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金色的加利福尼亞共和國

9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曇花一現的「加利福尼亞共和國」

在加州這邊商店裡曾看過印著“California Republic”字樣的盤子杯子,起初不以為意,直覺認為是純粹好玩的圖樣設計。後來才知道,原來在加州歷史上真的曾經存在一個「加利福尼亞共和國」!

「加利福尼亞共和國」,是在1846年6月美墨戰爭期間,為加州的熊旗反叛軍 (Bear Flag Revolt) 所建立的,但很短暫,前後只維持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臣服於美國聯邦軍隊。今日加州州旗上的一顆星和一隻棕熊,便是從「熊旗」演化而來的,並刻意保留當時 “California Republic” 的字樣。

而之所以要建立「加利福尼亞共和國」,一切要從美墨兩國的緊張關係開始說起。墨西哥對移民的規定,向來是只要歸化成為墨西哥公民,就能擁有土地。1845年,上加利福尼亞仍屬於墨西哥領土,墨國預料到即將和美國開戰,便開始拒絕批准美國移民進入加利福尼亞,而且墨國政府還進一步下令,要求加利福尼亞官員對於那些已經住在加利福尼亞的「非公民」,不得批准他們的土地所有權和買賣,甚至連土地租借都不行。那些未經正式批准、就擅自進入加利福尼亞的美國移民,還面臨被官方驅逐出境的威脅。

真是百年風水輪流轉。今日早已換成墨西哥的非法移民要被美國政府驅逐出境,2016的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經常口不擇言,還誇口說要墨西哥單方面出錢,負責在美墨邊界上築一道類似長城般的牆,防堵墨國自己的人民呢。

言歸正傳,因身家受到威脅與不合理待遇,在1846年6月14日,三十幾名美國移民(主要為盎格魯撒克遜白人)在上加利福尼亞揭竿起義,反對墨西哥政府。其實美國在那年的5月13日就已對墨西哥宣戰,但加利福尼亞人卻渾然不知發生了這麼大的事,直到將近兩個月之後,到7月中旬開戰消息才被證實。

這些所謂的「叛亂份子」只選出指揮軍官,並沒建立起任何公民組織。他們拿下了索諾瑪郡的小駐軍站,捉獲墨西哥將領馬利安諾,瓦列霍 (Mariano Vallejo),並在索諾瑪的駐軍站升起了加利福尼亞共和國的「熊旗」,因而被稱為熊旗反叛軍。旗幟上印著"California Republic",表明他們想為加利福尼亞成立共和政府的願望。

就在熊旗升起一週之後,美國陸軍中校約翰,弗里蒙特 (John C. Frémont) 在6月23日從奧勒岡南下進駐索諾瑪。7月5日,加利福尼亞共和國的成員被弗里蒙特招撫,納入他所指揮的加利福尼亞軍隊一起對抗墨西哥。7月7日美國海軍將領約翰,斯洛特 (John D. Sloat) 抵達並佔領舊金山灣,升起美國國旗。兩天之後,索諾瑪的熊旗在7月9日也換上了美國國旗,成立不到一個月的「加利福尼亞共和國」正式告終。這個年輕的共和國首任和唯一的總統是威廉,艾迪(William B. Ide),任期僅有25天。

接下來,美國軍隊輕易拿下了北加利福尼亞,短短幾天內就掌控了舊金山、蒙特利、索諾瑪、和沙特堡 (Sutter’s Fort)。至於南加利福尼亞,當美國軍隊指揮官羅伯特,司托克頓 (Robert F. Stockton) 率領軍隊進入洛杉磯時,墨西哥將領和州長都已經先逃走了,因此加州的美墨戰爭,在幾乎沒有流血的情況下便已接近勝利的尾聲了。

1847年1月13日,美國弗里蒙特中校和墨西哥總督安德烈斯,皮科 (Andrés Pico) 在今日洛杉磯的好萊塢北邊簽署了卡胡恩加條約 (Treaty of Cahuenga),這不是兩國之間的正式條約,而是兩個對立軍隊的停戰協定,美墨戰爭在加利福尼亞的戰火至此正式停息。條約中聲明,只要不再武裝反抗生事,並遵守美國的法律和規定,墨西哥籍的加利福尼亞人可選擇留下來歸化,享有和美國公民同樣的權利,或選擇平安返回墨國。

幾乎所有住在加利福尼亞的墨西哥人都選擇歸化成為美國公民,包括墨西哥總督皮科。有趣的是,皮科後來還成為加州州議員,繼而代表洛杉磯成為州參議員。
世界上最大的樹:深山巨杉

你可知道,目前已被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樹「巨杉」(Sequoia),以及世界上最高的樹「紅杉」(Redwood),都生長在加利福尼亞州?前者學名 Sequoiadendron giganteum,後者學名 Sequoia sempervirens,兩者均為杉科,外形有些相似,親緣關係也算近,但不同種也不同屬。巨杉長在加州中部內華達山脈(或稱雪山山脈)的西側,海拔約一千五至兩千公尺的山坡上;紅杉則分佈於加州西北端靠近俄勒岡州,從平地到海拔九百多公尺的海岸區。

