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所謂的挪威人
18 工作態度
因緣際會,我居然也成了奧斯陸索里區(Solli)國際扶輪社的常客,這支扶輪社的特色之一,即所有成員皆是外國人(非挪威籍),彼此之間的國籍分屬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和韓國,我這台灣人也有幸參與其中。通常我並不十分熱衷這類社交場合,但他們每週都會固定舉辦一場小型聯誼座談,並邀請專業人士發表個人的挪威經驗,舉凡食衣住行到如何經商做生意,議題堪稱五花八門,透過同為「外國人」的視角,大家得以在相同的基礎上互相交流,因此也還算是個頗具實用性的活動。
然而我發現,一段時間以來最易引起各方討論的話題,總是圍繞在挪威的「職場規則」,這也顯現了挪威人的工作態度的確別具特色。儘管同為「歐洲人」,扶輪社裡的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都未必能百分之百融入當地的工作模式,更別提俄羅斯人得花多大的力氣去適應這座斯堪地那維亞王國的獨有文化。我相信,挪威人可能想都沒想過,奧斯陸居然有一群人,固定每個禮拜聚在一起,關起門來對著他們的國家品頭論足,而這當然是因為挪威有太多「反常理」現象,以至於我們這群初來乍到的外國人,剛開始真的是有些無所適從。
例如俄羅斯人便非常不習慣挪威人處理事情時呆板、不知變通的一面。在俄羅斯做生意,人脈就是金脈,裙帶關係東遷西扯愈擴愈大,表示個人生意前景無限光明,偶爾還得借重個人的後台、靠山,這類潛規則在挪威卻經常英雄無用武之地。我甚至找不到和「企業門神」(聘請「有力人士」擔任公司顧問)相近的挪威詞彙,任何交易往來,都有一定標準作業程序,一通電話直達天廳的人際關係影響力,一般來說很難奏效,挪威人本來就是個擅於「獨善其身」的民族,想靠交情拓展事業,到頭來只是徒勞無功。扶輪社成員之一,俄羅斯籍的商業顧問菲蓮(Svetlana Fjaren)女士,苦口婆心奉勸我們,在地經商,最好別白花力氣經營人際關係。
當然,不光是俄羅斯,亞洲社會的工作態度,一樣和挪威人格格不入。我們強調的是個人的企圖心、效率,視擴大企業規模為成就的表現,歌頌、讚許職場上的成功者,生活的重心,幾乎都是圍繞著工作打轉。到了挪威,這一套邏輯竟遭大幅翻轉,挪威人在乎集體共識,不強調個人主義,喜歡慢工出細活,工作的目的不過是為了滿足生活所需,且不特別表揚成功人士,若失去生活品質,那麼一切的努力付出皆屬枉然。這點特色,只要進到挪威各地的書店即可嗅出端倪,當地書店架上顯眼的書籍,幾乎沒有任何一本是為傳授「如何成功致富」的專書,更別說會有哪一位名人在書裡現身說法自己的職場成功之道,富商巨賈的經營學,始終難以成為挪威人趨之若鶩的內容。和台灣書店裡最醒目、顯眼架櫃上的錢、權之書,走向可謂大異其趣,此地書店居家生活類的雜誌當道,陳列書籍無一和投資理財有關,正好反映了當地人家庭至上的生活觀。
挪威人同時鼓勵任何人都應該盡可能釋放因工作而來的壓力,或許是因為他們習慣無時無刻節制個人情緒,因此儘管彼此很少在工作場合與人細故爭吵,卻必須高度藉由運動和勤於休假,作為疏解壓力的窗口。英國人、法國人向來不反對在工作會議上盡可能抒發己見,儘管可能遭致衝突或和人爭執得面紅耳赤也無所謂,關於這部分,挪威人對於自我意見,表達起來可就含蓄多了。
