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難解之謎的資料
自 1918 年 7 月宣布尼古拉二世的死訊以來,就有二種說法爭論不休。第一種說法是,末代沙皇家族的所有成員都在葉卡捷琳堡罹難;第二種說法則持懷疑態度,認為只有沙皇一人遭到處決。
接下來的五份文件,為這個難解之謎提出了幾個重要的解答。它們證實在事件後不久,關於沙皇家族被處決的證據就已經互相矛盾。
布爾什維克黨關於沙皇死亡的「官方」公告,發表於1918年7月23日的《烏拉爾日報》(l’Ouralski Rabotchi)中:
根據烏拉爾地區工農議員暨紅軍地區蘇維埃主席團決議,前沙皇尼古拉‧羅曼諾夫二世於7月16到17日夜晚,在葉卡捷琳堡進行槍決。他活得太久了,由於革命的仁慈,這個戴皇冠的兇手……
同份報紙第三頁的「電報」專欄,還有這則描述行刑情況的快訊:
莫斯科報導
史維爾德羅夫主席表示,他已接到前沙皇尼古拉‧羅曼諾夫遭處決的電報。最近捷克斯洛伐克軍隊的步步進逼,已成為紅色烏拉爾區首府葉卡捷琳堡的嚴重威脅。在此同時,社會上出現了一種新的反革命陰謀;他們的目的是從監禁他的人,也就是地區蘇維埃手中救出沙皇。因此,蘇維埃主席團決定在7月16日處決沙皇。尼古拉的妻子和兒子被送到安全的地方,和這個陰謀有關的文件則以特殊信件的方式送到莫斯科。這個陰謀建議安排一個訴訟,讓沙皇有機會為他所犯的罪行辯論。但形勢讓法庭無法召開會議。在主席團討論過讓烏拉爾蘇維埃做下槍決沙皇之決定的理由後,中央執行委員會判定烏拉爾蘇維埃的做法是不得不的作為。
因此,處決沙皇 ─ 以及因為特別指出「尼古拉的妻子和兒子被送到安全的地方」,所以只有他一個人被處決 ─ 在這裏被認為和反革命陰謀,甚至和突然被攻克的威脅有關。主動權,以及處決方式的決定,似乎都回到地方當局手中。(「這麼做是不得不的作為」)。
第二個文件則和這些論點相反。這份文件出自戰爭事務專員托特斯基,他在幾年後轉述他如何從史維爾德羅夫(Sverdlov)口中得知沙皇及其家人之死。史維爾德羅夫是完成1917年「十月政變」的革命軍事委員會強人:
沙皇去世一、二個禮拜之後,我遇到史維爾德羅夫,問他:
─ 沙皇在哪裡?
─ 結束了,他回答,槍斃了……
─ 那他的家人呢,在哪裡?
─ 家人,和他一起槍斃了……
─ 全部?我驚訝地問。
─ 全部,那又怎樣呢?他在等我回應,我沒回答……
─ 誰做的決定?
─ 我們在這裏決定,列寧認為在目前這種困難的情況下,不該讓這些顯赫的人活著。
無論是不是事實,我們知道有人讓托特斯基保持距離,而當我們知道是他提出讓沙皇尼古拉二世訴訟時,更讓人覺得驚訝。這句「那又怎樣呢?」也證明了史維爾德羅夫想要和托特斯基保持距離,同時表明他和列寧的默契。
其他的布爾什維克領導人則相繼否認沙皇家族的集體屠殺:首先是1918年9月28日,《紐約時報》的外交特派員契切利恩(Tchitcherine);接著是1918年12月17日,《舊金山週日紀事報》(San Francisco Sunday Chronicle)的後繼者里特維諾夫(Litvinov),以及 1920 年 7 月 11 日,《舊金山週日紀事報》的共產黨政治局成員暨中央執行委員會成員吉諾維耶夫(Grigori Zinoviev),更別忘了還有最瞭解德國革命軍團的行家拉德克(Karl Radek)。
說的最清楚的是1922年5月,契切利恩接受《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的專訪,當時他正以俄羅斯大使的身分參加熱那亞會議:
問: 蘇維埃政府有下令或授權處決沙皇的女兒嗎?如果沒有,這些殺人者有受到該有的懲罰嗎?
