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樹立自在優雅的女性典範
二○一七年五月二十八日,風和日麗、清新可喜的晚春天。紐約華埠僑界以最高規格,盛大歡迎趙小蘭部長回紐約。四個月前,她新任美國第十八任聯邦運輸部部長。
華埠街道上空,多處高掛「慶賀趙小蘭榮任運輸部長」的大紅色橫幅,隨著春風微微擺動著;舞龍舞獅的隊伍拉得長長的,見首不見尾,歡聲喧天。
十多位神情愉悅的華埠僑領一字排開,列隊迎接笑容甜美的趙小蘭部長。前紐約中華公所主席蕭貴源喜氣地朗誦著吉言:「趙小蘭創下華裔擔任兩任部長的歷史紀錄;這不僅是華人之光,更是美國之光。」
二○○一年至二○○九年間,趙小蘭曾任小布希政府的勞工部部長;如今,刷新華裔女性二度擔任部長的紀錄,趙小蘭嫣然將成就歸於雙親:「我要感謝我的父母親,是他們成就了我。」
有人讚美趙小蘭是「成功女性」的典範,她當即向她已逝的慈母致敬:「我的成功,要歸功於母親的教導。如果沒有母親的教誨,我不會有今天;我的母親朱木蘭女士,才是那位最成功的女性。」
每當人們稱讚她成就不凡時,趙小蘭總想到她的母親:「母親心中那道愛的柔光,使她異常獨特。」在趙小蘭眼中,母親用一生實踐愛,點燃生命的火花,不僅照耀她身旁的人,也默默幫助了數千名她並不認得的人,為他們照亮了灰暗視野中的前路。
每當榮耀的時刻,趙小蘭更是深深思念母親。十多年來,這是紐約僑界第三度大張旗鼓,為趙小蘭在華埠集會遊行,祝賀她為華人爭光。猶記第一次是一九八九年,她就任運輸部副部長的盛夏。第二次是二○○一年,她擔任勞工部部長後的初冬。趙小蘭的家人每次都伴隨她,在人頭鑽動的華埠徐徐走街。
沿途看見華人同胞對待小蘭的熱情與喜愛,朱木蘭心中觸動很深,說是有一種回到家鄉的感覺。聽熟了母親在安徽老家過年時舞龍舞獅的故事,趙小蘭懂得母親內心深處的懷舊與鄉愁。如今,母親不在了;但是,在喧天的鑼鼓聲中,隱隱約約地,她彷彿聽得見母親清脆悅耳的歡笑聲。在寂靜的心底,趙小蘭此刻深刻感受著母親的同在。
母親的智慧提點
在六個女兒一路成長的進程中,朱木蘭總是帶著她們長智慧。趙小蘭升大二時,知道家裡經濟無虞,就放棄了學校頒給她的獎學金,把名額讓給家境清寒的同學。母親以最美麗的笑容嘉獎她:「擁有善良的心地,是世上最可貴的。」朱木蘭認為,既然蒙受了上天的恩典,就該以同樣的仁愛之心,為他人謀福。
趙小蘭擔任聯合勸募基金會總裁與執行長時,有一天,主持紅十字會的杜爾夫人(Elizabeth Dole)來電:「我想來拜訪妳一下。」她們過去其實並不投契,從無私交;小蘭在第一時間向母親請教因應之道。朱木蘭鼓勵女兒:「妳何不主動先去探望她呢?」趙小蘭立即移樽就教,杜爾夫人既驚喜、又感動,從此盡棄猜疑,成了趙小蘭的死忠支持者,甚至關切她的婚姻大事,提醒她萬勿因公忘私。
趙小蘭從政以後,媒體三不五時就來訪問她;記者們總喜歡重提雷根總統當年對她的賞識。有一天,朱木蘭輕描淡寫地提醒女兒:「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以後多談一點新鮮的吧!」記者們也慣於跟趙小蘭討論與中國相關的話題。朱木蘭提點女兒:「不要開口閉口老是講中國文化,談談更有前瞻性的事情吧!」
母親堅勇抗癌七年;對趙小蘭來說,那是一個很長的告別。病中,朱木蘭微言大義,對她的長女剖析人生真諦:「如果沒有健康與親人,到頭來,你會發現,世俗的那些東西都沒有甚麼了不起。」
這是當頭棒喝。從此,每逢有重要而好玩的活動,趙小蘭都盛邀雙親與妹妹們參與:「我很感恩,在母親活著的時候,能夠讓她為我高興,還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照片。其實,我一路努力不懈,並非為自己,而是為了讓爸爸媽媽高興,讓他們覺得為孩子們的付出與犧牲沒有白費。」
做正確的事
母親去世後,趙小蘭還是盡可能偕同她九十二歲的「船王」父親趙錫成,出席重要活動或社交場合。她就任運輸部部長以來,老父最開心的一次,是他陪女兒登上了美國總統專機「空軍一號」,與川普總統相談甚歡,並提出了中肯的建言。
統領著約五萬五千名員工,掌理著每年七百六十億美元的預算,趙小蘭還要肩扛更新全美底層建設的重任;如果母親健在,會對她日理萬機的部長女兒說些甚麼呢?