雖說這是個不鼓勵加班工作的國家,但難免會有超出預期的工作內容必須處理,於是,當地有一特有的加班制度,只要是在每週37.5小時工作時數之外還留在辦公室,都屬「加班」,加班費的計算,以個人平均時薪或日薪兩倍計算(但也要多繳這部分的所得稅)。根據這幾年挪威生活所見,每每聽聞周遭朋友捨棄假期埋首加班,通常都是亞洲人或其他非挪威籍的歐洲人才有的行為,反觀當地勇於休假(正職勞工每年有五星期年假)的上班族,則多半都是挪威人。
我們住家五百公尺外有一巴基斯坦移民經營的雜貨店,巴基斯坦裔的店老闆幾乎是全年無休,我問他難道都不需要休息,他的答案是:「趁還能工作的時候,當然要多賺點錢。」移居挪威這段期間,每年我都會抽空回台灣一趟,經朋友介紹,認識了一位年逾七旬的大老闆,他對挪威魚油情有獨鍾,每回都會請我為其帶個兩罐。我很疑惑他一把年紀,何不退休含飴弄孫,老先生卻說自己經由高人指點,估計他的事業至少還可再衝刺十年,看來他是把挪威魚油當成不老仙丹在服用了。這兩位東方世界典型工作狂人物,別說挪威人感到不可思議,連我都覺得他們或許應該儘早懸崖勒馬。
不過,不以工作為人生目的的挪威人,倒也不能說他們好吃懶做、不事生產。在彈性上班的制度下,挪威人也會選擇每天五點起床,七點抵達辦公室,而後工作滿7.5小時便早早下班,午休時間挪威人通常只花半小時,以簡單冷食果腹,便又立刻投入手邊工作。也許他們的平均工時相對亞州國家而言略短,每人每日還是投入了一定程度的精神力氣在工作上,至少挪威人自認,比起同樣重視生活享受的義大利人、希臘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歐洲國家之中,他們已屬願意勤奮工作的一群。
請別誤會我是在表揚挪威的「短工時」和「勤休假」,只是偶爾我們或許也有必要透過北歐國家如此極端的例子,回頭檢視我們自己,是不是在競逐功成名就的同時,不慎掉入了另一處極端,進而失去了追求生活品質的憧憬和想像。一如那位打算再拚十年事業的台灣歐吉桑,儘管身體健朗、健步如飛、有錢有閒,深信自己可以靠著挪威魚油舒筋活血,繼續賺錢發達事業,卻始終對旅遊挪威這個國家興趣缺缺,很多台灣人窮得只剩下錢,差不多就這個意思。
Chapter6—良好的公民素質
28 稽察員
自從住家下坡轉角開了間標榜法式風味的「聯合麵包店」(United bakeries),我便成了它的常客。店內用餐環境典雅舒適,挑高的屋頂搭配著大面落地門窗,每張用餐的桌子還同時擺著一朵新鮮小花和燭火搖曳的蠟燭,我尤其喜歡店內昏黃的光線透在斑駁的木製裝潢上,氛圍中,寧靜之外另帶有幾分暖意,這是我在奧斯陸過冬時,唯一想得到這座城市裡最友善的角落。當然啦,客人每點六杯咖啡,可有一杯是由店家招待,且每杯咖啡都能無限次添續,加上免費上網服務,以當地驚人的物價衡量,聯合麵包店算是物超所值,這也是我之所以為常客的重要原因。
每次到這恣意享受悠閒的片刻,我都會特別選擇窗邊角落的位置,從那裡望向室內,正好可朝全店進行扇形掃視。因靠窗之故,我還可兼及依偎窗景,觀察往來進出的男女老少,那些金髮碧眼的「外國人」,一個個彷彿成了童話故事中的人物,任我為其杜撰天馬行空的劇本,百無聊賴下,聯合麵包店不失為一個打發時間的好去處。
不過,那回我卻第一次發現有個男人鬼鬼祟祟,進了店裡且只站不坐,頻頻對著擺置麵包的架檯探頭探腦,只是他猶疑張望的眼神,又不像是盯上了收銀台前濃眉大眼的妙齡女店員,女店員偶爾和他四目相對,也沒有顯露出少女驚覺追求者出現後的羞澀,而是更加勤奮的低頭工作。一年當中,類似的情景總會讓我遇上個一、兩次,結局終於真相大白,從頭到尾全然不具備羅曼蒂克的對白,也沒有北歐國家犯罪小說中的元素,不過是挪威國家食品衛生稽察員無預警的例行造訪。他們經常以突擊檢查的方式,確認店家有無遵照法定的衛生標準營業,一般說來,如果經舉發違反衛生安全規範,不僅會被開單重罰,甚至要遭勒令停業,往後非得等待三個月以上由政府評估改善情況,店家才有機會重新開張。
