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都沒到非死不可的份兒上
「我的人生中只有兩條路,要麼趕緊死,要麼精彩地活著。」
說這句話的具體時間是2010年8月8日;說這句話的具體地點是第一季「中國達人秀」的初賽舞臺上。
沒想到,這句話會引起波濤洶湧的迴響,有人說是勵志,有人說是極端;更沒想到的是,說出這句話的我,一位來自北京五道口的斷臂小子被冠上了「中國達人秀總冠軍」的名號,也彷彿托了這句話的福,讓大家記住了「劉偉」這個俗得要死的名字。
對於我來說,生存還是死亡,其實早不需要懷疑。我既然「活生生」地站在「中國達人秀」億萬觀眾面前,就已經作出了選擇。年紀不大的我,無數次地和死亡交手,擁抱,卻一次次和它擦肩而過:被10萬伏特的高壓擊中、和氧氣罩相依為命、無數次的全身麻醉手術、與太平間僅一牆之隔…,一次又一次近距離地直視了死亡的面目,還有什麼神秘可言?當死神的伴隨成了家常便飯,還費得著諱莫如深嗎?一位大作家曾經說過:「死是一件無需著急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的事。為什麼不活下去試試呢?」當你有幸被死亡愛上,最厲害的不是對它心存敬畏,欲說還羞,而是對它直呼其名,甚至和它打情罵俏。
如果你覺得我說的有點道理,那真不枉費我的雙腳在鍵盤上劈哩啪啦一頓狂敲。想當年我練習用腳寫字練到崩潰,剛生出耍賴放棄的念頭,老媽就斬釘截鐵地把我帶到了窗戶邊上,萬分嚴肅地對我說:「咱倆如果一起跳下去,就都解脫了。
當從十四樓的高度俯瞰紅塵世界的時候,患有懼高症的我陡然覺得,還是雙腳穩穩地站在家中地板上穩當一些。
老媽看似極端的教法,令我心禪定,苦心修煉。於是練出了刷牙、打字、玩遊戲、彈鋼琴的一系列腳法。於是,才讓了那個曾經活得俗樣的殘疾少年劉偉消失,生成了今天擁有「達人」頭銜的劉偉。面對死亡,更讓我渴望生命;極端表達,只能說明我極其渴望活得精彩。一件事,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好,既然要活著,那就開開心心地活出自己的精彩,這有什麼疑慮嗎?是啊,都沒到非死不可的份兒上,我們還能抱怨什麼?所謂生活,生下來,活下去,僅此而已。
第01章 命運開了個玩笑,而我不能翻臉
開口說自己的故事之前,我想先把兩個詞撂在這兒:命運和幸運。
如果說老天曾以10萬伏特的高壓電置我於死地,這確實夠殘酷,我算是一個苦命人;但萬分幸運的是,它又幫助我搭乘了一輛又一輛順風車,奇蹟般地逃離了死亡,從這個角度上講,它又真的夠哥們兒。所以我更願意把那場變故當成命運跟我劉偉開的一個重口味玩笑。
當我再扒著那塊磚往上爬的時候,它毫無預兆也是毫不意外地整塊脫落下來,我立刻失去了支撐,整個人向後仰了過去,雙臂搭在了中間變壓器的裸線上,「砰」的一聲變壓器爆炸了,我的記憶也就開始變得一片空白…
說在當時配電室旁邊有一棟六層樓,老蘇聯建築,而當時五樓剛好有人看到了這一幕,變壓器爆炸的一聲巨響之後,他立刻衝下樓來,以劉翔百米跨欄般的速度跨過圍欄和圍牆,抱起我就往外衝;剛好在這個時候,小區裡有一個從來不遛彎兒的大夫出現了,彼時彼刻大夫對我說,一萬個人遇到你這樣的事情,也未必有一個人能活下來…
老媽說,當我去「短途旅行」的時候,她正下班騎車回家,可能是出於母子間從臍帶開始的天然聯繫,老媽的心裡突然就出現了一種不祥的預感,她恍恍惚惚地居然騎過了院子的大門。當她慌慌張張地剛一拐進小區,果真立刻就有人衝上來跟她說:「你家兒子出事兒了!」短短幾個字,比喻成晴天霹靂應該不過分,媽媽一下子癱坐在了地上。老爸說,我出事的時候,他正在揮汗如雨地忙著裝修,有鄰居跑來告知他,我被高壓電擊中了,他在瞬間發呆之後,猛然間像孩子一樣號啕大哭,滿臉絕望,分不清哪是汗水,哪是淚水。要知道,老爸可是一個從來沒有在我和媽媽面前流過眼淚的人啊。
