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歷代皇朝風雲實錄:相位爭奪

9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囤積奇貨,只為竊國

呂不韋原是戰國末期的韓國商人,家住韓國都城陽翟(今河南禹縣)。他的父親靠小本生意起家,雖不算巨富,但日子過得也算殷實,因此希望兒子能繼承父業。可是這呂不韋從小熟讀詩書,心高志大,哪裡會把父親這點殷切期望作為自己的終極目標。他生活的年代正是群雄爭霸之世,英雄人物一日數起。有的人憑三寸不爛之舌,一夜之間稱王為相。雞鳴狗盜之輩,附龍攀鳳,也將彪炳千古。可是他不明白,父親千辛萬苦,經商營業,雖然吃穿不愁,但是卻不為人們所看重。人生竟是這樣不公平。他覺得自己不應該再像父親那樣,為一點蠅頭小利而勞苦一生。有一次他問父親:「爹,耕種一年的盈利是幾倍?」

「有十倍的盈利。」父親回答。

呂不韋又問:「販賣珠寶玉器的盈利是幾倍?」

「有百倍的盈利。」父親漫不經心地回答。

想了一會兒,呂不韋又問:「如果擁立國君呢?」

「其利千萬倍,不可計算。」父親疑惑地看著他說:「別胡思亂想了,好好做你的生意吧。」

擁立國君不僅可以盈利千萬倍,還可以顯耀一時,並保子子孫孫榮華富貴。呂不韋於是暗下決心,要做這盈利千萬倍的生意。

當然,眼下他還是要做那盈利百倍的生意。他來往於各國之間,經商營業,悟通行情。從販賣布帛,到倒賣珠寶,低價買高價賣,雖然歷經千辛萬苦,但幾年下來,卻積攢了萬貫家產。他一邊做生意,一邊注意留心觀察各國的政治形勢。這不僅是做買賣的需要,因為兵荒馬亂,你征我伐,商路不通,會給做生意帶來不便。更主要的是,他在觀察各國的政治行情,是否有千萬倍的生意可做。

這一年呂不韋又來到趙國都城邯鄲,這裡是趙國最繁華的地區,市場十分繁榮。以前他也經常來這裡販賣珠寶玉器,可是這一次他準備長期住在這裡。

此時的呂不韋,已不再是幾年前跑單幫的小商人,而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巨商富賈。憑著自己的萬貫財產,他準備做盈利千萬倍的生意,開始結交各種人物。

有一天,呂不韋來到一家飯店,偶然看見一位公子,二十多歲,儀表不凡,但卻衣著寒酸。他一下子便被這位年輕人給吸引住了,忙問店主:「這個年輕人是幹什麼的?看他的樣子不該是人下之人。」店主說:「他是秦國的公子,名叫異人,在這裡已經好幾年了。」

原來這異人是秦昭王太子安國君贏柱的兒子,安國君共有二十幾個兒子,這異人是第九子。他的生母夏姬不受安國君寵愛,又非嫡出,於是便被秦王送到趙國當人質,作為趙、秦交好的條件。可是秦國根本不管異人的死活,多次派兵攻打趙國,所以趙國也就開始對他失禮。戰爭一打起來,趙國便把他抓起來,準備殺掉。雖然現在暫時沒有戰爭,但異人身處異鄉,舉目無親,生活很苦。

呂不韋回到家裡,眼前總是出現異人的影子。他隱約感到,這異人也許就是自己要做的那樁盈利千萬倍的買賣。作為商人,做買賣是要細加盤算的,絕對不能虧本。他對秦國的情況十分了解,秦昭王如果去世,繼承王位的自然是安國君。安國君最寵愛的是華陽夫人,但這位尊貴的夫人卻沒有子嗣。目前安國君尚未立嗣,所以很難預料安國君之後何人為王。如果能想辦法使他成為安國君的嗣子,有朝一日他如果登上王位,憑此時的擁立之功,起碼不給自己弄個將相當當?呂不韋反覆思索著,幾乎一夜沒合眼。

