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節 官宦世家誕下「虎崽」
  長壽縣坐落在中國大陸四川省東南部,往西不遠便是川南名城重慶,其東南面與盛產榨菜的涪陵毗鄰,並可遙望「鬼城」豐都。澤惠數省的長江從它的南面逶迤流過,使這裡自古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由於「北緯30度線從長壽腹心橫穿而過,東經110度線離長壽近在咫尺,長壽處在天下之中的神祕交叉點附近,因而文明起源甚早,至少七千多年前就有土著居民生息繁衍,後來成為古代巴人活動的中心區域」。
  氏族部落階段,四川東部一帶缺乏文字紀錄。按長江流經之地古時氏族、部落分布情況判斷,今長壽所據之地應屬枳。據《長壽縣誌》記載:長壽縣於唐虞夏屬梁州,殷商屬雍州,春秋屬巴國枳邑,戰國秦漢至北朝西魏(西元前314年-西元557年),屬巴國枳縣(邑)之地,其間蜀漢章武年間(西元221年-223年)首置常安縣,在縣歷史三十餘年。北周至隋朝時期(西元557年-618年),縣地劃入巴縣。唐武德二年(西元619年)分巴縣地置樂溫縣,以「縣東北有樂溫山,其地常溫,禾稼早熟,民亦樂之」而名。同時又置永安縣、溫山縣。後永安、溫山二縣分別於唐開元二十二年(西元734年)、宋熙寧三年(西元1070年)撤銷入樂溫。元至元二十年(西元1283年),樂溫入涪州,置為涪陵巡檢司。永安在縣歷史115年,溫山451年,樂溫664年。元順帝至正二十三年、大夏天統元年(西元1363年),西系紅巾軍將領明玉珍建大夏國定都重慶,改置長壽縣。
  關於長壽縣名稱的由來,民間傳說頗多。但較一致的說法是:明代洪武年間,有一位狀元及第,官拜當朝的宰相,某一次察訪民情,路過樂溫縣,突遇大雨滂沱,在酒肆歇息躲雨時,發現對面一家庭院內張燈結綵,鼓樂齊鳴,人來客往,熱鬧非凡。正待問個究竟,卻見一位老翁,滿頭白髮,銀鬚齊胸,年九十有餘,來店沽酒,自稱是為爺爺做壽。宰相聽後,興趣油然而生,便向老翁問道:「令祖父高齡幾何?」老翁笑答:「正滿一百五十歲。」宰相更加驚奇,正欲細問,又見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來到老翁面前,口稱爺爺,為您送來雨傘。片刻,又有一個童子蹦蹦跳跳前來,稱送傘者為爺爺,要他回去拜壽行禮。宰相再也按捺不住,決定親赴壽翁家祝壽。賓主寒暄中,主人深感來人談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寶,請其題詞留念。宰相也不推諉,接過筆來,龍飛鳳舞地寫下「花眼偶文」四個大字。主人不解其意,宰相便以每個字為句首,寫下四句詩:花甲兩輪半,眼觀七代孫;偶遇風雨阻,文星拜壽星。下方落款為「天子門生門生天子」。主人方才恍然大悟,知客人是當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師。這位宰相透過察訪,了解到這個古老的樂溫縣,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山清水秀,民風純樸,百歲老人家家都有,於是便回朝奏明天子,從是年九月始,遂改樂溫縣為長壽縣。據說這個美妙的傳說,歷經數百年,至今還在當地民間盛傳不衰。