答: 當時我並不清楚沙皇女兒的下場,我是從報紙上得知她們在美國。沙皇是被當地的一個蘇維埃處決的,中央政府事先並不知情。事情發生在捷克斯洛伐克佔領該地區的前夕。後來,在得知這個事件的主要事實之後,執行委員會才證實了沙皇的死。當時並沒有提到他的女兒。從這個地區被捷克斯洛伐克佔領開始,由於莫斯科也被佔領的關係,整個事件都不明朗。
這些說法在幾個月後遭到白軍參謀部長迪耶特里奇(Dieterichs)將軍的否決。迪耶特里奇將軍從1919年1月,就開始對末代沙皇家族的屠殺案展開調查。迪耶特里奇在1920年8月1日的《兩個世界月刊》(Revue des Deux Mondes)中宣稱,這一切都是布爾什維克所散播的「謠言」和「謊言」:
布爾什維克黨一方面宣布皇帝的死訊,一方面又推翻皇室其他人員及其隨從的死訊。他們想盡辦法騙取人民的好感。譬如,犯罪行為後第三天,7月20日,一列火車駛離葉卡捷琳堡,有人高調宣稱它帶走了皇室犯人。事實上,只有外籍女教師和皇后的朋友史奈德小姐(Mlle Schneider)、韓德里柯夫(Hendrikov)伯爵夫人、納哥尼酒店老闆,以及僕從沃爾科夫(Volkov)與特魯恩(Trupp)幾個人搭上這班開往彼爾姆的火車。1918年8月22日,除了一名僕人逃走外,所有人都在彼爾姆附近被槍決。
一旦這個反駁可以消滅,所有來自布爾什維克黨的謠言與謊言都會重來,根據他們的說法,沙皇一直是活著。(p.25)1918年12月17日,莫斯科發表了當中的一篇文章。里特維諾夫 [ 芬克斯登(Finkelstein)]在哥本哈根承認某部分的犯行,另一部分則否認。1920年4月,一份德國報紙刊登了一個自稱是德國戰犯的書信,稱其曾於葉卡捷琳堡參與尼古拉二世一個人的處決。[……] 為什麼會有這些具有傾向性的傳聞,對於瞭解俄羅斯靈魂的人來說,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就是為了在這個已經非常動搖的意識形態中,盡其所能創造混淆、紛爭、不安和帶有迷信性質的渴望,直到根深蒂固。
在此期間,1919年,法國駐西伯利亞軍團成員暨 Le Matin 報紙特派員喬瑟夫‧拉席斯(Joseph Lasies),把他對於整個皇室家族被處決的疑問,告訴和白軍關係頗深,且持續與迪耶特里奇將軍保持聯繫的《泰晤士報》(Times)特派員羅伯特‧威爾頓(Robert Wilton)。當時他的倫敦同事還懷疑他是英國戰爭部(War Office)的間諜……
盛怒的威爾頓對他說:「拉席斯少校,就算沙皇和他的家人都還活著,也還是必須說他們都死了2。」
總之,位居中央執行委員會領導位置,整個政權第二號人物的斯維爾德洛夫,正式宣布沙皇已被處決。
相反地,他對托特斯基卻說一家人都被處決。
外交專員契切利恩(Tchitcherine)則和里特維諾夫及吉諾維耶夫一樣,認為沙皇的女兒們都還活著。
但迪耶特里奇將軍及白軍則用武力否認其真實性。
然而,迪耶特里奇的摯友兼《泰晤士報》特派員羅伯特威爾頓說得很清楚:「即使他們都還活著,也還是必須說他們全都被處決了。」
這話到底是什麼意思?相信什麼?誰相信?