第二天,呂不韋打聽好異人的住處,親自登門拜訪。

異人的住處十分簡陋,他在這裡已經五年了,但秦、趙之間戰爭不斷,他不僅不受禮遇,而且生命都朝不保夕,有個地方安身就行了,哪還敢貪圖在秦國時的豪華舒適。

呂不韋一進屋,四處打量了一番後說:「公子的住處太簡陋了,我可以使你的門第高大起來。」

異人見進來的人一身商人打扮,心裡便有幾分看不上。在那個重農抑商的社會裡,沒幾個人能瞧得起商人。異人笑著說:「我看還是請你先張大自己的門第,然後再來張大我的門第吧。」

呂不韋並沒有計較異人的話中帶刺,接著說:「不,你不懂,我的門第是靠你的門第高大了之後才能高大起來。」異人覺得呂不韋話中有話,便讓他坐下,與他深談了起來。

呂不韋說:「秦昭王年紀大了,可能年壽不會太久。安國君是當今太子,我聽說安國君最寵愛華陽夫人,但是華陽夫人沒有兒子。不過,能夠左右安國君確立嗣位的,只有華陽夫人。如今你有兄弟二十多人,你又是排行中間,不怎麼受到重視,而且經常在諸侯國被抵押作人質。假如秦昭王死去,安國君繼承王位,長子子傒最有希望成為新太子,其他兄弟早晚侍奉在父親跟前,也都能想辦法爭奪太子之位,可你卻一點機會也沒有啊。」
異人聽了他的話,無可奈何地說:「你說得很對,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好想呢?」

呂不韋見他一籌莫展、唉聲嘆氣的樣子,看出異人也決非安於現狀、不爭不搶之人,覺得可以做這樁買賣。於是便說:「現在你是作為人質,被迫客居在趙國,又很貧窮,肯定拿不出什麼錢財去孝敬親長、交結朋友。這樣吧,我雖然也並不富有,但是願意拿出千金替你西去秦國游說,想辦法打通華陽夫人的關節,讓他們立你為她的嗣子。」

正處在窮途末路的異人,聽後十分激動,當即跪到地上向呂不韋叩頭,他熱淚盈眶地表示:「如果您的計策真的能夠實現,我執政之後,願意把秦國的一半分給您,與您共同享有它。」

於是,一個盈千萬之利的買賣成交了。

呂不韋知道,做買賣是要花本錢的。他先拿出五百金給異人,讓他廣泛地結交社會名流,擴大自己的社會影響,又拿出五百金,購買了一批金銀首飾,奇珍異寶,自己帶著到秦國都城咸陽進行游說活動。

從此,呂不韋走上了一條政治冒險之路,他表面上是去為異人爭奪太子之位,更主要是為自己爭奪一席政治地位。

呂不韋來到咸陽之後,首先找到華陽夫人的大姐。他獻上一些珠寶,打通了關節,第二天順利地見到了華陽夫人。呂不韋把所有的珠寶首飾全部獻上。雖然華陽夫人貴為王妃,但呂不韋是位大珠寶商,有些東西卻是華陽夫人所未見過的。因此令華陽夫人十分高興,愛不釋手。

善於察顏觀色的呂不韋見華陽夫人正在興頭上,趕忙向夫人說:「這些奇珍異寶,都是在趙國的秦公子異人孝敬您的。異人是個非常賢孝的人,他廣交諸侯賓客,遍於天下,名滿朝野。異人非常想念夫人和太子,日夜流淚,他常說『我的終身就靠夫人了』。」華陽夫人聽了十分感動。

