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己的背包自己背──人生的第一個22km
Matosinhos - Vila de Conde 歷時九小時
背包就像自己的人生,裝多裝少且無論裡面是什麼都得自己背著走,不能把自己的人生交給別人背負。
終於迎來了天亮,我們早早起了床收拾,七點鐘快遞人員就來領取我們今日要寄送的需要兵分兩路的行李。我們只需要一人背一個背包,帶一根登山杖上路。兄妹倆的背包重約三公斤,我和外婆的約五公斤,裡面裝了雨衣雨傘和急救藥品,以及很重要的沿路補給品──食物和水(因為不確定在肚子餓的時候能否找到餐廳和商店)。
我們四個裝扮得像是要去奔赴戰場的勇士,帶好各自的武器即將征上這趟充滿挑戰的旅程。人生第一次,朝聖的第一天,外婆和兄妹倆既興奮又期待又害怕著,今天會發生什麼呢?
不捨地關上我們住了三晚的位於波爾圖市區的民宿房門,在心裡默默許願下次還來。怕吵醒樓下鄰居,我們輕手輕腳走下樓梯,再悄悄關上重重的大鐵門,走出大樓站在街道上。沐浴著清晨溫柔的陽光,我大口貪婪地呼吸著早起的清新空氣。此時街上少有行人,空曠的街道散發著剛甦醒過來的迷人氣息,我的臉上洋溢著滿足又期待的笑容,閉著眼睛深呼吸,我要吸入這來自光的能量和深情擁抱這充滿意義的一日之晨。
「媽,車來了!」哥哥大吼一聲,把陶醉在這空氣中的我拉回了現實。
「啊,上車!」我停止生長自己的抒情細胞,趕緊跳上車。
葡萄牙海岸線朝聖之路的起點是位於波爾圖西北部的馬托西紐什(Matosinhos),從我們住的市中心到那裡可以乘坐捷運(Mercado),但因為弄不太明白波爾圖的公交系統,加上今天路程不短,為了節省時間可以早點到達目的地,去往起點馬托西紐什的這段路就叫了計程車,二十幾分鐘就到了。下了計程車,站在起點,才算真正踏上了朝聖之路。
「媽,快看,這裡有黃色箭頭!」
妹妹興奮地指著一個通往天橋的樓梯的側面,我發現在扶手處果然有一個不太醒目的用油漆畫的黃色小箭頭,安安靜靜躺在那提醒我們──「要上橋囉!」順著指引上了橋之後又接二連三的在低矮的路燈墩上、橋梁上、電線桿上發現了黃色箭頭,幾乎每十米就有一個。不得不感嘆那些為朝聖者服務的工作者們真的很貼心,讓我們第一天踏上旅途的第一刻就感到很窩心。
在路上,支持我們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信心、勇氣、毅力、希望,還是決心?其實都有,不過最重要的當然是黃色箭頭啦,看到箭頭就好似吃了一顆定心丸。跟著箭頭走就不會找不到方向,完全不需要手機導航,每走一小段路都能看到明確的標誌,越是有分岔口或是路起伏有點大的地方就越醒目,想迷路都難。
可愛親切的箭頭有時候會被畫在地上、電線桿上、牆上、石墩上,甚至在垃圾桶上,當然也有官方製作的正式的路標。如果在某些岔路迷失的時候不要慌,睜大眼睛好好找看看一定會發現它們的影子。有些箭頭可能是因為長時間的風吹日曬掉漆或掉顏色了不太明顯。才踏上第一天的路就看到那麼多小箭頭,兄妹倆好開心,大展尋寶(箭頭)遊戲。
