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晚空展出萬丈錦繡

9特價30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巨流河》與《大江大海》讀後有感

生活在忙碌的節奏裡,藉著兩次度假的悠閒空檔,看完了兩本近年震撼臺港和海外中文讀者的巨作。在遊輪上是茶來動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海風輕盈的墨西哥灣,是我閒來看書的好時光。本要添些浪漫的情調,卻換來嚴肅的感傷。讀著《巨流河》,讓我重溫中國苦難的近代史,和作者齊邦媛那一個年代知識分子的艱辛奮鬥和成就。同船的遊伴,看到我早晚都捧著一本厚厚的書看得目中無友人,好奇的來張望。才疏學淺的我,忙著報以慚愧一笑。好書啊!手不釋卷啊!這是第一趟讀書。

第二次的度假是窩居在名勝小城 Sedona 的舒適旅店裡,讀著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讓我聞著,看著,想著血腥的內戰年頭。我忘卻了五十年安定的美國生活,一下子就回到滿坑滿谷逃亡的人群中。不知應台如何能周轉在篇篇殺戮的戰地報告裡,理性的整理材料,渡過那寫作時的煎熬。堅持四百多個日子,沒有倒下。

邦媛是生於軍閥戰亂,長於對日抗戰,成就在臺灣的一代。經歷的是追隨政府流離失所,但卻保有主流知識分子的尊嚴。因此述說生活經驗、論斷時事、中肯不偏激,是大家風範。應台是在臺孕育出來的軍區才女,生於斯長於斯的外省臺胞。想是從襁褓時牙牙學語的時候,就整天泡在大人戰亂的回憶和政府遷臺的挫折感中。雖然國共征戰殺戮她並未身歷其境,但那滿腦子聽來的實況大概是如影隨形,非把這影子雕塑出來讓萬人同哭才能了此生心願。

她們二位相隔二十多年。以十年為一代劃分,是相隔的兩代人。但是這當中還夾著一群來臺時還半大不小的少年,是一群掛在她們兩代人當中的、十二三歲在內戰中隨家人來臺的一代。他們對大陸記憶猶新,但沒有受過像邦媛那時代的完整大學教育。比起應台,他們也沒有對臺灣生活和感情全心全意的根。他們有抗日的生活經驗和民族意識,也嘗過臺灣早期五○、六○年代的清苦生活,但是臺灣不能讓他們安於現狀。他們振作掙扎,大學一畢業,就紛紛出國留學,非到美國進修才覺得圓了求生存的夢。他們生命的火花,是要到太平洋彼岸來綻放。他們對邦媛知道的四九年以前的社會變遷,沒有成熟的認識;對應台敘述的國共血拼、短兵相殘的四八、四九年沙場情節,也因為家庭的保護而印象不深。因此《巨流河》和《大江大海》這兩本書對這夾縫中的一代人,帶來了一個更清楚的畫面,有著無比深遠的意義。《巨流河》彌補了他們對內戰前中國的社會演變的認識;《大江大海》描述戰爭慘烈的真實面貌,和老百姓被蹂躪的無奈,帶領這一群海外留學人見證了中國同胞百年來的悲劇。

這兩本書中呈現給讀者的是完全不同的場景,刻畫的是兩個前後迥異的中國世界。一個是民族受辱、政治混亂,但士氣高昂、詩書未輟的文人世界。一個是兵戎拚爭、嗜血無情的兩黨私鬥,橫屍遍野,致生靈於塗炭而不能揭止的殘酷爭權世界。邦媛在逃難的日子裡一直沒有荒廢學業,不斷埋頭讀書充實自己。她的環境一直是在最精華的東方傳統家庭裡,受到西方文明的洗禮。那一代人,在二戰後的中國是仰首闊步希望無窮。她代表三○四○年代中國名校的大學生,他們知識的深厚和求知的嚴肅態度,使後來在台求學的下一代自慚形穢。他們在臺灣的教育建設,和八○年代的經濟起飛工程上,都有著絕對的貢獻。看她在臺灣念書、教書的生活,敬佩她孜孜不倦的求知,循循善誘的教學。她在美國、歐洲的學習和教書生活,也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最理想的安排。邦媛深厚的學問和文學的修養,使人望塵莫及。看她的書,給人以激勵,更舒適的浸淫在中國書香門弟的傳統裡。

應台是描繪戰爭史實的報告文學能手,應該是成長在戰火的氣氛中。她的剖析和描寫讓人性最殘酷的一面坦露無遺,應該是一個反戰者。可是她並沒有把大篇幅的戰亂分析和歸納後,給讀者一個高明的結論,而是讓讀者怵目驚心的一頁一頁翻閱,那一篇篇血淚交織的片段。這可能才是她的高見,那個沒有理性的時代,只能留給讀者自己去體會哀嘆。

我做為夾在兩位大作家的一代,少年的一半,生在大陸的顛沛流離的年代,青年的另一半經歷臺灣的清苦,然後在壯年,到美國來奮鬥求生。讀到這兩本書,我和許多早期來美的留學生,好像是那個接棒人,補足了她們兩代的空白,跟她們手牽著手走完了二十世紀苦難的中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