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第一章 「懶人大旅行」,再出發!〉
下一站,南美
完成環遊世界至今轉眼超過一年,這一年多來我倆沒閒著,先是整理材料出書,接著四處打書;新書保鮮期過後,我原本打算先休息一陣子,把落後的旅行進度趕上,沒想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演講邀約紛至沓來,至今未曾中斷。
雖然我非常喜歡和讀者、聽眾分享從生活和旅行中獲得的觀察和體驗,和同好互動既有趣又能學習新知,但連續幾個月講了幾十場類似主題之後,膩了,也累了!全身上下每一個細胞都在催促我,暫時拋開過往,再次打包,重新上路的時候到了!
我從上次一百零五天行程中學到兩件事,一是只要能力所及,人應該趁尚未年老力衰之前儘量從事「大旅行」,也就是用一段夠長時間,去從沒去過的地方,觀察從沒見過的人,認識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二是從事大旅行不容易,郵輪旅行雖然深度不足,但能在短時間內覆蓋大地理範圍,是大旅行的理想方法。
講那麼多,就為了向大家報告Olivia和我的再次上路,郵輪旅行的第二彈,這次的目的地是南美洲,我們先飛往洛杉磯,在美國西岸停留八天後,於二○一四年十二月三日登上郵輪,接下來的三十一天中,沿太平洋往南,繞過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再循大西洋北上,一路在九個國家的十五個地點上岸觀光旅遊,最終在里約熱內盧下船,在巴西多停留一星期後,隔年一月十日左右回台,前後預計一個半月。
選擇南美是因為上回旅程雖然號稱環遊世界,卻有兩塊陸地碰觸較少,一是非洲(只到了埃及),另一塊就是南美洲,原因是當時郵輪到了加勒比海後沒有繼續往南,而是從巴拿馬運河橫切了過去。我倆於是將這兩個地方當成下趟大旅行的潛在目標,並且在短暫討論後,無異議全數通過(共兩票)先去人文和自然景觀都非常豐富的南美洲。郵輪老鳥,南美菜鳥
我倆為這趟旅行準備多時,上次的新手之旅讓我對郵輪有了深刻認識,感受了其中的樂趣,便在結束後立刻著手安排這一次的行程。提早準備好處多多,除了能拉長期待的興奮,也較容易安排旅行之外的其他事務,更重要的是,可以獲得早鳥訂位的價格優惠。
說到費用,一年多前在郵輪公司官網上第一眼看到價格時,嚇了一跳,雖然我從未到過南美,但很清楚不管考量實際地理距離,或抽象心理距離,南美洲對身處亞洲的我們來說都是一個極其遙遠的地方,偶爾聽曾到過的朋友提起,單是來回機票就接近六位數,印象中看過少數幾個旅行社南美洲行程的團費,通常平均都在一天兩萬上下。
所以當我發現這樣一趟行程內艙房每人只需約台幣十萬時,第一個念頭是:「有沒有搞錯?」後來經過反覆幾次核對發現沒錯後,我跟老婆說:「別觀望了,下手吧!」而且這次我們不但早早下手,還選擇連跳三級直接升等小套房(mini-suite),每人約十五萬台幣。
繳完訂金,未免後悔我從未再回去看價格變動,直到快出發前才上網瞄一眼,發現多數艙房已被訂光,剩下的價格也比一年前下訂時高出許多,Yeah!
從付完訂金到正式出發前,我都沒有特別考慮機票的問題,因為雖然是南美行程,卻是在北美的洛杉磯上船,而台灣飛美西相對容易。至於回程時在巴西里約熱內盧下船後如何返回台灣,一開始沒考慮太多,心想反正都在美洲,從里約到洛杉磯能有多遠?搭巴士過去搞不好還可以沿路多造訪幾個景點,如果趕時間就買張短程機票飛過去,一旦到了洛杉磯,回台灣就不是問題啦!
直到開始動手安排機票,才發現自己對美洲的了解少的可憐,原來從里約飛到洛杉磯的距離跟從台灣到洛杉磯差不多,既貴又耗時。於是重頭來過,在花了不少時間選擇比較之後,最終決定回程不再回洛杉磯,而是在德州達拉斯和日本東京停留兩站,時間絕對省不了,全部飛行連上轉機時間超過四十個鐘頭,但整趟機票維持在五萬出頭範圍,已算相當優惠。摘自〈第五章 又長又細的美食王國/智利〉
全世界最棒的牙醫
我的牙齒一向不好,滿嘴假牙,這次旅程出發前右半邊牙齦突然有點不舒服,原本沒太在意,出來後情況越來越糟,有一天,在船上大嚼一塊美味的牛排時,右上方假牙跟著牛肉一起脫落下來,並且落得不是一顆,而是一整排四顆,換句話說,整個右半邊失去了咀嚼食物的功能。
這下慘了!如果是平時,忍一忍等回台灣治療就好,但一來行程還有整整一個月,二來吃是我旅行中重要一部分,少了吃的享受,旅行樂趣必定得打一個大折扣。但人在海上漂,找合適牙醫談何容易?雖然船上有一個醫療室,但天下人都知道費用很高,除非迫不得已,否則離它越遠越好。
第二天我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來到醫療室,看診的女醫生用超級親切的態度告訴我她幫不上忙,因為船上沒有牙醫,但她能在接下來行程中的某個上岸地點,幫我和當地牙醫預約看診,並且建議我這事別拖太久,以免有後遺症。聽完後我心想身處人生地不熟的南美洲,就讓她安排吧,該被宰也只好被宰了!
