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決定人生的三要素】

──相信無論是誰都想要在人生、工作、以及學業表現上有好結果。稻盛先生構思出一個展現人生或工作結果的方程式,據說只要將三項要素相乘就能算出人生的結果,是吧?

我認為,人生或工作的結果是以下面這樣的方程式來決定。

人生‧工作的結果=想法X熱忱X能力

這個方程式,是針對「即使個人能力普通,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度過卓越的人生」這樣的提問,透過我個人的體驗所構思出來的。

首先第一個要素是「能力」。

我在鄉下地方的大學學習之後,進入到社會。雖然拚了命用功讀書,自認為還算優秀,可是相較於那些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一流大學的人,我認為自己在學識上的能力好像並不是那麼地傑出。不過我想,人生不是單憑能力來決定,應該還有其他的要素才是。

因此,第二項要素就是「熱忱」。

為了要度過這段人生,自己究竟擁有多大的熱忱,這是相當重要的一點。

所以我決定付出不輸給任何人的努力。我的能力或許並不強,但是唯有熱忱,我不想要輸給任何人。

我說這是「不輸給任何人的努力」。雖然大家都說自己「在努力當中」,其實那種程度的努力是不夠的。「是不是真正付出不輸給任何人的努力」的熱忱強度非常重要。

──您是說,即使自認為沒有「能力」,但只要擁有「熱忱」就能扳回相當的頹勢嗎?

是的,沒錯。能力是從零分到一百分,熱忱也是從零分到一百分。比方以我來說,能力並不是那麼好,假設是一般程度的六十分好了。

至於熱忱,因為我打算比別人加倍努力,大約是九十分左右。所以就是六十乘以九十而得到的數字(五千四百)。

另一方面,有個人是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一流大學。這個人的能力超群,有九十分。只是他對於自己的能力出眾感到得意洋洋,付出的努力在常人之下。如果說,熱忱只有四十分的話,那就是九十乘以四十(三千六百)。結果斷然改變了。

即使有自己不擅長的部分,憑靠意志還是可以改變。我認為,就是因為比他人燃燒更加倍的熱誠。【想法改變人生】

但是比起「能力」與「熱忱」,更為重要的要素是「想法」。這是個人所持有的人生觀、價值觀,或是哲學思想。是內心所抱持的思考方式。

對於事情是否進展順利,有人會非常擔心,帶著悲觀的想法。但是另一方面,有人則是態度樂觀,認為一切都會安好。全都因人而異。

像是有些人會因為自己的環境惡劣,不知能否在如此矛盾的世上好好活著並且認真地工作,因此而變得卑屈。但也有些人即使現在貧苦艱困,卻為了養活家人而正面積極地努力奮鬥。

換句話說,想法這種東西,可以從負數一百到正數一百。相對於能力與熱忱只有從零到一百的正數,想法卻連負數都有。

憤世嫉俗、懷恨抱怨,否定光明正大的生活方式;負面退縮、虛偽不實,活得不認真。如果個人持有惡劣的想法,當他的能力愈強、熱忱愈高,在人生或工作上的結果就會形成愈大的負數。

──您是說,即使能力與熱忱比別人還高,卻會因為想法而變成極大的負數,是吧。

單憑一個想法,人生就會為之一變。

所謂好的想法,就是正向積極、具建設性;擁有與他人攜手同行、和睦相處的協調能力。心中充滿善意,體貼、溫和,坦誠、認真,不惜一切盡最大的努力。不自私利己,不心存貪念,並且抱持感謝的心。

當初我在找工作的時候,轉了念頭:「雖然學生時代考試失敗,還罹患了肺結核,無論做什麼事都不順利,但此後的人生,或許神明將賜給我幸運。我不該捨棄希望,要積極正向去過日子。」在緊要關頭站穩了腳步。結果,後來經由老師的引薦進入京都某公司任職,開創了一條新的人生道路。

正向積極,擁有開朗的心境。持續抱持這樣的想法,即使身處時運不佳的環境下,也能跨越難關。就算能力低下,遭逢逆境,一旦認定前方有美好的將來在等待,僅只如此就會讓人生有良好發展。絕對不可以認為自己將來會倒楣。我認為,相信幸運的未來極為重要。【中學考試受挫的孩子王】