自 1918 年 7 月宣布尼古拉二世的死訊以來,就有二種說法爭論不休。第一種說法是,末代沙皇家族的所有成員都在葉卡捷琳堡罹難;第二種說法則持懷疑態度,認為只有沙皇一人遭到處決。
接下來的五份文件,為這個難解之謎提出了幾個重要的解答。它們證實在事件後不久,關於沙皇家族被處決的證據就已經互相矛盾。
布爾什維克黨關於沙皇死亡的「官方」公告,發表於1918年7月23日的《烏拉爾日報》(l’Ouralski Rabotchi)中:
根據烏拉爾地區工農議員暨紅軍地區蘇維埃主席團決議,前沙皇尼古拉‧羅曼諾夫二世於7月16到17日夜晚,在葉卡捷琳堡進行槍決。他活得太久了,由於革命的仁慈,這個戴皇冠的兇手……
同份報紙第三頁的「電報」專欄,還有這則描述行刑情況的快訊:
莫斯科報導
史維爾德羅夫主席表示,他已接到前沙皇尼古拉‧羅曼諾夫遭處決的電報。最近捷克斯洛伐克軍隊的步步進逼,已成為紅色烏拉爾區首府葉卡捷琳堡的嚴重威脅。在此同時,社會上出現了一種新的反革命陰謀;他們的目的是從監禁他的人,也就是地區蘇維埃手中救出沙皇。因此,蘇維埃主席團決定在7月16日處決沙皇。尼古拉的妻子和兒子被送到安全的地方,和這個陰謀有關的文件則以特殊信件的方式送到莫斯科。這個陰謀建議安排一個訴訟,讓沙皇有機會為他所犯的罪行辯論。但形勢讓法庭無法召開會議。在主席團討論過讓烏拉爾蘇維埃做下槍決沙皇之決定的理由後,中央執行委員會判定烏拉爾蘇維埃的做法是不得不的作為。
因此,處決沙皇 ─ 以及因為特別指出「尼古拉的妻子和兒子被送到安全的地方」,所以只有他一個人被處決 ─ 在這裏被認為和反革命陰謀,甚至和突然被攻克的威脅有關。主動權,以及處決方式的決定,似乎都回到地方當局手中。(「這麼做是不得不的作為」)。
第二個文件則和這些論點相反。這份文件出自戰爭事務專員托特斯基,他在幾年後轉述他如何從史維爾德羅夫(Sverdlov)口中得知沙皇及其家人之死。史維爾德羅夫是完成1917年「十月政變」的革命軍事委員會強人:
沙皇去世一、二個禮拜之後,我遇到史維爾德羅夫,問他:
─ 沙皇在哪裡?
─ 結束了,他回答,槍斃了……
─ 那他的家人呢,在哪裡?
─ 家人,和他一起槍斃了……
─ 全部?我驚訝地問。
─ 全部,那又怎樣呢?他在等我回應,我沒回答……
─ 誰做的決定?
─ 我們在這裏決定,列寧認為在目前這種困難的情況下,不該讓這些顯赫的人活著。
無論是不是事實,我們知道有人讓托特斯基保持距離,而當我們知道是他提出讓沙皇尼古拉二世訴訟時,更讓人覺得驚訝。這句「那又怎樣呢?」也證明了史維爾德羅夫想要和托特斯基保持距離,同時表明他和列寧的默契。
其他的布爾什維克領導人則相繼否認沙皇家族的集體屠殺:首先是1918年9月28日,《紐約時報》的外交特派員契切利恩(Tchitcherine);接著是1918年12月17日,《舊金山週日紀事報》(San Francisco Sunday Chronicle)的後繼者里特維諾夫(Litvinov),以及 1920 年 7 月 11 日,《舊金山週日紀事報》的共產黨政治局成員暨中央執行委員會成員吉諾維耶夫(Grigori Zinoviev),更別忘了還有最瞭解德國革命軍團的行家拉德克(Karl Radek)。
說的最清楚的是1922年5月,契切利恩接受《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的專訪,當時他正以俄羅斯大使的身分參加熱那亞會議:
問: 蘇維埃政府有下令或授權處決沙皇的女兒嗎?如果沒有,這些殺人者有受到該有的懲罰嗎?
