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古德弗雷德(Gudfred)在西元八一〇年死於謀殺。犯人可能是他的手下,也許是一名士兵、僕人、奴隸,但也有可能是敵人派來的刺客。和他有關的紀錄都出於法蘭克人之手,而他們筆下的古德弗雷德是個專司破壞的暴發戶,因此歐洲人也許早就想除掉他了。但也有傳言說是他背叛了妻子,在這名妻子的煽動下,他的兒子提劍將父親砍成了碎片。古德弗雷德並非第一個自封為王的丹麥人,但他比所有先行者都更像真正的國王。
每個挪威學童都知道,挪威是由金髮哈拉爾(Harald Finehair)在八七二年(或之後十年左右)的哈夫斯峽灣之戰(Battle of Hafrsfjord)中統一的。他的外號在挪威語中讀作哈爾法格(Hårfagre),英語通常譯作「金髮」,但這意思並不到位。人們崇拜他的不是金髮,而是茂密的頭髮,因為頭髮在當時就跟現在一樣,是雄風的象徵,傳說他曾立誓在稱霸以前絕不剪髮。而他後來應該也如百年前丹麥的古德弗雷德那般,一路征戰取得挪威的控制權。據說哈拉爾在九三一年去世,享年約八十歲,這在當時非常罕見。
《西約塔蘭法典》(Westrogothic Law)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瑞典地方法典(landskapslag),也是已知最早以拉丁文寫下的瑞典文本。《西約塔蘭法典》大約成書於一三二五年,附錄中包含一份信奉基督教的國王名單,名單上第一位是奧洛夫.舍特科農(Olof Skötkonung)。這位國王在一〇〇〇年前後稱霸,將一部分的瑞典納入治下,此時距離哈拉爾稱王過了一個世紀,距古德弗雷德稱霸兩個世紀。該國土大約只涵蓋了如今瑞典中部的一部分。他的名字可能是「徵稅王」(tax-king)或「鑄幣者」的意思。因為就像其他斯堪地那維亞早期的國王一樣,他確實鑄造了硬幣——硬幣上刻著他的肖像,以及拉丁文的「奧洛夫王」(OLUF REX)。這些硬幣並沒有普遍流通,鑄造量也不多,因為當時尚未進入貨幣經濟,鑄幣主要是為了替國王增添榮耀與地位。
這就是國家的誕生。只不過我們如今所認識的斯堪地那維亞,還要再經過一千年的動盪歷史才會真正定形,國家也才會從帝王的領土,變成民族的家園。
北境與歐洲接觸的開始
本書是關於丹麥、挪威和瑞典三國,超過一千兩百年的歷史,書中的「斯堪地那維亞」(Scandinavia)就是指這三個國家,而「北歐」(Nordic)則是指包含周邊的更大地區。
如果把歐洲文明想成是一系列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和古希臘等東地中海地區,並持續往西北傳播的思想、發明與勢力,那麼斯堪地那維亞就是文明最後的邊境,人類的足跡很晚才落在此地,農業、貿易和其他現代化發展亦復如是。一直以來,思想和信仰都是從南向北傳播,神話、基督教、宗教改革、文藝復興、啟蒙運動都來自南方。北方人一直是在歐洲文明傳播的末端,經歷著殘酷的成敗興衰,不斷努力從中吸收,設法追上前方的文明勢力。在這場艱難的奮鬥中,有許多錯過的機會和落空的成就,無數的王國欲建鴻圖,最後都躲不過崩頹的結局。這場精彩的奮鬥,是由時而偉大複雜、時而低下卑劣的人所寫成。在斯堪地那維亞的歷史中,今日依舊存在、始終不變的要素是歐洲的影響力,以及如何成為歐洲人的困難問題。
古德弗雷德(Gudfred)在西元八一〇年死於謀殺。犯人可能是他的手下,也許是一名士兵、僕人、奴隸,但也有可能是敵人派來的刺客。和他有關的紀錄都出於法蘭克人之手,而他們筆下的古德弗雷德是個專司破壞的暴發戶,因此歐洲人也許早就想除掉他了。但也有傳言說是他背叛了妻子,在這名妻子的煽動下,他的兒子提劍將父親砍成了碎片。古德弗雷德並非第一個自封為王的丹麥人,但他比所有先行者都更像真正的國王。
每個挪威學童都知道,挪威是由金髮哈拉爾(Harald Finehair)在八七二年(或之後十年左右)的哈夫斯峽灣之戰(Battle of Hafrsfjord)中統一的。他的外號在挪威語中讀作哈爾法格(Hårfagre),英語通常譯作「金髮」,但這意思並不到位。人們崇拜他的不是金髮,而是茂密的頭髮,因為頭髮在當時就跟現在一樣,是雄風的象徵,傳說他曾立誓在稱霸以前絕不剪髮。而他後來應該也如百年前丹麥的古德弗雷德那般,一路征戰取得挪威的控制權。據說哈拉爾在九三一年去世,享年約八十歲,這在當時非常罕見。
《西約塔蘭法典》(Westrogothic Law)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瑞典地方法典(landskapslag),也是已知最早以拉丁文寫下的瑞典文本。《西約塔蘭法典》大約成書於一三二五年,附錄中包含一份信奉基督教的國王名單,名單上第一位是奧洛夫.舍特科農(Olof Skötkonung)。這位國王在一〇〇〇年前後稱霸,將一部分的瑞典納入治下,此時距離哈拉爾稱王過了一個世紀,距古德弗雷德稱霸兩個世紀。該國土大約只涵蓋了如今瑞典中部的一部分。他的名字可能是「徵稅王」(tax-king)或「鑄幣者」的意思。因為就像其他斯堪地那維亞早期的國王一樣,他確實鑄造了硬幣——硬幣上刻著他的肖像,以及拉丁文的「奧洛夫王」(OLUF REX)。這些硬幣並沒有普遍流通,鑄造量也不多,因為當時尚未進入貨幣經濟,鑄幣主要是為了替國王增添榮耀與地位。
這就是國家的誕生。只不過我們如今所認識的斯堪地那維亞,還要再經過一千年的動盪歷史才會真正定形,國家也才會從帝王的領土,變成民族的家園。
北境與歐洲接觸的開始
本書是關於丹麥、挪威和瑞典三國,超過一千兩百年的歷史,書中的「斯堪地那維亞」(Scandinavia)就是指這三個國家,而「北歐」(Nordic)則是指包含周邊的更大地區。
如果把歐洲文明想成是一系列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埃及和古希臘等東地中海地區,並持續往西北傳播的思想、發明與勢力,那麼斯堪地那維亞就是文明最後的邊境,人類的足跡很晚才落在此地,農業、貿易和其他現代化發展亦復如是。一直以來,思想和信仰都是從南向北傳播,神話、基督教、宗教改革、文藝復興、啟蒙運動都來自南方。北方人一直是在歐洲文明傳播的末端,經歷著殘酷的成敗興衰,不斷努力從中吸收,設法追上前方的文明勢力。在這場艱難的奮鬥中,有許多錯過的機會和落空的成就,無數的王國欲建鴻圖,最後都躲不過崩頹的結局。這場精彩的奮鬥,是由時而偉大複雜、時而低下卑劣的人所寫成。在斯堪地那維亞的歷史中,今日依舊存在、始終不變的要素是歐洲的影響力,以及如何成為歐洲人的困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