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的那一年, 與米菇的初識
第一次遇見米菇的時候,我19歲。
打工下了班,就在停車場坐在機車上和同事們聊天,和往常一樣天南地北地亂聊。但是視線所及之處,有一隻黑狗一拐一拐的,一直在附近遊蕩。不時被人趕來趕去,我沒有辦法不注意這隻黑狗。
同事們開始互相詢問誰家可以養狗。「你家那麼多隻貓,應該不差一隻狗吧?」同事問著我。等到同事都紛紛離去,那隻狗還是在那裡,於是我在原地待著,看看最後有沒有人來把她帶回去。人愈來愈稀少,周遭也愈來愈安靜,我確定了那是無主的狗。
我拿起手機打電話回家,和爸爸說了那隻狗的情況。爸爸表示要先問一下媽媽的意見。5 分鐘後我接到了回撥電話,說:「你帶回來吧。」
於是黑狗就被我抱上了摩托車,也有了名字。叫做米菇。
是女生。
把妳送走,又把妳帶回來了
米菇剛到家的日子裡,我每天早上都匆匆忙忙離家上學去,留下她在家呼呼大睡。
回家後的我,也只是在一樓摸摸她,跟她說聲:「我回來了」然後就上樓回房間玩電腦,餵食大多也是爸爸在負責。
大概經過了2個星期,這期間米菇時常跑去對面的機車行找老闆玩,因為伯伯都會把好料留給她,所以有時我下課回來都看到她在對面,叫也叫不回來,漸漸地也就索性不管她,回到家第一件事依然是走回房間玩電腦。
機車行伯伯的呼喚
伯伯很喜歡她,一直想要我把米菇送給他,不知道他是開玩笑還是認真的。這樣的循環直到第四個星期,我和爸爸討論後決定把米菇送給對面的伯伯,畢竟他很喜歡她,也對她十分照顧, 身為學生的我當時也覺得那樣對她比較適合。
送走米菇的第一天,米菇被拴在機車行門口、趴在騎樓及馬路間曬太陽,看起來很自在,陽光剛好會照射到那個位子,應該照得她很舒服。第二天我下課回家時,卻看見米菇趴在我們家裡,見到我時蹦蹦跳跳的。我問爸爸她怎麼回來了?爸爸說她被拴在對面後哭了一整天,伯伯覺得不忍心還是把她放了回來。
那個時候的我沒什麼感覺,只覺得:「喔。妳可能過幾天還是會不停的跑到對面玩,玩到我叫妳也不會理我吧!」在那之後她雖然一樣喜歡跑到對面玩耍或曬太陽,但她只要看見我放學,就會跑回來找我。
現在想起這段回憶,我想打從撿她回家的那一刻,她就認定我了,認定是一輩子的對象,但我不會說這是一段主僕關係,而是她先對我的不離不棄。
無論去哪裡, 都要帶著米菇
在正式出發旅行前,我找到了一份在花蓮鳳林的工作,當然也跟對方事先講好要帶著米菇一起前去。一切似乎都很順利,沒想到在出發當天,新工作的老闆特助打給我,問道:「那個
⋯⋯你那個狗能不能先不帶?」
此刻我正獨自一人在房間裡打包行李,想著行李該全部自己背去,還是部分郵寄?等等要去哪個交流道搭便車?卻突然接到了這麼一通電話。
對方解釋了很多,但也沒有堅決不讓我帶著米菇,只是問我說可不可以先不要。面對這樣的情況我也左右為難,猶豫著到底要不要先不帶,也考慮著先把工作的狀況確認之後再回來接米菇過去。於是,我打電話給老爸,問他能不能托嬰幾個禮拜至1個月。老爸沒有明確答應,只是為難地說:「好啦好啦!」
工作還是米菇的選擇題
聽到老爸回覆的當下,那聲音中的勉為其難使我心裡充斥著幼稚的情緒,想著:「既然那麼勉強,那就別顧吧!」但也在同一個剎那我突然更堅定了原本的決定。既然事情已經敲定了, 那就不會改變。於是我打電話回去給特助,堅決地回覆:「我要帶她去。」
下定決心的過程其實很短,不到5秒鐘。殊不知那5秒鐘,竟在往後的來日成為左右我各種選擇的關鍵。從此以後不管到哪裡,我都將帶著米菇。米菇不會是那個需要捨棄的條件,各種折衷都不會與米菇有關。
