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年懷志!願為能臣卻入亂世
梟雄,也有青澀年代。
西元174年,曹操踏上仕途。他做官不是為錢,因為曹家本身已然有足夠的財富。他的理想,是做一個對國家有用、流芳百世的能臣!若干年後,他回憶當初的青澀歲月說:「我自知不是什麼隱居名士,害怕被人們看輕,所以想當一個郡守,狠狠做出一番事業來,讓世人好好看看!」
有人說,這是梟雄的狡辯。然而,事實總歸是事實,沒有人能以後來的判斷否定之前的事實。青年時代的曹操,的確是立志要做一位能臣。只可惜,那不是個治世的年代。
誰阻斷了曹孟德的能臣之路?
(一)初仕!小官也能不尋常
曹操問父親:「現在是治世?還是亂世?」
父親說:「這個問題簡單,閉上眼睛想想,今上聖明,時下自然是治世。」
曹操追問:「那麼睜開眼睛呢?」
父親暴怒:「睜開眼睛,你自己不會看麼?」
東漢靈帝熹平三年,西元一七四年──
大漢帝都洛陽城的北部尉衙門前,今日有些不尋常,許多百姓圍在門前議論紛紛,緣由就在那門左右兩側,各懸掛著十餘根木棒,而且還頗有意味地漆上五種顏色,是為紅、黃、綠、白、黑。
自然萬物,有五種顏色,至於人,則有仁、義、禮、智、信五種美德。如今,這大漢帝都之下,一位小小的北部尉,便對著廊下的百姓說:「吾為此職一日,即保諸位一日安泰。」
百姓們哈哈大笑,不是感動,而是覺得滑稽而已。要知曉這裡乃是洛陽,有三公九卿在此,有將軍校尉在此,更有大漢天子與他的三宮六院,你這個小小的北部尉,居然說出這等大話,豈不笑掉大牙!
百姓們笑得很自然,那小小的北部尉,卻也很得意,他很是認真地解釋著他的一條條禁令,末了還煞有其事地加了一句:「但凡有犯禁令者,皆棒殺之!」
這話可就沒那麼好笑了,犯禁令那是要殺頭的啊!一時臺階下的百姓們,便寂然了。可是總有幾個膽大的,憋了一會終於忍不住在那邊叫道:「殺我們幾個平頭百姓自然是容易得很,可是那些豪強權貴,你個北部尉也敢動手嗎?」
看來那北部尉倒也沒想到那麼多,一時便有些微微遲疑。廊下的百姓們,頓時便如群雀般嘀咕如潮。
「好吧,既然如是說,我就加幾個字。」年輕的北部尉說,「今日禁令既下,但凡有犯令者,不避好貴,皆棒殺之!」
他說得如是果斷決毅,群雀登時啞口無言,可眼見得他進去了,這帝都的百姓們終究有些半信半疑,三三兩兩地分頭回去,猶在低頭嘀咕沒完。在大多數人看來,縱然這北部尉再強勢剛毅,也只能對付一些街頭小混混,而且是沒一絲豪門關聯的那種。至於旁的,也就那樣了。
帝都百姓,見多了風雲變幻,官字兩個口,各說各的話而已,誰會拿你當真。待會見了權貴老爺們,怕是流著口水巴結都來不及,還談什麼棒殺,大概是捧殺吧,反正也就差一個字而已。
漫說是尋常百姓,其實就連這北部尉手下的兵丁們,也未必全信他們這位年輕的長官如此威猛。
不避豪強,話可是說得如是容易,活可不能真這麼做!要不然惹怒了京中的大對頭,這禍誰來挑呢?你只是一個小小的北部尉而已,即便是你的本部上司洛陽令都不敢下那樣的膽呢?
要說洛陽城裡的「強項令」,那就還得上溯到本朝開國之初,那個姓董名宣的洛陽令,當年光武帝劉秀的姐姐胡陽公主之奴僕,仗勢殺人,董令也曾強勢一把,在大街上攔截公主的車輛,當場捕殺那惡奴。這事,都過去一百年了,依舊為百姓津津樂道,這本身就說明「強項」執法太難,何況你連縣令都不是,只不過區區北部尉呢?
且讓他自己去吃點苦頭,認認馬王爺有幾隻眼吧!