──稻盛先生自少年時期到出社會為止的那段日子,是在戰亂空襲、考試失敗、病痛等等一連串艱難的逆境中熬過來的。不知其中讓您感到最艱辛的經歷是什麼?雖然每件事想必都很難熬。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我十三歲。鹿兒島因為空襲而燒成一片灰燼,我們老家也全都燒光了。

我們家開設印刷廠,原本是相對富裕的家庭,但是房子和工廠全都因為空襲燒光了,這下子是真的窮到連生活都有困難。

一九四四年(昭和十九年)春天,我從鹿兒島市立西田小學畢業,參加了中學考試。我身邊的同學說想要去讀當地的名校──鹿兒島第一中學(一中,現為縣立鶴丸高中)。

我這個調皮搗蛋的孩子王,聽到比自己還弱的人要去考中學,身為帶頭大哥的我怎麼可以不去,於是同樣也參加了一中的考試。當時我根本沒有用心讀書,輕率地想著,沒事、拚一下就行了。

級任老師盯上我:「你這傢伙盡會搗蛋惡作劇。」還對我說:「你絕對考不上一中的。」然後在我的志願申請調查表上似乎也沒寫什麼好話,結果我沒考上。

於是沒辦法,我到那些小學畢業的孩子們要進入的尋常高等小學(當時改稱為國民學校高等科)就讀,打算隔年再度參加一中的考試。每當見到過去那些聽自己使喚的小嘍囉們身穿一中制服在路上走著,心裡苦澀悲慘的感覺,到現在我都還記得。

【別放棄!有路可走】

如同當時大多數學生都在做的義務勞動,我也會在早上和傍晚去送報,就在那年的年底,我罹患了結核病。

由於輕微發燒,母親帶我到醫院去檢查,被宣告是「結核病」。當時我父親的弟弟(也就是我的叔叔)住在我家隔鄰另一間房子,他就是患了結核病,而且夫妻兩人都因為這樣相繼去世了。

由於我在書上讀到過,結核病是來自於結核菌的感染,所以每當我經過那間房子前面時總是憋著氣,捏住鼻子快步跑開。可是畢竟還是個孩子,跑到一半沒氣了、實在憋不住,結果反倒深深吸了口大氣。

那時候的結核病,人家都說是不治之症。或許是因為感到害怕,過分在意這個病反而使得心神耗弱的這個反應不太妥當,結果自己也染上了結核病。用這副持續發燒微熱的身體,再次參加了名校一中的考試,還是沒考上。我心裡想,自己生著病,乾脆就放棄讀中學了吧。那年頭,有很多人是小學畢業就去工作了,父母親也都表示:「沒辦法了。」

結果我的級任導師土井老師說:「你,無論如何都應該去讀中學。只有小學畢業是不行的。」幫我填了另一家私立中學(鹿兒島中學)的申請表,在空襲猛烈的情況下,頭戴防空頭巾去為我提出申請。

回程來到我家,「我已經幫你交出申請書了。就算身體微微發燒,也一定要去參加考試喲。」說完才離開。因為土井老師的熱誠,我去參加了考試,因此得以進入鹿兒島中學就讀。

──是那位老師,拯救了稻盛先生陷入絕望谷底的那顆心吧?

「別放棄!還有路可走。」土井老師這麼說。我是在他的熱誠堅持下,參加了考試。如果不是土井老師,我恐怕就是小學畢業直接去工作了吧。

【曲折動盪的學生時代】

中學三年級的時候,學制改成了現在的國小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方式,原來的舊制中學分成了現在的初中和高中。我們班上有好多人都要進入新成立的高中就讀。

雖然父親一直期待我中學畢業後就去工作,不過我一再懇求他們讓我上高中。因為就讀中學時拿到了獎學金,學費可以全免,於是我心裡想,進高中也一樣照辦就行。

同時也是鹿兒島中學校長的辛島正雄老師,和我們這些學生一起來到新成立的高中,成了我的級任導師。他是一位優秀而且人品高尚的老師,我慢慢開始認真讀起書來,成績也跟著變好了。入學當初的成績不過在中段水準,畢業的時候已經進步到前段左右,讓我因為「只要肯做也能辦得到」而建立了自信心,同時親身體驗到努力必有回報。

