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長的話
一九一五年五月六日的夜晚,當他的船駛近愛爾蘭的海岸,威廉・湯瑪斯・透納船長(Capt. William Thomas Turner)離開了船橋走向頭等艙的表演廳,他告訴他的觀眾們,明天五月七日星期五,船隻即將進入被德國劃入「作戰區」的愛爾蘭南部水域。這根本算不上新聞。船從紐約出發的那天早上,紐約報紙的船運版上已出現了一篇通知。它是由德國駐華盛頓大使館所發出,提醒讀者作戰區的存在並警告「懸掛英國旗幟,或是它任何盟國旗幟的船隻,都可能遭到摧毀」,搭乘這類船隻的旅客「風險自負。」雖然這個警告沒有特別點名哪一艘船,外界普遍解讀它針對的就是透納的露西塔尼亞號;的確,也至少有一家知名的大報《紐約世界報》將警告擺在冠達船運刊登的這艘船自家廣告旁邊。自此之後,根據搭乘頭等艙的劇場設計師奧立佛・伯納德(Oliver Bernard)的說法,幾乎所有的乘客整天就是「作夢、睡覺、吃飯想的都是潛艇。」
透納現在向觀眾們透露,當晚稍早前,船上已收到愛爾蘭外海有新的潛艇活動的無線電警告。他向大家保證沒有緊張的必要。
這段話如果是從其他人的口中說出,聽來可能會像完全無效的安慰劑,但透納本人深信不疑。他對德國潛艇的能耐抱持懷疑,尤其他的船被暱稱是橫渡大西洋的「海上灰狗」之一,正是以它傲人的航行速度得名。冠達船運的高層和他的看法一致。公司在紐約的主管對德國的警告做出了正式的回應。「事實上,露西塔尼亞號是海中最安全的船。它的速度讓所有潛艇都望之莫及。沒有德國的戰艦有辦法追上它或靠近它。」透納的親身經驗也證實了這一點:他在擔任另一艘船的船長時,據他自己研判曾兩度遭遇到潛艇,在他下令全速前進之後就順利擺脫它們。
■船隻滑過平靜的海面猶如一把剃刀滑過凝膠。
莫頓全神貫注他的工作,所以他「每幾分鐘就看到十幾件東西」。
到了兩點鐘,被安排第二批用餐的二等艙旅客午餐正吃到一半。頭等艙旅客則搭著電梯在兩層甲板間上下移動,電梯的動力是來自船上的發電機。
此時天候狀況完美,天色晴朗──宜人天氣讓女王城和金塞爾的一些家庭也來到老頭岬角野餐,享受暖洋洋的天氣,看著海上船舶的來往。他們正好也會看到露西塔尼亞號,在大約二十英里的海上,它巨大的煙囪朝著天空吐出黑煙。
在船「眼睛」位置的莫頓從船右舷往大海望去的景觀清楚而明亮。「在兩點十分,」他說:「我看了一眼我的錶,再把它放回口袋。我環視了船右側的海面,就我粗略的判斷,我看到大概約五百碼外海面爆出了一個泡沫,在船首右側四點位置。」在他看來,它像是個從水底浮出在水面爆裂的氣泡。
片刻之後,他看到某個東西在平滑的海面底下移動,一條跡線清楚有如「一隻隱形的手拿著粉筆在黑板上畫出來一樣。」
他趕緊拿他的擴音器。■透納船長離開了船橋,走下樓到他的艙房。大約一點三十分左右,已經離開舵輪位置的舵工強斯頓被派下去通知透納,此時距離金塞爾老頭岬角為「船首左舷十點,距離二十英哩」。船隻航行的路線正逐漸貼近海岸。
強斯頓又回到了船橋。半個小時後,剛過兩點鐘不久,他聽到了叫喊聲:「有一枚魚雷來了。」
■布景設計師奧立佛・伯納德正站在遊廊餐廳,「懶洋洋地」靠著窗子看著外面的景色。他看到了一個像是魚尾的東西出現船右側海面。接下來「一長串湧起的泡沫」劃過了水面,朝客輪而來。