現在回頭想想,當初對於這份工作這麼堅持其實還有其它的考量。我大可以就放棄這份工作了,然而鳳林的工作環境其實很好,有很大的戶外空間可以讓米菇盡情奔跑,這是我決定接下這份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不想要米菇在密不透風的城市裡生活,畢竟決定帶她離開,就是不希望她此生只見過家裡隔壁的公園草皮。
在這裡工作了4個月之後,我和米菇就正式踏上旅程了。
當你看到我豎起大拇指
如果要問我旅途中遇到最困難的遭遇是什麼?或是有沒有想要放棄的時候?我想莫過於是旅行剛出發不久時,一趟前往苗栗及進入苗栗山區的經歷。
當時我們從新竹出發一路搭便車到苗栗,為了去睡山上的國小─泰興國小及梅園國小。為什麼會選這兩個地方?其實純粹只是因為看朋友拍的照片覺得很美。
因為這兩個學校位處偏遠,而且路途不經過市區,因此我們得先想辦法抵達大湖,方法就是得沿著台三線,在路上不停地攔車。有時候走了長長一段路才停下來攔車;有時候走了短短的幾分鐘,就伸出手攔車。途中當然還是會定時停下來喝水,順便檢查米菇的狀況。在其中一次休息時發現米菇的腳有點小破皮,當下決定等休息過後,認真攔便車,免得米菇腳破皮的情況愈來愈嚴重。
因為是鄉間小路,來車不多,甚至僅有的幾台車也都沒停下來過。當我們在百無聊賴之際時,來了輛藍色小貨車。在搭便車的途中其實很樂於看見貨車,因為他們停下來的機率最高,而且坐在敞篷的後座吹風很舒服,當然如果是夏天正中午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請不要再跟我比讚了
於是,我舉起手比出搭便車的手勢,期待著來車打出靠右的方向燈停下來問我們:「要去哪裡?」結果換來了正副駕駛座的雙人將手打直伸出窗外,同時跟我比個「讚」的手勢,然後呼嘯而去⋯⋯
這是旅途中第一次感到最無奈的挫敗。
在這台逗趣的貨車之後攔上了另一輛車,車主是一位正要去接小孩放學的爸爸。因為要接小孩,所以並沒有載我們很長一段路,但至少載我們到了可以接國道三號往大湖的交流道。在交流道攔車也花了不少時間,而且我們就站在分隔島的尾端⋯⋯這有點危險我知道,但沒辦法,因為往國道三號的車必經之路就在那裡。
攔了近 20 分鐘,滿滿的車潮持續經過,卻沒有車願意停下來。最後總算停下的一輛車,車主是兩位剛下班的上班族。他們載我們往大湖前進一段路後,時間已經是傍晚六點多了。當時我心中盤算著,如果今天上不了山,就乾脆找間警察局過夜吧。於是我繼續邊走邊看著手機地圖導航,然後試著攔車。
小男孩說:「要等我們回來哦!」
我知道米菇其實也累了,她時不時想趴下休息。就在下一秒即將決定要放棄上山、直接睡警局時,攔到了一輛休旅車,裡面坐著一對原住民夫妻跟一位小男孩。和他們說了我想去的方向後,發現他們家正好就在山上,所以可以直接載我們到要過夜的國小,但是他們要先去醫院看醫生,所以就先讓我們在山下的超市門口下車。
離別前小男孩搖下車窗說了一句:「要等我們回來哦!」我點點頭目送他們離開,將沈重的背包放下,拿出零食和水給米菇, 之後便一起坐在地上背靠著牆休息。
就這樣時間過了將近 2 小時,依然沒有看見他們的影子。我想著:「會不會就這樣被放鴿子了?」同時開始觀察附近有沒有地方能讓我們過夜。籌畫著備案的同時,我的腦海中突然閃過小男孩稍早前在分別時所說的話,那稚嫩的童音給出的承諾使
 
我決定繼續等下去。沒想到,這個念頭才剛閃過5分鐘不到, 休旅車就出現了。
搭上他們的車一路上山,陽光已無一絲生命,只剩下黑夜吞噬著整個山區。接下來這個晚上的經歷,可以登上夜宿難忘回憶排行榜的前幾名!