接著,原本打算高中畢業後就在當地銀行上班,幫忙家計,辛島老師卻建議我說:「你去讀大學吧。」

「請讓和夫去讀大學。他似乎具備了一些其他學生身上所沒有的特質。」老師幾次來到家裡,試圖說服我的父母親。

老師說,只要拿了獎學金,不夠的部份去打個工,應該就足以應付自己的生活了。最後我父母終於讓步表示,因為家裡很窮,如果可以自己打理一切的話,就可以繼續讀書。我父親雖然沒什麼學問,但因為經營印刷廠,每天總是和那些印刷用的金屬活字為伍,所以很擅長閱讀文章。於是他說:「既然要讀,就讀帝國大學(註1)吧。」我想,父親應該是為了讓我打消念頭,才故意提了那種難考的大學。

我對老師說:「想去考九州大學。」他問我:「你有親戚在福岡嗎?」我說:「沒有。」結果他表示:「既然要去到福岡,我想,大阪的大阪大學應該也可以考得上,你要不要去考考看?」

自從決定要考大學之後,我就老是叨念著:「因為自己的腦袋不靈光,所以要比別人加倍努力。如果人家加倍努力,我就要付出五倍的努力。」像句口頭禪似的,連晚上也不睡覺,拼命讀書。然後我參加了大阪大學醫學院藥劑科的考試,還是沒考上。

話說回來,我想要進入藥劑科的起因是來自於小時候曾經罹患結核病,自己希望成為開發新藥的研究者。由於中學考試已經有過兩次失敗的經驗,心想:「這次一定要成功!」拚了命用功準備才去應試,結果還是不行。因為實際狀況並不容許我再重考,所以後來選了考試日期比較晚的鹿兒島大學工學院,總算在最後關頭進了大學。

──在如此曲折動盪的人生中,邂逅了這些伸手相助的人們,是否也對稻盛先生如今在工作上的態度、處事方法、還有想法上有些什麼樣的影響?

我認為,至今陸陸續續邂逅的這些了不起的貴人,多虧有他們的相助,才有今天的我。土井老師、辛島老師,是他們鼓勵與協助我繼續升學。至於工作上也不斷接受許多人的善意支持。

其實不是只有我,相信不論是誰都會在人生中遇上這樣的貴人。家人、親戚、老師、朋友,他們會在各種場合裡給予我們忠告。

我想,對於這些貴人不計較利害得失所給予的協助與善意,我們是否有心坦率地接受,或許將使我們的人生有著不同的變化。

【無論何時都樂觀開朗、心存感謝】

有句話說:「禍福宛如糾纏交錯的繩索。」意思是說,禍福相依,好事與壞事交織而成的即是人生。因此,不論遇上好事或壞事,對於一切都要心存感激的過日子。不只在幸福降臨的時刻裡,就連遭遇災禍都要表達謝意。只不過話雖如此,不論晴雨都要一貫心存感謝,其實極為困難。像是遇上災難的時候,即使嘴上說著應該要當成是一種修練並表示感謝,但實在很難做到。倒不如說,想著為何只有自己面臨如此遭遇,心懷怨恨而憤憤不平的才是人性。

反過來說,當諸事順遂、受命運之神眷顧時,是否內心就會湧現出感激之情,似乎也不見得。有些人會認為順利就順利吧,完全當成是理所當然。更別說還有人會貪心地想著這麼好康的事可以「再多一點」。

必須要做的,是將「無論何種遭遇,都應抱持感謝之心」的想法刻劃在心裡。即使沒有自然湧現出感謝的心意,也要提醒自己懷有感謝的想法。

如果遭遇的是困難,便感謝它給予自己成長的機會;若是好運降臨,更要表達感激的心意。事先在自己的內心裡,有意識地準備好能夠如此去解釋、去認知的空間。

我認為只要心存感謝,無論置身於什麼樣的狀況下,都能體會到滿足感。

無論再怎麼樣艱辛,總要以積極正面的態度揭櫫個人理想,持續抱持希望。人生是美好、充滿希望的。說來也神奇,但人生順遂的人都抱持著一顆積極開朗的心。滿是抱怨不滿、憎恨怨懟的人,絕對無法踏上美好的人生路。

相信任何人都能開拓光明的人生。首先,要抱持這樣的信念,持續以不落人後精神去努力,必定有美好的未來等待著各位。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