第06章 洗腳水,真沒少喝
淘汰率確實很高,經過了三四個月的訓練,最後才確定暫時留下包括我在內的兩個人。另一個人和我是不同級別的,我被歸類在傷殘程度最嚴重的一個級別----「完全失去勞動能力」,別人都可以使用上肢,而我不能,套句我們教練郭老太太的話說就是:「劉偉這傢伙太辛苦了,別人在練下肢的時候,他在練下肢,別人在練習上肢的時候,他還在練習下肢。」
確定留下進行訓練之後,我心裡的念頭是,如果你想做得比誰都好,那麼你就一定要比誰都辛苦!咱就是這麼好強的爺們兒!日復一日的訓練,讓我感覺不到時間的流動,眼睛一閉一睜,一天就過去了,眼睛一閉不睜,在水裡的一天就過去了。
那個時候,我基本上每天要在水裡泡3個小時以上,水裡漂浮的感覺成了一種習慣,回到陸地上,有的時候都不太會走路,總想趴下來滑行,那時的我像極了從史前開始就有的兩棲動物。
這樣一來,在游泳過程中,我成了一個「肉夾饃」,每當他們已經游完100米在對岸短暫休息的時候,我卻在追趕,沒等我游完剩下的25米,教練已經吹響了新的哨音,於是我又開始了新的追趕,這個過程真一點都不享受。新一回的訓練開始,我得先游完這25米,再跟著他們游一個新的100米,基本都沒有停下來歇一會的時間,我要一直保持一種等速前進的運動,讓我覺得要瘋了。每次他們打水濺起的水花一直打在後面窮追不捨的我的臉上,這樣下來,等於喝了一天洗腳水。
短短的25米,也許有人一躍就能成功,也許有人一轉就能到達,但對於我這隻折翼的小菜鳥,那個距離,就是天與地的距離。人都說,距離產生美,怎麼到我這裡,距離有了,美沒有了呢?
為了超越這段距離的障礙,在教練和老鳥們的視線之外,我做了很多額外的訓練。每天晚上我都要去跑步,為了鍛鍊大腿力量,還會把幾千克的沙袋捆在大腿上,然後蹲馬步;為了練習小腿的力量,我還堅持每天蛙跳。每天的額外練習讓我發現了青蛙也真不容易,但為什麼人家整天跳,腿卻不疼?我這個菜鳥可比不來,前一天晚上奮力進行蛙跳的後果就是,第二天這腿根本就疼得抬不起來。還好,我這個人不習慣放棄,做了決定後再放棄也挺麻煩的,當堅持成為一種慣性,就沒什麼難度了。
人家都是飽嘗人間冷暖,而我在游泳池裡則是飽嘗人間各色洗腳水。每當喝水的時候,我都有一種強烈的衝動,就是想問問那些老鳥們:哥們兒,你們昨天晚上都洗腳了嗎?
第10章 謝謝你的歧視
這時候「老太太」見我已是把秤砣吃進了肚子裡,就只能很夠意思地幫我找到了一家私立音樂學院。她去見校長的時候,我激動地在家,等著她勝利歸來的消息。不過,盼到了歸來,勝利可沒有如約而至。「老太太」一回到家就充分展露了她狂躁的一面,據她不知是否誇張了點的描述,那位校長聽完了我的情況之後,臉上寫的驚恐和不屑的字眼,似乎比他的臉還要大。
他非常無奈地對我媽說:「這個怎麼教啊,這你也能想得出來?」他表示非常不願意浪費時間跟我媽談話。最後,他終於放了一句狠話:「劉偉進我們學校學音樂只會影響學校的校容。我們學校收學生,在正常人裡面還要挑長得漂亮的呢。」
我稍微用腳趾頭一想就能想到「老太太」當時的氣憤狀,她甚至維妙維肖地表演,就在她已經準備抬腳離開的時候,那位校長小聲嘟囔了一句:「他要是能學鋼琴,那我還能當國家主席呢!」時的表情。
「老太太」給我講完這一切之後,語重心長地抓著我的肩膀說:「兒子啊,咱可一定要爭口氣啊!」我倒沒有「老太太」那麼氣憤,但還挺感謝這校長對我「語重心長」、「頗加費心」的批評,他甚至非常和藹地告訴我:「人不是想做什麼,就能做成什麼的,我還想當國家主席呢,你說這可能嗎?」