一日的朋友
他的名字叫卡嚕哇,是主人從收容所帶回來的米克斯。主人和幾個朋友在花蓮市區一起經營一間Hostel。Hostel的一樓是大廳兼吧台,供旅客休息和交流,卡嚕哇就常駐在店門口當店長。
旅途中我和米菇也在花蓮也待了好一陣子,時不時會經過這家旅店,也一直對這裡感到好奇,但因為一直擔心無法帶米菇去而遲遲未造訪,直到看到門口有一隻趴著休息的狗才決定去走一趟。
點了杯咖啡,我開始對這裡的一切感到好奇。
卡嚕哇一直懶洋洋地趴在那裡,一副意興闌珊、了無生趣的樣子,米菇經過他也無動於衷。主人在和我們介紹環境同時也不時摸摸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將他抱至門口大小便,這時我才知道卡嚕哇已經四肢無力,也知道他生病了。卡嚕哇在門口吃力地擺出上廁所的姿勢,拉出來的卻都是稀便。
主人把卡嚕哇在喝的母乳分了一碗給米菇,米菇看起來喝得很開心,迅速秒殺整碗之後還擺出一副「再來一碗」的臉。就這樣,我們在門口聊天,聊的大部分也都是狗經。
生命,就在眼前流逝
正在主人抽完一支菸、我快喝完咖啡之際,主人再度去摸摸卡嚕哇,問他是不是還想上廁所,只見他一語不發,眼睛張得老大,只看得見他深黑的瞳孔,然後呼吸變得愈來愈淺、開始小便失禁 ,最後張開嘴吐出舌頭,在我們面前離開。
那個當下我們都沈默了。我心裡盤算著該說些什麼,但又想著如果今天是我碰到這件事,大概也只想一個人靜靜獨處消化這一切。
最後我在進退兩難間選擇了沈默地在旁看著剛離去的卡嚕哇。主人看起來很冷靜,或許是為了在陌生人面前壓抑自己的情緒, 也可能就像主人後來說的,卡嚕哇大概認為主人找到了另一隻狗狗陪伴她,所以他可以安心的走了。
喝掉最後一口冷掉的咖啡。
留下卡嚕哇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
米菇下嘴唇還有卡嚕哇分享給她的母奶。
生命的離去並不代表是全然的離去,只要他還存在我們心中。
歡迎請進,狗朋友
先前提過在大城市裡,有許多不歡迎寵物進入的店家,但事實上也有很多的例外,不管是明白在店門口張貼「寵物友善」標語的,還是默默以行動表示歡迎的店家,每每都讓我們感受到滿溢的溫暖。
我們遇過泰式料理店的老闆娘,會把抱怨鄰桌顧客帶狗的客人直接趕出店裡。
 
也遇過熱狗店全店上下的員工,每次只要看到我們上門都會端一碗水放在地上給米菇,絲毫不怠慢這位不點餐的隨行小顧客。
還遇過羊肉快炒店的員工們,放任米菇在廚房門口顧門,還邊炒著菜邊跟米菇調情。
更遇過餛飩小吃店的老闆,在我研究米菇是否能進店門時,直接朝我們說著:「我們又沒有貼說狗不能進來,你們就直接進來啊!」
我們也特別喜歡在半夜逛賣場,米菇的熱情讓每個夜班店員都很喜歡她,菇也會在冰涼的地上滾來滾去,逗得補貨的店員笑說:「地板很涼吼!」但比起滾地板,米菇最愛的大概還是剛好在吃宵夜的店員,只要店員正在吃消夜總是無一倖免的被從頭盯哨到尾。
店內偶爾會播著七〇年代的 Disco 舞曲,這不是廣播中的隨機播放,是其中一位較年長的店員挑的精選歌單。他說在他們那個年代舞廳都放這些音樂,最後這些曲子也被我納入了自己的手機歌單。
生活在地方,才有真感動
通常逛完深夜的賣場我們會到河岸公園散步,偶爾在一、兩點的時候會遇到一位主人帶著兩隻中大型米克斯前來遛狗,一隻叫「跑跑」,另一隻叫「跳跳」。
跑跑是主人收養的第一隻狗,跳跳則是在河堤跟著跑跑一起回家的浪犬。大概是因為跑跑跟跳跳說:「我這邊有一個長期飯票,對我還不錯,要不要跟我回家一起玩!」,於是跳跳就跟著一起回家了。