  但傳說畢竟是虛無縹緲的臆撰,長壽縣名的真實由來應為:「西元1363年明玉珍建大夏國於重慶,以縣東北有長壽山為由,更名為長壽縣。」此外,其縣誌亦言:「『縣東北有長壽山,居其下者,人多壽考』而名。」百年之後,明天順年間,長壽知縣於縣城外環以深濠,萬曆年間不幸遇火,城衙俱毀,崇禎末年又遭農民起義洗劫,迨至清康熙八年,其知縣余鈺復於鳳山處,以石頭修築城垣,闢有四門,東名「迎暉門」、南名「安慶門」、西名「集鳳門」、北名「拱辰門」,八年方竣。至此,長壽縣城規模始具,俗稱「鳳城」。「鳳城」之得名,除其處於「鳳山處」外,還因縣城「濱臨長江北岸,依山傍水,前臨陡崖,後擁重崗,表裡鞏固,形如飛鳳,故名鳳城,又稱小山城」。對此,近年其民間的描述更為生動──
  長壽多山,城郭依山而建。縣城所在地叫鳳山,因為山形如同奮翼沖天的鳳凰,故名。從鳳山之巔遠望,東有黃草山之雄,西有明月山之險,南有五堡山之秀,朝夕相處,人的胸襟自然會受到山的陶冶。主城附近有一座氣象雄闊的菩提山,如一座巨鐘反扣在平野之上,山上廟宇巍峨,香火旺盛,山頂燃放著如炬的大燈,徹夜長明,光盈天地,遠近皆見,有菩提聖燈之稱。長壽多水,長江橫貫境內,繞城蜿蜒而東,與黃草山相遇,形成險若夔門的黃草峽。境內還有二湖、三河、十三溪和眾多水庫,與長江一起,形成發達的水系。
  就在本書傳主家附近的鳳山腳下,是一個巨大的城市峽谷三洞溝,桃花溪波光閃動,兩崖絕壁,怪石嶙峋,飛泉噴珠,林木蔥蘢,素有桃源仙洞之美稱。清朝中葉著名政治家陶澍,曾對長壽山水大為讚嘆,揮筆寫下過「水曲流巴字,山長幻壽文」的精采詩句。本書傳主的小說中,有大量山水景觀的精采描寫,不能不說與童年時代故鄉山水的啟蒙有關。
  長壽也是中國養生文化從蒙昧走向科學的演化中心,秦朝後期誕生過傑出的養生醫藥大師巴寡婦清。長壽還是程朱理學的傳承樞紐,由長壽人創立的涪州學派,在國家危亡之際傳承文脈,培養了一大批儒學大家,大幅地推動了程朱理學由程頤、程顥到朱熹的轉化發展。此外,長壽養育出的叱吒風雲人物還有許多,如宋代儒學宗師譙定、製墨大師蒲大韶,元代文學家賈元,明代三朝元老聶賢、兵部尚書陳新甲,清朝工部侍郎韓鼎晉、陝甘提督胡超、雲南學政汪敘疇、經學大師李滋然等。唐代詩人杜甫,宋代詩人范成大、晁公溯,明代詩人李斆、曹學佺等,都曾留下了讚美長壽的精美詩篇。
  或許是由於這種自然仙境與人文景觀的雙重驅動,康熙以降,隨著香火綿延,外來人口逐漸增多,「鳳城」遂呈人丁興旺、書香飄溢之勢。至清光緒晚期,「鳳城」長壽縣已成川東耕讀俱佳的響鎮名城。
  正是在此時,本書傳主出生了──
  20世紀第一個虎年初春的一天傍晚,在長壽縣城關鎮鳳嶺街上顯赫的李家祠堂裡,一位懷胎十月、預產期已過,但仍未分娩的婦人,獨坐窗前,手摸著滾圓的肚皮,於焦慮中暗想:這孩子好奇怪,怎麼遲遲不肯出來見人,莫非他是個異類。今年是虎年,莫非我懷了一隻虎崽?
也許是日有所思,便夜有所想。是夜,熟睡中的婦人忽生一夢:一隻斑斕猛虎呼嘯著向她撲來……
  就在她驚恐呼號之時,一個重達九斤的男嬰已破胎而出,高聲啼哭著向世間報到。
  中年添子的李家男主人──曾宦遊數省、如今辭官居家以私塾為業的李元甫,此刻聞聲而至。他望著眼前這個頭顱頗大、四肢短粗的肉孜孜、粉嘟嘟嬰兒,默不作聲。仔細觀察半晌後,突然放聲大笑,連聲高喊:「好,好!妳為我生下了一個超群出眾的孩子。這兒子將來必定才智橫溢,大有作為!」
  這一天是清光緒二十八年──農曆壬寅年二月二十八日──西元1902年4月6日。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