說實話,我一向很感謝在我的生活中出現的這樣的角色,就像安逸時的一劑猛藥,讓我知道我還得努力。所以現在我特別想找到那位校長,非常真誠地跟他說兩句話:「第一,謝謝您的歧視!第二,我的鋼琴夢已經基本實現,你的主席夢也未嘗不可一試啊。」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我每天練琴時間超過7小時,基本除去吃飯、睡覺和上廁所的時間,我從早到晚都是坐在鋼琴面前。剛開始練習時,為了尋找到比較合適的趾法,確實花費了不少時間。但我從來沒覺得累,彷彿一頭栽了進去,那是一個完全屬於我的自由世界。每次都是「老太太」來催我吃飯,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我的「小黑」(我鋼琴的暱稱)。
腳趾的肉很脆弱,我一直以為它們毫無怨言地接觸土地,能使得它們更加耐勞。然而,相反的是,大量的練習讓我的腳趾一次次被磨破,而且經常腿腳抽筋……苦練了3個月之後的一天,我興奮地叫我媽:「媽!你過來看我彈得怎麼樣!」
我彈了生平的第一首曲子《雪絨花》,人家一隻手按的8度,我只能用兩隻腳按完再趕快切換回來,這首曲子剛開始彈得結結巴巴,但是卻也將就地完成了。那一刻,我的那份自豪啊,真是一言難盡。那時的我就像個容易滿足的孩子,給我個糖吃,就忘記了一切,只想著我應該繼續努力,去爭取下一塊糖,完成我單純可笑的夢想。於是6個月後,我彈出了《夢中的婚禮》。對於很多人問我鋼琴到底幾級,其實我也不清楚,鋼琴考試有規定要用手彈奏,像我這種情況,應該是不符合考試標準的吧。不管幾級,我的要求就是不斷地進步。
剛去錄音棚的那兩周,老師忙工作時,我就在旁邊看著,有什麼問題我就問。因為我知道初次見面,有人一見如故,也有人相看兩厭。為了不在未來相看兩厭,我那兩周基本把自己調製成了無聲狀態,連振動模式都很少啟動。
有一次,師母在電話中跟我媽聊天,無意之中,提到我的沉默,我媽說我其實在家裡是比較健談的,我師母詫異地問:「劉偉難道不是聾啞人嗎?」聽到這個橋段的時候,我瞬間石化了三次。這個玩笑有點開大了,怪不得師母在那兩周中,每次看我的眼神都那麼有愛心,應該都心疼死了吧,肯定一直在想:「這個可憐的孩子,不會說話也就罷了,上天還奪去了他的兩隻胳膊,太慘了!」這件事情後來就成了我們的一個笑料,長期活躍在茶餘飯後。
在探索音樂的過程中,我遇過很多挫折,丟過很多次臉,但其實人死之後臉不過是一層灰,臉皮又算什麼?所以要抓住每次丟臉的機會。「感謝每個讓你丟臉的人;懂得感謝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煉了你的心志;懂得感謝鞭打你的人,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懂得感謝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自立;懂得感謝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
第15章 被拒不悲劇
我上場之前,有一個組合唱了三首歌,要不就「不靠譜」,要不就「不成調」,評委還是很耐心地聽完了,並給出了誠摯的評語,以及具體如何加強之類的建議。當時我想,還不錯,挺能包容的,有胸懷。那天我還沒太隨意,專門穿了比較正式的襯衫和西裝,輪到我上場的時候,媽媽在後台默默地看著我。為了節省時間,按照慣例,很多人都直接進入副歌部分,我很自覺地這麼做了。當我唱「緊緊相依的心如何say goodbye,你比我清楚還要我說明白,愛太深會讓人瘋狂的勇敢」這兩句過後,有評委問:「你會彈什麼曲子?」我停了下來,開始彈《夢中的婚禮》。彈沒十幾秒鐘,就被評委的ㄧ句「謝謝」打斷了。「謝謝你來到我們的舞臺」我和我媽,我倆從來沒有這麼被鄙視過。
說實話,那一剎那,我還沒回過神來,怎麼都沒想到會這樣草草收場。當時我覺得我像極了被欺負的孩子,恰好媽媽還在旁邊,那種委屈越加濃重了,還像小時候一樣撲到媽媽的懷裡哭訴嗎?大老爺們兒了,丟不起這個人。那一剎那的情緒過去,我立刻恢復了理智。多大點事?說沒事那是扯呢,心裡一定會不爽,即便我已經百煉成鋼了,鋼還能導熱呢,我的心怎麼能不知冷暖?說這事有多大,那也還不至於。