接下來一天航海日,緊接三天馬丘比丘之旅,回來後又是連續兩個航海日,直到昨天才有機會再次上岸,地點是我這輩子都沒聽過,一個名為科金博的智利小鎮。但既然做了預約,我也就硬著頭皮赴約。早上出發前碰上之前一起去馬丘比丘的團員,說起此事,其中一個美國人說:「往好處看,你的牙是在智利掉的(其實是在祕魯掉的),如果在美國,牙醫費用會把你嚇個半死!」
這話顯然對我起不了安慰作用,但所幸,下船後,載我去的司機不但把我帶到我自己絕無可能找到的診所地點,還充當翻譯向醫生解釋我的狀況。而在三十分鐘後,我從一個無齒之徒又變回一條好漢。有意思的是,就在這時,英文明明極不流利的老醫生,忽然慢悠悠的說了一句:「I am the best dentist in the world!」害得我差點把剛粘回去的假牙又給噴了出來!
我用力謝過牙醫和司機後,繼續一天的觀光行程,傍晚回到船上又碰上早上那幫人,他們先恭喜我重新有牙,接著問花了多少錢?我說確實很貴,如果在家(台灣)只要刷一次健保卡就好,在這要一百美金,眾人聽完一陣驚呼,有人說在美國起碼七八百,有人說澳洲或加拿大更貴,七嘴八舌說得我都開始為自己付的太少感到慚愧起來。
一場旅行中的插曲讓我再次確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遠大於金錢,平時必須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才有實現人生夢想的資格。但即使如此,生活中仍隨時有可能碰上不測風雲,碰上時,別抱怨,勿緊張,盡人事,聽天命,冥冥中自然會碰上「全世界最棒的牙醫」!……
下一站,南美
完成環遊世界至今轉眼超過一年,這一年多來我倆沒閒著,先是整理材料出書,接著四處打書;新書保鮮期過後,我原本打算先休息一陣子,把落後的旅行進度趕上,沒想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演講邀約紛至沓來,至今未曾中斷。
雖然我非常喜歡和讀者、聽眾分享從生活和旅行中獲得的觀察和體驗,和同好互動既有趣又能學習新知,但連續幾個月講了幾十場類似主題之後,膩了,也累了!全身上下每一個細胞都在催促我,暫時拋開過往,再次打包,重新上路的時候到了!
我從上次一百零五天行程中學到兩件事,一是只要能力所及,人應該趁尚未年老力衰之前儘量從事「大旅行」,也就是用一段夠長時間,去從沒去過的地方,觀察從沒見過的人,認識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二是從事大旅行不容易,郵輪旅行雖然深度不足,但能在短時間內覆蓋大地理範圍,是大旅行的理想方法。
講那麼多,就為了向大家報告Olivia和我的再次上路,郵輪旅行的第二彈,這次的目的地是南美洲,我們先飛往洛杉磯,在美國西岸停留八天後,於二○一四年十二月三日登上郵輪,接下來的三十一天中,沿太平洋往南,繞過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再循大西洋北上,一路在九個國家的十五個地點上岸觀光旅遊,最終在里約熱內盧下船,在巴西多停留一星期後,隔年一月十日左右回台,前後預計一個半月。
選擇南美是因為上回旅程雖然號稱環遊世界,卻有兩塊陸地碰觸較少,一是非洲(只到了埃及),另一塊就是南美洲,原因是當時郵輪到了加勒比海後沒有繼續往南,而是從巴拿馬運河橫切了過去。我倆於是將這兩個地方當成下趟大旅行的潛在目標,並且在短暫討論後,無異議全數通過(共兩票)先去人文和自然景觀都非常豐富的南美洲。郵輪老鳥,南美菜鳥
我倆為這趟旅行準備多時,上次的新手之旅讓我對郵輪有了深刻認識,感受了其中的樂趣,便在結束後立刻著手安排這一次的行程。提早準備好處多多,除了能拉長期待的興奮,也較容易安排旅行之外的其他事務,更重要的是,可以獲得早鳥訂位的價格優惠。
說到費用,一年多前在郵輪公司官網上第一眼看到價格時,嚇了一跳,雖然我從未到過南美,但很清楚不管考量實際地理距離,或抽象心理距離,南美洲對身處亞洲的我們來說都是一個極其遙遠的地方,偶爾聽曾到過的朋友提起,單是來回機票就接近六位數,印象中看過少數幾個旅行社南美洲行程的團費,通常平均都在一天兩萬上下。
所以當我發現這樣一趟行程內艙房每人只需約台幣十萬時,第一個念頭是:「有沒有搞錯?」後來經過反覆幾次核對發現沒錯後,我跟老婆說:「別觀望了,下手吧!」而且這次我們不但早早下手,還選擇連跳三級直接升等小套房(mini-suite),每人約十五萬台幣。
繳完訂金,未免後悔我從未再回去看價格變動,直到快出發前才上網瞄一眼,發現多數艙房已被訂光,剩下的價格也比一年前下訂時高出許多,Yeah!