趙小蘭自忖:「媽媽應該會勉勵我盡忠職守;她會對我說,妳要做大事,做正確的事。」每當趙小蘭重任加身時,朱木蘭總以孫中山先生的座右銘鼓舞她:「做大事,而非做大官。」趙小蘭明白母親一生的堅持;「追求美善;即使付出代價,也要做正確的事。」辭世十二年之後,母親依舊是趙小蘭一路攀升的人生進程中那盞明燈,發散著柔和的光亮,提醒她永遠要做一個好人。
然而,趙錫成知道,朱木蘭對女兒的關愛不止於此:「小蘭媽媽送給小蘭的,應該會是更多的祝福。木蘭會先為小蘭感謝主,然後叮嚀她要多多注意身體。」一般人往往看到趙小蘭光鮮亮麗的事功,唯獨朱木蘭看見了女兒忘我付出背後的艱辛。
從慈母的立場,可以想見,朱木蘭心疼女兒;趙錫成試著揣摩著妻子的心思:「一個女孩子赤手空拳,能走到今天,怎麼可能沒有經歷過挫折?雖然到最後都迎刃而解,可是她背後一定承受了很大的壓力,這是一般人看不到的。可是,木蘭看得很清楚;小蘭的成功,是花了很多的功夫與努力的;一路走來,她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站在經常伴他左右的的長女身邊,趙錫成彷彿代表著亡妻的同在:「看到小蘭受到重用,我相信,木蘭一方面會為她高興,一方面又有點捨不得;她會覺得,小蘭常常飛來飛去,奔波不停,實在太過辛苦了。」
默默撐起整個家
其實,趙小蘭一向知道,母親總是觀察到許多細微之處,暗自為她操心:「母親總是無所不在地想到我們、支持我們。」從小到大,在趙小蘭的記憶中,就算日子再清苦,母親每天都是笑瞇瞇的,講起話來輕聲細語,讓她和妹妹們覺得溫暖自在,成為她們心中那股安定的力量。
在趙小蘭眼裡,自己的母親非同凡俗,永遠把家人放在她自己之先,全心支持她所愛的人,讓他們能夠實現夢想:「母親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人。她是典型的家庭主婦,一直以丈夫與孩子的幸福為終身事業。記憶中,她每天就是默默地做事,使丈夫與孩子們的日子更舒適一些,更容易一點。多年來,她一直在不斷的學習中成長,跟我們六個女兒從來沒有代溝。」年歲漸長,趙小蘭愈來愈明白,母親這一路走來,是多麼地不容易。
跨越大時代的錘鍊,朱木蘭擁有浩瀚的內心世界。她既傳統,又現代;既保守,又前衛。不論身處的年代多麼令人焦慮;在日常的每一天,她講求定心、靜心,因此總是清明澄澈,氣定神閒。從萬物為芻狗的戰亂中走過,她淡看人生百態,不自怨自艾,不怨天尤人,不攀比外物,心中總是感恩。
虔敬信主,朱木蘭經常靜思《聖經》的話語;她不會從「在我看來」的觀點判斷人事物,而是以「在神眼中」的標準察看世界,總為人帶來正面的能量。平日雖然寡言少語,朱木蘭卻喜歡親近人;她的個性開朗明亮、不好虛假做作,歡喜與人一起歡笑,所到之處,總是受人歡迎。尤其,她善於聆聽,而不論斷,總以同理心去理解人,讓人感受到和煦如陽光的溫暖。
閱人無數,歷練深厚的趙小蘭不曾看過任何一名女子,能像自己的母親那樣溫婉謙和,坦然自在:「母親用她一生中的每一個時分,精準細膩地闡釋她所扮演的每一個角色,皆精準到位,無可挑剔,無人能及。」
内心的淡定與從容
朱木蘭的獨一無二,難以定義,也無從歸類。從表面上看,世俗中一切跟大人物有關的事蹟,在她的履歷上一樣也找不着。早年,她高中還差兩個月沒讀完,就跟著父母遷徙到台灣,手裡連一張高中畢業的文憑都沒有。然而,這位高產值的賢妻良母,卻全心輔佐靈魂伴侶趙錫成,成為譽滿國際的的華人船王;同時,她又以溫柔的母愛,培育了六個品學兼優、專業精進的女兒。
從小,趙小蘭就以母親為傲:「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覺得,媽媽好漂亮、好善良呀!」朱木蘭容顏姣好,儀態優雅,所到之處,每每吸引人們的目光;但是,她不自顯,總是樸衣素顏,微笑著默默不語。趙小蘭成名以後,記者們都特別想訪問她,朱木蘭的回答千篇一律:「請你訪問我的先生;這都是我先生的功勞,並不是我的。」