兩個月之後的一天中午,我正和幾個哥們兒吃飯呢,忽然另一個哥們兒打電話過來,非要勸我參加「中國達人秀」。
當天的場面真是人山人海,水洩不通。聽說我們那場選拔有近120組選手參賽,但是全場一共只有5張直通證,所以這場爭奪戰雖然沒有硝煙,卻有一股火藥味。當天的三位評委很嚴格,有的選手只表演了不到兩秒鐘就被下了「逐客令」,不少人當場石化,醒過來就有哭爹喊娘的了。那天的評委之一,寧靜的胞弟舜文齊,在我前邊的比賽中接連「痛下殺手」,搞得現場氣氛十分緊張。幸好,我心態比較放鬆。這次我彈的是2007年自己創作的曲子《希望》,希望一切順利。
我彈琴一般都是老老實實地看著琴鍵,很少看別人的反應,但是不用眼睛我也能夠感受到那種肅穆的氣氛,那種用心傾聽的感覺。
他們聽我把曲子完完整整地彈奏了一遍,最後舜文齊宣佈:「劉偉,你可以直接通過了。」說實話,當時我有點詫異。畢竟競爭那麼激烈,評委那麼嚴格,我自己又根本沒抱多大希望。他還邀請我幫他彈奏新專輯的鋼琴曲,我欣然同意,不管他是客氣還是說真的,好意我已全部收到。
想想自己一路走來,被拒絕也決絕,被欣賞也熱烈,反正各種極端的情緒我好像都經歷過了。因為嘗試的多,所以經歷的多,經歷多了,當然就好的壞的都有。喜歡你的人會把你捧上天堂,討厭你的人巴不得你下地獄。自己清楚就好,我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而是在人間煉獄中修行的,人。
每個人的眼都是一種度量衡,你高看或者低估我,我都是180釐米,不多不少;每個人的手都是一面哈哈鏡,你拉寬或者擠扁我,我都是55公斤,不重不輕;每個人的心都是一個評分表,與黨同歲或者與國同齡,我都已不是學生,不喜不憂;我就是我,世間絕版,限量發行,若有興趣,值得珍藏。
第22章 幸福,就是一種活該
活著,並且固執地活出自己的幸福,誰能說這不是幸福的活該呢?2011年4月19日,當我打開電腦,想再一次查看於娟老師的部落格是否有更新時,忽然聽說她去世的消息。好像沒有那麼意外,只是心裡不禁淒然震顫了一下,經歷了幾番生死,終究還是沒能如她所願地,用樂觀創造奇蹟。這位復旦大學的青年教師,剛剛留學回國的女博士,在與癌症的抗爭中最終敗下陣來,但那記錄了她患病後嬉笑間人生感悟的文字,卻讓我們這些被生活套上了各種枷鎖的囚徒,開始意識到卸下負累,單純「活著」本身的幸運。
第一次看她的部落格,標題欄上「活著才是王道」一行大字霸氣十足,威風凜凜,全然不像一個生命岌岌可危的病人說的話,倒像是與死亡斡旋幾回合之後,全勝而歸的凱歌。讀著讀著,好像突然明白了古人說的「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
她說:「哪怕就讓我那般痛,痛得不能動,每日汙衣垢面趴在國泰路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上,任千人唾罵萬人踐踏,只要能看著我爸媽牽著土豆的手去幼兒園上學,我也是願意的。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拚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她的這段話在我看來已經說盡了活著的真意,無須贅言解釋。只是猛然想起了劉大大送我的一幅字,意境真像,「一場閒富貴,狠狠爭來,雖得還是失;百歲好光陰,忙忙過了,縱壽亦為夭。」或許樂嘉說得更直白,如果活著就是為了工作,工作即是為了賺錢,賺錢為了吃飯,吃飯為了活著,週而復始,生死有差別麼!
好多人都問我,劉偉,你假設一下如果當年沒出那檔子事,你的身體還是完完整整的,你現在的生活會是什麼樣?我說,我不做這樣的假設,沒用,有這時間我還不如去睡會兒覺呢。假設得太好了,再對照現在的自己,黯然神傷?假設得太壞了,暗自慶幸自己遭遇了那一場事故?