聯合麵包店應該是素行良好,我從未聽聞它有哪間連鎖店因為這個理由被迫暫停歇業。位在城東的一家中式餐館,則在違規名單中經常榜上有名.那家中式料理店臨近龍蛇雜處的中央車站,雖然氣氛、環境完全比不上挪威餐廳,但偶爾為了滿足亞州菜的脾胃,我還是會選擇到那打打牙祭。已然在地化的燒賣、蒸餃和春卷,和真正道地的港式飲茶相較,雖不中,亦不遠矣,店裡刻意以中國風擺設,礙於因陋就簡,可惜畫面成了過於做作的廉價小宮廷,但所幸菜色不差。
曾經有三個月吃不到燒賣的理由,全是因為店老闆未老實將囤貨擺放在當初向衛生局申請的倉庫,而是另以自制的秘密夾層,堆砌著等著上桌的雞鴨魚肉,老闆圖求方便,沒有花錢購置合格的保鮮設備,被喬裝用餐者的稽察員識破,沒多久它的門口就出現「停止營業」的告示。
順著這家中餐館一路上行,五公里外有間巴基斯坦移民經營的速食店「Bislett Kebab 」(台灣稱沙威馬,但做法不盡相同),因薄利多銷,人潮總是川流不息,屢次前往用餐,都能飽足而歸。只是大家得忍受在當地餐廳極其少見,兼具油膩、溼滑的地板,緊鄰用餐區,竟是五味雜陳的垃圾傾倒箱。這家中東速食店雖然尚且符合衛生標準,卻沒有合法的室內用餐執照,經挪威衛生局查獲,門口外頭也被貼了張「此地經查不得在室內用餐」的告示,大為影響用餐者的方便(半年後,老闆重新依法申請,如願獲准)。
幾經回溯,挪威衛生局的稽察員簡直是無所不在,不光是聯合麵包店、中餐館、中東速食店,印象中在一家市區印度餐廳和日本餐廳用餐時,我也有過類似經驗。挪威媒體曾經做過一項民意調查,想了解政府各部會在民眾心目中的評價,結果顯示,當地食品衛生部門是最獲民眾信任的單位。他們對於餐廳衛生要求的法令非常嚴苛,而且落實地很徹底,民眾很少需要擔心某間餐廳的廚房衛生是不是合乎標準,他們勤於稽察,讓少數遊走在衛生安全邊緣的店家經常得提心吊膽做生意,但站在消費者立場,卻很樂見官方這種緊迫盯人的作為。
除此之外,為了限制飲酒量,挪威超市販賣酒精類飲品(各式啤酒、紅酒、白酒、烈酒),只能在平日周間晚上六點以前,超過法定販售時間,民眾就只能自行前去酒吧,點一杯價錢三倍以上的同類產品;擔心民眾過胖,這個國家另外還針對所有糖類進口製品課以重稅,以價制量,為的是避免人民吃糖過甚,影響健康,也難怪我在當地從來不見「只融你口、不容你手」的m&m巧克力,但根據我的口感,挪威許多甜食的甜度已夠濃膩,唯獨美國來的朋友仍忍不住批評當地的甜甜圈簡直食之無味。我並非贊成政府像是風紀股長一般,大肆插手人民的飲食喜好,但挪威國人平均健康指數有目共睹,不僅平均壽命長,個人身體從小到老,都能維持一定的質量,少有大腹便便的鮪魚肚,節制酒、糖,應該小有功勞。
二?一三年初,歐洲爆發馬肉風波,許多食品廠商的肉餅、肉塊雖然標示的是牛肉製品,卻被查出是以馬肉填充,歐陸之境幾乎無一幸免,位居北歐的挪威、瑞典一併遭到波及,這是我第一次在當地吃東西感到不安全。許多出問題的肉餅立刻全數下架,已購買的民眾可要求退貨並獲得賠償,這起事件當然成為挪威食品管控上的一記污點。但對照動輒來自劣質油、塑化劑、毒澱粉、斃死豬、過期食品添加物的打擊,以及隱而未見的餐廳衛生威脅,這個國家關於飲食安全的口碑和信譽,多少還是值得再相信他一回。
此外,在挪威的餐廳裡用餐,如果想省些飲料錢,可直接向服務生要求一杯免費的「自來水」,當地自來水皆可生飲無虞,家家戶戶如此。對很多國家來說,卻已淪為一種奢求,人民要將一口無色無味、無從自我檢測的東西吞下肚子,且全無顧忌,我想,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應該不光是「水很乾淨」這麼簡單而已。