淡而後定,定而後慧;在賢妻良母一族中,淡定自在的朱木蘭獨樹一幟。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曾說:「因為看輕,所以快樂;因為看淡,所以幸福。」朱木蘭恬淡的定慧,對趙錫成和女兒們來說,就像輕柔拂面的春風,暖和於心,滋潤生命;他們因此得以人生和美,乘著夢想的翅膀自由翱翔。
笑容酷似朱木蘭的趙家老五小婷,以淚光中的微笑推崇母親:「媽媽是我們家的心與靈魂。」
一字一句,趙小蘭深深懷念著她在愛裡奉獻了一生的母親:「有人讚美我媽媽是她那個時代中華婦女的典範;她的確是當之無愧。很難有人能夠超越我母親,擁有那樣美麗的靈魂,那樣虔誠的信仰,那樣堅定的毅力,那樣積極樂觀、無私奉獻、廣施博愛。」
在出世的定慧中,懷有入世的溫情;親人們目睹朱木蘭一步一腳印,默默淬鍊了她淡定自在的生命精華。中國才女作家楊絳晚年時寫道:「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内心的淡定與從容。」這樣澈亮清明的洞見,彷彿為朱木蘭典雅悠遠的生命故事,下了雋永的註腳。
而對世間各式樣貌的女子來說,在攀比較勁、惶惶終日的慵倦中,吟讀朱木蘭女士定慧的生命故事,或許,傾耳可得那聲聲由遠而近的空谷足音?或許,躍躍欲試,想循聲去探索一處自我迴旋的空間,去尋找不一樣的自己?甚至,自許以澄澈之心,由淡而定,由定而慧,而終究遇見那個最最清亮明媚的自己?
二○一七年五月二十八日,風和日麗、清新可喜的晚春天。紐約華埠僑界以最高規格,盛大歡迎趙小蘭部長回紐約。四個月前,她新任美國第十八任聯邦運輸部部長。
華埠街道上空,多處高掛「慶賀趙小蘭榮任運輸部長」的大紅色橫幅,隨著春風微微擺動著;舞龍舞獅的隊伍拉得長長的,見首不見尾,歡聲喧天。
十多位神情愉悅的華埠僑領一字排開,列隊迎接笑容甜美的趙小蘭部長。前紐約中華公所主席蕭貴源喜氣地朗誦著吉言:「趙小蘭創下華裔擔任兩任部長的歷史紀錄;這不僅是華人之光,更是美國之光。」
二○○一年至二○○九年間,趙小蘭曾任小布希政府的勞工部部長;如今,刷新華裔女性二度擔任部長的紀錄,趙小蘭嫣然將成就歸於雙親:「我要感謝我的父母親,是他們成就了我。」
有人讚美趙小蘭是「成功女性」的典範,她當即向她已逝的慈母致敬:「我的成功,要歸功於母親的教導。如果沒有母親的教誨,我不會有今天;我的母親朱木蘭女士,才是那位最成功的女性。」
每當人們稱讚她成就不凡時,趙小蘭總想到她的母親:「母親心中那道愛的柔光,使她異常獨特。」在趙小蘭眼中,母親用一生實踐愛,點燃生命的火花,不僅照耀她身旁的人,也默默幫助了數千名她並不認得的人,為他們照亮了灰暗視野中的前路。
每當榮耀的時刻,趙小蘭更是深深思念母親。十多年來,這是紐約僑界第三度大張旗鼓,為趙小蘭在華埠集會遊行,祝賀她為華人爭光。猶記第一次是一九八九年,她就任運輸部副部長的盛夏。第二次是二○○一年,她擔任勞工部部長後的初冬。趙小蘭的家人每次都伴隨她,在人頭鑽動的華埠徐徐走街。
沿途看見華人同胞對待小蘭的熱情與喜愛,朱木蘭心中觸動很深,說是有一種回到家鄉的感覺。聽熟了母親在安徽老家過年時舞龍舞獅的故事,趙小蘭懂得母親內心深處的懷舊與鄉愁。如今,母親不在了;但是,在喧天的鑼鼓聲中,隱隱約約地,她彷彿聽得見母親清脆悅耳的歡笑聲。在寂靜的心底,趙小蘭此刻深刻感受著母親的同在。
母親的智慧提點
在六個女兒一路成長的進程中,朱木蘭總是帶著她們長智慧。趙小蘭升大二時,知道家裡經濟無虞,就放棄了學校頒給她的獎學金,把名額讓給家境清寒的同學。母親以最美麗的笑容嘉獎她:「擁有善良的心地,是世上最可貴的。」朱木蘭認為,既然蒙受了上天的恩典,就該以同樣的仁愛之心,為他人謀福。
