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化三百年記念會
在此為臺灣文化三百年記念會開幕典禮發表感言,實令人欣快。
回顧本島過往史實,渺邈不明,無從得知其詳情。近古時期西歐諸國人前來,試圖開拓東洋的通商之路,以此地為根據者漸多,尤其荷蘭人占據臺灣南部,致力於島民文化的開發,成果頗為可觀。我國人也先後渡海來臺,一時呈現宛如東西文化接點之景況。爾後幾經變遷,及至納入帝國治下,隨之奎運興隆,交通、產業面目一新, 居民皆安居樂業。我認為溫故知新乃處世箴言,亦是經世要諦。在改隸至今三十五年,島內皇澤均霑,全體居民謳歌聖代 6 之際,選定本島文化史上源深流長的此地〔臺南〕,舉行這個記念會, 辦理各項記念事業,回望過去以資未來發展,可說時、地皆宜,對文化進步的貢獻、皇國發展的裨益之處不少。希望能讓此次記念會的旨趣真正落實。
昭和五年(1930)十月二十六日
臺灣總督從三位勳一等 石塚英藏
史料展的特色
本次史料展在臺灣是首次嘗試,自不待言,在日本內地並非沒有前例。類似的展覽會,首先是在明治39 年〔1906〕 5月,東京帝室博物館蒐集嘉永以前的西洋進口品與參考品 ,舉辦一個特別展覽會;明治44 年〔1911〕5月, 為記念長崎縣廳舍落成,由長崎縣主辦長崎史料展覽會; 接著昭和4年〔1929〕3月,為記念大阪《朝日新聞》創刊50 周年,由該社主辦開國文化展覽會。但綜觀這三場活動的目錄,都未見如本史料展般的特色。亦即,以荷蘭相關書籍與文書等的份量而言,本史料展位居第一。這無疑是拜臺北帝國大學、總督府圖書館支援展品所賜,其結果的確是本史料展的一大特色。此外,以往的史料展只是將蒐羅的文物陳列出來而已,我們認為僅是如此的話,臺灣的史料展不會成功,而想要有系統的傳達歷史, 基於這樣的熱情,本會除了自己製作相關展品作為補充, 如拓本、照片、模型、風俗人偶等,也利用這次機會, 努力調查過去隱沒的史蹟、史實,很幸運的獲得一定程度的成果。例如搜索皇明墓地、蒐集到以往被忽略的碑碣和難能可貴的學術史料等,能夠取得絕非偶然發現的參考品,令我們感到欣喜和驕傲。
特別是各單位為了讓本次史料展成功,不吝提供各種支持,如報章雜誌的報導、歷史演講、記念出版、甚至發行明信片等,我們對其竭力達到盡善,由衷感謝。在此稍加細說具體內容,首先是《臺灣日日新報》,在文化三百年記念會活動開幕前,便連載了谷河梅人主筆翻譯的〈被遺誤的臺灣〉 ,及臺北帝大校長幣原坦有關鄭氏三代的文章,還有文學博士村上直次郎赤崁樓築城相關史話,及土木技師栗山俊一關於赤崁樓築城的研究等。《臺南新報》則連載新村文學博士指導的〈追溯臺灣文化的發祥史〉 ,及學習院大學教授板澤武雄〈荷蘭人的臺灣占據及其教化事業〉、宮原醫學博士 〈荷蘭的南支南洋活動──臺南市的文化建設〉等。此外,另有《臺灣新聞》及其他月刊週刊雜誌陸續刊登呼應本次活動的文章, 以實際行動表達支持。
另外,活動期間曾在臺南公會堂舉辦三場記念演講,講師與講題如下:
第一場│ 10 月26 日─
•荷蘭人與臺灣文化 臺北帝國大學教授 村上直次郎
•關於安平城址與赤崁樓 總督府技師 栗山俊一
第二場│ 10 月27 日─
•臺灣三百年的史料 總督府圖書館館長 山中樵
•清朝時代的臺灣文化 總督府囑託 尾崎秀真
第三場│ 11 月1日─
•鄭氏時代的文化 本會顧問 連雅堂
以上每場皆是滿席的熱情聽眾,對大家裨益良多,這些演講集結為《續臺灣文化史說》,和下列記念出版物一同發行。
被遺誤的臺灣