一在山裡,一住海邊,這世界上最大的樹與最高的樹,兩者都是加州居民。是造化,也是巧合。但為什麼會這麼巧呢?自然界的神奇奧妙,往往跨越時空且遠遠超乎想像,很難用三言兩語解釋。不過,科學家目前倒已發現這些巨大神木的先祖們,可追溯至遙遠的侏羅紀恐龍時代。那時期的地球環境比現在要濕熱得多,這兩種巨樹的先祖們曾遍佈於北歐與北美大陸,之後卻隨著氣候的變遷而漸漸消逝。

研究指出,大概在一千萬年甚或更久以前,僅剩一些殘存者生長在今日北美愛德華州的南邊,和內華達州的西側。後來經歷造山運動,內華達山脈隆起並攔截了太平洋水氣,導致該區氣候逐漸乾燥。物換星移,這些樹的種子,終於飄落到較濕潤的加州西側,水土相服,也就這麼生存下來了。而種子究竟是藉著風吹還是鳥的播送還是靠其他動物的幫忙攜帶,誰也無法確定。只知經過長久的演化歷程後,巨杉歸隱深山,紅杉濱海而居。

我喜歡森林,更愛欣賞千年古木。雖然不是植物學家,在初次探訪兩種紅木安身立命之處,純粹就美學的觀點,也能看出這兩種樹在外形上的區別,以及它們喜愛的生長環境是如何的不同。

先說深山裡的巨杉。

從加州中央谷地向東轉向內華達山脈,沿著奇威河谷 (Keweah River) 一路蜿蜒盤旋而上。過去二十幾年,這條路已走過了不知幾回,每次都覺得山路狹窄而迂迴。不暈車的辦法是打開車窗,邊吹涼風邊欣賞窗外的景致。盛夏滿山青翠蓊鬱,認出路邊有柳木、楓樹、白楊、還有枝葉娉婷的橡樹。之字形的山路,陡升到海拔一千多公尺處,見遠處高峰仍覆著靄靄白雪,林相也從闊葉樹變為針葉林,有白冷杉、糖松、肖楠,及樹幹深橙的龐德羅沙松。當一面陡峻的垂直岩壁赫然出現眼前,我知道目的地就快到了。

這高聳而陡峭的花岡岩峰名為「莫洛岩石」(Moro Rock),一面光滑岩壁如刀削般,巨岩形狀完整而孤立,岩頂海拔逾兩千公尺,是巨杉國家公園最著名的地標之一。向上攀爬百餘公尺來到岩頂最高處,極目四望,遠近層層山巒與底下深切的奇威河谷,一覽無遺。

續往深山行。路邊針葉林間,開始出現了粗壯的澄褐樹幹,醒目的顏色與分外壯碩的軀幹,讓人立刻能辨認出那些就是巨杉。金色陽光從樹梢間灑下來,隨著山路穿梭於原始綠林中,不久便來到公園的巨人森林區(Giant Forest)。

「啊,希爾曼將軍就在那兒!」即使來過多次,當我遠遠瞧見那棵世界上最巨大的樹,一柱擎天、圓筒筆直的樹幹,彷彿上接天際似地,仍忍不住發出「Wow!」一聲讚嘆。

頂天立地、無與倫比、唯我獨尊,都不足以形容面前這地球上迄今已知的、體積最大的樹「希爾曼將軍」(The General Sherman)─體積達1,486.6立方公尺,高約84公尺,樹幹基底圓周逾31公尺,年齡估計介於2300歲到2700歲之間。陽光映照顏色鮮明的肉桂樹身,讓這棵兩千多年神木更顯得生氣蓬勃。

希爾曼將軍這棵巨杉,據說是由博物學家詹姆斯,沃爾弗頓在1879年為了紀念希爾曼將軍而命名的,因為沃爾弗頓在美國1861~1865年南北戰爭之際,曾在希爾曼將軍 (General William Tecumseh Sherman)麾下的第九印第安納騎兵團擔任中尉。到了1931年,經過正式測量與比較後,「希爾曼將軍」拔得頭籌,正式被認定為全世界體積最大的樹。

園方早在樹底圍起木欄,不讓人接近這棵國寶級的樹,所以只能貼靠將軍的木牌,與有榮焉地和「希爾曼將軍」隔一段距離合照。每次舉起廣角鏡試著拍下整棵樹,卻愈覺得這位將軍狀似一座大山。我整個人好像都快貼到地面了,左比右比,卻怎麼取景都不滿意。原來,廣角鏡會壓縮景物,當這麼一棵巨大無比的樹,硬要被強行收進小小觀景框裡,反而扭曲它的原貌,徹底失真了。

在巨杉森林裡有很多步道,通往不同的神木群。一些特別高大壯碩的樹,都被冠上名稱,在樹底立牌子,有總統樹、林肯樹、華盛頓樹等,為紀念一些高瞻遠矚的政治人物,也讓人彷彿走入了政治殿堂。這麼多令人仰之彌高的神木中,我最愛的是「參議院」(The Senate)巨杉群和眾議院(The Congrass)巨杉群,雖然其中沒有任何一棵比得上希爾曼將軍那般的強壯獨大,但幾株巨杉團結並列一起,聯手造就的雄偉氣勢,卻更震撼人心。
「大樹」的發現與保護