18 工作態度
因緣際會,我居然也成了奧斯陸索里區(Solli)國際扶輪社的常客,這支扶輪社的特色之一,即所有成員皆是外國人(非挪威籍),彼此之間的國籍分屬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和韓國,我這台灣人也有幸參與其中。通常我並不十分熱衷這類社交場合,但他們每週都會固定舉辦一場小型聯誼座談,並邀請專業人士發表個人的挪威經驗,舉凡食衣住行到如何經商做生意,議題堪稱五花八門,透過同為「外國人」的視角,大家得以在相同的基礎上互相交流,因此也還算是個頗具實用性的活動。
然而我發現,一段時間以來最易引起各方討論的話題,總是圍繞在挪威的「職場規則」,這也顯現了挪威人的工作態度的確別具特色。儘管同為「歐洲人」,扶輪社裡的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都未必能百分之百融入當地的工作模式,更別提俄羅斯人得花多大的力氣去適應這座斯堪地那維亞王國的獨有文化。我相信,挪威人可能想都沒想過,奧斯陸居然有一群人,固定每個禮拜聚在一起,關起門來對著他們的國家品頭論足,而這當然是因為挪威有太多「反常理」現象,以至於我們這群初來乍到的外國人,剛開始真的是有些無所適從。
例如俄羅斯人便非常不習慣挪威人處理事情時呆板、不知變通的一面。在俄羅斯做生意,人脈就是金脈,裙帶關係東遷西扯愈擴愈大,表示個人生意前景無限光明,偶爾還得借重個人的後台、靠山,這類潛規則在挪威卻經常英雄無用武之地。我甚至找不到和「企業門神」(聘請「有力人士」擔任公司顧問)相近的挪威詞彙,任何交易往來,都有一定標準作業程序,一通電話直達天廳的人際關係影響力,一般來說很難奏效,挪威人本來就是個擅於「獨善其身」的民族,想靠交情拓展事業,到頭來只是徒勞無功。扶輪社成員之一,俄羅斯籍的商業顧問菲蓮(Svetlana Fjaren)女士,苦口婆心奉勸我們,在地經商,最好別白花力氣經營人際關係。
當然,不光是俄羅斯,亞洲社會的工作態度,一樣和挪威人格格不入。我們強調的是個人的企圖心、效率,視擴大企業規模為成就的表現,歌頌、讚許職場上的成功者,生活的重心,幾乎都是圍繞著工作打轉。到了挪威,這一套邏輯竟遭大幅翻轉,挪威人在乎集體共識,不強調個人主義,喜歡慢工出細活,工作的目的不過是為了滿足生活所需,且不特別表揚成功人士,若失去生活品質,那麼一切的努力付出皆屬枉然。這點特色,只要進到挪威各地的書店即可嗅出端倪,當地書店架上顯眼的書籍,幾乎沒有任何一本是為傳授「如何成功致富」的專書,更別說會有哪一位名人在書裡現身說法自己的職場成功之道,富商巨賈的經營學,始終難以成為挪威人趨之若鶩的內容。和台灣書店裡最醒目、顯眼架櫃上的錢、權之書,走向可謂大異其趣,此地書店居家生活類的雜誌當道,陳列書籍無一和投資理財有關,正好反映了當地人家庭至上的生活觀。
挪威人同時鼓勵任何人都應該盡可能釋放因工作而來的壓力,或許是因為他們習慣無時無刻節制個人情緒,因此儘管彼此很少在工作場合與人細故爭吵,卻必須高度藉由運動和勤於休假,作為疏解壓力的窗口。英國人、法國人向來不反對在工作會議上盡可能抒發己見,儘管可能遭致衝突或和人爭執得面紅耳赤也無所謂,關於這部分,挪威人對於自我意見,表達起來可就含蓄多了。
雖說這是個不鼓勵加班工作的國家,但難免會有超出預期的工作內容必須處理,於是,當地有一特有的加班制度,只要是在每週37.5小時工作時數之外還留在辦公室,都屬「加班」,加班費的計算,以個人平均時薪或日薪兩倍計算(但也要多繳這部分的所得稅)。根據這幾年挪威生活所見,每每聽聞周遭朋友捨棄假期埋首加班,通常都是亞洲人或其他非挪威籍的歐洲人才有的行為,反觀當地勇於休假(正職勞工每年有五星期年假)的上班族,則多半都是挪威人。