接著呂不韋又去拜見華陽夫人的姐姐,向她指陳利害,並讓她轉告華陽夫人說:「我聽說過,憑借姿色侍奉人,到容顏衰老時寵愛就會減退。現在夫人侍奉太子安國君,備受寵愛,但是卻沒有為安國君生兒子,應該早作打算,在諸子中挑選一個最賢孝的立為嫡子,認作親子。這樣夫在則尊榮,夫百年之後,所認的兒子繼承王位,您始終不會失去權勢,這樣才能保住萬世富貴。這就是所謂靠一句話就能夠得到萬世之利的上策。如果不抓住目前受寵的有利時機打好基礎,那麼等年老色衰再想說話,還有用處嗎?如今異人賢能,而他又知道自己排行居中,按次位不能被立為嫡子。況且,他的母親夏姬不為安國君喜愛,主動要求依靠夫人。夫人如果能在這個時候提攜異人,讓他成為安國君的嫡子,那麼夫人終生都會在秦國受寵。」

華陽夫人聽完姐姐轉達呂不韋的話後,心裡久久不能平靜。的確,當一個人一切都十分順利的時候,大多想不到還會有不順利,尤其此時華陽夫人寵幸一時,更是想不到日後的危險。當然她也耳聞、目睹了失寵後的王妃是怎樣的悲慘。今天經呂不韋一語點破,心中大為感激。當天夜裡,她便找機會在太子面前誇讚異人十分聰惠賢能,並說往來趙國的人都很稱讚他。接著華陽夫人又哭哭啼啼地說:「我有幸能夠列位後宮,可是不幸未能生子,希望得到異人,立他為嫡子,這樣也使我有個依靠。」安國君見她說得情真意切,便答應了她的請求,並刻玉符作為憑證,約定推立異人為嫡子。安國君和華陽夫人又贈送很多財物給異人,並且請呂不韋作為異人的老師。因此,異人在諸侯中的名望更大了,趙國君臣對他也改變了看法。

呂不韋的秦國之行,已經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因此,他向王侯的寶座之路,又邁近了一大步。

異人在邯鄲城內也沒閑著,他憑著呂不韋給他的黃金,四處打點,上下交通,很快在趙國受到了很多人的稱讚。

現在呂不韋更是不同了,他已經是未來太子的老師。此時他想的不再是如何絞盡腦汁去販賣珠寶,賺取蠅頭小利,他幾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怎樣更牢固地控制異人上。

呂不韋在邯鄲城內挑選了一名叫趙姬的歌妓,年方十八歲。此女生得色美質艷,能歌善舞。他不惜重金把她買下,並與之同居。過了一段時間,知道她已懷有身孕。為了爭得日後的權位,呂不韋便同趙姬設下了圈套。

一天,異人應呂不韋的邀請,前往呂不韋的住所飲酒。酒過三巡之後,呂不韋便把趙姬請出來歌舞助興。異人醉眼朦朧向上一瞧,但見這女子如天仙下凡,看得他如癡如狂,兩只眼睛幾乎釘在了趙姬身上。呂不韋馬上使了個眼色,讓她上前給異人敬酒。這趙姬含顰撒嬌,媚態百出,更引得異人六神無主,神魂顛倒。呂不韋此時裝作酒已過量,倒在席上睡著了。異人此刻已不能自制,酒架色膽,便將趙姬順勢攬在懷中,動手動腳。哪知就在此時,只見呂不韋立身而起,滿面怒容,指著異人大聲叱道:「你太不知好歹,竟敢當面調戲我的愛妾。」異人讓呂不韋這一叫,酒登時醒了一半,連忙賠罪。

呂不韋沉思了片刻說:「你我相交多年,如果你真的喜歡趙姬,可以向我直說,何必來這一手。」異人一聽呂不韋的話,忙說:「你對我恩重如山,日後必當重報。」於是呂不韋便慷慨地把趙姬送給異人,但趙姬隱瞞了與呂不韋的祕密。

異人得到了趙姬之後,二人花前月下,情濃意厚地打發著日子。時間過得也真快,不覺數月一轉眼就過去了,趙姬生下一個男孩,異人給他起名叫政。這便是後來的秦始皇。趙姬被立為正夫人。