跑跑跳跳每回跟菇相遇都會一起玩上一陣子。玩樂的同時,偶爾會遇到一位騎摩托車的阿姨,她總是在半夜下了班後,沿著河岸一路餵食浪犬,一餵就餵了 6 年。看見米菇與跑跑跳跳, 總會灑了一些飼料給狗兒們當點心,溫柔地摸摸他們、與他們說說話,再跨上車騎往下一個地點。
唯有在地方生活上一陣子才能發現這些細微的人事物,這也是我和米菇現在享受的生活步調。走得快看得多?還是走得慢看得多?這是一位朋友在我們3年前剛出發前給我的問題。現在心裡已經有了答案,無庸置疑。
謝謝在大城市裡的小角落裡,有對狗狗友善的你們。
那一夜,我差點失去妳
2016年的秋天,和米菇一起在台南生活了一段日子,當時住在朋友尚未對外營運的空間裡。
11月1號那天下午,和朋友外出買東西,原本想說一下子就回來,便把米菇放在住宿的地方。不料當天剛好有冷氣師傅要進屋做工程,導致大門開開關關,買完東西回來時就發現米菇不見了。
我立馬在社群網站上PO出米菇走失的文章,同時與朋友們展開尋找米菇的任務。一開始先鎖定平常帶過她走的路線,但找了半天都沒任何蹤影。直到粉專頁面上開始有人回報米菇可能的蹤跡才讓情況漸漸有了轉機。我們趕到網友回報的各個地點一一詢問附近的店家,但反覆搜尋仍不見米菇總影,最困擾的是連部分的回報資訊也沒辦法肯定是否真的是看見米菇本狗,複雜混亂的資訊導致尋找米菇的任務困難重重。
那一夜,在台南街頭奔走的我
入夜後的環境讓搜索米菇的工程難上加難,所幸途中也紛紛加入看到網路訊息後前來協尋的網友們。當時和夥伴們一邊討論著該如何分配搜尋路線,同時邊看著網路大量的留言訊息,只要有任何疑似像看到米菇蹤影的通報地點我們都會不死心地去查看一下,途中甚至還真的遇到其他戴紅色項圈自己在閒晃的黑狗⋯⋯
騎著和朋友借來的機車,隨著時間流逝,毫無進展的搜索使我悲觀地想著該不會從此再也見不到米菇,旅行也就此劃下句點, 甚至還害怕她會不會被抓去吃掉。因為當地人說有些區域的老人家還是有吃狗肉的習慣,滿身肌肉的黑狗加上接近冬天,米菇真的是最補的食材⋯⋯
後來最多筆的目擊資訊都圍繞在大賣場附近,我們決定把人力都投入在那一區。就在我騎車進入一個T字路口時,瞥見打著黃光的路燈照映出一隻狗的剪影,後面加上一個狂奔的人影從左邊的路口往右邊飛奔過去。當下立刻油門催到底追上那狂奔的一人一犬,邊停下機車大喊:「米菇!!」
在昏暗的街邊她停下腳步、僵直在原地盯著我看,喊了第二聲名字她才朝我這暴衝過來,一臉:「欸,你怎麼在這裡?」 的表情,絲毫沒有「自己走丟了」的自覺。
大夥圍繞在我和米菇之間。有人遞上裝滿水的碗,有人帶著一些飼料,也有人貼心地遞上牽繩,免得大家在慌亂之中又讓米菇走丟。大家都因為擔心米菇而聚集在一起。那一天似乎全台灣的網友們都在找米菇,連去店家攤販詢問時,還有店家表示先前早已有其他網友來詢問過,煩請店家協助留意。許多網友也動用各個群組社團來幫忙協尋。最終花了7個小時找回米菇。由於走失事件的發生是源自我的疏忽,從那次之後,我極少把米菇一狗留在室內住處,除非有其他人陪著她,否則就是把她一起帶出門。即便去一些狗無法落地的空間也寧願背著她進去。
謝謝幫我找米菇的大家
這裡再一次的謝謝大家,謝謝那天的你們,沒有每一位的分享資訊及現場幫助,我無法將米菇尋回,這趟旅程也可能就此劃下句點。最後最後,感謝死命奔跑追著米菇的吳建智大哥。建智大哥平時人都在從事流浪動物與弱勢族群的關懷活動。那晚他看到米菇從家門前經過時,便與他太太不停地在後頭追著米菇。
好在建智大哥平常有習慣運動,不然我可能要開始進行老人長照的工作了。