答: 當時我並不清楚沙皇女兒的下場,我是從報紙上得知她們在美國。沙皇是被當地的一個蘇維埃處決的,中央政府事先並不知情。事情發生在捷克斯洛伐克佔領該地區的前夕。後來,在得知這個事件的主要事實之後,執行委員會才證實了沙皇的死。當時並沒有提到他的女兒。從這個地區被捷克斯洛伐克佔領開始,由於莫斯科也被佔領的關係,整個事件都不明朗。
這些說法在幾個月後遭到白軍參謀部長迪耶特里奇(Dieterichs)將軍的否決。迪耶特里奇將軍從1919年1月,就開始對末代沙皇家族的屠殺案展開調查。迪耶特里奇在1920年8月1日的《兩個世界月刊》(Revue des Deux Mondes)中宣稱,這一切都是布爾什維克所散播的「謠言」和「謊言」:
布爾什維克黨一方面宣布皇帝的死訊,一方面又推翻皇室其他人員及其隨從的死訊。他們想盡辦法騙取人民的好感。譬如,犯罪行為後第三天,7月20日,一列火車駛離葉卡捷琳堡,有人高調宣稱它帶走了皇室犯人。事實上,只有外籍女教師和皇后的朋友史奈德小姐(Mlle Schneider)、韓德里柯夫(Hendrikov)伯爵夫人、納哥尼酒店老闆,以及僕從沃爾科夫(Volkov)與特魯恩(Trupp)幾個人搭上這班開往彼爾姆的火車。1918年8月22日,除了一名僕人逃走外,所有人都在彼爾姆附近被槍決。
一旦這個反駁可以消滅,所有來自布爾什維克黨的謠言與謊言都會重來,根據他們的說法,沙皇一直是活著。(p.25)1918年12月17日,莫斯科發表了當中的一篇文章。里特維諾夫 [ 芬克斯登(Finkelstein)]在哥本哈根承認某部分的犯行,另一部分則否認。1920年4月,一份德國報紙刊登了一個自稱是德國戰犯的書信,稱其曾於葉卡捷琳堡參與尼古拉二世一個人的處決。[……] 為什麼會有這些具有傾向性的傳聞,對於瞭解俄羅斯靈魂的人來說,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就是為了在這個已經非常動搖的意識形態中,盡其所能創造混淆、紛爭、不安和帶有迷信性質的渴望,直到根深蒂固。
在此期間,1919年,法國駐西伯利亞軍團成員暨 Le Matin 報紙特派員喬瑟夫‧拉席斯(Joseph Lasies),把他對於整個皇室家族被處決的疑問,告訴和白軍關係頗深,且持續與迪耶特里奇將軍保持聯繫的《泰晤士報》(Times)特派員羅伯特‧威爾頓(Robert Wilton)。當時他的倫敦同事還懷疑他是英國戰爭部(War Office)的間諜……
盛怒的威爾頓對他說:「拉席斯少校,就算沙皇和他的家人都還活著,也還是必須說他們都死了2。」
總之,位居中央執行委員會領導位置,整個政權第二號人物的斯維爾德洛夫,正式宣布沙皇已被處決。
相反地,他對托特斯基卻說一家人都被處決。
外交專員契切利恩(Tchitcherine)則和里特維諾夫及吉諾維耶夫一樣,認為沙皇的女兒們都還活著。
但迪耶特里奇將軍及白軍則用武力否認其真實性。
然而,迪耶特里奇的摯友兼《泰晤士報》特派員羅伯特威爾頓說得很清楚:「即使他們都還活著,也還是必須說他們全都被處決了。」
這話到底是什麼意思?相信什麼?誰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