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生命永遠在微笑:鶴翔莊功法治癌

9特價24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我的父親和母親
我的父親叫陳召恩,是當時江南一帶很有名的外科大夫。父親不但醫術精湛,而且為人善良豁達,因此在當地享有很高的威望,非常受人們的崇拜與敬重。

父親和母親的婚姻是由雙方家長包辦的。母親嫁給父親時已經從杭州師範學校畢業了,但為了能夠更好地協助父親的工作,剛剛當上新娘的母親聽從了丈夫的建議,去上虞一所醫學院學醫。他們夫婦希望以後能夠共同創辦一個理想的事業,那就是父親夢寐以求的願望—在家鄉創辦一所醫院。

母親林國瑞是個絕頂聰明、才華橫溢的女子。僅用了四年時間,她便完成了所有的專業課程從醫學院畢業,成為了一名婦產科醫生。這樣的事情在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可是極為罕見的。

母親畢業後隨父親一起就職於美國人開辦的一家醫院,他們在那裏兢兢業業地幹了很多年。到了1932年,他們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在家鄉創辦了一所屬於自己的醫院,取名為「嘉興三一醫院」。父母都是信奉基督教的,基督教把聖父、聖子、聖靈稱為三位一體,取名「三一」就是這層意思,這裏面有他們的信
仰。由於全體醫護人員對病人的愛心、熱情和有效的治療,醫院業務發展得很快。慢慢地,還建起了醫院附屬的護士學校。

1937年,日本鬼子襲擊了上海,成千上萬的人成了流離失所的難民,他們扶老攜幼慌亂出逃,當最後一輛運載難民的列車駛出上海時,車廂擠得像沙丁魚罐頭一樣。那些擠不進火車的人爬上車頂,還有的人趴在窗戶框上。可日本人並沒有放過他們,從飛機上瘋狂地向這些逃命的難民掃射,被打死的人紛紛從車上掉
了下來。更悲慘的是,當列車通過嘉興火車站的天橋下面時,很多在車頂上的人來不及屈身彎腰躲避,紛紛被天橋撞了下來,許多人的身體被攔腰截斷,有的被撞掉了頭顱,人們瘋狂地尖叫著,一片恐慌。

列車立即停了下來。父親聞訊後馬上帶領全體醫生和護士趕到了現場,竭盡全力搶救生命。許多受傷的人被抬回醫院進行治療,其中還有很多人需要進行手術,傷患們在父親的醫院裏都得到了很好的救治,直至他們康復出院。父親這一無私的舉動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讚揚,並很快成為嘉興地區家喻戶曉的佳話。

就在父母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日本侵略軍逼近了嘉興。當地的一些親日官員勸告父親留在本地,希望他能夠為日偽服務,但此時父親已拿定主意堅決離開,他說:「我和我的家人寧死也不做亡國奴。」父親先打發全家老少和職工們離開嘉興奔赴杭州。然後自己和另一個醫生留下幫助上海來的難民,直到日本侵略軍佔領嘉興的三天前,才匆匆離開。

父親不得不放棄一切家產,攜帶全家向西南逃亡。就像其他所有中國人一樣,我們一家度過了幾年顛沛流離、難以形容的艱苦歲月。


我的母親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地主之家。七歲那年,我的外婆開始給母親纏小腳了。在那個年代,女孩子尤其是有錢人家的閨女都是要裹小腳的,母親也難逃厄運。俗話說:「小腳一雙,眼淚一缸。」雙腳被纏裹了幾天後,母親終於無法忍受那種鑽心的疼痛,在一個夜裏悄悄爬出窗外,跑到附近的一個教堂去找我外
婆認識的一個美國牧師求救。一個才七歲的小女孩,竟敢反抗母親去找人求援,這得要多大的勇氣和膽量啊!

母親哭著對那個牧師說:「牧師啊,請你去跟我媽媽說說,讓她放了我的腳吧!我的腳疼得都不能站了!」那位牧師是很瞭解當時中國的傳統習俗的,深知纏腳這種陋習對婦女造成的身心傷害。他非常同情母親,把母親領回家,和顏悅色地跟我外婆講道理,慢慢地說服我的外婆。終於,外婆被牧師打動了,同意不
再繼續給母親裹腳。母親的腳被解放了,我母親勝利了。後來當我知道母親這段經歷後,我由衷地佩服母親的勇氣和膽量,也佩服她的聰明和機智。

我母親可謂是個英雄母親,一生懷過十七胎,除了三個流產外,她生下過十四個孩子。母親即使是在懷孕期間也從未停止過工作,她不但是個英雄母親,也是個成功的職業婦女。像母親這樣的女人在那個年代的中國,可謂是「鳳毛鱗角」。

由於工作繁忙,母親沒有時間和精力自己哺育這些孩子,除了二哥是她親自奶大的,其他的孩子每生下一個就請來一個奶媽,我們都是靠奶媽餵養、照顧長大的。

由於母親工作很忙,沒有時間督促檢查我們的功課,在我記憶中只有一次,那是我在上初中的時候。一天放學後我到母親房間去,母親正坐在馬桶上,也許只有這個時候她才有時間跟我們說上幾句話。「八妹!」母親喊住了我:「最近學校功課怎樣啊?」我回答說還不錯。然後母親又說:「你背一篇英文來給我聽聽。」

幸好,我剛剛背熟了老師要求背誦的那篇《自私的巨人》。我規規矩矩地站在母親面前,把那篇英文課文背誦了一遍,背得很流利。母親看上去非常高興,還誇講了我幾句。這使我感到萬分的驚訝,我從來都不知道媽媽的英文這麼好。

儘管母親很忙,但她從不忘記教我們好好做人。一天中午,我們四個最小的孩子放學回家吃午飯,飯桌上沒有豐盛的菜肴,只放著一個蓋了塊又髒又破的灰布的竹籃子。母親掀開那塊灰布,從裏面拿出幾個糰子對我們說:「這就是你們今天的午飯。」那些糰子是用野菜和玉米麵做的,又難看又難吃。原來,有一個鄉下女人帶著生病的孩子來到醫院,求我父親救救她生病的孩子,父親收那孩子住了院,不但沒要她一分錢,還把我們的午飯拿去給他們吃。這籃玉米麵菜糰子本來是那女人帶來的乾糧,是母親用我們的飯跟她換的。母親對我們說:「你們把它吃了,要記住,天下的窮人吃的就是這樣的東西。」—直到今天,我還清晰地記得母親給我們上的那堂課。

抗戰期間我們逃難到了大西南,一家人分散在幾個不同的地方,互相不通音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