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1│ 降低「幸福」的標準

──二十三歲的夏天,我每天躺在自家床上度日

視線所及,桌上擺滿了我一個月來收集的各種精神藥物和安眠藥。我俯視著成堆的藥物,在部落格打上「遺書」二字──我再也無法忍受光說不練、一事無成的自己。

當初我放棄求職,只想追求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不過,我越努力追求,反而越瞭解自己的凡庸和無力。

最後我在「遺書」下方,打好要給每一位親朋好友的訊息。打完後也沒什麼事好做了,我的身體不斷發抖。

成堆的藥物後面,還擺了瓶日本酒。

我用指尖撫摸那些藥物,一把抓起來塞進嘴裡。趁著還沒有噁心的感覺,我喝下日本酒把所有藥物灌進肚子裡。啊啊,事情已經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我絕望地哭了。

我想起了家人,想起了朋友,想起了已經分手的女友。我痛哭失聲,繼續抓起成堆的藥物猛嚼。喉嚨塞滿異物的不快感受,還有身體抗拒藥物所產生的嘔吐感,統統都被我用日本酒淹沒了。

最後我打了通電話給父母,母親一接到我的電話,整個人也慌了。

「媽、對不起……我真的、受不了了……」

母親在電話的另一端大聲叫喚我,過沒多久,妹妹衝進房間救我。當時,我在埼玉租了一間兩房兩廳的五樓公寓,跟就讀大學的妹妹一起生活。母親接到我的電話後,立刻打給了妹妹。妹妹一看到我的表情還有我手中的藥物,嚇得面無血色。我抱住妹妹,跟她說了句對不起。

我環顧四周,在房內找到了貝斯。這玩意兒把我害得很慘,我很後悔自己玩音樂。我放開妹妹,直接抓起貝斯用力砸在地板上。貝斯的琴身順著木質紋理碎掉,裡面的電線也跟腦漿一樣噴了出來。

──這下子都結束了。

我把剩下的藥物吞進肚子,從房間走到客廳,往陽台的方向前進。我的腳步虛浮無力,視野模糊不清,耳邊還能聽到妹妹阻止我的尖叫聲。終於啊,我終於可以擺脫痛苦不堪的人生了……。

整個世界開始泛白,甚至上下顛倒──其實,頭上腳下顛倒的人是我才對。至此,我的意識也中斷了。充實的過往宛如前世記憶

二○一○年九月,我二十三歲的夏天也宣告結束了。

自殺未遂後,家人帶我回千葉老家生活。藥物害我頭腦昏沉、四肢無力,我每天都過得像行屍走肉。可能是吞服大量藥物的影響,抑或是精神科開的抗憂鬱藥,導致我的身體和腦袋,就像被灌了鉛塊一樣沉重。我只能躺在床上,什麼都做不了。

──幾個月前的正常生活,彷彿黃粱一夢。

我躺在床上,想起過往的種種。

我本來在非政府組織中工作,在工作之餘,還會練團彈貝斯、寫小說。

我參與的非政府組織,專門從事國際互助活動,主要負責支援東南亞的貧困階層,例如幫助失學的小孩子、推廣正確的農業知識、救濟天災發生的地區等。

我們的辦公室是一個約莫四坪大的小套房,正職員工包含我才三個人,另外還有一個會計和事務人員,他們都是兼職員工,我們只是一個小團體罷了。職員平常工作也挺忙,我們要用英文聯絡當地團體、想辦法張羅活動資金等等。

我沒有被派往海外,而是負責處理國內的活動和宣傳業務。工作內容包含召集義工、準備現場活動的介紹看板、更新團體的官方網站等。雖然跟國際互助活動有關,但我做的是支援性質的文書工作,不是一般人想像的那種實地工作。

我會來到非政府組織完全是偶然。大學時代我是念社會學系的,我的選修課程就是國際互助,那一門課的教授很照顧我,而且還是該團體的代表理事。

大四時我決定放棄求職,一心想當小說家和音樂家。教授不忍心我畢業後毫無出路,就收留我在此當個小職員。

非政府組織沒有一般企業嚴格,除非舉辦特別活動,不然通常晚上八點前就能回家了。白天我會早點起床,跑去咖啡廳寫小說;晚上就去練團,跟樂團的朋友聚在一起作詞作曲。

各位看我這樣,可能覺得我生活過得很充實對吧?事實上,我從十二歲開始寫小說,寫了整整十年也沒什麼成果。我害怕承認自己缺乏才能,也不敢投稿參加比賽。音樂我也練得滿認真,可惜同樣沒有靠音樂吃飯的本錢,這讓我漸漸產生焦躁遠大於開心的感覺。不過,我還是在這兩件事上付出不小的心力。畢竟我也找不到其他想做的事,萬一失去夢想,我不知道該怎麼活下去才好。

