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統在望!成功總是擦肩而過
(61)這河北難道不該易主麼?
審配能如何呢?他畢竟是個文官,據說他這時宣告全城,說曹操的軍隊已經疲憊不堪了,袁幽州(幽州是指袁尚的二哥幽州刺史袁熙,歷史的奇妙也就在於,當袁譚和袁尚大打出手以及後來曹操出手一系列變故發生之時,這個袁熙居然全然不顧,就好像這是鄰居鬥毆與己無干一般。而他也不是孤立的,并州的高幹,其實也差不多!)馬上就要來了,你們還怕沒有主人嗎?
審配的忠誠,還真讓人感動。但其實,這個宣告卻糟透了,無疑就是承認袁尚已經敗甚至是死,城中豈有不亂之理!
不過,他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據說這時候,曹操單騎走出軍陣,大概是要勸審配投降,於是審配便下令埋伏城頭的弩手瞄準發射……
倘若這個時候曹操被一箭射中,傷乃至於死,那這局面可真的要驟然改觀了。但結果偏偏是:幾中!也就是幾乎射中,距離射中只有幾公尺乃至十幾公分,可結果就是沒射中。
審配最後的機會,這便流逝了。
隨即便是八月的晚上,城門被打開了。令審配尤其憤怒的是,打開城門之人,不是別人,就是審配自己的姪子審榮。
審榮這麼看,自然對不起自己的叔叔,可救了自己也救了自己的家族也挽救了城中嗷嗷待斃之人。曹兵迅速進城,綁了審配。
而那位辛毗,急著拯救自己的家人,可惜晚矣!他們已然悉數為審配所殺,咬牙切齒的辛毗,這就用鞭子狠狠地抽審配的腦袋:「奴才,今天你就要死啦!」
審配自然也回罵:「狗一樣的人,我恨不得殺了你啊……」
這時曹操來了,他瞧瞧審配,居然還帶著一種欣賞的眼光:「正南(審配的字)啊,你的弩箭還真不少啊哈哈!」
審配卻是咬牙切齒:「只恨箭太少啊!」
曹操笑:「正南你何必想不開呢?你也是忠於袁氏,所以不得不為之而已。」他這話,其實是給審配一個自我辯解或是求饒的機會,說不定,他還真願意用審配這樣的人呢!
審配,是否又願意領情呢?
事實是審配還就是不做,在這一點上,他確實優於河北其他謀士,而幾乎可以與沮授、田豐同列,只是智商不如而已。
好吧,你既然不肯降,而辛毗又號哭那麼厲害,那就只能拖出去斬了!
河北六大謀士,田豐、沮授、審配、郭圖、逢紀、辛評,至此結局落定。田豐死於袁紹之手。沮授則被曹操所殺,歸根結柢其實也是死於袁紹之手。審配結局如上,逢紀被自己人所殺,辛評則據說被不爭氣的袁譚氣死,似乎活到最後的居然是最缺德也最沒腦子盡出餿主意的郭圖。
此刻,郭圖在袁譚身邊,他們居然還無法明白自己的結局。就在曹操圍攻鄴城之際,他選擇了叛變,這就攻城掠地。而且叛曹的同時,他也沒放棄對弟弟袁尚的仇恨,繼續追殺,攻下了中山城,袁尚無奈,只好北投幽州。
(61)這河北難道不該易主麼?
審配能如何呢?他畢竟是個文官,據說他這時宣告全城,說曹操的軍隊已經疲憊不堪了,袁幽州(幽州是指袁尚的二哥幽州刺史袁熙,歷史的奇妙也就在於,當袁譚和袁尚大打出手以及後來曹操出手一系列變故發生之時,這個袁熙居然全然不顧,就好像這是鄰居鬥毆與己無干一般。而他也不是孤立的,并州的高幹,其實也差不多!)馬上就要來了,你們還怕沒有主人嗎?
審配的忠誠,還真讓人感動。但其實,這個宣告卻糟透了,無疑就是承認袁尚已經敗甚至是死,城中豈有不亂之理!
不過,他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據說這時候,曹操單騎走出軍陣,大概是要勸審配投降,於是審配便下令埋伏城頭的弩手瞄準發射……
倘若這個時候曹操被一箭射中,傷乃至於死,那這局面可真的要驟然改觀了。但結果偏偏是:幾中!也就是幾乎射中,距離射中只有幾公尺乃至十幾公分,可結果就是沒射中。
審配最後的機會,這便流逝了。
隨即便是八月的晚上,城門被打開了。令審配尤其憤怒的是,打開城門之人,不是別人,就是審配自己的姪子審榮。
審榮這麼看,自然對不起自己的叔叔,可救了自己也救了自己的家族也挽救了城中嗷嗷待斃之人。曹兵迅速進城,綁了審配。
而那位辛毗,急著拯救自己的家人,可惜晚矣!他們已然悉數為審配所殺,咬牙切齒的辛毗,這就用鞭子狠狠地抽審配的腦袋:「奴才,今天你就要死啦!」
審配自然也回罵:「狗一樣的人,我恨不得殺了你啊……」
這時曹操來了,他瞧瞧審配,居然還帶著一種欣賞的眼光:「正南(審配的字)啊,你的弩箭還真不少啊哈哈!」
審配卻是咬牙切齒:「只恨箭太少啊!」
曹操笑:「正南你何必想不開呢?你也是忠於袁氏,所以不得不為之而已。」他這話,其實是給審配一個自我辯解或是求饒的機會,說不定,他還真願意用審配這樣的人呢!
審配,是否又願意領情呢?
事實是審配還就是不做,在這一點上,他確實優於河北其他謀士,而幾乎可以與沮授、田豐同列,只是智商不如而已。
好吧,你既然不肯降,而辛毗又號哭那麼厲害,那就只能拖出去斬了!
河北六大謀士,田豐、沮授、審配、郭圖、逢紀、辛評,至此結局落定。田豐死於袁紹之手。沮授則被曹操所殺,歸根結柢其實也是死於袁紹之手。審配結局如上,逢紀被自己人所殺,辛評則據說被不爭氣的袁譚氣死,似乎活到最後的居然是最缺德也最沒腦子盡出餿主意的郭圖。
此刻,郭圖在袁譚身邊,他們居然還無法明白自己的結局。就在曹操圍攻鄴城之際,他選擇了叛變,這就攻城掠地。而且叛曹的同時,他也沒放棄對弟弟袁尚的仇恨,繼續追殺,攻下了中山城,袁尚無奈,只好北投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