										第一次遇見米菇的時候,我19歲。
打工下了班,就在停車場坐在機車上和同事們聊天,和往常一樣天南地北地亂聊。但是視線所及之處,有一隻黑狗一拐一拐的,一直在附近遊蕩。不時被人趕來趕去,我沒有辦法不注意這隻黑狗。
同事們開始互相詢問誰家可以養狗。「你家那麼多隻貓,應該不差一隻狗吧?」同事問著我。等到同事都紛紛離去,那隻狗還是在那裡,於是我在原地待著,看看最後有沒有人來把她帶回去。人愈來愈稀少,周遭也愈來愈安靜,我確定了那是無主的狗。
我拿起手機打電話回家,和爸爸說了那隻狗的情況。爸爸表示要先問一下媽媽的意見。5 分鐘後我接到了回撥電話,說:「你帶回來吧。」
於是黑狗就被我抱上了摩托車,也有了名字。叫做米菇。
是女生。
把妳送走,又把妳帶回來了
米菇剛到家的日子裡,我每天早上都匆匆忙忙離家上學去,留下她在家呼呼大睡。
回家後的我,也只是在一樓摸摸她,跟她說聲:「我回來了」然後就上樓回房間玩電腦,餵食大多也是爸爸在負責。
大概經過了2個星期,這期間米菇時常跑去對面的機車行找老闆玩,因為伯伯都會把好料留給她,所以有時我下課回來都看到她在對面,叫也叫不回來,漸漸地也就索性不管她,回到家第一件事依然是走回房間玩電腦。
機車行伯伯的呼喚
伯伯很喜歡她,一直想要我把米菇送給他,不知道他是開玩笑還是認真的。這樣的循環直到第四個星期,我和爸爸討論後決定把米菇送給對面的伯伯,畢竟他很喜歡她,也對她十分照顧, 身為學生的我當時也覺得那樣對她比較適合。
送走米菇的第一天,米菇被拴在機車行門口、趴在騎樓及馬路間曬太陽,看起來很自在,陽光剛好會照射到那個位子,應該照得她很舒服。第二天我下課回家時,卻看見米菇趴在我們家裡,見到我時蹦蹦跳跳的。我問爸爸她怎麼回來了?爸爸說她被拴在對面後哭了一整天,伯伯覺得不忍心還是把她放了回來。
那個時候的我沒什麼感覺,只覺得:「喔。妳可能過幾天還是會不停的跑到對面玩,玩到我叫妳也不會理我吧!」在那之後她雖然一樣喜歡跑到對面玩耍或曬太陽,但她只要看見我放學,就會跑回來找我。
現在想起這段回憶,我想打從撿她回家的那一刻,她就認定我了,認定是一輩子的對象,但我不會說這是一段主僕關係,而是她先對我的不離不棄。
無論去哪裡, 都要帶著米菇
在正式出發旅行前,我找到了一份在花蓮鳳林的工作,當然也跟對方事先講好要帶著米菇一起前去。一切似乎都很順利,沒想到在出發當天,新工作的老闆特助打給我,問道:「那個
⋯⋯你那個狗能不能先不帶?」
此刻我正獨自一人在房間裡打包行李,想著行李該全部自己背去,還是部分郵寄?等等要去哪個交流道搭便車?卻突然接到了這麼一通電話。
對方解釋了很多,但也沒有堅決不讓我帶著米菇,只是問我說可不可以先不要。面對這樣的情況我也左右為難,猶豫著到底要不要先不帶,也考慮著先把工作的狀況確認之後再回來接米菇過去。於是,我打電話給老爸,問他能不能托嬰幾個禮拜至1個月。老爸沒有明確答應,只是為難地說:「好啦好啦!」
工作還是米菇的選擇題
聽到老爸回覆的當下,那聲音中的勉為其難使我心裡充斥著幼稚的情緒,想著:「既然那麼勉強,那就別顧吧!」但也在同一個剎那我突然更堅定了原本的決定。既然事情已經敲定了, 那就不會改變。於是我打電話回去給特助,堅決地回覆:「我要帶她去。」
下定決心的過程其實很短,不到5秒鐘。殊不知那5秒鐘,竟在往後的來日成為左右我各種選擇的關鍵。從此以後不管到哪裡,我都將帶著米菇。米菇不會是那個需要捨棄的條件,各種折衷都不會與米菇有關。