從付完訂金到正式出發前,我都沒有特別考慮機票的問題,因為雖然是南美行程,卻是在北美的洛杉磯上船,而台灣飛美西相對容易。至於回程時在巴西里約熱內盧下船後如何返回台灣,一開始沒考慮太多,心想反正都在美洲,從里約到洛杉磯能有多遠?搭巴士過去搞不好還可以沿路多造訪幾個景點,如果趕時間就買張短程機票飛過去,一旦到了洛杉磯,回台灣就不是問題啦!
直到開始動手安排機票,才發現自己對美洲的了解少的可憐,原來從里約飛到洛杉磯的距離跟從台灣到洛杉磯差不多,既貴又耗時。於是重頭來過,在花了不少時間選擇比較之後,最終決定回程不再回洛杉磯,而是在德州達拉斯和日本東京停留兩站,時間絕對省不了,全部飛行連上轉機時間超過四十個鐘頭,但整趟機票維持在五萬出頭範圍,已算相當優惠。摘自〈第五章 又長又細的美食王國/智利〉
全世界最棒的牙醫
我的牙齒一向不好,滿嘴假牙,這次旅程出發前右半邊牙齦突然有點不舒服,原本沒太在意,出來後情況越來越糟,有一天,在船上大嚼一塊美味的牛排時,右上方假牙跟著牛肉一起脫落下來,並且落得不是一顆,而是一整排四顆,換句話說,整個右半邊失去了咀嚼食物的功能。
這下慘了!如果是平時,忍一忍等回台灣治療就好,但一來行程還有整整一個月,二來吃是我旅行中重要一部分,少了吃的享受,旅行樂趣必定得打一個大折扣。但人在海上漂,找合適牙醫談何容易?雖然船上有一個醫療室,但天下人都知道費用很高,除非迫不得已,否則離它越遠越好。
第二天我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來到醫療室,看診的女醫生用超級親切的態度告訴我她幫不上忙,因為船上沒有牙醫,但她能在接下來行程中的某個上岸地點,幫我和當地牙醫預約看診,並且建議我這事別拖太久,以免有後遺症。聽完後我心想身處人生地不熟的南美洲,就讓她安排吧,該被宰也只好被宰了!
接下來一天航海日,緊接三天馬丘比丘之旅,回來後又是連續兩個航海日,直到昨天才有機會再次上岸,地點是我這輩子都沒聽過,一個名為科金博的智利小鎮。但既然做了預約,我也就硬著頭皮赴約。早上出發前碰上之前一起去馬丘比丘的團員,說起此事,其中一個美國人說:「往好處看,你的牙是在智利掉的(其實是在祕魯掉的),如果在美國,牙醫費用會把你嚇個半死!」
這話顯然對我起不了安慰作用,但所幸,下船後,載我去的司機不但把我帶到我自己絕無可能找到的診所地點,還充當翻譯向醫生解釋我的狀況。而在三十分鐘後,我從一個無齒之徒又變回一條好漢。有意思的是,就在這時,英文明明極不流利的老醫生,忽然慢悠悠的說了一句:「I am the best dentist in the world!」害得我差點把剛粘回去的假牙又給噴了出來!
我用力謝過牙醫和司機後,繼續一天的觀光行程,傍晚回到船上又碰上早上那幫人,他們先恭喜我重新有牙,接著問花了多少錢?我說確實很貴,如果在家(台灣)只要刷一次健保卡就好,在這要一百美金,眾人聽完一陣驚呼,有人說在美國起碼七八百,有人說澳洲或加拿大更貴,七嘴八舌說得我都開始為自己付的太少感到慚愧起來。
一場旅行中的插曲讓我再次確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遠大於金錢,平時必須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才有實現人生夢想的資格。但即使如此,生活中仍隨時有可能碰上不測風雲,碰上時,別抱怨,勿緊張,盡人事,聽天命,冥冥中自然會碰上「全世界最棒的牙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