孩子生下之後,呂不韋和異人的關係更加密切了,他們經常你來我往,呂不韋更是對異人一家慷慨解囊。尤其對孩子更是關懷備至。轉眼三年過去了,孩子長得聰明可愛。

這些年來,呂不韋密切注意秦國的形勢,常常派人去秦國打探消息。

他早已知道,因為安國君私立異人為嫡子,宮中諸子們便開始騷動起來。尤其長子子傒,對異人更是不滿。如果按次位排列,他最有希望立嫡。當然他知道眾兄弟肯定也會千方百計與其爭鋒,因此他把全部力量都用在了防止宮內兄弟,哪會想到那個長年在外當人質的異人,不僅得到了父王和華陽夫人的寵愛,還被立為華陽夫人的嫡子。如果按照立嫡不立庶的慣例,自己當太子的希望就沒有了,於是他便千方百計想辦法搞掉異人。他設計了一個陰毒的計劃,想借趙國之手除掉自己的敵手。因此,他串通秦王身邊的人攻打趙國,這樣一來,趙國便很有可能殺掉人質異人,那麼自己才有可能再繼王位。秦昭王為了實行「遠交近攻」,最後統一六國的戰略,完全不顧忌押在趙國的人質異人,同意了派人攻打趙國的請求。他可能覺得自己有二十多個孫子,異人在他們中間並不過分出色,即使被趙國殺了,對秦國的影響也不會太大,反而會增加秦國攻打趙國的口實。
秦昭王五十年十二月,秦國派二十萬大軍攻打趙國,邯鄲的形勢十分緊張。呂不韋因事先探得消息、便在秦軍到來之前,就先把自己的家眷安排好,然後拎著已經準備好的兩個包裹,急忙趕到異人家。他告訴異人現在情況十分危急,必須趕緊離開邯鄲,晚了便走不了了。異人想不到父兄如此無情,匆忙間竟不知所措,呂不韋忙說:「夫人和孩子暫時留在趙國隱藏起來,如果一起走就一個也走不脫。請夫人以大局為重,日後公子有了出頭之日,便來接夫人和孩子,共享富貴。」說著呂不韋從包袱里拿出一套楚國人的服裝,讓異人穿好,又讓夫人和孩子馬上回娘家躲起來。

呂不韋拉著異人後門出來,當他們跑到城門時,趙國人已經接到秦國派兵攻打邯鄲的密報,正在關閉城門。呂不韋急忙跑上前,對守門的軍官說:「我們倆有筆買賣很急,要到楚國去,請軍爺方便一下。」說著便把包袱裡的黃金遞了上去,那位軍官一看足有五六百金,忙招呼正在關門的士兵說:「他們有急事到楚國,放他們過去。」他們就這樣逃出了邯鄲城。回到咸陽後,他們便急忙去拜見華陽夫人。

此時,華陽夫人正坐臥不安,秦國大軍已經向邯鄲開發。她知道,如果兩國交兵,趙國必殺異人,自己的一番心血便付之東流。尤其聽了上次呂不韋的話,更使她為自己未來的命運擔憂。她在屋裡來回踱著步子,甚至埋怨安國君為什麼不攔住秦國軍隊。正在此時,門人進來報告,說有位楚國人和一個商人求見。

華陽夫人一見來人,非常驚喜,眼前站著的兩個人正是呂不韋和異人。她見異人穿了一身楚服,以為是異人故意這麼穿的,不無感慨地說:「我本是楚國人,我兒是因為體諒我的心思,才作的這個打扮吧。真是個孝子,我一看這衣服便想起故國,你就改名叫子楚吧。」異人連忙叩頭謝恩。

從此之後,華陽夫人與子楚便以母子相稱。子楚經過呂不韋的教導,已經變得十分乖巧,還連帶幾分狡猾。他每天進宮向華陽夫人請安,十分殷勤。

幾年後,秦昭王病死,五十八歲的太子安國君贏柱登上了王位,華陽夫人被冊封為王后,立三十二歲的子楚為太子。子楚當了太子之後,地位和權勢盛極一時,趙國為了討好子楚,交結秦國,便派人把趙姬和十歲的贏政送回秦國。