荷蘭臺灣太守 Frederick Coyett〔揆一〕原著
臺灣日日新報主筆 谷河梅人編譯
臺灣文化史說(內容如下)
一、從國史看三百年記念 文學博士 幣原坦
二、熱蘭遮城築城史話 文學博士 村上直次郎
三、蘭人的蕃社教育 同
四、臺灣蕃語文書 同
續臺灣文化史說(內容如下)
一、關於安平城址與赤崁樓 臺灣總督府技師 栗山俊一
二、臺灣三百年的史料 臺灣總督府圖書館館長 山中樵
三、鄭氏時代的文化 史蹟名勝天然記念物調查會委員 連雅堂
四、清朝時代的臺灣文化 臺灣史料編纂員 尾崎秀真
史料展覽會記念明信片(內容如下)
(一)新港文書 (二)臺南附近的古地圖 (三)熱蘭遮城古地圖
臺南景點明信片(內容如下)
(一)官幣中社臺南神社 (二)赤崁城 (三)赤崁樓 (四)臺南運河安平停泊處 (五)臺南運河臺南停泊處 (六)臺南公園 (七)臺南市大正街鳳凰木行道樹
臺南市景觀(正面鳥瞰圖,背面景點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本次文化三百年記念會,因緣最深的駐日荷蘭公使J. C.帕步斯特〔Jean Charles Pabst〕特地來臺,公使也親臨開幕典禮,並在會後的宴會上發表誠摯的祝賀,為本活動添增意義非凡的光彩。不僅如此,他後來可能向荷蘭國政府建言,於是該國政府頒發「奧蘭治──拿騷勳章(Orde van Oranje-Nassau)」給本會會長堀內林平,此舉表示本記念會努力於荷蘭文化研究及其遺跡保存的功勞受到肯定,又進一步證明了此次活動的成功。
最後,將本次史料展的展品目錄編纂為《臺灣史料集成》,以此永久記念,同時對直接或間接協助臺灣文化三百年記念會的諸賢,及提供史料展覽會展品的各位,謹致感謝之意。
臺灣文化三百年記念會
在此為臺灣文化三百年記念會開幕典禮發表感言,實令人欣快。
回顧本島過往史實,渺邈不明,無從得知其詳情。近古時期西歐諸國人前來,試圖開拓東洋的通商之路,以此地為根據者漸多,尤其荷蘭人占據臺灣南部,致力於島民文化的開發,成果頗為可觀。我國人也先後渡海來臺,一時呈現宛如東西文化接點之景況。爾後幾經變遷,及至納入帝國治下,隨之奎運興隆,交通、產業面目一新, 居民皆安居樂業。我認為溫故知新乃處世箴言,亦是經世要諦。在改隸至今三十五年,島內皇澤均霑,全體居民謳歌聖代 6 之際,選定本島文化史上源深流長的此地〔臺南〕,舉行這個記念會, 辦理各項記念事業,回望過去以資未來發展,可說時、地皆宜,對文化進步的貢獻、皇國發展的裨益之處不少。希望能讓此次記念會的旨趣真正落實。
昭和五年(1930)十月二十六日
臺灣總督從三位勳一等 石塚英藏
史料展的特色
本次史料展在臺灣是首次嘗試,自不待言,在日本內地並非沒有前例。類似的展覽會,首先是在明治39 年〔1906〕 5月,東京帝室博物館蒐集嘉永以前的西洋進口品與參考品 ,舉辦一個特別展覽會;明治44 年〔1911〕5月, 為記念長崎縣廳舍落成,由長崎縣主辦長崎史料展覽會; 接著昭和4年〔1929〕3月,為記念大阪《朝日新聞》創刊50 周年,由該社主辦開國文化展覽會。但綜觀這三場活動的目錄,都未見如本史料展般的特色。亦即,以荷蘭相關書籍與文書等的份量而言,本史料展位居第一。這無疑是拜臺北帝國大學、總督府圖書館支援展品所賜,其結果的確是本史料展的一大特色。此外,以往的史料展只是將蒐羅的文物陳列出來而已,我們認為僅是如此的話,臺灣的史料展不會成功,而想要有系統的傳達歷史, 基於這樣的熱情,本會除了自己製作相關展品作為補充, 如拓本、照片、模型、風俗人偶等,也利用這次機會, 努力調查過去隱沒的史蹟、史實,很幸運的獲得一定程度的成果。例如搜索皇明墓地、蒐集到以往被忽略的碑碣和難能可貴的學術史料等,能夠取得絕非偶然發現的參考品,令我們感到欣喜和驕傲。