一個美國女子從後面站到他旁邊說:「那不是魚雷吧,是嗎?」
「我驚訝得說不出話,」他說:「我渾身感到不舒服。」
它來了,這個讓每個人害怕的東西。「從離開紐約那一刻起,我們腦子想的、做夢夢的、吃飯、睡覺都是『潛水艇』,但是真正可怕的危險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卻幾乎無法相信自己親眼所見。」
伯納德說此時幾乎談不上恐懼。「我想所有的人,包括婦女和小孩在內,他們的恐懼感都比不上內心的驚訝和震撼,他們如今意識到,過去五天來半開玩笑談論到的恐懼竟終於成真。德國人的『虛張聲勢』實際上演了。」
海面的跡線仍持續朝他們前進。
■那第一場騷動、第一個在海上翻攪的泡沫,實際上是潛艇的發射管在釋放出魚雷時所排出的壓縮空氣。魚雷本身的長度為二十英呎,直徑二十英吋,它的頂端形狀如穀倉的尖圓頂,含有三百五十磅的黃色炸藥和稱為「黑炸耐」(Hexanite)的烈性炸藥。一般德國潛艇指揮官設定的深度為十五英呎,不過這枚魚雷則是在水面下十英呎航行。它的速度約三十五節,相當於時速四十英里,它的動力是由彈頭後方氣槽儲存的壓縮空氣推動,氣槽就緊靠炸藥隔艙的後方。空氣推動引擎的活塞,讓兩個推進器分別以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轉動,藉以維持魚雷不致滾動和偏移。這些空氣隨後排入海水中,形成氣泡而浮上海面。這些泡沫浮出水面需要幾秒鐘的時間,這表示魚雷本身永遠比水面上出現的跡線還要更前面。
隨著魚雷前進,從彈頭流過的海水推動了一個小推進器,它解開了魚雷在儲存期間預防爆炸的保險裝置。這個推進器從彈頭滑下並落入海底,並因此打開了一個啟動機制,在撞擊船身時會引爆魚雷更大部分的炸藥。一個陀螺儀則是維持魚雷的航線,調整它水平和垂直的偏轉。
在海面上留下的跡線有如一條長長的蒼白疤痕。在航海的術語裡,這種會逐漸消散的水流跡線,不管是來自船隻或魚雷,都被稱為「死亡航跡」(dead wake)。■平靜的海面讓一些旅客可以看到魚雷,清楚的程度教人吃驚。
手上還拿著麥迪西的書的杜懷特・哈里斯沿著船右側朝船尾走去時,某個東西吸引了他的目光。他寫道:「我看到魚雷過來了!──水中一條白色與淡綠色的長線!──我站著全身動彈不得!」
船上來自康乃狄克州的旅客,鎖鏈的銷售員詹姆斯・布魯克斯(James Brooks),他當時正在救生船甲板上散步,在他上一層的甲板──無線電甲板,朋友們正招呼他一起玩沙狐球。這兩個朋友是來自芝加哥的蒙塔古・格蘭特夫婦(Mr. and Mrs. Montagu Grant)。他爬上樓梯,從上層甲板朝他們走去時,看到了一條快速滑過水面的跡線。
「噢,沒錯,我看到魚雷過來,接著我大喊:『魚雷!』然後衝向樓梯後方的欄杆,身體前傾只靠一隻腳站立,從上往下看著客輪外側,看著我預期將發生的爆炸。」
任何人都應該覺得這個景象十分駭人。布魯克斯則是著了迷。他看到魚雷本身遠遠領先水面跡線在移動,穿過他形容是「美麗的碧綠色」海水。魚雷外表「像是包覆著銀白色的磷光,那是空氣從馬達排出造成的效果」。
他說:「那是個美麗的景象。」