「如果」終究是假的,這世上從來沒有「如果」的事,現實只有「既然」和「雖然」之分。選擇「既然」的人,順著命運鋪的路一條道走到黑;選擇「雖然」的人,看著前面的光隨時轉換方向。
「我的人生中只有兩條路,要麼趕緊死,要麼精彩地活著。」
說這句話的具體時間是2010年8月8日;說這句話的具體地點是第一季「中國達人秀」的初賽舞臺上。
沒想到,這句話會引起波濤洶湧的迴響,有人說是勵志,有人說是極端;更沒想到的是,說出這句話的我,一位來自北京五道口的斷臂小子被冠上了「中國達人秀總冠軍」的名號,也彷彿托了這句話的福,讓大家記住了「劉偉」這個俗得要死的名字。
對於我來說,生存還是死亡,其實早不需要懷疑。我既然「活生生」地站在「中國達人秀」億萬觀眾面前,就已經作出了選擇。年紀不大的我,無數次地和死亡交手,擁抱,卻一次次和它擦肩而過:被10萬伏特的高壓擊中、和氧氣罩相依為命、無數次的全身麻醉手術、與太平間僅一牆之隔…,一次又一次近距離地直視了死亡的面目,還有什麼神秘可言?當死神的伴隨成了家常便飯,還費得著諱莫如深嗎?一位大作家曾經說過:「死是一件無需著急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的事。為什麼不活下去試試呢?」當你有幸被死亡愛上,最厲害的不是對它心存敬畏,欲說還羞,而是對它直呼其名,甚至和它打情罵俏。
如果你覺得我說的有點道理,那真不枉費我的雙腳在鍵盤上劈哩啪啦一頓狂敲。想當年我練習用腳寫字練到崩潰,剛生出耍賴放棄的念頭,老媽就斬釘截鐵地把我帶到了窗戶邊上,萬分嚴肅地對我說:「咱倆如果一起跳下去,就都解脫了。
當從十四樓的高度俯瞰紅塵世界的時候,患有懼高症的我陡然覺得,還是雙腳穩穩地站在家中地板上穩當一些。
老媽看似極端的教法,令我心禪定,苦心修煉。於是練出了刷牙、打字、玩遊戲、彈鋼琴的一系列腳法。於是,才讓了那個曾經活得俗樣的殘疾少年劉偉消失,生成了今天擁有「達人」頭銜的劉偉。面對死亡,更讓我渴望生命;極端表達,只能說明我極其渴望活得精彩。一件事,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好,既然要活著,那就開開心心地活出自己的精彩,這有什麼疑慮嗎?是啊,都沒到非死不可的份兒上,我們還能抱怨什麼?所謂生活,生下來,活下去,僅此而已。
第01章 命運開了個玩笑,而我不能翻臉
開口說自己的故事之前,我想先把兩個詞撂在這兒:命運和幸運。
如果說老天曾以10萬伏特的高壓電置我於死地,這確實夠殘酷,我算是一個苦命人;但萬分幸運的是,它又幫助我搭乘了一輛又一輛順風車,奇蹟般地逃離了死亡,從這個角度上講,它又真的夠哥們兒。所以我更願意把那場變故當成命運跟我劉偉開的一個重口味玩笑。
當我再扒著那塊磚往上爬的時候,它毫無預兆也是毫不意外地整塊脫落下來,我立刻失去了支撐,整個人向後仰了過去,雙臂搭在了中間變壓器的裸線上,「砰」的一聲變壓器爆炸了,我的記憶也就開始變得一片空白…
說在當時配電室旁邊有一棟六層樓,老蘇聯建築,而當時五樓剛好有人看到了這一幕,變壓器爆炸的一聲巨響之後,他立刻衝下樓來,以劉翔百米跨欄般的速度跨過圍欄和圍牆,抱起我就往外衝;剛好在這個時候,小區裡有一個從來不遛彎兒的大夫出現了,彼時彼刻大夫對我說,一萬個人遇到你這樣的事情,也未必有一個人能活下來…
老媽說,當我去「短途旅行」的時候,她正下班騎車回家,可能是出於母子間從臍帶開始的天然聯繫,老媽的心裡突然就出現了一種不祥的預感,她恍恍惚惚地居然騎過了院子的大門。當她慌慌張張地剛一拐進小區,果真立刻就有人衝上來跟她說:「你家兒子出事兒了!」短短幾個字,比喻成晴天霹靂應該不過分,媽媽一下子癱坐在了地上。老爸說,我出事的時候,他正在揮汗如雨地忙著裝修,有鄰居跑來告知他,我被高壓電擊中了,他在瞬間發呆之後,猛然間像孩子一樣號啕大哭,滿臉絕望,分不清哪是汗水,哪是淚水。要知道,老爸可是一個從來沒有在我和媽媽面前流過眼淚的人啊。
第06章 洗腳水,真沒少喝