趙小蘭擔任聯合勸募基金會總裁與執行長時,有一天,主持紅十字會的杜爾夫人(Elizabeth Dole)來電:「我想來拜訪妳一下。」她們過去其實並不投契,從無私交;小蘭在第一時間向母親請教因應之道。朱木蘭鼓勵女兒:「妳何不主動先去探望她呢?」趙小蘭立即移樽就教,杜爾夫人既驚喜、又感動,從此盡棄猜疑,成了趙小蘭的死忠支持者,甚至關切她的婚姻大事,提醒她萬勿因公忘私。
趙小蘭從政以後,媒體三不五時就來訪問她;記者們總喜歡重提雷根總統當年對她的賞識。有一天,朱木蘭輕描淡寫地提醒女兒:「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以後多談一點新鮮的吧!」記者們也慣於跟趙小蘭討論與中國相關的話題。朱木蘭提點女兒:「不要開口閉口老是講中國文化,談談更有前瞻性的事情吧!」
母親堅勇抗癌七年;對趙小蘭來說,那是一個很長的告別。病中,朱木蘭微言大義,對她的長女剖析人生真諦:「如果沒有健康與親人,到頭來,你會發現,世俗的那些東西都沒有甚麼了不起。」
這是當頭棒喝。從此,每逢有重要而好玩的活動,趙小蘭都盛邀雙親與妹妹們參與:「我很感恩,在母親活著的時候,能夠讓她為我高興,還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照片。其實,我一路努力不懈,並非為自己,而是為了讓爸爸媽媽高興,讓他們覺得為孩子們的付出與犧牲沒有白費。」
做正確的事
母親去世後,趙小蘭還是盡可能偕同她九十二歲的「船王」父親趙錫成,出席重要活動或社交場合。她就任運輸部部長以來,老父最開心的一次,是他陪女兒登上了美國總統專機「空軍一號」,與川普總統相談甚歡,並提出了中肯的建言。
統領著約五萬五千名員工,掌理著每年七百六十億美元的預算,趙小蘭還要肩扛更新全美底層建設的重任;如果母親健在,會對她日理萬機的部長女兒說些甚麼呢?
趙小蘭自忖:「媽媽應該會勉勵我盡忠職守;她會對我說,妳要做大事,做正確的事。」每當趙小蘭重任加身時,朱木蘭總以孫中山先生的座右銘鼓舞她:「做大事,而非做大官。」趙小蘭明白母親一生的堅持;「追求美善;即使付出代價,也要做正確的事。」辭世十二年之後,母親依舊是趙小蘭一路攀升的人生進程中那盞明燈,發散著柔和的光亮,提醒她永遠要做一個好人。
然而,趙錫成知道,朱木蘭對女兒的關愛不止於此:「小蘭媽媽送給小蘭的,應該會是更多的祝福。木蘭會先為小蘭感謝主,然後叮嚀她要多多注意身體。」一般人往往看到趙小蘭光鮮亮麗的事功,唯獨朱木蘭看見了女兒忘我付出背後的艱辛。
從慈母的立場,可以想見,朱木蘭心疼女兒;趙錫成試著揣摩著妻子的心思:「一個女孩子赤手空拳,能走到今天,怎麼可能沒有經歷過挫折?雖然到最後都迎刃而解,可是她背後一定承受了很大的壓力,這是一般人看不到的。可是,木蘭看得很清楚;小蘭的成功,是花了很多的功夫與努力的;一路走來,她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站在經常伴他左右的的長女身邊,趙錫成彷彿代表著亡妻的同在:「看到小蘭受到重用,我相信,木蘭一方面會為她高興,一方面又有點捨不得;她會覺得,小蘭常常飛來飛去,奔波不停,實在太過辛苦了。」
默默撐起整個家
其實,趙小蘭一向知道,母親總是觀察到許多細微之處,暗自為她操心:「母親總是無所不在地想到我們、支持我們。」從小到大,在趙小蘭的記憶中,就算日子再清苦,母親每天都是笑瞇瞇的,講起話來輕聲細語,讓她和妹妹們覺得溫暖自在,成為她們心中那股安定的力量。