一九一五年五月六日的夜晚,當他的船駛近愛爾蘭的海岸,威廉・湯瑪斯・透納船長(Capt. William Thomas Turner)離開了船橋走向頭等艙的表演廳,他告訴他的觀眾們,明天五月七日星期五,船隻即將進入被德國劃入「作戰區」的愛爾蘭南部水域。這根本算不上新聞。船從紐約出發的那天早上,紐約報紙的船運版上已出現了一篇通知。它是由德國駐華盛頓大使館所發出,提醒讀者作戰區的存在並警告「懸掛英國旗幟,或是它任何盟國旗幟的船隻,都可能遭到摧毀」,搭乘這類船隻的旅客「風險自負。」雖然這個警告沒有特別點名哪一艘船,外界普遍解讀它針對的就是透納的露西塔尼亞號;的確,也至少有一家知名的大報《紐約世界報》將警告擺在冠達船運刊登的這艘船自家廣告旁邊。自此之後,根據搭乘頭等艙的劇場設計師奧立佛・伯納德(Oliver Bernard)的說法,幾乎所有的乘客整天就是「作夢、睡覺、吃飯想的都是潛艇。」
透納現在向觀眾們透露,當晚稍早前,船上已收到愛爾蘭外海有新的潛艇活動的無線電警告。他向大家保證沒有緊張的必要。
這段話如果是從其他人的口中說出,聽來可能會像完全無效的安慰劑,但透納本人深信不疑。他對德國潛艇的能耐抱持懷疑,尤其他的船被暱稱是橫渡大西洋的「海上灰狗」之一,正是以它傲人的航行速度得名。冠達船運的高層和他的看法一致。公司在紐約的主管對德國的警告做出了正式的回應。「事實上,露西塔尼亞號是海中最安全的船。它的速度讓所有潛艇都望之莫及。沒有德國的戰艦有辦法追上它或靠近它。」透納的親身經驗也證實了這一點:他在擔任另一艘船的船長時,據他自己研判曾兩度遭遇到潛艇,在他下令全速前進之後就順利擺脫它們。
■船隻滑過平靜的海面猶如一把剃刀滑過凝膠。
莫頓全神貫注他的工作,所以他「每幾分鐘就看到十幾件東西」。
到了兩點鐘,被安排第二批用餐的二等艙旅客午餐正吃到一半。頭等艙旅客則搭著電梯在兩層甲板間上下移動,電梯的動力是來自船上的發電機。
此時天候狀況完美,天色晴朗──宜人天氣讓女王城和金塞爾的一些家庭也來到老頭岬角野餐,享受暖洋洋的天氣,看著海上船舶的來往。他們正好也會看到露西塔尼亞號,在大約二十英里的海上,它巨大的煙囪朝著天空吐出黑煙。
在船「眼睛」位置的莫頓從船右舷往大海望去的景觀清楚而明亮。「在兩點十分,」他說:「我看了一眼我的錶,再把它放回口袋。我環視了船右側的海面,就我粗略的判斷,我看到大概約五百碼外海面爆出了一個泡沫,在船首右側四點位置。」在他看來,它像是個從水底浮出在水面爆裂的氣泡。
片刻之後,他看到某個東西在平滑的海面底下移動,一條跡線清楚有如「一隻隱形的手拿著粉筆在黑板上畫出來一樣。」
他趕緊拿他的擴音器。■透納船長離開了船橋,走下樓到他的艙房。大約一點三十分左右,已經離開舵輪位置的舵工強斯頓被派下去通知透納,此時距離金塞爾老頭岬角為「船首左舷十點,距離二十英哩」。船隻航行的路線正逐漸貼近海岸。
強斯頓又回到了船橋。半個小時後,剛過兩點鐘不久,他聽到了叫喊聲:「有一枚魚雷來了。」
■布景設計師奧立佛・伯納德正站在遊廊餐廳,「懶洋洋地」靠著窗子看著外面的景色。他看到了一個像是魚尾的東西出現船右側海面。接下來「一長串湧起的泡沫」劃過了水面,朝客輪而來。
一個美國女子從後面站到他旁邊說:「那不是魚雷吧,是嗎?」