淘汰率確實很高,經過了三四個月的訓練,最後才確定暫時留下包括我在內的兩個人。另一個人和我是不同級別的,我被歸類在傷殘程度最嚴重的一個級別----「完全失去勞動能力」,別人都可以使用上肢,而我不能,套句我們教練郭老太太的話說就是:「劉偉這傢伙太辛苦了,別人在練下肢的時候,他在練下肢,別人在練習上肢的時候,他還在練習下肢。」
確定留下進行訓練之後,我心裡的念頭是,如果你想做得比誰都好,那麼你就一定要比誰都辛苦!咱就是這麼好強的爺們兒!日復一日的訓練,讓我感覺不到時間的流動,眼睛一閉一睜,一天就過去了,眼睛一閉不睜,在水裡的一天就過去了。
那個時候,我基本上每天要在水裡泡3個小時以上,水裡漂浮的感覺成了一種習慣,回到陸地上,有的時候都不太會走路,總想趴下來滑行,那時的我像極了從史前開始就有的兩棲動物。
這樣一來,在游泳過程中,我成了一個「肉夾饃」,每當他們已經游完100米在對岸短暫休息的時候,我卻在追趕,沒等我游完剩下的25米,教練已經吹響了新的哨音,於是我又開始了新的追趕,這個過程真一點都不享受。新一回的訓練開始,我得先游完這25米,再跟著他們游一個新的100米,基本都沒有停下來歇一會的時間,我要一直保持一種等速前進的運動,讓我覺得要瘋了。每次他們打水濺起的水花一直打在後面窮追不捨的我的臉上,這樣下來,等於喝了一天洗腳水。
短短的25米,也許有人一躍就能成功,也許有人一轉就能到達,但對於我這隻折翼的小菜鳥,那個距離,就是天與地的距離。人都說,距離產生美,怎麼到我這裡,距離有了,美沒有了呢?
為了超越這段距離的障礙,在教練和老鳥們的視線之外,我做了很多額外的訓練。每天晚上我都要去跑步,為了鍛鍊大腿力量,還會把幾千克的沙袋捆在大腿上,然後蹲馬步;為了練習小腿的力量,我還堅持每天蛙跳。每天的額外練習讓我發現了青蛙也真不容易,但為什麼人家整天跳,腿卻不疼?我這個菜鳥可比不來,前一天晚上奮力進行蛙跳的後果就是,第二天這腿根本就疼得抬不起來。還好,我這個人不習慣放棄,做了決定後再放棄也挺麻煩的,當堅持成為一種慣性,就沒什麼難度了。
人家都是飽嘗人間冷暖,而我在游泳池裡則是飽嘗人間各色洗腳水。每當喝水的時候,我都有一種強烈的衝動,就是想問問那些老鳥們:哥們兒,你們昨天晚上都洗腳了嗎?
第10章 謝謝你的歧視
這時候「老太太」見我已是把秤砣吃進了肚子裡,就只能很夠意思地幫我找到了一家私立音樂學院。她去見校長的時候,我激動地在家,等著她勝利歸來的消息。不過,盼到了歸來,勝利可沒有如約而至。「老太太」一回到家就充分展露了她狂躁的一面,據她不知是否誇張了點的描述,那位校長聽完了我的情況之後,臉上寫的驚恐和不屑的字眼,似乎比他的臉還要大。
他非常無奈地對我媽說:「這個怎麼教啊,這你也能想得出來?」他表示非常不願意浪費時間跟我媽談話。最後,他終於放了一句狠話:「劉偉進我們學校學音樂只會影響學校的校容。我們學校收學生,在正常人裡面還要挑長得漂亮的呢。」
我稍微用腳趾頭一想就能想到「老太太」當時的氣憤狀,她甚至維妙維肖地表演,就在她已經準備抬腳離開的時候,那位校長小聲嘟囔了一句:「他要是能學鋼琴,那我還能當國家主席呢!」時的表情。
「老太太」給我講完這一切之後,語重心長地抓著我的肩膀說:「兒子啊,咱可一定要爭口氣啊!」我倒沒有「老太太」那麼氣憤,但還挺感謝這校長對我「語重心長」、「頗加費心」的批評,他甚至非常和藹地告訴我:「人不是想做什麼,就能做成什麼的,我還想當國家主席呢,你說這可能嗎?」
說實話,我一向很感謝在我的生活中出現的這樣的角色,就像安逸時的一劑猛藥,讓我知道我還得努力。所以現在我特別想找到那位校長,非常真誠地跟他說兩句話:「第一,謝謝您的歧視!第二,我的鋼琴夢已經基本實現,你的主席夢也未嘗不可一試啊。」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我每天練琴時間超過7小時,基本除去吃飯、睡覺和上廁所的時間,我從早到晚都是坐在鋼琴面前。剛開始練習時,為了尋找到比較合適的趾法,確實花費了不少時間。但我從來沒覺得累,彷彿一頭栽了進去,那是一個完全屬於我的自由世界。每次都是「老太太」來催我吃飯,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我的「小黑」(我鋼琴的暱稱)。
