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衛組織的統計,全球有二十多億人生活在瘧疾高發地區——非洲、東南亞、南亞和南美。自二○○○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約二點四億人受益於青蒿素聯合療法,約一百五十萬人因該療法避免了瘧疾導致的死亡。
如今,為進一步提高藥效,中國科學家還研製出青蒿琥酯、蒿甲醚等一類新藥。其中,青蒿琥酯注射劑已全面取代奎寧注射液,成為世界衛生組織強烈推薦的重症瘧疾治療首選用藥,在全球三十多個國家挽救了七百多萬重症瘧疾患者的生命,且主要為五歲以下兒童。
古老的「中國小草」正釋放著令世界驚歎的力量。
青蒿濟世
瘧疾,與愛滋病和癌症一起,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世界三大死亡疾病之一。
在青蒿素問世和推廣前,全世界每年約有四億人次感染瘧疾,至少有一百萬人死於此病。感染和死亡者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很多病人死亡,只是因為他們用不起昂貴的傳統抗瘧藥物。
青蒿素的問世,成為當之無愧的「救命藥」。
而在專業人士看來,青蒿素的另一個可貴之處是,它能攻克抗氯喹瘧原蟲感染所致瘧疾,也能對付多藥耐藥瘧疾,而且幾十年來仍然保持奇高的治癒率,成為抗瘧藥中的一枝獨秀。
更神奇的是,正當抗氯喹瘧原蟲肆虐而讓瘧疾患者無藥可救時,青蒿素有如「及時雨」般地橫空出世。
理論上,任何藥物在長期應用過程中若使用不當都可能會出現敏感性降低和耐藥性提高乃至藥效逐漸喪失的結局。為此,世界衛生組織強調,對瘧疾不可採用青蒿素單藥治療,並推薦使用基於青蒿素的聯合治療,它實際上是由速效抗瘧藥雙氫青蒿素、青蒿琥酯或蒿甲醚,與長效抗瘧藥呱喹、甲氟喹或本芴醇組成的複方抗瘧藥。
為什麼瘧原蟲不易對青蒿素產生耐藥性呢?祕密就在於青蒿素分子中特有的「過氧橋」——這正是青蒿素殺滅瘧原蟲的關鍵因素。
由於青蒿素作用十分迅速,瘧原蟲根本來不及誘導抗氧化酶及抗氧化劑的合成。同時,紅細胞本身不含細胞核,沒有染色體和基因組,也就不可能上調抗氧化酶基因的表達。因此,紅細胞與棲身其中的瘧原蟲因缺乏足夠的抗氧化活性物質保護,幾乎不可能抵禦青蒿素的淩厲攻勢,一旦遭遇必陷滅頂之災。
如今,以青蒿素類藥物為主的聯合療法已經成為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抗瘧疾標準療法。世衛組織認為,青蒿素聯合療法是目前治療瘧疾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抵抗瘧疾耐藥性效果最好的藥物,中國作為抗瘧藥物青蒿素的發現方及最大生產方,在全球抗擊瘧疾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瘧疾重災區非洲,青蒿素已經拯救了上百萬生命。根據世衛組織的統計資料,自二○○○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約二點四億人口受益於青蒿素聯合療法,約一百五十萬人因該療法避免了瘧疾導致的死亡。
辛巴威衛生部抗瘧專案負責人姆貝‧里庫納什說,辛巴威衛生部二○一○年至二○一三年進行的一項跟蹤調查顯示,服用青蒿素抗瘧藥物的瘧疾患者治癒率高達九十七%。辛巴威自二○○八年開始推廣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複方藥物。本世紀初,辛巴威瘧疾患病率為十五%,到二○一三年這一比率已下降至二點二%,青蒿素抗瘧藥物的普及和推廣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南非的誇祖魯納塔爾省,中國的複方蒿甲醚使瘧疾患病人數減少了七十八%,死亡人數下降了八十八%;在西非的貝南,當地民眾都把中國醫療隊給他們使用的這種療效明顯、價格便宜的中國藥稱為「來自遙遠東方的神藥」……
