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肉粽

月光灑路,紅磚延街,燈籠畫簷,點點成線,赤門古瓦,屋宅相鄰,那是老街特有的寧靜韻味,但唯獨那個時刻,會在靜謐之上再披神秘,鄰里關窗閉戶,熄燈禁聲,路無人車,唯神鬼道人,西行而去。
那是送肉粽,一個古老的送煞習俗。
在彰化這一帶,上吊吊死不會直接說是吊死,而會說成綁肉粽,而送吊死鬼的儀式,就說成送肉粽。
近年已有不少媒體與文章紀錄過鹿港的送肉粽習俗,它很神秘,卻也某種程度的公開了,讓人認識了。
但其實這個習俗離鹿港人很近,也離鹿港人很遠。
近,近到發生在身邊;遠,遠到關門閉戶,不聞不問。
鹿港的孩子自小就受到教導,遇到送肉粽不可出門,不論是學校晚自習,還是補習班上課,當天有送煞,學校都要提早放學生回家,生怕讓學生遇上了送煞隊伍。
我也在這種氛圍下長大,至今也不算見過送煞隊伍,只見過角頭廟設壇圍路、鍾馗隊伍送煞前淨街,而通常也就在此時,就是送煞前,那些孩童就必定會被家中長輩領回家,就算是大人們,也會自己躲起避開。
那是不是送了煞,送了肉粽便從此無事太平?
不,總有例外的。
較出名的大概是鹿港王家宅子,這很多人知道,我就不再提了。
這次談到的,是較少人知道,在《魔神仔》一回,茶桌上一位地方耆老說的:「真濟啦,講袂了,親像斜對面遐間,前後就吊四個了,送都送袂了。」(很多啦,講不完,像斜對面那間,前後就上吊四個了,送都送不完。)的那間宅子。
其實那間宅子我很熟悉,那是我一個兒時玩伴的家,雖然他只在鹿港住了短暫時間就因故搬走,但那段時間我也是在那宅子進出頻繁的,所以對宅子的印象還算深刻。
那間屋子也位於老街上,格局相當簡單,只有一廳兩房,完全排列成直線,兩間房間由客廳進去的左側走道連通。
唯一特別的是第一間房間有兩扇門,一扇接走道,另一扇接客廳右側,走道往後走,後面有個小空地,再往後有個小廁所,洗衣煮飯都是在這空地的空間進行。
這樣的格局在老街裡算是小,住一家子四口實在克難勉強,但也還算精簡實用。
而這間看似平凡的屋子哪裡有問題?
問題在過了正廳後的第一間房間,那房間正位於這房子的正中間,那上頭有這間屋子的主梁。
傳統送肉粽,吊了人的是樹,就鋸樹送樹,吊了人的是梁,就鋸梁送梁,但若是主梁,要鋸那工程就過於浩大了,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送繩子了,而問題就出在這了。
「老一輩人說這樣送不淨。」
事情的發生,是我兒時玩伴一家都還未搬入之前,距今約30年前,民國七零年代。
那時的租客是一對外地來的年輕夫妻,夫妻恩愛,言行正常樂觀,平時與鄰和睦,兩人都有著平凡的工作,可以說是相當平凡的兩個人,卻有段時間突然消失,鄰人覺得奇怪,與屋主打聽,屋主也覺得奇怪,拿了鑰匙開門查看,才發現原來夫妻兩人竟是雙雙自掛,在主梁下綁了兩個肉粽。
屋主嚇壞了,鄰人也嚇壞了,又連絡不上他們其他家人,是靠鄰里幫他們辦了後事,屋主還辦了送煞儀式,但主梁鋸不得,太過麻煩,所以當初只送了繩子了事。
一年後這房子又租了出去,租給了一個單身男子,男子是個工人,與鄰里也是有招呼有說笑,他住了一段時間,又是突然消失,鄰里通知屋主,屋主忐忑來查看,發現這男子也恰巧在主梁綁了肉粽。
送煞儀式再開,但一樣只送了繩子。
隔年,房子又租給了一個外地來的年輕單身男子,這男子雖沒有工作,卻也熱心助人,常去鄰里家串門,鄰里有些雜事,他總願意熱情幫手,所以鄰里也常送些吃食用品給他,是個熱心且樂觀的人,他與鄰里混得極熟,鄰里有些事情說起來就比較不忌諱,提點了他這屋子並不乾淨,建議他搬走,還說能介紹其他屋子給他租,但那男子樂觀,聽聞這些事也不以為然,只是笑笑地說他會考慮看看。
但有些事卻不容人樂觀。
這次他也是突然無故消失了數周,鄰人擔心,便是再次通知了屋主,屋主也再次心懷忐忑,開門查看,果然又見那主梁下懸掛的身影。
三年綁四個肉粽,那得多兇?這下非鋸主梁不可,屋主與法師都定了主意。
那之後是浩大的工程,立鋼架撐起屋頂結構,與法師卸下主梁西送,送煞儀式罕見的謹慎龐大,而那新梁則是擇日再上。
但傳聞最毛骨聳然是卸下的主梁,上頭可不止四處繩痕,是有著無數繩痕的一根絕世兇梁。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