安國君登上王位之後,因為呂不韋護送公子有功,被留在咸陽,但是沒封他什麼官爵。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早日兌現「盈千萬倍之利」的買賣,呂不韋用重金賄賂孝文王身邊的侍從,偷偷在他的飯食中放了慢性毒藥,三個月後,孝文王便一命歸天,子楚即位登基,是為莊襄王。又尊華陽王后為太后,尊生母夏姬為夏太后。立趙姬為王后,嬴政為太子。為了報答呂不韋的「擁立」之功,子楚按照原來的密約,任呂不韋為相國、金印紫綬,封為文信侯,並把河南洛陽附近十萬戶封賞呂不韋做采邑。呂不韋以千金之本錢,終於獲千萬倍之盈利。他終於從商界步入政界,掌握了秦國的軍政大權。

其實呂不韋爭奪權力的方式也並不奇特,靠擁立太子奪得權力的例子不勝枚舉,只是呂不韋採用了商人的手段,使這場爭權更富有戲劇性。

呂不韋掌握了秦國的大權之後,他十分清楚此時的他地位並不穩固。且不說子楚兄弟們與他的明爭暗鬥,就以自己一個商人,只憑三寸不爛之舌,再就是花了點銀兩便當上了宰相,別說朝中大臣不服,就是自己心裡也覺得對不住這相國之位。但是既然當上了,就要保住這相位。於是他開始極力籠絡人才,借以擴大自己的勢力。他開始招攬各諸侯國的名士、謀士、奇人怪杰作為自己的賓客,他不僅有相國之位,又有十萬戶采邑,對賓客的待遇十分優厚,再加上此時秦國是七雄中最大,秦最終統一中國只是時間問題,所以天下豪杰之士紛紛趕來,把作為呂不韋的門客當成一種榮譽。這些門客大多是滿腹經綸、飽讀詩書之士,為呂不韋出謀進言,使呂不韋明白了許多為政之道。他此時也懂了,必須牢牢掌握軍隊,才是鞏固政權的關鍵所在。呂不韋決定在軍隊中培植自己的心腹親信,他在這方面不僅有眼力,而且還很會玩權術。他沒有找那些功高名盛的將軍,而是先選中了被信陵君打敗不久的敗軍之將蒙驁。此時蒙驁因兵敗,被置於一邊不用,整天消磨在酒中。作為一個將軍打了敗仗,心裡自然覺得羞愧難當,因此意志消沉,準備就此混過餘生。當呂不韋親自登門拜訪,請其重新出山做前鋒將軍時,他激動得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呂不韋絕對不用庸人,他選擇敗軍之將蒙驁作心腹是從兩個方面考慮。第一,蒙驁為人忠勇剛毅,曾經戰功赫赫,被信陵君打敗有個中原因,確是將才。第二,蒙驁此時正是走入逆境,如果重新重用,他便會產生知遇之恩,定會忠心不一。

有了蒙驁、王翦等一批虎將作為自己在軍隊中的親信,呂不韋於是著手計劃對外用兵,以進一步掌握、控制軍權。

呂不韋掌握了軍政大權,國家的事務便都由他進行處理,莊襄王子楚坐享榮華富貴。他與王后趙姬整日在後宮飲酒作樂,由於縱欲過度,一病不起,不久便去世了。自從呂不韋來到秦國,四年間死了三個國君,因此史有傳說,是呂不韋搞的鬼,是他為了爭權所採取的步驟之一。但卻又無史料以證,姑且存疑。但莊襄王確實是死了。