我們住家五百公尺外有一巴基斯坦移民經營的雜貨店,巴基斯坦裔的店老闆幾乎是全年無休,我問他難道都不需要休息,他的答案是:「趁還能工作的時候,當然要多賺點錢。」移居挪威這段期間,每年我都會抽空回台灣一趟,經朋友介紹,認識了一位年逾七旬的大老闆,他對挪威魚油情有獨鍾,每回都會請我為其帶個兩罐。我很疑惑他一把年紀,何不退休含飴弄孫,老先生卻說自己經由高人指點,估計他的事業至少還可再衝刺十年,看來他是把挪威魚油當成不老仙丹在服用了。這兩位東方世界典型工作狂人物,別說挪威人感到不可思議,連我都覺得他們或許應該儘早懸崖勒馬。
不過,不以工作為人生目的的挪威人,倒也不能說他們好吃懶做、不事生產。在彈性上班的制度下,挪威人也會選擇每天五點起床,七點抵達辦公室,而後工作滿7.5小時便早早下班,午休時間挪威人通常只花半小時,以簡單冷食果腹,便又立刻投入手邊工作。也許他們的平均工時相對亞州國家而言略短,每人每日還是投入了一定程度的精神力氣在工作上,至少挪威人自認,比起同樣重視生活享受的義大利人、希臘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歐洲國家之中,他們已屬願意勤奮工作的一群。
請別誤會我是在表揚挪威的「短工時」和「勤休假」,只是偶爾我們或許也有必要透過北歐國家如此極端的例子,回頭檢視我們自己,是不是在競逐功成名就的同時,不慎掉入了另一處極端,進而失去了追求生活品質的憧憬和想像。一如那位打算再拚十年事業的台灣歐吉桑,儘管身體健朗、健步如飛、有錢有閒,深信自己可以靠著挪威魚油舒筋活血,繼續賺錢發達事業,卻始終對旅遊挪威這個國家興趣缺缺,很多台灣人窮得只剩下錢,差不多就這個意思。
Chapter6—良好的公民素質
28 稽察員
自從住家下坡轉角開了間標榜法式風味的「聯合麵包店」(United bakeries),我便成了它的常客。店內用餐環境典雅舒適,挑高的屋頂搭配著大面落地門窗,每張用餐的桌子還同時擺著一朵新鮮小花和燭火搖曳的蠟燭,我尤其喜歡店內昏黃的光線透在斑駁的木製裝潢上,氛圍中,寧靜之外另帶有幾分暖意,這是我在奧斯陸過冬時,唯一想得到這座城市裡最友善的角落。當然啦,客人每點六杯咖啡,可有一杯是由店家招待,且每杯咖啡都能無限次添續,加上免費上網服務,以當地驚人的物價衡量,聯合麵包店算是物超所值,這也是我之所以為常客的重要原因。
每次到這恣意享受悠閒的片刻,我都會特別選擇窗邊角落的位置,從那裡望向室內,正好可朝全店進行扇形掃視。因靠窗之故,我還可兼及依偎窗景,觀察往來進出的男女老少,那些金髮碧眼的「外國人」,一個個彷彿成了童話故事中的人物,任我為其杜撰天馬行空的劇本,百無聊賴下,聯合麵包店不失為一個打發時間的好去處。
不過,那回我卻第一次發現有個男人鬼鬼祟祟,進了店裡且只站不坐,頻頻對著擺置麵包的架檯探頭探腦,只是他猶疑張望的眼神,又不像是盯上了收銀台前濃眉大眼的妙齡女店員,女店員偶爾和他四目相對,也沒有顯露出少女驚覺追求者出現後的羞澀,而是更加勤奮的低頭工作。一年當中,類似的情景總會讓我遇上個一、兩次,結局終於真相大白,從頭到尾全然不具備羅曼蒂克的對白,也沒有北歐國家犯罪小說中的元素,不過是挪威國家食品衛生稽察員無預警的例行造訪。他們經常以突擊檢查的方式,確認店家有無遵照法定的衛生標準營業,一般說來,如果經舉發違反衛生安全規範,不僅會被開單重罰,甚至要遭勒令停業,往後非得等待三個月以上由政府評估改善情況,店家才有機會重新開張。