「我驚訝得說不出話,」他說:「我渾身感到不舒服。」
它來了,這個讓每個人害怕的東西。「從離開紐約那一刻起,我們腦子想的、做夢夢的、吃飯、睡覺都是『潛水艇』,但是真正可怕的危險出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卻幾乎無法相信自己親眼所見。」
伯納德說此時幾乎談不上恐懼。「我想所有的人,包括婦女和小孩在內,他們的恐懼感都比不上內心的驚訝和震撼,他們如今意識到,過去五天來半開玩笑談論到的恐懼竟終於成真。德國人的『虛張聲勢』實際上演了。」
海面的跡線仍持續朝他們前進。
■那第一場騷動、第一個在海上翻攪的泡沫,實際上是潛艇的發射管在釋放出魚雷時所排出的壓縮空氣。魚雷本身的長度為二十英呎,直徑二十英吋,它的頂端形狀如穀倉的尖圓頂,含有三百五十磅的黃色炸藥和稱為「黑炸耐」(Hexanite)的烈性炸藥。一般德國潛艇指揮官設定的深度為十五英呎,不過這枚魚雷則是在水面下十英呎航行。它的速度約三十五節,相當於時速四十英里,它的動力是由彈頭後方氣槽儲存的壓縮空氣推動,氣槽就緊靠炸藥隔艙的後方。空氣推動引擎的活塞,讓兩個推進器分別以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轉動,藉以維持魚雷不致滾動和偏移。這些空氣隨後排入海水中,形成氣泡而浮上海面。這些泡沫浮出水面需要幾秒鐘的時間,這表示魚雷本身永遠比水面上出現的跡線還要更前面。
隨著魚雷前進,從彈頭流過的海水推動了一個小推進器,它解開了魚雷在儲存期間預防爆炸的保險裝置。這個推進器從彈頭滑下並落入海底,並因此打開了一個啟動機制,在撞擊船身時會引爆魚雷更大部分的炸藥。一個陀螺儀則是維持魚雷的航線,調整它水平和垂直的偏轉。
在海面上留下的跡線有如一條長長的蒼白疤痕。在航海的術語裡,這種會逐漸消散的水流跡線,不管是來自船隻或魚雷,都被稱為「死亡航跡」(dead wake)。■平靜的海面讓一些旅客可以看到魚雷,清楚的程度教人吃驚。
手上還拿著麥迪西的書的杜懷特・哈里斯沿著船右側朝船尾走去時,某個東西吸引了他的目光。他寫道:「我看到魚雷過來了!──水中一條白色與淡綠色的長線!──我站著全身動彈不得!」
船上來自康乃狄克州的旅客,鎖鏈的銷售員詹姆斯・布魯克斯(James Brooks),他當時正在救生船甲板上散步,在他上一層的甲板──無線電甲板,朋友們正招呼他一起玩沙狐球。這兩個朋友是來自芝加哥的蒙塔古・格蘭特夫婦(Mr. and Mrs. Montagu Grant)。他爬上樓梯,從上層甲板朝他們走去時,看到了一條快速滑過水面的跡線。
「噢,沒錯,我看到魚雷過來,接著我大喊:『魚雷!』然後衝向樓梯後方的欄杆,身體前傾只靠一隻腳站立,從上往下看著客輪外側,看著我預期將發生的爆炸。」
任何人都應該覺得這個景象十分駭人。布魯克斯則是著了迷。他看到魚雷本身遠遠領先水面跡線在移動,穿過他形容是「美麗的碧綠色」海水。魚雷外表「像是包覆著銀白色的磷光,那是空氣從馬達排出造成的效果」。
他說:「那是個美麗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