西元前二四六年,呂不韋扶持太子蠃政繼承王位,即後來的秦始皇。趙姬被尊為太后。尊奉呂不韋為相國。國王年紀尚小,因此國家大事,全由呂不韋決策。趙姬讓贏政尊稱呂不韋為「仲父」。國家的大權全部落在了呂不韋手中,他成了秦國的真正主宰,他可以不受任何約束地、按照自己的意圖從事各種活動。此時秦統一六國已基本上成為定局,他正在思索著統一六國後秦帝國長治久安的問題。他常常與門客們討論如何為大一統的新型國家建立一套可行的制度,並在理論上進行探討。他不拘哪門哪派,讓他們暢所欲言,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呂不韋派人分別記錄下來,由他最後編定,並寫了前言,定名為《呂氏春秋》。全書分為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一百六十篇,二十萬言。

很有意思的是,就在秦王贏政親政的前一年,呂不韋讓人把這部書稿掛在咸陽城門上,更讓人不解的是,書的上方還懸掛著黃金千金,附有呂不韋發布的告示:「有人能增加或減少書中的一個字,就把這千金賞給他。」咸陽城門懸書求改,並且還有千金之賞,一時間吸引了來往過客在此駐足,更有各諸侯國的賓客來此瀏覽。但是轉眼間兩個月過去了,竟沒有一個人敢去為書中增一字或損一字。

呂不韋的這一空前絕後之舉,引來了後代史家們無數的猜測和聯想。這是向即將親政的秦王進行一次無聲的挑戰呢,還是向各國昭示秦國即將完成的封建集權體制?是想檢驗一下自己在國人中的權威呢,還是故弄玄虛?或許這本身是在告示天下,治國平天下的大政方針我已定下,無論你是誰,照著做就是了。或者乾脆說,這也是呂不韋權力之爭的一種方式。

的確,秦王羸政已經長大了。呂不韋憑著自己多年政治鬥爭的經驗,他感到這位少主是一個絕不容許別人與他分享權力的人。他暴虐、殘忍,但卻是一位有所作為的君主。

秦王羸政長到二十歲時,體貌魁偉,聰明機敏。呂不韋心裡越來越感到發慌,因為這位秦王越來越不聽話。秦王贏政有自己的主張,任誰也別想擺布他。尤其令呂不韋擔心的是,他與太后的私情一旦被他看破,那便將是一場災難。當年莊襄王羸柱死時,太子羸政年僅十三歲。國中的大小事情都是由相國呂不韋和太后決定。因此呂不韋得以經常以商量國是為由,出入太后的甘泉宮。於是倆人舊情復發,每次呂不韋一到,太后便將宮女全部打發出去,以商量國家機密為借口,不准任何人打擾。宮女們一走開,他們便插上房門,過上濃情蜜意的夫妻生活。秦王是一個十三歲的孩子,當然不知其中究竟。現在孩子長大了,呂不韋便想找借口疏遠她。但是趙太后死死抓住他不放,使他欲罷不能。這種擔驚受怕的日子,呂不韋真的過夠了,他必須想辦法從中抽出身來。

終於,呂不韋想出了一個脫身之計,就是把一個淫棍推薦給趙太后,不僅自己可以免於敗露,同時還能討好太后。

呂不韋推薦的這個人名叫嫪毒,是他的一個門客。此人性慾極強,白凈的臉上長著幾根淡淡的鬍鬚,冷眼一看,還真以為是個太監。呂不韋借與太后商談國是為由,把他帶進後宮,初試雲雨之後,令太后大加歡喜。

呂不韋見太后滿意,便用重金收買了施行宮刑的刑官,拔去了他的胡子,假裝割去了陽物,便讓他以太監的身分進入後宮,侍奉太后。趙太后得到滿足,嫪毒也如願以償。不久趙太后便懷孕了,太后怕被人發覺內情,便裝病求醫,又求神問卜。太后早已買通算卦先生,說宮中有股邪氣致使太后中病,必須遷到西方避災。羸政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便同意趙太后遷到城外的一座別宮中去。到了別宮,他們更加大膽妄為,簡直就像夫妻一般生活。在兩年多的時間裡,他們竟生了兩個孩子。他們在私下商議,待始皇死後,就由二子中的長子來接班。