我也交過女朋友。大學時代我們是同一個社團的,她比我小兩個學年。這段感情在我出社會以後,同樣維持得不錯。她很喜歡音樂和次文化的東西,下班後我們會一起吃飯,一放長假就到全國各地旅遊,不然就是到市區散步,互相抱怨學校和職場的鳥事,就是隨處可見的交往模式。

然而這些平凡無奇的生活片段,對我來說就像前世的記憶一樣。

我吞藥自殺兩天後才恢復意識,一醒來就看到母親憔悴的面容。

我想不起來自己身在何處,也不曉得為何自己會躺在這種地方。虛弱消瘦的身體逐漸恢復知覺,腦海中回顧著自己失去意識前做的事,絕望感也跟著浮上心頭。

天啊,我連結束自己的生命都辦不到。

我的身體無法使力,意識也朦朧不清,如墜五里迷霧。我的嘴裡有幾十處潰瘍,一開口說話就會產生激烈的痛楚。喉嚨深處像是塞了什麼乾硬的東西,無法順利呼吸。

後來我才知道,院方為了幫我排出大量的藥物,在洗淨我的胃腸後,還往我體內塞了醫療用的活性碳,吸收身上的毒素。我的口腔會潰瘍,就是營養也一起被吸走的關係。現在的我就跟腐朽的木頭一樣癱在床上,連起身或哀號都做不到。

心裡倒是平靜到很不尋常的地步。

一切的意念都消失了。不管是追逐夢想的熱忱、喜歡別人的心情、不惜熬夜也要努力做好一件事的氣魄、對工作的煩惱和不安……這些統統都不見了。

這時候我才領悟到,想尋死也要有精神上的起伏,以及足以殺死自己的力氣。害怕憂鬱症被治好

醫生診斷我失去工作能力,理由也合乎情理,因此在我領不到薪水的療養期間,可以用健康保險領取「傷病補助金」。

要領取傷病補助金,需要提出業主的證明文件和醫生的診斷書。經過核准後,每個月領到的補助相當於三分之二的薪水。補助提供的時間也很長,最久可以領一年半。像我的離職是出於個人因素,加入勞工保險也不滿十年,失業補助只有九十天可領。相形之下,傷病補助給了我一段很長的療養時間。

這個制度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只要在職超過一年以上,離職後也能領取補助。我簽下正式的雇用契約後,工作了一年又兩個月,算是勉強符合領取資格。

由於我整天臥病在床,父母也沒催我趕快去找工作。他們只是默默地照顧我,希望我用這一年半的時間,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

父母不會強行帶我出門,也不會問東問西,連三餐都幫我備好好。他們看到自己兒子每天躺在床上,眼睛跟死魚一樣缺乏生氣,一定也不好受吧。不過,有件事他們講得很清楚。

「你要是死了,我們也不想活了。所以你千萬不要自殺,別再做那種事了……」

他們不在乎我變成怎麼樣,只希望我活下去就好,這種認同對我是莫大的救贖。

要領取傷病補助金,我得接受醫生的診斷,填妥申請表格才行。因此前往鄰鎮的大醫院是我唯一的外出時間。

「你以前把自己逼得太緊了,現在先好好休息,重新瞭解自己。等恢復健康了,再來打拼就好。」

我的主治醫師是個中年人,每次只會講同樣的幹話。

你最近怎麼樣啊?你的身體還好嗎?這禮拜做了哪些事啊……。反正就是確認我的狀況,調整處方藥的份量。

我認為精神科的診療跟感冒的診療是兩回事。感冒時去給醫生看一下,拿完藥休息個兩三天就沒事了。可是,精神的生病是心理出了問題,說穿了還是要靠自己的意志力來解決。醫生開給我的藥物,似乎有抑制不安的作用,可以調整腦部混亂的訊息傳遞機能。服用後確實有緩和不安和情緒波動的效果,但那只是靠藥物麻痺自己罷了,終究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

根據我看書和上網查的資料,造成憂鬱症的原因非常多。有人長時間工作,在慢性疲勞的狀態下罹患憂鬱症,經過充分的休養後,放棄高薪改做工時較短的工作就康復了。也有年輕人厭倦人際關係而罹患憂鬱症,結果搬家後換了一個新環境就痊癒了。至於在工作和生活上缺乏成就感的人,也有可能一談戀愛就康復。當然,也有人患病多年沒有痊癒,只好得過且過。

那麼,我的情況又是如何?

