好。寫在這書裡的文章,都是個人在城市中關注或比較熟悉的場域,跟自己的生命經驗和生活領域比較有互動的,可能有點侷限、不那麼全面性和大眾化,但都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城市迷人所在。書中布滿歷史紋理的古蹟,我最愛的臺南花景、老街和店家,還有一些特別的景點,都是充滿濃濃臺南風情的。
希望透過文學和繪畫之筆,讓更多人走進臺南、發現臺南的美好。
美好就在身畔,這個城市值得生活在其間的市民更用心細細品味,也值得外來的遊客一再重複的造訪,因為這裡有探索不完的美好,從昔時走向新時代,持續轉變發酵,你發現了嗎?就先跟著書本來趟文學與繪畫的城市小旅行吧!
得知郭桂玲要出版以散文書寫搭配水彩速寫的《我繪•玩臺南》,著實為她高興!
早在三、四年前,桂玲開始以圖配文的方式投稿中華副刊,一篇、二篇、三篇……接續來件,我以編者的「直覺」在心中暗自想著:繼續寫、繼續畫,有一天可以出一本書呢!如今正是因緣具足,開花結果了。
這樣的成果或許是創作者當初並未預期或料想到的,但反而因此彰顯出作者非「出於計畫」的持續認真──是真正發自內心的喜愛書寫與繪畫,自在又莊重以對!
郭桂玲的作品,文字平實親切,細膩地敘述眼見的一景一物,字裡行間也透露著個人當下歡喜或傷悲的情感;而她不只是看,還以學美術的專長當場作畫,這較之時下流行、輕而易舉的隨手拍照,每一次的眼觀與手繪一定是更專注而用情的。「別於攝影的快速,透過畫的當下,能對描寫的景觀有更長時間的觀察,透過觀察和重複性的造訪,對某些地景就有了更深濃的感情,就更想用文字結合圖像來讓人領略這個城市的美好。」她如是說。
《我繪•玩臺南》的內容篇章亦別有情韻──美好古蹟、美好花景、美好街巷、美好店家、美好所在。坊間介紹臺南在地書寫的出版品不在少數,取材恐是大同小異,即便不同的作者各有體會、各有際遇、各有情感,但能一一冠以「美好」之名的並無所見。真的樣樣都「美好」嗎?那也未必,讀者也會在文章中看到郭桂玲對老舊古蹟凋零的傷感、對季節更迭花開花落的悵然,而這些「不美好」,只因「土生土長,這裡是我的故鄉」,而被臺南女兒以疼惜、懷念來接納、包容了。
且讓郭桂玲當在地解說員,讓我們隨著《我繪•玩臺南》,感受臺南風土人情的美好!
自序
臺南是美好的,因為這裡是我的故鄉。土生土長,從小生活在這裡,讓我深深知道這裡的美好。曾經離開過十幾年,到北部讀書、工作,再度回到故鄉生活,讓我更喜愛這別於北部的緩步調。
美好因離開後再探訪、再發現,而更加具體,更加珍視。
臺南生活的單純和樸實、跟深濃的人情味,都是讓生活在其中的我感到幸福滿滿的因由。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習慣騎著摩托車東逛逛、西晃晃,看到許多小時候有點熟悉,但又不十分了解的古蹟建築,在修護後以嶄新又親切的面貌,迎接我去探索的腳步。一旦走進去了,瞭解了文化背景,就更愛這個有故事、歷史的城市。
於是我記錄了一些老建築、好吃的小吃,或季節性的美麗花卉,還有一些自然生態風情的臺南角落,或者我也不太熟悉、充滿新舊交融的老街。越接觸就越有味,也開始陸陸續續在報章上發表關於臺南的文章。
因為自己學的是美術,也喜歡用畫筆來記錄地景和人文。別於攝影的快速,透過畫的當下,能對描寫的景觀有更長時間的觀察,透過觀察和重複性的造訪,對某些地景就有了更深濃的感情,就更想用文字結合圖像來讓人領略這個城市的美好。寫在這書裡的文章,都是個人在城市中關注或比較熟悉的場域,跟自己的生命經驗和生活領域比較有互動的,可能有點侷限、不那麼全面性和大眾化,但都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城市迷人所在。書中布滿歷史紋理的古蹟,我最愛的臺南花景、老街和店家,還有一些特別的景點,都是充滿濃濃臺南風情的。
希望透過文學和繪畫之筆,讓更多人走進臺南、發現臺南的美好。
美好就在身畔,這個城市值得生活在其間的市民更用心細細品味,也值得外來的遊客一再重複的造訪,因為這裡有探索不完的美好,從昔時走向新時代,持續轉變發酵,你發現了嗎?就先跟著書本來趟文學與繪畫的城市小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