現在回頭想想,當初對於這份工作這麼堅持其實還有其它的考量。我大可以就放棄這份工作了,然而鳳林的工作環境其實很好,有很大的戶外空間可以讓米菇盡情奔跑,這是我決定接下這份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不想要米菇在密不透風的城市裡生活,畢竟決定帶她離開,就是不希望她此生只見過家裡隔壁的公園草皮。
在這裡工作了4個月之後,我和米菇就正式踏上旅程了。
當你看到我豎起大拇指
如果要問我旅途中遇到最困難的遭遇是什麼?或是有沒有想要放棄的時候?我想莫過於是旅行剛出發不久時,一趟前往苗栗及進入苗栗山區的經歷。
當時我們從新竹出發一路搭便車到苗栗,為了去睡山上的國小─泰興國小及梅園國小。為什麼會選這兩個地方?其實純粹只是因為看朋友拍的照片覺得很美。
因為這兩個學校位處偏遠,而且路途不經過市區,因此我們得先想辦法抵達大湖,方法就是得沿著台三線,在路上不停地攔車。有時候走了長長一段路才停下來攔車;有時候走了短短的幾分鐘,就伸出手攔車。途中當然還是會定時停下來喝水,順便檢查米菇的狀況。在其中一次休息時發現米菇的腳有點小破皮,當下決定等休息過後,認真攔便車,免得米菇腳破皮的情況愈來愈嚴重。
因為是鄉間小路,來車不多,甚至僅有的幾台車也都沒停下來過。當我們在百無聊賴之際時,來了輛藍色小貨車。在搭便車的途中其實很樂於看見貨車,因為他們停下來的機率最高,而且坐在敞篷的後座吹風很舒服,當然如果是夏天正中午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請不要再跟我比讚了
於是,我舉起手比出搭便車的手勢,期待著來車打出靠右的方向燈停下來問我們:「要去哪裡?」結果換來了正副駕駛座的雙人將手打直伸出窗外,同時跟我比個「讚」的手勢,然後呼嘯而去⋯⋯
這是旅途中第一次感到最無奈的挫敗。
在這台逗趣的貨車之後攔上了另一輛車,車主是一位正要去接小孩放學的爸爸。因為要接小孩,所以並沒有載我們很長一段路,但至少載我們到了可以接國道三號往大湖的交流道。在交流道攔車也花了不少時間,而且我們就站在分隔島的尾端⋯⋯這有點危險我知道,但沒辦法,因為往國道三號的車必經之路就在那裡。
攔了近 20 分鐘,滿滿的車潮持續經過,卻沒有車願意停下來。最後總算停下的一輛車,車主是兩位剛下班的上班族。他們載我們往大湖前進一段路後,時間已經是傍晚六點多了。當時我心中盤算著,如果今天上不了山,就乾脆找間警察局過夜吧。於是我繼續邊走邊看著手機地圖導航,然後試著攔車。
小男孩說:「要等我們回來哦!」
我知道米菇其實也累了,她時不時想趴下休息。就在下一秒即將決定要放棄上山、直接睡警局時,攔到了一輛休旅車,裡面坐著一對原住民夫妻跟一位小男孩。和他們說了我想去的方向後,發現他們家正好就在山上,所以可以直接載我們到要過夜的國小,但是他們要先去醫院看醫生,所以就先讓我們在山下的超市門口下車。
離別前小男孩搖下車窗說了一句:「要等我們回來哦!」我點點頭目送他們離開,將沈重的背包放下,拿出零食和水給米菇, 之後便一起坐在地上背靠著牆休息。
就這樣時間過了將近 2 小時,依然沒有看見他們的影子。我想著:「會不會就這樣被放鴿子了?」同時開始觀察附近有沒有地方能讓我們過夜。籌畫著備案的同時,我的腦海中突然閃過小男孩稍早前在分別時所說的話,那稚嫩的童音給出的承諾使
我決定繼續等下去。沒想到,這個念頭才剛閃過5分鐘不到, 休旅車就出現了。
搭上他們的車一路上山,陽光已無一絲生命,只剩下黑夜吞噬著整個山區。接下來這個晚上的經歷,可以登上夜宿難忘回憶排行榜的前幾名!
