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希臘經典,是普羅米修斯之後的又一火種
閱讀西方人文經典,從希臘文學和思想開始,我想大概不外乎三個基本的需求。
第一個是知識的需求。希臘被公認為西方思想的源頭,對於認識西方經典來說,我們需要關於這個源頭的知識。從荷馬史詩、古代抒情詩,到歷史著作和戲劇,再到哲學,古希臘的文學和思想魅力無窮,是一個知識的寶庫。為此,在這本書中,我們將要閱讀荷馬、海希奧德、莎芙、品達和西蒙尼特斯的詩作,伊索的寓言,艾斯奇勒斯、索福克里斯、尤里比底斯、阿里斯托芬的戲劇,希羅多德、修昔底德和色諾芬的歷史著作,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哲學著作。
第二個是了解人類歷史的普遍經驗或教訓的需求。一些人們耳熟能詳的西方習語,如潘朵拉的盒子(Pandora's box,指沒有預料到的禍害和災難)、卡珊德拉的預言(Cassandra's metaphor,指被忽視的預言和壞消息的報告者)、阿基里斯之踵(Achilles's heel,指致命弱點)、納西瑟斯(Narcissus,指自戀情結)等,都包含著人類普遍的經驗教訓。我們今天講批判性思維,經常會追溯到蘇格拉底(Socrates,西元前470~前399年)的辯詰方法;他還有許多流傳了千百年的智慧之言,如「認識你自己」、「無知即罪惡」、「人可以犯錯,但是不可犯同一個錯」、「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快樂的豬,一種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樂的豬」。
第三個是思索如何關連當下的需求。這要求我們從以上歷史的普遍經驗或教訓中,再提煉出與我們的問題意識特別相關的部分。例如,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雄心勃勃的政治建構雖然是基於人類普遍能夠駕馭的假定,但相當程度上,是旨在抵禦無所不在的暴政威脅和人類激動情緒的狂暴力量。又例如,修昔底德認為,伯羅奔尼撒戰爭是當時國家間等級結構發生變化的結果:雅典想要擴充帝國,超過斯巴達,實力增長後引起斯巴達的恐懼和敵意,使得戰爭不可避免。一個國家的崛起反而會招致強敵的打擊,強大未必就安全,這就是修昔底德的「安全悖論」,也是人們現在關心的「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
這本書將會兼顧這三個需求,後兩個需求對獨立思考的要求會更高,這兩種需求也經常是交織在一起的。是否能啟用問題意識取決於每個人對問題的關注和敏感,也取決於他在特定時代和環境中的特殊體驗和感受。你對現實狀況的感受能夠讓你感覺到自己的人生是否有意義,或需要怎樣的意義,從而也就能對你的群體提出相同的問題。只要有心,你一定可以從古希臘的經典中找到一些有用的答案,雖然不完整或有時代的隔閡──比如,我們今天在思考自由憲政和法治民主的時候,也不宜期待希臘思想給予我們它不能給予的東西,但是比你自己獨自在純粹的黑暗中摸索總要好得多。
閱讀西方人文經典,從希臘文學和思想開始,我想大概不外乎三個基本的需求。
第一個是知識的需求。希臘被公認為西方思想的源頭,對於認識西方經典來說,我們需要關於這個源頭的知識。從荷馬史詩、古代抒情詩,到歷史著作和戲劇,再到哲學,古希臘的文學和思想魅力無窮,是一個知識的寶庫。為此,在這本書中,我們將要閱讀荷馬、海希奧德、莎芙、品達和西蒙尼特斯的詩作,伊索的寓言,艾斯奇勒斯、索福克里斯、尤里比底斯、阿里斯托芬的戲劇,希羅多德、修昔底德和色諾芬的歷史著作,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哲學著作。
第二個是了解人類歷史的普遍經驗或教訓的需求。一些人們耳熟能詳的西方習語,如潘朵拉的盒子(Pandora's box,指沒有預料到的禍害和災難)、卡珊德拉的預言(Cassandra's metaphor,指被忽視的預言和壞消息的報告者)、阿基里斯之踵(Achilles's heel,指致命弱點)、納西瑟斯(Narcissus,指自戀情結)等,都包含著人類普遍的經驗教訓。我們今天講批判性思維,經常會追溯到蘇格拉底(Socrates,西元前470~前399年)的辯詰方法;他還有許多流傳了千百年的智慧之言,如「認識你自己」、「無知即罪惡」、「人可以犯錯,但是不可犯同一個錯」、「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快樂的豬,一種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樂的豬」。
第三個是思索如何關連當下的需求。這要求我們從以上歷史的普遍經驗或教訓中,再提煉出與我們的問題意識特別相關的部分。例如,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雄心勃勃的政治建構雖然是基於人類普遍能夠駕馭的假定,但相當程度上,是旨在抵禦無所不在的暴政威脅和人類激動情緒的狂暴力量。又例如,修昔底德認為,伯羅奔尼撒戰爭是當時國家間等級結構發生變化的結果:雅典想要擴充帝國,超過斯巴達,實力增長後引起斯巴達的恐懼和敵意,使得戰爭不可避免。一個國家的崛起反而會招致強敵的打擊,強大未必就安全,這就是修昔底德的「安全悖論」,也是人們現在關心的「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
這本書將會兼顧這三個需求,後兩個需求對獨立思考的要求會更高,這兩種需求也經常是交織在一起的。是否能啟用問題意識取決於每個人對問題的關注和敏感,也取決於他在特定時代和環境中的特殊體驗和感受。你對現實狀況的感受能夠讓你感覺到自己的人生是否有意義,或需要怎樣的意義,從而也就能對你的群體提出相同的問題。只要有心,你一定可以從古希臘的經典中找到一些有用的答案,雖然不完整或有時代的隔閡──比如,我們今天在思考自由憲政和法治民主的時候,也不宜期待希臘思想給予我們它不能給予的東西,但是比你自己獨自在純粹的黑暗中摸索總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