在趙小蘭眼裡,自己的母親非同凡俗,永遠把家人放在她自己之先,全心支持她所愛的人,讓他們能夠實現夢想:「母親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人。她是典型的家庭主婦,一直以丈夫與孩子的幸福為終身事業。記憶中,她每天就是默默地做事,使丈夫與孩子們的日子更舒適一些,更容易一點。多年來,她一直在不斷的學習中成長,跟我們六個女兒從來沒有代溝。」年歲漸長,趙小蘭愈來愈明白,母親這一路走來,是多麼地不容易。
跨越大時代的錘鍊,朱木蘭擁有浩瀚的內心世界。她既傳統,又現代;既保守,又前衛。不論身處的年代多麼令人焦慮;在日常的每一天,她講求定心、靜心,因此總是清明澄澈,氣定神閒。從萬物為芻狗的戰亂中走過,她淡看人生百態,不自怨自艾,不怨天尤人,不攀比外物,心中總是感恩。
虔敬信主,朱木蘭經常靜思《聖經》的話語;她不會從「在我看來」的觀點判斷人事物,而是以「在神眼中」的標準察看世界,總為人帶來正面的能量。平日雖然寡言少語,朱木蘭卻喜歡親近人;她的個性開朗明亮、不好虛假做作,歡喜與人一起歡笑,所到之處,總是受人歡迎。尤其,她善於聆聽,而不論斷,總以同理心去理解人,讓人感受到和煦如陽光的溫暖。
閱人無數,歷練深厚的趙小蘭不曾看過任何一名女子,能像自己的母親那樣溫婉謙和,坦然自在:「母親用她一生中的每一個時分,精準細膩地闡釋她所扮演的每一個角色,皆精準到位,無可挑剔,無人能及。」
内心的淡定與從容
朱木蘭的獨一無二,難以定義,也無從歸類。從表面上看,世俗中一切跟大人物有關的事蹟,在她的履歷上一樣也找不着。早年,她高中還差兩個月沒讀完,就跟著父母遷徙到台灣,手裡連一張高中畢業的文憑都沒有。然而,這位高產值的賢妻良母,卻全心輔佐靈魂伴侶趙錫成,成為譽滿國際的的華人船王;同時,她又以溫柔的母愛,培育了六個品學兼優、專業精進的女兒。
從小,趙小蘭就以母親為傲:「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覺得,媽媽好漂亮、好善良呀!」朱木蘭容顏姣好,儀態優雅,所到之處,每每吸引人們的目光;但是,她不自顯,總是樸衣素顏,微笑著默默不語。趙小蘭成名以後,記者們都特別想訪問她,朱木蘭的回答千篇一律:「請你訪問我的先生;這都是我先生的功勞,並不是我的。」
淡而後定,定而後慧;在賢妻良母一族中,淡定自在的朱木蘭獨樹一幟。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曾說:「因為看輕,所以快樂;因為看淡,所以幸福。」朱木蘭恬淡的定慧,對趙錫成和女兒們來說,就像輕柔拂面的春風,暖和於心,滋潤生命;他們因此得以人生和美,乘著夢想的翅膀自由翱翔。
笑容酷似朱木蘭的趙家老五小婷,以淚光中的微笑推崇母親:「媽媽是我們家的心與靈魂。」
一字一句,趙小蘭深深懷念著她在愛裡奉獻了一生的母親:「有人讚美我媽媽是她那個時代中華婦女的典範;她的確是當之無愧。很難有人能夠超越我母親,擁有那樣美麗的靈魂,那樣虔誠的信仰,那樣堅定的毅力,那樣積極樂觀、無私奉獻、廣施博愛。」
在出世的定慧中,懷有入世的溫情;親人們目睹朱木蘭一步一腳印,默默淬鍊了她淡定自在的生命精華。中國才女作家楊絳晚年時寫道:「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内心的淡定與從容。」這樣澈亮清明的洞見,彷彿為朱木蘭典雅悠遠的生命故事,下了雋永的註腳。
而對世間各式樣貌的女子來說,在攀比較勁、惶惶終日的慵倦中,吟讀朱木蘭女士定慧的生命故事,或許,傾耳可得那聲聲由遠而近的空谷足音?或許,躍躍欲試,想循聲去探索一處自我迴旋的空間,去尋找不一樣的自己?甚至,自許以澄澈之心,由淡而定,由定而慧,而終究遇見那個最最清亮明媚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