世界衛生組織非洲區事務負責人特希迪‧莫蒂說,青蒿素治療瘧疾的發現對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帶來巨大改變,「瘧疾是非洲人民尤其是非洲兒童的主要健康殺手。多年來,青蒿素輓救了大量非洲人民的生命,對非洲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今,為進一步提高藥效,中國科學家還研製出青蒿琥酯、蒿甲醚等一類新藥。其中,青蒿琥酯注射劑已全面取代奎寧注射液,成為世界衛生組織強烈推薦的重症瘧疾治療首選用藥,在全球三十多個國家挽救了七百多萬重症瘧疾患者的生命,且主要為五歲以下兒童。
古老的「中國小草」正釋放著令世界驚歎的力量。
青蒿濟世
瘧疾,與愛滋病和癌症一起,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世界三大死亡疾病之一。
在青蒿素問世和推廣前,全世界每年約有四億人次感染瘧疾,至少有一百萬人死於此病。感染和死亡者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很多病人死亡,只是因為他們用不起昂貴的傳統抗瘧藥物。
青蒿素的問世,成為當之無愧的「救命藥」。
而在專業人士看來,青蒿素的另一個可貴之處是,它能攻克抗氯喹瘧原蟲感染所致瘧疾,也能對付多藥耐藥瘧疾,而且幾十年來仍然保持奇高的治癒率,成為抗瘧藥中的一枝獨秀。
更神奇的是,正當抗氯喹瘧原蟲肆虐而讓瘧疾患者無藥可救時,青蒿素有如「及時雨」般地橫空出世。
理論上,任何藥物在長期應用過程中若使用不當都可能會出現敏感性降低和耐藥性提高乃至藥效逐漸喪失的結局。為此,世界衛生組織強調,對瘧疾不可採用青蒿素單藥治療,並推薦使用基於青蒿素的聯合治療,它實際上是由速效抗瘧藥雙氫青蒿素、青蒿琥酯或蒿甲醚,與長效抗瘧藥呱喹、甲氟喹或本芴醇組成的複方抗瘧藥。
為什麼瘧原蟲不易對青蒿素產生耐藥性呢?祕密就在於青蒿素分子中特有的「過氧橋」——這正是青蒿素殺滅瘧原蟲的關鍵因素。
由於青蒿素作用十分迅速,瘧原蟲根本來不及誘導抗氧化酶及抗氧化劑的合成。同時,紅細胞本身不含細胞核,沒有染色體和基因組,也就不可能上調抗氧化酶基因的表達。因此,紅細胞與棲身其中的瘧原蟲因缺乏足夠的抗氧化活性物質保護,幾乎不可能抵禦青蒿素的淩厲攻勢,一旦遭遇必陷滅頂之災。
如今,以青蒿素類藥物為主的聯合療法已經成為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抗瘧疾標準療法。世衛組織認為,青蒿素聯合療法是目前治療瘧疾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抵抗瘧疾耐藥性效果最好的藥物,中國作為抗瘧藥物青蒿素的發現方及最大生產方,在全球抗擊瘧疾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瘧疾重災區非洲,青蒿素已經拯救了上百萬生命。根據世衛組織的統計資料,自二○○○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約二點四億人口受益於青蒿素聯合療法,約一百五十萬人因該療法避免了瘧疾導致的死亡。
辛巴威衛生部抗瘧專案負責人姆貝‧里庫納什說,辛巴威衛生部二○一○年至二○一三年進行的一項跟蹤調查顯示,服用青蒿素抗瘧藥物的瘧疾患者治癒率高達九十七%。辛巴威自二○○八年開始推廣以青蒿素為基礎的複方藥物。本世紀初,辛巴威瘧疾患病率為十五%,到二○一三年這一比率已下降至二點二%,青蒿素抗瘧藥物的普及和推廣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南非的誇祖魯納塔爾省,中國的複方蒿甲醚使瘧疾患病人數減少了七十八%,死亡人數下降了八十八%;在西非的貝南,當地民眾都把中國醫療隊給他們使用的這種療效明顯、價格便宜的中國藥稱為「來自遙遠東方的神藥」……
世界衛生組織非洲區事務負責人特希迪‧莫蒂說,青蒿素治療瘧疾的發現對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帶來巨大改變,「瘧疾是非洲人民尤其是非洲兒童的主要健康殺手。多年來,青蒿素輓救了大量非洲人民的生命,對非洲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