出社會以後我有工作上的壓力,承認自己沒才能也帶給我很大的絕望感,被女朋友拋棄的喪失感更是無比沉重,另外還有我本身的性格問題。我的憂鬱症似乎是各種原因累積而成。我必須釐清每一個因素,找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最重要的是,我得再一次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否則同樣的問題會重複上演。

可是,我很害怕治好憂鬱症。

萬一休養後康復了,我該做什麼才好?

我該追求什麼?該以什麼為目標活下去呢?

這些問題我現在毫無頭緒,如果我現在治好憂鬱症,就得再次面對自己的人生,光想我就怕得渾身發抖。

罹患憂鬱症對我來說有一個明確的好處。只要我還沒有痊癒,我就有一個不必跟社會接觸的藉口。

一個好手好腳、大學畢業的二十三歲青年,必須出社會工作才行。生活要過得充實,也得有夢想和人生目標;不想寂寞度日的話,也得多多結交朋友和戀人。

不過,「憂鬱症」可以讓我擺脫這一切義務和社會枷鎖。有憂鬱症這個藉口,我就能名正言順地賦閒在家,接受自己沒朋友沒女人的孤獨現實。更重要的是,我不必追求夢想或目標,也不用為此努力。

憂鬱症這個擋箭牌,可以用來逃避一切可能傷害我的事物。而且,沒人對我有怨言,至少家人、醫生、社會都容許我得過且過,我還能拿到一定的補助款,至少生活無虞。

明知自己跟社會日漸脫節,性情也越來越墮落,我卻有種奇妙的安心感,不願離開這樣的舒適圈。澈底降低「幸福」的標準

我光是打開房間的電腦,螢幕的光線就會讓我頭暈,我的眼睛也同樣無法聚焦在書本的文字上。電影和電視的聲光效果也令我頭昏腦脹,我看一下就馬上關掉了。

起床活動三十分鐘我就累壞了,只好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發呆,過得如此頹廢真的非常痛苦。

因為躺太久的關係,我的背部和臀部還長了褥瘡,褥瘡不是老人才有的毛病嗎?那種皮膚好像要爛掉的痛楚,彷彿在無聲指責我是個一無是處的廢物。

那一年的夏天持續創下高溫記錄,窗外始終是萬里無雲的藍天,湛藍到很荒謬的地步。二十三歲的我,只能待在充滿自己味道的小房間,那個我從小熟悉到想吐的小房間,抬頭仰望那一片藍天……。

世界上一定有各種可能性和生活方式吧?想必有很多人享受著那些可能性,感受著多采多姿的生活,跟喜歡的人幸福度日,努力達成自己的夢想。當我眺望窗外的天空,就覺得自己看穿了世間的繁華,看透了社會的紛擾和形形色色。

我已經沒有心力去死了,腦中思考的只有活下去這件事。

拿自己來跟整個世界相比,其實只有空虛而已。我別的沒有,時間特別多,偏偏我卻活得一點意義也沒有,連一本書或一部電影都看不完。

所以,未來的人生我決定盡可能降低成就感的標準。

我放棄寫小說,只保留寫日記的習慣。我告訴自己,哪怕只寫下一行字,那一天就算過得很有意義了。

如果連寫一行字都嫌痛苦,那就慶幸自己還活著、還有在呼吸就好。

專注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會讓我相信活著是有意義的。好比觀察美麗的雲彩、品嚐晚餐美味的炸雞塊、早上鞭策自己不要賴床等等。不然,連續兩三個月躺在家裡,完全沒有從事建設性的活動,這麼沉重的事實我真的承受不了。

知足的生活持續了三個禮拜左右,我漸漸能認同自己了。或許是我專注於生活、不再想死的關係吧。自殺未遂後那段臥病在床的日子,我就是這樣撐過來的。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