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一、漢靈帝劉宏:雄踞富豪榜的財富傳奇
  劉宏又做噩夢了。自從來到洛陽後,他幾乎每天晚上都在做同樣的噩夢。
  夢的內容很奇怪。他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巨大無邊的曠野,渾身未著片縷,赤裸裸地任憑寒風從身邊刮過。突然間,周圍出現了百姓,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人越來越多,圍了一圈又一圈。他們一邊朝劉宏指指點點,一邊低聲地嗤笑。此時的劉宏尷尬無比,總想找條地縫鑽進去,免受如此羞辱。但天空中有個聲音在告訴他:你不必躲閃,你也不能躲閃,你是皇帝,皇帝……
  是的,我是皇帝。
  建寧元年(西元168年)正月的一天,在百官隆重的迎接儀式下,一輛豪華的青蓋小車載著一個12歲的孩子緩緩地駛入洛陽皇宮。這個孩子名叫劉宏,他是解瀆亭侯劉萇的兒子,漢章帝的玄孫,即將成為東漢的第十一個皇帝。
  劉宏登上皇位是以竇太后為首的外戚集團的選擇。因為先皇漢恆帝沒有子嗣,所以竇太后必須在皇族子弟中選擇一個繼承人。之所以選中了劉宏,並不是因為他英俊瀟灑、年少有為、擅長數學、精通外語什麼的,而是因為他年紀小、出身低,並且據說學習成績一般,屬於容易被人用一根棒棒糖就能隨便拐跑的倒楣孩子類型。
  這種官員的選拔任用標準是挺讓劉宏傷自尊的。但與眼前的另外一件大事相比,自尊這件事簡直就像飯後甜點一樣奢侈。這件大事就是──活著。
  很難想像身為皇帝的生存壓力居然比身為低收入戶、啃老族、月光族的芸芸眾生更大。但事實上的確如此,劉宏是個「上面沒有人」的皇帝,他的爸爸劉萇不是皇帝,充其量只是個縣市長,但他的旁邊,站滿了氣勢洶洶、掌握生殺大權的外戚、宦官等實力派選手。外戚和宦官的輪流執政與互相爭鬥,構成了一整部東漢朝代的編年史,這中間基本上沒皇帝什麼事。「皇帝」這兩個字,在東漢年代簡直就是最短的笑話。劉宏雖然年紀小不懂事,但有一點是明白的:假如稍微有點不留神,第二天清晨喝下去的牛奶就有可能是摻了三聚氰胺的。章帝、和帝、殤帝、安帝、順帝、沖帝、質帝……這個長長的死亡名單充分說明:莫名其妙地慘死在龍椅上的小皇帝,自己不是第一個,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
  東漢年代,皇帝絕對是個不折不扣的高危險職業。據統計,東漢十四帝的平均壽命只有30.5歲。這意味著,參照平均數,如果沒有意外發生的話,劉宏還有18年的美好時光。
  當然,前提是沒有意外發生。而事實上,意外每天都在發生。沒有意外,才是這個年代最大的意外。
  由於劉宏年幼,雖然坐上了皇帝的寶座,但當前階段主要的任務還是學習和好好長大。國家大事這種事務性工作,還是由竇太后這些外戚集團先暫時代勞了吧。先皇恆帝在位時太監當道,「黨錮之禍」幾乎毀掉了外戚集團的周邊勢力,也打擊了天下世族妄圖變天的囂張氣焰。但恆帝現在死了,外戚集團突然間有了種「天亮了」的感覺,彷彿希望的春天又再次回到這片受詛咒的大地。那麼還等什麼,趕緊的,把該辦的事都辦了吧!
  在任人唯親這件事方面,竇太后與東漢年代以往的列位太后一樣,絲毫沒有不好意思。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自己的七大姑丈、八大姨夫什麼的全安排到了重要職位。可以這麼說,只要有小學二年級以上文化水準,當著100人的面能不結巴地說上100個字,長得比車禍現場稍微強點的親戚,基本上都解決了行政編制問題。老爸竇武:聞喜侯;哥哥竇機──這個名字取得很有內涵──渭陽侯,位拜侍中;姪子竇紹:鄠侯,遷步兵校尉……總之一句話,大家都很嗨皮。竇氏家族一時間風頭正勁,權傾朝野。
  可憐此時以長安鄉侯曹節為首的宦官集團,在外戚勢力日益強悍的壓制下,混得連繼母帶的孩子都不如。不過感謝先帝爺的關照,太監們雖然混得不如以前那麼風光,好歹有口飯吃,畢竟皇帝還是離不開太監的,誰放心讓一個生理健全的男子漢去照顧自己三千妻妾的飲食起居啊?皇帝可以容忍你篡位奪權,可以容忍你目中無人,甚至可以容忍你垂簾聽政,但有一點底線你不能突破:那就是千萬別給他戴綠帽子。誰給他戴綠帽子,他就跟誰拚命。因此,太監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太監是萬萬不能的。
  可有一群人心中,正在謀劃這件萬萬不能的事。
  他們打算一舉把太監勢力,斬草除根。
  當然,除根這件事很難,特別是對於太監而言,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你不能除掉一樣根本不存在的東西。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清流,又名黨人,俗稱意見領袖、持不同政見者、公共知識分子。
  在恆帝年代的第一次「黨錮之禍」中,清流勢力遭受了太監集團的「核打擊」,大量名士被抓被關,清流勢力的領導人物太尉陳蕃、司空劉茂被貶。但因為外戚勢力、世族勢力與太監集團的博弈,黨人集團絕大部分未受牢獄之苦,僅僅是放歸田里,終身罷黜,這就為黨人的二次崛起埋下了深深的伏筆。恆帝一玩完,外戚集團重新掌權,開始重新起用黨人,將被貶的陳蕃等人再次提拔起來,安插在機要職位,為新的朝政提前布局。
  新局勢的核心實質就一句話:除掉死太監。
  在吃盡了太監的苦頭、與太監不共戴天的太尉陳蕃的謀劃下,策略部署有條不紊地穩步推行著:第一步,裁減太監編制;第二步,縮減太監薪水;第三步,武力擺平以曹節為首的太監勢力,一勞永逸。
  這個策略閃耀著理想主義的偉大光輝。陳蕃和竇武兩位理想主義者滿懷信心,徹夜長談,一同勾畫出一幅東漢復興大業的宏偉藍圖。他們甚至已經想好了擺平太監之後,可以實行亙古未有的黨人治國制度,讓政權完完全全地掌握在中產階級和知識分子手裡。
  但請問陳蕃和竇武兩人,此時太監們都在做什麼呢?
  他們回答不出這個問題,他們也沒空回答。因為太監做什麼想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太監就快玩完了,好日子就要來臨了。剩下要做的,就是挑個適宜打小報告的好日子,向竇太后彙報一聲,要份懿旨,把太監一鍋端掉了事。
  太監曹節情緒非常穩定,因為此時的他,正在全力以赴地做一件非常無聊的事情──勾搭靈帝的奶媽趙嬈。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