我們從市區漸漸走到海邊,微風、暖陽、舒適的溫度,一直散步下去會很愜意,只是這個散步的距離有點遠,從起點Matosinhos到我們今晚住宿的小鎮有足足22公里,按照成人正常的腳程來說需要走6小時左右,小孩的話估計就要多加兩三小時吧。沒關係,我們就邊歇邊走,只要不太誇張地沿路逗留,天黑之前一定能到達目的地。
漫步在濱海城市的海邊,放眼望去我們的左側是一望無垠的大西洋,前面是一條非常筆直又平坦的木板棧道。天很藍,可以清晰地看到三架飛機交錯在空中,拉出長長的白色尾巴,我沉浸在此刻這幅天然畫卷中,如果躺在旁邊的草地上欣賞天空該多愜意啊……
「媽咪,我想休息一下。」妹妹耷拉著腦袋有氣無力,完全沒有心情去欣賞美景。
「累了嗎?那我們走慢一點吧,來我拉著你。」
妹妹才走了半小時就走不動了,不得不放慢腳步。我們的生活環境鮮少有機會長時間為了走路而走路,除了偶爾約朋友爬山健行才有機會遠距行走,平時要去哪裡也都是坐車。交通越來越便利,人們就越來越懶惰,在藉口說節省時間的同時,也讓我們的雙腿得不到足夠的鍛鍊。出發前我們在台灣沒有特別訓練腿力,但在入境歐洲後在維也納和波爾圖每天的行走逛街幾乎都超出十公里,應該說也達到提前一個禮拜的暖身練習要求了。此時走不動除了身體的疲累,更多的是對接下來的距離的恐懼和擔憂吧。想到走了那麼久才完成兩公里,還剩下二十公里要走好幾個小時,換作大人都很心累吧,意志不夠堅定的話在第一天就很容易崩潰或放棄。
不過還好,我們不趕時間,不急,心態最重要。拉著妹妹的小手閒庭信步在海邊棧道上,帶著淡淡海味的微風吹進了心裡。回想當初做決定前的猶豫,沒想到現在就已經踏在了夢想之路上。不僅感嘆,有多少沒有被我們實現的夢想都去哪兒了?曾經的我們或許幼稚、目光短淺、迷茫,一直在想,一直在等待,直到歲月教會我們「想那麼多不如去做」、「再不做就老了」、「走出去就不怕了」、「誰知道下次是何時」,當明白這些道理,邁出行動的第一步的時候就已經戰勝自己了。怕就怕在,想了一輩子唸了一輩子,終究還是停留在原地。我們在每一個決定中讓自己成長,亦或是在每一個決定中讓自己失望,都在一念之間。
以上內容節錄自《祖孫三代的朝聖之旅》張茜Xixi◎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650.pdf
Matosinhos - Vila de Conde 歷時九小時
背包就像自己的人生,裝多裝少且無論裡面是什麼都得自己背著走,不能把自己的人生交給別人背負。
終於迎來了天亮,我們早早起了床收拾,七點鐘快遞人員就來領取我們今日要寄送的需要兵分兩路的行李。我們只需要一人背一個背包,帶一根登山杖上路。兄妹倆的背包重約三公斤,我和外婆的約五公斤,裡面裝了雨衣雨傘和急救藥品,以及很重要的沿路補給品──食物和水(因為不確定在肚子餓的時候能否找到餐廳和商店)。
我們四個裝扮得像是要去奔赴戰場的勇士,帶好各自的武器即將征上這趟充滿挑戰的旅程。人生第一次,朝聖的第一天,外婆和兄妹倆既興奮又期待又害怕著,今天會發生什麼呢?