腳趾的肉很脆弱,我一直以為它們毫無怨言地接觸土地,能使得它們更加耐勞。然而,相反的是,大量的練習讓我的腳趾一次次被磨破,而且經常腿腳抽筋……苦練了3個月之後的一天,我興奮地叫我媽:「媽!你過來看我彈得怎麼樣!」
我彈了生平的第一首曲子《雪絨花》,人家一隻手按的8度,我只能用兩隻腳按完再趕快切換回來,這首曲子剛開始彈得結結巴巴,但是卻也將就地完成了。那一刻,我的那份自豪啊,真是一言難盡。那時的我就像個容易滿足的孩子,給我個糖吃,就忘記了一切,只想著我應該繼續努力,去爭取下一塊糖,完成我單純可笑的夢想。於是6個月後,我彈出了《夢中的婚禮》。對於很多人問我鋼琴到底幾級,其實我也不清楚,鋼琴考試有規定要用手彈奏,像我這種情況,應該是不符合考試標準的吧。不管幾級,我的要求就是不斷地進步。
剛去錄音棚的那兩周,老師忙工作時,我就在旁邊看著,有什麼問題我就問。因為我知道初次見面,有人一見如故,也有人相看兩厭。為了不在未來相看兩厭,我那兩周基本把自己調製成了無聲狀態,連振動模式都很少啟動。
有一次,師母在電話中跟我媽聊天,無意之中,提到我的沉默,我媽說我其實在家裡是比較健談的,我師母詫異地問:「劉偉難道不是聾啞人嗎?」聽到這個橋段的時候,我瞬間石化了三次。這個玩笑有點開大了,怪不得師母在那兩周中,每次看我的眼神都那麼有愛心,應該都心疼死了吧,肯定一直在想:「這個可憐的孩子,不會說話也就罷了,上天還奪去了他的兩隻胳膊,太慘了!」這件事情後來就成了我們的一個笑料,長期活躍在茶餘飯後。
在探索音樂的過程中,我遇過很多挫折,丟過很多次臉,但其實人死之後臉不過是一層灰,臉皮又算什麼?所以要抓住每次丟臉的機會。「感謝每個讓你丟臉的人;懂得感謝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煉了你的心志;懂得感謝鞭打你的人,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懂得感謝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自立;懂得感謝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
第15章 被拒不悲劇
我上場之前,有一個組合唱了三首歌,要不就「不靠譜」,要不就「不成調」,評委還是很耐心地聽完了,並給出了誠摯的評語,以及具體如何加強之類的建議。當時我想,還不錯,挺能包容的,有胸懷。那天我還沒太隨意,專門穿了比較正式的襯衫和西裝,輪到我上場的時候,媽媽在後台默默地看著我。為了節省時間,按照慣例,很多人都直接進入副歌部分,我很自覺地這麼做了。當我唱「緊緊相依的心如何say goodbye,你比我清楚還要我說明白,愛太深會讓人瘋狂的勇敢」這兩句過後,有評委問:「你會彈什麼曲子?」我停了下來,開始彈《夢中的婚禮》。彈沒十幾秒鐘,就被評委的ㄧ句「謝謝」打斷了。「謝謝你來到我們的舞臺」我和我媽,我倆從來沒有這麼被鄙視過。
說實話,那一剎那,我還沒回過神來,怎麼都沒想到會這樣草草收場。當時我覺得我像極了被欺負的孩子,恰好媽媽還在旁邊,那種委屈越加濃重了,還像小時候一樣撲到媽媽的懷裡哭訴嗎?大老爺們兒了,丟不起這個人。那一剎那的情緒過去,我立刻恢復了理智。多大點事?說沒事那是扯呢,心裡一定會不爽,即便我已經百煉成鋼了,鋼還能導熱呢,我的心怎麼能不知冷暖?說這事有多大,那也還不至於。
兩個月之後的一天中午,我正和幾個哥們兒吃飯呢,忽然另一個哥們兒打電話過來,非要勸我參加「中國達人秀」。
