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課:耐性,是磨出來的!
得知我們帶三歲女兒開露營車長途旅行的朋友,無不發出同樣的疑問:
「三歲小孩,受得了一直坐在車上嗎?」
是的,一開始我們也很擔心,這也是為什麼愛女心切的先生堅持選擇小露營車加小露營拖車的原因。不間斷地開車的確辛苦,還好有露營車讓這段壯遊得以成真,然而即便露營車提供相對舒適的旅遊條件,我們仍不免擔憂女兒會撐不住兩、三天一次的長途車程。
如何幫助孩子度過漫長車程?
親子駕車旅遊,最怕的就是孩子坐不住,特別是幼兒還必須綁在汽車安全座椅上,被安全帶束縛的感覺,往往讓動彈不得的孩子沒有耐心。
在台灣,我們少有機會長途開車,在車上連續坐一個半小時,已經是女兒的耐心極限。佛羅里達到加州至少有四千公里,我們保守安排早上下午各兩小時來規劃這條漫漫長路。由於長途坐車非常累,因此長跑一天後,我們還會停下來休息一、兩晚,再繼續前進。
只不過,一天四小時的車程仍舊不短,要怎麼讓女兒願意安分坐著,不吵不鬧呢?我跟許多媽媽的方式一樣:找不同活動打發時間。
每趟車程前,我會幫女兒準備各式物品:
‧蠟筆、彩色筆、畫紙、著色本及夾紙板-夾紙板放在腿上就可以在汽座上畫畫。
‧各類小書、繪本及遊樂園地圖-她可以在車上看書或玩找找看。
‧小馬公仔及迷你動物模型及木盒-她可以玩角色扮演或猜謎。
‧不沾手黏土或樂高-她可以創造各種物品及訓練小肌肉能力。
‧音樂小鋼琴及兒歌CD-用音樂轉換心情。
‧下下策的iPad-若她真的很煩躁,看段影片轉移注意力。
其實活動與在家裡或學校差不多,差別只在於她必須一直坐著。
早上兩小時車程,我讓女兒自行選擇想從事的活動,畫畫、看書、彈小鋼琴、玩小動物模型,隨她高興。通常一項活動玩三十分鐘她就無聊了,此時我會提議轉換別的活動。由於座位間隔著一條走道,我們無法相依而坐,我只能在她煩躁時陪她聊天、唱歌、玩猜謎,努力轉換她的注意力,除非真的撐不住,我才會使出殺手鐧,讓她看一段半小時以內的幼兒教育節目影片,來撐過剩下的車程。中午休息時,我們在露營車上吃飯,挑高的車內空間有如迷你套房,女兒可以到攤平的沙發床滾一滾、在車內走一走。吃完飯又活動過筋骨的她,通常會在上路後二十分鐘內睡著,走運的時候,她會一路好眠睡到目的地。
耐性是磨出來的
一開始還擔心女兒會撐不住車程,後來發現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大人給她什麼環境,她就能適應那樣的環境。例如長途坐車,這趟旅行磨出女兒的乘車耐性。
長征之旅一開始,女兒跟以往一樣,坐一小時就撐不住了,她會吵著要下來,不想坐在汽座上;有幾次是午睡到一半,被路上的窟窿或經過的大卡車震醒,沒睡飽的她,在車內掀起大風浪。每次女兒在車上哭鬧,先生就會很慌張,心急地想找地方停車或不小心走錯路,我總是一邊安撫女兒、一邊安慰先生:「別管她哭,專心開車吧!她必須習慣坐在座位上,否則我們很難繼續旅行!」
事實證明:耐性是可以被磨練出來的。
在一次又一次的堅持下,我們走完第一大段(從奧蘭多到紐奧良),八天內歷經四次長途車程的女兒,漸漸習慣這樣的長途旅行。當我們從紐奧良往德州前進時,她的乘車耐性已有長足進步,早上兩小時、下午兩小時,她都能安然度過,即使午睡醒來還沒到達目的地,她也能繼續娛樂自己。前往休士頓的那天早上,她已經進步到連續坐兩個半小時都毫無抱怨。而從德州西部、新墨西哥州再到亞利桑那州一千四百公里的沙漠公路,我們七天有五天在路上跑,女兒仍順利撐過,表現非常棒!
「堅持」是磨練耐性最基本的方法。露營車長征之旅提供很好的磨練機會,不間斷地在路上跑、每隔幾天就一次訓練,三歲女兒接受這樣的挑戰。之後的路上她都好好坐著,最後與我們一起完成壯遊。體驗過「堅持」就會擁有「持續」的力量,這是完成目標不可欠缺的要素,而「磨練」,會讓人更堅強!