聯合麵包店應該是素行良好,我從未聽聞它有哪間連鎖店因為這個理由被迫暫停歇業。位在城東的一家中式餐館,則在違規名單中經常榜上有名.那家中式料理店臨近龍蛇雜處的中央車站,雖然氣氛、環境完全比不上挪威餐廳,但偶爾為了滿足亞州菜的脾胃,我還是會選擇到那打打牙祭。已然在地化的燒賣、蒸餃和春卷,和真正道地的港式飲茶相較,雖不中,亦不遠矣,店裡刻意以中國風擺設,礙於因陋就簡,可惜畫面成了過於做作的廉價小宮廷,但所幸菜色不差。
曾經有三個月吃不到燒賣的理由,全是因為店老闆未老實將囤貨擺放在當初向衛生局申請的倉庫,而是另以自制的秘密夾層,堆砌著等著上桌的雞鴨魚肉,老闆圖求方便,沒有花錢購置合格的保鮮設備,被喬裝用餐者的稽察員識破,沒多久它的門口就出現「停止營業」的告示。
順著這家中餐館一路上行,五公里外有間巴基斯坦移民經營的速食店「Bislett Kebab 」(台灣稱沙威馬,但做法不盡相同),因薄利多銷,人潮總是川流不息,屢次前往用餐,都能飽足而歸。只是大家得忍受在當地餐廳極其少見,兼具油膩、溼滑的地板,緊鄰用餐區,竟是五味雜陳的垃圾傾倒箱。這家中東速食店雖然尚且符合衛生標準,卻沒有合法的室內用餐執照,經挪威衛生局查獲,門口外頭也被貼了張「此地經查不得在室內用餐」的告示,大為影響用餐者的方便(半年後,老闆重新依法申請,如願獲准)。
幾經回溯,挪威衛生局的稽察員簡直是無所不在,不光是聯合麵包店、中餐館、中東速食店,印象中在一家市區印度餐廳和日本餐廳用餐時,我也有過類似經驗。挪威媒體曾經做過一項民意調查,想了解政府各部會在民眾心目中的評價,結果顯示,當地食品衛生部門是最獲民眾信任的單位。他們對於餐廳衛生要求的法令非常嚴苛,而且落實地很徹底,民眾很少需要擔心某間餐廳的廚房衛生是不是合乎標準,他們勤於稽察,讓少數遊走在衛生安全邊緣的店家經常得提心吊膽做生意,但站在消費者立場,卻很樂見官方這種緊迫盯人的作為。
除此之外,為了限制飲酒量,挪威超市販賣酒精類飲品(各式啤酒、紅酒、白酒、烈酒),只能在平日周間晚上六點以前,超過法定販售時間,民眾就只能自行前去酒吧,點一杯價錢三倍以上的同類產品;擔心民眾過胖,這個國家另外還針對所有糖類進口製品課以重稅,以價制量,為的是避免人民吃糖過甚,影響健康,也難怪我在當地從來不見「只融你口、不容你手」的m&m巧克力,但根據我的口感,挪威許多甜食的甜度已夠濃膩,唯獨美國來的朋友仍忍不住批評當地的甜甜圈簡直食之無味。我並非贊成政府像是風紀股長一般,大肆插手人民的飲食喜好,但挪威國人平均健康指數有目共睹,不僅平均壽命長,個人身體從小到老,都能維持一定的質量,少有大腹便便的鮪魚肚,節制酒、糖,應該小有功勞。
二?一三年初,歐洲爆發馬肉風波,許多食品廠商的肉餅、肉塊雖然標示的是牛肉製品,卻被查出是以馬肉填充,歐陸之境幾乎無一幸免,位居北歐的挪威、瑞典一併遭到波及,這是我第一次在當地吃東西感到不安全。許多出問題的肉餅立刻全數下架,已購買的民眾可要求退貨並獲得賠償,這起事件當然成為挪威食品管控上的一記污點。但對照動輒來自劣質油、塑化劑、毒澱粉、斃死豬、過期食品添加物的打擊,以及隱而未見的餐廳衛生威脅,這個國家關於飲食安全的口碑和信譽,多少還是值得再相信他一回。
此外,在挪威的餐廳裡用餐,如果想省些飲料錢,可直接向服務生要求一杯免費的「自來水」,當地自來水皆可生飲無虞,家家戶戶如此。對很多國家來說,卻已淪為一種奢求,人民要將一口無色無味、無從自我檢測的東西吞下肚子,且全無顧忌,我想,背後所代表的意義,應該不光是「水很乾淨」這麼簡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