「這種大樹是自然界森林的曠世巨作,而且就我所知,是現今所有生命體中最龐大的。」
“The big tree is nature’s forest masterpiece and, so far as I know, the greatest of living things.”
─ 約翰,繆爾《我們的國家公園》John Muir in “Our National Parks”

一百多年前,繆爾在1901年出版的書裡就曾寫下這麼一段話。巨杉也被稱為「大樹」(Big Trees)或「山區紅木」(Sierra Redwoods)。若要認真比較,它們平均高度並不如海岸紅杉來得高,樹幹的圓周也不及墨西哥的絲柏來得大。至於壽命呢,雖可超過兩千年,但加州白山的長壽松平均比巨杉多活上兩千多年。但是,可貴的就在於巨杉軀幹一柱擎天,猶如筆筒般的粗壯,像希爾曼將軍,光是樹幹本身就將近一千四百噸,也難怪會成為今日世界上體積最大的樹了。

巨杉是一群一群地和其他針葉林混和生長。目前約有七十五群巨杉,雖然都長在內華達山脈西側一、兩千公尺緩坡上,但分佈範圍相當廣闊,南北巨杉群距離逾四百公里(試想台灣南北長僅394公里)。據園方估計,在巨人森林區有八千多株巨杉,佔地約730公頃。不過目前已知最大的巨杉群,是在國王峽谷國家公園的紅木山群(Redwood Mountain Grove),有超過萬株的巨杉,佔地逾1250公頃。然因地點偏僻不易到達,而且不像巨人森林區有個希爾曼將軍坐陣,反而較不被人們注意。

那麼,巨杉在最初是如何被發現、又怎麼被保護起來的呢?

其實巨杉所在的內華達山脈,除了印第安原住民外,一直都乏人問津。直到1848年美墨戰爭之後加州變成美國領土,1850年代聯邦派員進行官方踏查,發現此區繁茂植被與肥沃土壤,淘金熱更吸引大批人口湧入。早期開墾者來到今日巨杉和國王峽谷一帶,利用山腳下豐厚的草原做為畜牧之地。其中有位賀爾,薩普(Hale D. Tharp)從原住民口中得知山上有「大樹」,在兩位原住民引導下,於1858年進入了今日的巨人森林區,而成為第一個發現巨杉的白人。

畜牧者充分利用山區宜人的氣候和免費的天然青草,然因過度畜牧的長期蹂躪,加上無法可管的情況下,造成當地自然環境和山林集水區被嚴重破壞─特別是在國王河與肯恩河(Kern River)的上游。此外,巨杉的發現與相關報導也引起伐木業者注意,至1870年山脈南麓已遭受商業性砍伐,但被砍的多為松樹和樅樹。巨杉因材質脆弱,被砍下之後大多運到東部做展示。

面對這般肆無忌憚的開發,當地的抗議聲浪相繼而起。保育先驅約翰,繆爾在1873年首次造訪國王峽谷地區,在1875年進入巨人森林並為之命名,自此開始為這整塊山林的保育奮戰。其實更早之前,加州地質調查隊(California Geological Survey)在1864年便曾探勘內華達山脈三、四千公尺處,發現了嶔崎壯麗的山岳景觀。受到繆爾和地質隊報導的影響,內華達山區的環保運動至1880年代已具雛形,並獲得當地農民的大力支持,他們深知上游惡性畜牧會嚴重破壞集水區,並進一步影響下游的水量與農作的灌溉。山下的菲撒利亞鎮(Visalia)報社編輯喬治,史都華(George Stewart)遂發動輿論,跟著繆爾積極鼓吹設立國家公園,以終止上游破壞性的畜牧與伐木。

1890年9月,哈理遜總統終於簽署成立了巨杉國家公園,是美國的第二座國家公園,僅次於黃石。此後公園面積逐次擴增,涵蓋了內華達山脈東側的肯恩河流域以及本土四十八州最高的惠特尼峰(Mt. Whitney)。1890那年聯邦還成立了格蘭特將軍國家公園(General Grant National Park)以保護國王峽谷的格蘭特巨杉群,該公園在1940年由小羅斯福總統易名為國王峽谷國家公園─在山岳社安瑟,亞當斯等人努力之下,將格蘭特巨杉以東的高山區一併納入保護。1943年巨杉與國王峽谷兩者合併管理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國王峽谷的巨杉「格蘭特將軍」(The General Grant Tree),是為了紀念美國第18任格蘭特總統(Ulysses S. Grant),他在南北戰爭期間所向披靡,1864年被林肯總統拔擢為聯邦軍總司令,最終帶領北軍打敗南軍,功績顯赫,自1913年起便被印在50美元紙鈔上。因格蘭特巨杉曾被認為是世上最大的樹,1926年4月28日被柯立芝總統榮封為「國家的聖誕樹」。直到1931年,經過精確的測量與比較,才發現另一株「希爾曼將軍」比「格蘭特將軍」更加壯碩。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