特別是各單位為了讓本次史料展成功,不吝提供各種支持,如報章雜誌的報導、歷史演講、記念出版、甚至發行明信片等,我們對其竭力達到盡善,由衷感謝。在此稍加細說具體內容,首先是《臺灣日日新報》,在文化三百年記念會活動開幕前,便連載了谷河梅人主筆翻譯的〈被遺誤的臺灣〉 ,及臺北帝大校長幣原坦有關鄭氏三代的文章,還有文學博士村上直次郎赤崁樓築城相關史話,及土木技師栗山俊一關於赤崁樓築城的研究等。《臺南新報》則連載新村文學博士指導的〈追溯臺灣文化的發祥史〉 ,及學習院大學教授板澤武雄〈荷蘭人的臺灣占據及其教化事業〉、宮原醫學博士 〈荷蘭的南支南洋活動──臺南市的文化建設〉等。此外,另有《臺灣新聞》及其他月刊週刊雜誌陸續刊登呼應本次活動的文章, 以實際行動表達支持。
另外,活動期間曾在臺南公會堂舉辦三場記念演講,講師與講題如下:
第一場│ 10 月26 日─
•荷蘭人與臺灣文化 臺北帝國大學教授 村上直次郎
•關於安平城址與赤崁樓 總督府技師 栗山俊一
第二場│ 10 月27 日─
•臺灣三百年的史料 總督府圖書館館長 山中樵
•清朝時代的臺灣文化 總督府囑託 尾崎秀真
第三場│ 11 月1日─
•鄭氏時代的文化 本會顧問 連雅堂
以上每場皆是滿席的熱情聽眾,對大家裨益良多,這些演講集結為《續臺灣文化史說》,和下列記念出版物一同發行。
被遺誤的臺灣
荷蘭臺灣太守 Frederick Coyett〔揆一〕原著
臺灣日日新報主筆 谷河梅人編譯
臺灣文化史說(內容如下)
一、從國史看三百年記念 文學博士 幣原坦
二、熱蘭遮城築城史話 文學博士 村上直次郎
三、蘭人的蕃社教育 同
四、臺灣蕃語文書 同
續臺灣文化史說(內容如下)
一、關於安平城址與赤崁樓 臺灣總督府技師 栗山俊一
二、臺灣三百年的史料 臺灣總督府圖書館館長 山中樵
三、鄭氏時代的文化 史蹟名勝天然記念物調查會委員 連雅堂
四、清朝時代的臺灣文化 臺灣史料編纂員 尾崎秀真
史料展覽會記念明信片(內容如下)
(一)新港文書 (二)臺南附近的古地圖 (三)熱蘭遮城古地圖
臺南景點明信片(內容如下)
(一)官幣中社臺南神社 (二)赤崁城 (三)赤崁樓 (四)臺南運河安平停泊處 (五)臺南運河臺南停泊處 (六)臺南公園 (七)臺南市大正街鳳凰木行道樹
臺南市景觀(正面鳥瞰圖,背面景點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本次文化三百年記念會,因緣最深的駐日荷蘭公使J. C.帕步斯特〔Jean Charles Pabst〕特地來臺,公使也親臨開幕典禮,並在會後的宴會上發表誠摯的祝賀,為本活動添增意義非凡的光彩。不僅如此,他後來可能向荷蘭國政府建言,於是該國政府頒發「奧蘭治──拿騷勳章(Orde van Oranje-Nassau)」給本會會長堀內林平,此舉表示本記念會努力於荷蘭文化研究及其遺跡保存的功勞受到肯定,又進一步證明了此次活動的成功。
最後,將本次史料展的展品目錄編纂為《臺灣史料集成》,以此永久記念,同時對直接或間接協助臺灣文化三百年記念會的諸賢,及提供史料展覽會展品的各位,謹致感謝之意。
臺灣文化三百年記念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