得知我們帶三歲女兒開露營車長途旅行的朋友,無不發出同樣的疑問:
「三歲小孩,受得了一直坐在車上嗎?」
是的,一開始我們也很擔心,這也是為什麼愛女心切的先生堅持選擇小露營車加小露營拖車的原因。不間斷地開車的確辛苦,還好有露營車讓這段壯遊得以成真,然而即便露營車提供相對舒適的旅遊條件,我們仍不免擔憂女兒會撐不住兩、三天一次的長途車程。
如何幫助孩子度過漫長車程?
親子駕車旅遊,最怕的就是孩子坐不住,特別是幼兒還必須綁在汽車安全座椅上,被安全帶束縛的感覺,往往讓動彈不得的孩子沒有耐心。
在台灣,我們少有機會長途開車,在車上連續坐一個半小時,已經是女兒的耐心極限。佛羅里達到加州至少有四千公里,我們保守安排早上下午各兩小時來規劃這條漫漫長路。由於長途坐車非常累,因此長跑一天後,我們還會停下來休息一、兩晚,再繼續前進。
只不過,一天四小時的車程仍舊不短,要怎麼讓女兒願意安分坐著,不吵不鬧呢?我跟許多媽媽的方式一樣:找不同活動打發時間。
每趟車程前,我會幫女兒準備各式物品:
‧蠟筆、彩色筆、畫紙、著色本及夾紙板-夾紙板放在腿上就可以在汽座上畫畫。
‧各類小書、繪本及遊樂園地圖-她可以在車上看書或玩找找看。
‧小馬公仔及迷你動物模型及木盒-她可以玩角色扮演或猜謎。
‧不沾手黏土或樂高-她可以創造各種物品及訓練小肌肉能力。
‧音樂小鋼琴及兒歌CD-用音樂轉換心情。
‧下下策的iPad-若她真的很煩躁,看段影片轉移注意力。
其實活動與在家裡或學校差不多,差別只在於她必須一直坐著。
早上兩小時車程,我讓女兒自行選擇想從事的活動,畫畫、看書、彈小鋼琴、玩小動物模型,隨她高興。通常一項活動玩三十分鐘她就無聊了,此時我會提議轉換別的活動。由於座位間隔著一條走道,我們無法相依而坐,我只能在她煩躁時陪她聊天、唱歌、玩猜謎,努力轉換她的注意力,除非真的撐不住,我才會使出殺手鐧,讓她看一段半小時以內的幼兒教育節目影片,來撐過剩下的車程。中午休息時,我們在露營車上吃飯,挑高的車內空間有如迷你套房,女兒可以到攤平的沙發床滾一滾、在車內走一走。吃完飯又活動過筋骨的她,通常會在上路後二十分鐘內睡著,走運的時候,她會一路好眠睡到目的地。
耐性是磨出來的
一開始還擔心女兒會撐不住車程,後來發現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大人給她什麼環境,她就能適應那樣的環境。例如長途坐車,這趟旅行磨出女兒的乘車耐性。
長征之旅一開始,女兒跟以往一樣,坐一小時就撐不住了,她會吵著要下來,不想坐在汽座上;有幾次是午睡到一半,被路上的窟窿或經過的大卡車震醒,沒睡飽的她,在車內掀起大風浪。每次女兒在車上哭鬧,先生就會很慌張,心急地想找地方停車或不小心走錯路,我總是一邊安撫女兒、一邊安慰先生:「別管她哭,專心開車吧!她必須習慣坐在座位上,否則我們很難繼續旅行!」
事實證明:耐性是可以被磨練出來的。
在一次又一次的堅持下,我們走完第一大段(從奧蘭多到紐奧良),八天內歷經四次長途車程的女兒,漸漸習慣這樣的長途旅行。當我們從紐奧良往德州前進時,她的乘車耐性已有長足進步,早上兩小時、下午兩小時,她都能安然度過,即使午睡醒來還沒到達目的地,她也能繼續娛樂自己。前往休士頓的那天早上,她已經進步到連續坐兩個半小時都毫無抱怨。而從德州西部、新墨西哥州再到亞利桑那州一千四百公里的沙漠公路,我們七天有五天在路上跑,女兒仍順利撐過,表現非常棒!
「堅持」是磨練耐性最基本的方法。露營車長征之旅提供很好的磨練機會,不間斷地在路上跑、每隔幾天就一次訓練,三歲女兒接受這樣的挑戰。之後的路上她都好好坐著,最後與我們一起完成壯遊。體驗過「堅持」就會擁有「持續」的力量,這是完成目標不可欠缺的要素,而「磨練」,會讓人更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