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章 截獲的電報(摘錄)

早班的第一份訊息跟往常一樣悄然無聲地沿著氣送管送出,最後砰的一聲掉進了網籃裡。英國海軍情報局的值勤軍官扭開訊息筒,檢視筒子裡裝的被攔截的德國無線電報,他並未注意到當中有任何不尋常的意義。軍官一眼瞧見這個訊息使用了非海軍的密碼,於是又將訊息塞進氣送管,將其轉寄到內室的政治處,之後便不再理會。這一天是一九一七年一月十七日,大戰已經過了一半,持續三十個月的鏖戰與大肆屠殺,卻未換來任何成果。
這天早上,在內室──白廳最機密的地方──值勤的是兩名被借調過來從事密碼工作的民間人士,為了隱匿工作內容,這個單位索性以所在的工作地點命名:四十號室(Room 40)。這兩名民間人士,一位是威廉.蒙哥馬利牧師(Reverend William Montgomery),他是個身材高大、頭髮斑白的四十六歲學者;另一位是奈傑爾.德.格雷(Nigel de Grey),他是從威廉.海因曼(William Heinemann)出版社借調過來的三十一歲年輕出版商。兩人都不知道自己即將促成一起歷史事件。德.格雷攤開被攔截的電報,看到上面有好幾排數字,這些數字每四到五個為一組,有時零星出現三個為一組。兩人沉默地看著電報,一時不知如何下手,此時的他們並未發現,隱藏在這些不規則的零亂數字背後,將是一把打開戰爭僵局的鑰匙。德.格雷只覺得這份電報的長度很不尋常;他估計這份電報有著超過一千組的數字。
戰爭邁入第三個冬季,這一天,灰濛濛的早晨就像英國的命運一樣寒冷刺骨,也像英國的希望一樣黯淡無光。索姆河戰役(Somme)造成的可怕損失──英軍在短短一天之內損失六萬人,而在長達五個月的戰役期間,協約國與同盟國士兵的陣亡人數竟超過百萬――並未對戰局有分毫的影響。德國的興登堡防線(Hindenburg Line)依然牢不可破。整場戰爭一直重複這樣的場景,大量的人命像水一樣被任意消耗,光是凡爾登(Verdun)一地的死亡人數就達到五十萬人,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非但無法取得戰略優勢,反而像兩頭彼此打鬥的巨大麋鹿,因為鹿角牢牢卡死而難以脫身。戰爭進行至此,法國人已經精疲力竭,俄羅斯人正垂死掙扎,至於剛加入協約國的羅馬尼亞(Rumania)則是遭到同盟國攻陷,淪為廢墟。
然而敵軍陣營也沒好到哪裡去。德國人僅能仰賴馬鈴薯糊口,而且開始徵召十五歲的孩子從軍,愈發嚴厲的措施,使得已經千瘡百孔的德意志帝國更加捉襟見肘。幾個星期前,德國要求和平協商,但其實只是緩兵之計,德國故意提出協約國一定會拒絕的方案,讓總參謀部有時間從德國後方與已經搖搖欲墜的奧匈帝國壓榨出更多的士兵送往前方受苦與犧牲。四十號室懷疑這份電報一定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因為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德國領導人比協約國早一步放棄了對全面勝利的執念。
英國依然咬牙堅持,但問題是欠缺資金,更糟的是無計可施。新指揮官毫無新意,只是延續老路子,他們從未反省在西線再次發動攻勢是否有其必要,只是一味地堅持進攻,結果證明一切只是白費工夫。想結束這場戰爭似乎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蒙哥馬利與德.格雷檢視這些排列得密密麻麻的數字組,試圖將其轉譯成可理解的文字情報,不過他們覺得這些數字組隱匿的訊息頂多就像他們前不久攔截到的在柏林與華府之間傳送的與和平協商有關的冗長電報。和平協商是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最重視的目標,他決心停止這場戰爭,試圖達成妥協與和平。然而威爾遜過於一廂情願,完全無視交戰國的拚戰決心與毫無妥協的意願。柏林一直維持與威爾遜的溝通管道,目的是為了讓美國維持中立。柏林與華府的對話激怒了協約國。協約國寄望美國的不是居中協調,而是美國新興且尚未運用的龐大力量。除非美國參戰,否則絕不可能打破戰爭僵局。武器、金錢、艦艇與人力,這些都是資源耗盡的協約國亟需美國援助的,然而威爾遜卻毫無提供的意思。威爾遜戴著眼鏡,一副不為所動的樣子,只是不斷地告誡交戰雙方該怎麼做。整個局勢看起來,美國人似乎是想等到歐洲倒地不起才願意出手。
德.格雷注意到訊息第一排有一組數字13042,他認為這是德國外交部密碼編號13040的變體。德.格雷將這個號碼指給蒙哥馬利看,蒙哥馬利於是打開保險箱,從裡面拿出一本簿子,他小心翼翼拿著這本簿子,彷彿像拿著一只上面貼著「毒藥」標籤的瓶子一樣!即使這本簿子的封面沒有可見的骷髏頭與交叉骨的標誌,這本簿子的歷史也早已堆積了不只一具人骨,因為為了拼湊出這本簿子,不僅翻攪海底,還付出了鮮血、生命與榮譽。這本簿子是德國密碼簿編號13040的副本。除了編號13040的密碼簿,蒙哥馬利還拿了另一本簿子,裡面記載了四十號室收集的所有與13040密碼有關的變體密碼。在此之前,德.格雷與蒙哥馬利辛苦地將截獲的數百封電報進行歸檔與核對,逐漸找出了辨識這些變體密碼的方式,同時也重建了部分解密的密鑰,可以用來處理一些加密的訊息,例如他們現在手上拿到的這份電報。
兩名解碼人員首先試圖解開簽名部分,希望以此為開端,讓他們釐清訊息的性質。訊息最後一排的倒數第三組數字,有一個90000以上的數字組,97556。這種大數通常編碼人員會保留下來,專門用在名稱或不常用的特殊詞彙上,這些特殊詞彙會在訊息編碼之後,添加在訊息末尾。蒙哥馬利與德.格雷根據先前重建的密碼簿,把重點放在97556上。很順利地,彷彿揮舞魔杖點石成金一般,97556很快就轉變成他們熟悉的名字,「齊默爾曼」(Zimmermann),德國外交大臣。
他們回到電報的開頭,開始尋找收信人,然而最前面的幾個字顯示的並不是名字,而是「極機密」,然後是「給閣下的個人資訊」。由於這則訊息是寄給華府,所以電報中的閣下肯定是指派駐華府的德國大使,馮.伯恩斯托夫伯爵(Count von Bernstorff)。
到目前為止,一切看起來都像是例行公事,正當他們尋思下一步要從何著手時,一個意想不到的詞出現了──「墨西哥」。他們疑惑著德國人提到墨西哥要做什麼,於是好奇地繼續進行下去,接下來出現了「同盟」,他們又繼續進行,令他們吃驚的是,接下來出現的居然是「日本」,然後又出現了「我們與日本」。兩名解碼人員互看了一眼,腦中開始出現大膽的猜測。難道身為協約國一員的日本要投向敵方陣營了嗎?他們感受到事態緊急,趕緊接著進行手中的工作,他們變得極為專注,口中不再念念有詞,只是靜靜地加快速度,在紙上留下潦草的字跡。他們焦急地在密碼簿來回翻找,紙頁不斷地窸窣作響,同時空白的紙上很快寫滿了測試與刪掉的詞彙,但符合的詞彙也持續增加。兩個小時之後,儘管仍存在許多闕漏,但可理解的字句已大致成形。(未完)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