一日的朋友
他的名字叫卡嚕哇,是主人從收容所帶回來的米克斯。主人和幾個朋友在花蓮市區一起經營一間Hostel。Hostel的一樓是大廳兼吧台,供旅客休息和交流,卡嚕哇就常駐在店門口當店長。
旅途中我和米菇也在花蓮也待了好一陣子,時不時會經過這家旅店,也一直對這裡感到好奇,但因為一直擔心無法帶米菇去而遲遲未造訪,直到看到門口有一隻趴著休息的狗才決定去走一趟。
點了杯咖啡,我開始對這裡的一切感到好奇。
卡嚕哇一直懶洋洋地趴在那裡,一副意興闌珊、了無生趣的樣子,米菇經過他也無動於衷。主人在和我們介紹環境同時也不時摸摸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將他抱至門口大小便,這時我才知道卡嚕哇已經四肢無力,也知道他生病了。卡嚕哇在門口吃力地擺出上廁所的姿勢,拉出來的卻都是稀便。
主人把卡嚕哇在喝的母乳分了一碗給米菇,米菇看起來喝得很開心,迅速秒殺整碗之後還擺出一副「再來一碗」的臉。就這樣,我們在門口聊天,聊的大部分也都是狗經。
生命,就在眼前流逝
正在主人抽完一支菸、我快喝完咖啡之際,主人再度去摸摸卡嚕哇,問他是不是還想上廁所,只見他一語不發,眼睛張得老大,只看得見他深黑的瞳孔,然後呼吸變得愈來愈淺、開始小便失禁 ,最後張開嘴吐出舌頭,在我們面前離開。
那個當下我們都沈默了。我心裡盤算著該說些什麼,但又想著如果今天是我碰到這件事,大概也只想一個人靜靜獨處消化這一切。
最後我在進退兩難間選擇了沈默地在旁看著剛離去的卡嚕哇。主人看起來很冷靜,或許是為了在陌生人面前壓抑自己的情緒, 也可能就像主人後來說的,卡嚕哇大概認為主人找到了另一隻狗狗陪伴她,所以他可以安心的走了。
喝掉最後一口冷掉的咖啡。
留下卡嚕哇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
米菇下嘴唇還有卡嚕哇分享給她的母奶。
生命的離去並不代表是全然的離去,只要他還存在我們心中。
歡迎請進,狗朋友
先前提過在大城市裡,有許多不歡迎寵物進入的店家,但事實上也有很多的例外,不管是明白在店門口張貼「寵物友善」標語的,還是默默以行動表示歡迎的店家,每每都讓我們感受到滿溢的溫暖。
我們遇過泰式料理店的老闆娘,會把抱怨鄰桌顧客帶狗的客人直接趕出店裡。
也遇過熱狗店全店上下的員工,每次只要看到我們上門都會端一碗水放在地上給米菇,絲毫不怠慢這位不點餐的隨行小顧客。
還遇過羊肉快炒店的員工們,放任米菇在廚房門口顧門,還邊炒著菜邊跟米菇調情。
更遇過餛飩小吃店的老闆,在我研究米菇是否能進店門時,直接朝我們說著:「我們又沒有貼說狗不能進來,你們就直接進來啊!」
我們也特別喜歡在半夜逛賣場,米菇的熱情讓每個夜班店員都很喜歡她,菇也會在冰涼的地上滾來滾去,逗得補貨的店員笑說:「地板很涼吼!」但比起滾地板,米菇最愛的大概還是剛好在吃宵夜的店員,只要店員正在吃消夜總是無一倖免的被從頭盯哨到尾。
店內偶爾會播著七〇年代的 Disco 舞曲,這不是廣播中的隨機播放,是其中一位較年長的店員挑的精選歌單。他說在他們那個年代舞廳都放這些音樂,最後這些曲子也被我納入了自己的手機歌單。
生活在地方,才有真感動
通常逛完深夜的賣場我們會到河岸公園散步,偶爾在一、兩點的時候會遇到一位主人帶著兩隻中大型米克斯前來遛狗,一隻叫「跑跑」,另一隻叫「跳跳」。
跑跑是主人收養的第一隻狗,跳跳則是在河堤跟著跑跑一起回家的浪犬。大概是因為跑跑跟跳跳說:「我這邊有一個長期飯票,對我還不錯,要不要跟我回家一起玩!」,於是跳跳就跟著一起回家了。