當天的場面真是人山人海,水洩不通。聽說我們那場選拔有近120組選手參賽,但是全場一共只有5張直通證,所以這場爭奪戰雖然沒有硝煙,卻有一股火藥味。當天的三位評委很嚴格,有的選手只表演了不到兩秒鐘就被下了「逐客令」,不少人當場石化,醒過來就有哭爹喊娘的了。那天的評委之一,寧靜的胞弟舜文齊,在我前邊的比賽中接連「痛下殺手」,搞得現場氣氛十分緊張。幸好,我心態比較放鬆。這次我彈的是2007年自己創作的曲子《希望》,希望一切順利。
我彈琴一般都是老老實實地看著琴鍵,很少看別人的反應,但是不用眼睛我也能夠感受到那種肅穆的氣氛,那種用心傾聽的感覺。
他們聽我把曲子完完整整地彈奏了一遍,最後舜文齊宣佈:「劉偉,你可以直接通過了。」說實話,當時我有點詫異。畢竟競爭那麼激烈,評委那麼嚴格,我自己又根本沒抱多大希望。他還邀請我幫他彈奏新專輯的鋼琴曲,我欣然同意,不管他是客氣還是說真的,好意我已全部收到。
想想自己一路走來,被拒絕也決絕,被欣賞也熱烈,反正各種極端的情緒我好像都經歷過了。因為嘗試的多,所以經歷的多,經歷多了,當然就好的壞的都有。喜歡你的人會把你捧上天堂,討厭你的人巴不得你下地獄。自己清楚就好,我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而是在人間煉獄中修行的,人。
每個人的眼都是一種度量衡,你高看或者低估我,我都是180釐米,不多不少;每個人的手都是一面哈哈鏡,你拉寬或者擠扁我,我都是55公斤,不重不輕;每個人的心都是一個評分表,與黨同歲或者與國同齡,我都已不是學生,不喜不憂;我就是我,世間絕版,限量發行,若有興趣,值得珍藏。
第22章 幸福,就是一種活該
活著,並且固執地活出自己的幸福,誰能說這不是幸福的活該呢?2011年4月19日,當我打開電腦,想再一次查看於娟老師的部落格是否有更新時,忽然聽說她去世的消息。好像沒有那麼意外,只是心裡不禁淒然震顫了一下,經歷了幾番生死,終究還是沒能如她所願地,用樂觀創造奇蹟。這位復旦大學的青年教師,剛剛留學回國的女博士,在與癌症的抗爭中最終敗下陣來,但那記錄了她患病後嬉笑間人生感悟的文字,卻讓我們這些被生活套上了各種枷鎖的囚徒,開始意識到卸下負累,單純「活著」本身的幸運。
第一次看她的部落格,標題欄上「活著才是王道」一行大字霸氣十足,威風凜凜,全然不像一個生命岌岌可危的病人說的話,倒像是與死亡斡旋幾回合之後,全勝而歸的凱歌。讀著讀著,好像突然明白了古人說的「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
她說:「哪怕就讓我那般痛,痛得不能動,每日汙衣垢面趴在國泰路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上,任千人唾罵萬人踐踏,只要能看著我爸媽牽著土豆的手去幼兒園上學,我也是願意的。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拚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她的這段話在我看來已經說盡了活著的真意,無須贅言解釋。只是猛然想起了劉大大送我的一幅字,意境真像,「一場閒富貴,狠狠爭來,雖得還是失;百歲好光陰,忙忙過了,縱壽亦為夭。」或許樂嘉說得更直白,如果活著就是為了工作,工作即是為了賺錢,賺錢為了吃飯,吃飯為了活著,週而復始,生死有差別麼!
好多人都問我,劉偉,你假設一下如果當年沒出那檔子事,你的身體還是完完整整的,你現在的生活會是什麼樣?我說,我不做這樣的假設,沒用,有這時間我還不如去睡會兒覺呢。假設得太好了,再對照現在的自己,黯然神傷?假設得太壞了,暗自慶幸自己遭遇了那一場事故?
「如果」終究是假的,這世上從來沒有「如果」的事,現實只有「既然」和「雖然」之分。選擇「既然」的人,順著命運鋪的路一條道走到黑;選擇「雖然」的人,看著前面的光隨時轉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