梟雄,也有青澀年代。
西元174年,曹操踏上仕途。他做官不是為錢,因為曹家本身已然有足夠的財富。他的理想,是做一個對國家有用、流芳百世的能臣!若干年後,他回憶當初的青澀歲月說:「我自知不是什麼隱居名士,害怕被人們看輕,所以想當一個郡守,狠狠做出一番事業來,讓世人好好看看!」
有人說,這是梟雄的狡辯。然而,事實總歸是事實,沒有人能以後來的判斷否定之前的事實。青年時代的曹操,的確是立志要做一位能臣。只可惜,那不是個治世的年代。
誰阻斷了曹孟德的能臣之路?
(一)初仕!小官也能不尋常
曹操問父親:「現在是治世?還是亂世?」
父親說:「這個問題簡單,閉上眼睛想想,今上聖明,時下自然是治世。」
曹操追問:「那麼睜開眼睛呢?」
父親暴怒:「睜開眼睛,你自己不會看麼?」
東漢靈帝熹平三年,西元一七四年──
大漢帝都洛陽城的北部尉衙門前,今日有些不尋常,許多百姓圍在門前議論紛紛,緣由就在那門左右兩側,各懸掛著十餘根木棒,而且還頗有意味地漆上五種顏色,是為紅、黃、綠、白、黑。
自然萬物,有五種顏色,至於人,則有仁、義、禮、智、信五種美德。如今,這大漢帝都之下,一位小小的北部尉,便對著廊下的百姓說:「吾為此職一日,即保諸位一日安泰。」
百姓們哈哈大笑,不是感動,而是覺得滑稽而已。要知曉這裡乃是洛陽,有三公九卿在此,有將軍校尉在此,更有大漢天子與他的三宮六院,你這個小小的北部尉,居然說出這等大話,豈不笑掉大牙!
百姓們笑得很自然,那小小的北部尉,卻也很得意,他很是認真地解釋著他的一條條禁令,末了還煞有其事地加了一句:「但凡有犯禁令者,皆棒殺之!」
這話可就沒那麼好笑了,犯禁令那是要殺頭的啊!一時臺階下的百姓們,便寂然了。可是總有幾個膽大的,憋了一會終於忍不住在那邊叫道:「殺我們幾個平頭百姓自然是容易得很,可是那些豪強權貴,你個北部尉也敢動手嗎?」
看來那北部尉倒也沒想到那麼多,一時便有些微微遲疑。廊下的百姓們,頓時便如群雀般嘀咕如潮。
「好吧,既然如是說,我就加幾個字。」年輕的北部尉說,「今日禁令既下,但凡有犯令者,不避好貴,皆棒殺之!」
他說得如是果斷決毅,群雀登時啞口無言,可眼見得他進去了,這帝都的百姓們終究有些半信半疑,三三兩兩地分頭回去,猶在低頭嘀咕沒完。在大多數人看來,縱然這北部尉再強勢剛毅,也只能對付一些街頭小混混,而且是沒一絲豪門關聯的那種。至於旁的,也就那樣了。
帝都百姓,見多了風雲變幻,官字兩個口,各說各的話而已,誰會拿你當真。待會見了權貴老爺們,怕是流著口水巴結都來不及,還談什麼棒殺,大概是捧殺吧,反正也就差一個字而已。
漫說是尋常百姓,其實就連這北部尉手下的兵丁們,也未必全信他們這位年輕的長官如此威猛。
不避豪強,話可是說得如是容易,活可不能真這麼做!要不然惹怒了京中的大對頭,這禍誰來挑呢?你只是一個小小的北部尉而已,即便是你的本部上司洛陽令都不敢下那樣的膽呢?
要說洛陽城裡的「強項令」,那就還得上溯到本朝開國之初,那個姓董名宣的洛陽令,當年光武帝劉秀的姐姐胡陽公主之奴僕,仗勢殺人,董令也曾強勢一把,在大街上攔截公主的車輛,當場捕殺那惡奴。這事,都過去一百年了,依舊為百姓津津樂道,這本身就說明「強項」執法太難,何況你連縣令都不是,只不過區區北部尉呢?
且讓他自己去吃點苦頭,認認馬王爺有幾隻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