跑跑跳跳每回跟菇相遇都會一起玩上一陣子。玩樂的同時,偶爾會遇到一位騎摩托車的阿姨,她總是在半夜下了班後,沿著河岸一路餵食浪犬,一餵就餵了 6 年。看見米菇與跑跑跳跳, 總會灑了一些飼料給狗兒們當點心,溫柔地摸摸他們、與他們說說話,再跨上車騎往下一個地點。
唯有在地方生活上一陣子才能發現這些細微的人事物,這也是我和米菇現在享受的生活步調。走得快看得多?還是走得慢看得多?這是一位朋友在我們3年前剛出發前給我的問題。現在心裡已經有了答案,無庸置疑。
謝謝在大城市裡的小角落裡,有對狗狗友善的你們。
那一夜,我差點失去妳
2016年的秋天,和米菇一起在台南生活了一段日子,當時住在朋友尚未對外營運的空間裡。
11月1號那天下午,和朋友外出買東西,原本想說一下子就回來,便把米菇放在住宿的地方。不料當天剛好有冷氣師傅要進屋做工程,導致大門開開關關,買完東西回來時就發現米菇不見了。
我立馬在社群網站上PO出米菇走失的文章,同時與朋友們展開尋找米菇的任務。一開始先鎖定平常帶過她走的路線,但找了半天都沒任何蹤影。直到粉專頁面上開始有人回報米菇可能的蹤跡才讓情況漸漸有了轉機。我們趕到網友回報的各個地點一一詢問附近的店家,但反覆搜尋仍不見米菇總影,最困擾的是連部分的回報資訊也沒辦法肯定是否真的是看見米菇本狗,複雜混亂的資訊導致尋找米菇的任務困難重重。
那一夜,在台南街頭奔走的我
入夜後的環境讓搜索米菇的工程難上加難,所幸途中也紛紛加入看到網路訊息後前來協尋的網友們。當時和夥伴們一邊討論著該如何分配搜尋路線,同時邊看著網路大量的留言訊息,只要有任何疑似像看到米菇蹤影的通報地點我們都會不死心地去查看一下,途中甚至還真的遇到其他戴紅色項圈自己在閒晃的黑狗⋯⋯
騎著和朋友借來的機車,隨著時間流逝,毫無進展的搜索使我悲觀地想著該不會從此再也見不到米菇,旅行也就此劃下句點, 甚至還害怕她會不會被抓去吃掉。因為當地人說有些區域的老人家還是有吃狗肉的習慣,滿身肌肉的黑狗加上接近冬天,米菇真的是最補的食材⋯⋯
後來最多筆的目擊資訊都圍繞在大賣場附近,我們決定把人力都投入在那一區。就在我騎車進入一個T字路口時,瞥見打著黃光的路燈照映出一隻狗的剪影,後面加上一個狂奔的人影從左邊的路口往右邊飛奔過去。當下立刻油門催到底追上那狂奔的一人一犬,邊停下機車大喊:「米菇!!」
在昏暗的街邊她停下腳步、僵直在原地盯著我看,喊了第二聲名字她才朝我這暴衝過來,一臉:「欸,你怎麼在這裡?」 的表情,絲毫沒有「自己走丟了」的自覺。
大夥圍繞在我和米菇之間。有人遞上裝滿水的碗,有人帶著一些飼料,也有人貼心地遞上牽繩,免得大家在慌亂之中又讓米菇走丟。大家都因為擔心米菇而聚集在一起。那一天似乎全台灣的網友們都在找米菇,連去店家攤販詢問時,還有店家表示先前早已有其他網友來詢問過,煩請店家協助留意。許多網友也動用各個群組社團來幫忙協尋。最終花了7個小時找回米菇。由於走失事件的發生是源自我的疏忽,從那次之後,我極少把米菇一狗留在室內住處,除非有其他人陪著她,否則就是把她一起帶出門。即便去一些狗無法落地的空間也寧願背著她進去。
謝謝幫我找米菇的大家
這裡再一次的謝謝大家,謝謝那天的你們,沒有每一位的分享資訊及現場幫助,我無法將米菇尋回,這趟旅程也可能就此劃下句點。最後最後,感謝死命奔跑追著米菇的吳建智大哥。建智大哥平時人都在從事流浪動物與弱勢族群的關懷活動。那晚他看到米菇從家門前經過時,便與他太太不停地在後頭追著米菇。
好在建智大哥平常有習慣運動,不然我可能要開始進行老人長照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