不捨地關上我們住了三晚的位於波爾圖市區的民宿房門,在心裡默默許願下次還來。怕吵醒樓下鄰居,我們輕手輕腳走下樓梯,再悄悄關上重重的大鐵門,走出大樓站在街道上。沐浴著清晨溫柔的陽光,我大口貪婪地呼吸著早起的清新空氣。此時街上少有行人,空曠的街道散發著剛甦醒過來的迷人氣息,我的臉上洋溢著滿足又期待的笑容,閉著眼睛深呼吸,我要吸入這來自光的能量和深情擁抱這充滿意義的一日之晨。
「媽,車來了!」哥哥大吼一聲,把陶醉在這空氣中的我拉回了現實。
「啊,上車!」我停止生長自己的抒情細胞,趕緊跳上車。
葡萄牙海岸線朝聖之路的起點是位於波爾圖西北部的馬托西紐什(Matosinhos),從我們住的市中心到那裡可以乘坐捷運(Mercado),但因為弄不太明白波爾圖的公交系統,加上今天路程不短,為了節省時間可以早點到達目的地,去往起點馬托西紐什的這段路就叫了計程車,二十幾分鐘就到了。下了計程車,站在起點,才算真正踏上了朝聖之路。
「媽,快看,這裡有黃色箭頭!」
妹妹興奮地指著一個通往天橋的樓梯的側面,我發現在扶手處果然有一個不太醒目的用油漆畫的黃色小箭頭,安安靜靜躺在那提醒我們──「要上橋囉!」順著指引上了橋之後又接二連三的在低矮的路燈墩上、橋梁上、電線桿上發現了黃色箭頭,幾乎每十米就有一個。不得不感嘆那些為朝聖者服務的工作者們真的很貼心,讓我們第一天踏上旅途的第一刻就感到很窩心。
在路上,支持我們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信心、勇氣、毅力、希望,還是決心?其實都有,不過最重要的當然是黃色箭頭啦,看到箭頭就好似吃了一顆定心丸。跟著箭頭走就不會找不到方向,完全不需要手機導航,每走一小段路都能看到明確的標誌,越是有分岔口或是路起伏有點大的地方就越醒目,想迷路都難。
可愛親切的箭頭有時候會被畫在地上、電線桿上、牆上、石墩上,甚至在垃圾桶上,當然也有官方製作的正式的路標。如果在某些岔路迷失的時候不要慌,睜大眼睛好好找看看一定會發現它們的影子。有些箭頭可能是因為長時間的風吹日曬掉漆或掉顏色了不太明顯。才踏上第一天的路就看到那麼多小箭頭,兄妹倆好開心,大展尋寶(箭頭)遊戲。
我們從市區漸漸走到海邊,微風、暖陽、舒適的溫度,一直散步下去會很愜意,只是這個散步的距離有點遠,從起點Matosinhos到我們今晚住宿的小鎮有足足22公里,按照成人正常的腳程來說需要走6小時左右,小孩的話估計就要多加兩三小時吧。沒關係,我們就邊歇邊走,只要不太誇張地沿路逗留,天黑之前一定能到達目的地。
漫步在濱海城市的海邊,放眼望去我們的左側是一望無垠的大西洋,前面是一條非常筆直又平坦的木板棧道。天很藍,可以清晰地看到三架飛機交錯在空中,拉出長長的白色尾巴,我沉浸在此刻這幅天然畫卷中,如果躺在旁邊的草地上欣賞天空該多愜意啊……
「媽咪,我想休息一下。」妹妹耷拉著腦袋有氣無力,完全沒有心情去欣賞美景。
「累了嗎?那我們走慢一點吧,來我拉著你。」
妹妹才走了半小時就走不動了,不得不放慢腳步。我們的生活環境鮮少有機會長時間為了走路而走路,除了偶爾約朋友爬山健行才有機會遠距行走,平時要去哪裡也都是坐車。交通越來越便利,人們就越來越懶惰,在藉口說節省時間的同時,也讓我們的雙腿得不到足夠的鍛鍊。出發前我們在台灣沒有特別訓練腿力,但在入境歐洲後在維也納和波爾圖每天的行走逛街幾乎都超出十公里,應該說也達到提前一個禮拜的暖身練習要求了。此時走不動除了身體的疲累,更多的是對接下來的距離的恐懼和擔憂吧。想到走了那麼久才完成兩公里,還剩下二十公里要走好幾個小時,換作大人都很心累吧,意志不夠堅定的話在第一天就很容易崩潰或放棄。
不過還好,我們不趕時間,不急,心態最重要。拉著妹妹的小手閒庭信步在海邊棧道上,帶著淡淡海味的微風吹進了心裡。回想當初做決定前的猶豫,沒想到現在就已經踏在了夢想之路上。不僅感嘆,有多少沒有被我們實現的夢想都去哪兒了?曾經的我們或許幼稚、目光短淺、迷茫,一直在想,一直在等待,直到歲月教會我們「想那麼多不如去做」、「再不做就老了」、「走出去就不怕了」、「誰知道下次是何時」,當明白這些道理,邁出行動的第一步的時候就已經戰勝自己了。怕就怕在,想了一輩子唸了一輩子,終究還是停留在原地。我們在每一個決定中讓自己成長,亦或是在每一個決定中讓自己失望,都在一念之間。
以上內容節錄自《祖孫三代的朝聖之旅》張茜Xixi◎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65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