呂不韋終於擺脫太后,可以千方百計來進行權力的爭奪。秦王一旦親政,對他來說真是一個威脅。為了控制秦王,他開始同繆毒互相勾結,培植勢力。

嫪毒現在今非昔比,有太后作靠山,又有相國呂不韋的支持,膽子一大便開始胡作非為。他的欲望也一天大過一天,要求太后為他請功封賞。秦王壓根想不到太后會如此下作,更沒有注意繆毒這樣一個太監,還以為他侍候母親盡心,便封他為長信侯,又給他山陽、河西、太原等地做封地。這謬毒靠出賣肉體,換來了數不清的財富,於是便也學著呂不韋的樣子大興土木。同時他的政治野心也膨脹起來,開始培植死黨,交結權貴,勢力大增。不少勢利小人,也開始走他的門路,悄悄爬上政治舞臺。甚至連掌管秦王璽印的內史肆和主管宮廷保衛的衛尉竭等都是他的死黨,秦王的一切行動都在他的監視之下。

一次參加秦王羸政的冠禮大典,群臣歡宴,嫪毒自然少不了來湊熱鬧。他與幾位太監下棋賭酒,哪知他棋藝不精,連輸幾盤,酒已半酣。接著他們為一棋子爭吵起來,嫪毒大叫:「你們竟敢對我無禮,我是當今皇上的後爹。」太監們一聽,早嚇得魂飛魄散,轉身就跑。繆毒突然覺得自己惹了大禍,酒登時醒了,便急忙帶著隨從跑了。有人把此事報告秦王,秦王即刻派人捉拿嫪毒。

嫪毒回到別宮,請太后給出主意。太后忙將太后璽給他,寫好調兵命令。他又去找內史肆和衛尉竭,騙他們說秦王要誅殺他們,逼他們與自己聯手。繆毒謊稱宮中有人造反,便帶著人向宮中殺來。他想趁機殺死秦王,立自己的兒子為王。秦王聞報,遠處有兵馬殺來,便知是繆毒企圖謀反。即命昌平君、昌文君率部迎敵。並親自登上城樓,向準備攻城的士兵大喊:宮中無事,惡人造反,望你們反戈一擊,定有重賞。那些兵士只是受繆毒的蒙蔽,一見秦王在城樓上喊話,便紛紛散去。嫪毒見大勢已去,領著幾個死黨從東門逃跑,但全被捉住。

接著,秦王帶人到太後宮中進行搜捕,在別宮中搜出太后的兩個兒子,當場令人將其裝在麻袋中打死。然後把太后遷到械陽宮,軟禁起來,發誓永不相見。對嫪毒的處罰是五馬分屍,滅其宗族。凡其死黨爪牙,不是殺頭就是判刑。此案被牽連進去的有四千餘人,統統被沒收土地財產,押送到四川居住。

呂不韋與此案實有干係,他不僅把嫪毒推薦給太后,而且還是他的支持者。但是呂不韋為相十幾年,黨羽眾多,處理不妥的話,可能會節外生枝。但是此人不除,將來後患無窮。為了暫時穩住他,秦王先免了他相國的職務,讓他回到自己的采邑河南。

呂不韋在河南住了一年多,但是他的影響依然很大,據報去探望他的人很多,很多諸侯國派人來請他到自己國家做官。秦王知道,只要給他機會,他一定還會東山再起。於是秦王給呂不韋寫了一封信:「你對秦國有什麼功勞,秦國封給你河南十萬戶作采邑?你是秦國什麼親人,卻稱呼你為仲父。請你早識時務,快帶上家屬搬到四川去吧!」

讀完秦王的信,呂不韋仰天長嘆,秦王這不是要我自盡嗎?於是懷著極為矛盾的心情,喝下早已備好的一杯鴆酒。

呂不韋一生投機鑽營,為了竊國爭權費盡心機。他本以為做「盈利千萬倍」的買賣可以永世享用,可是到頭來竟人死財亡。

秦王沒收了呂不韋的全部財產。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