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永遠的台灣島》精彩試讀

九月二日早晨
——被巨大的B-29驚嚇


爆炸聲越來越近了。這不是友軍飛機,但也和平常的美軍飛機聲音不一樣。「該不會是新的聯合大空襲吧?得要趕緊躲進防空壕裡。」才剛想著要爬起來,只見眼前無聲無息地突然變成了一片火海。「是美軍的新型炸彈!把白色毯子灑水弄濕蓋在身上,不可以看那些閃光,頭朝下,趕快跑出去!」我踢開棉被、掀起蚊帳,卻看見滿室燦爛的夏日陽光。
我究竟身在何處?這是哪裡?新型炸彈並沒有落下來。看得見庭院裡小假山的防空壕門,但是太陽剛從隔壁家的屋頂升起,照亮了圍牆和院子裡的樹。
終於恢復了正常意識。對了,我是高校二年級的學生,從台北的這個家被徵召投入戰爭。在山裡待了好久,逐漸被戰爭逼到無路可走,大勢已去,覺悟要從容就死了,突然間,戰爭結束了。
就好像在大海裡漂流到筋疲力竭,已經放棄掙扎決定淪為波臣,卻發現其實身在淺灘,腳可以踩到底站起來。這次的戰敗總讓人回想起來很不是滋味。
感覺也像是正要渡過冥河,卻被閻羅王喝令回頭似地。總而言之,四天之前,我活著回到了這個家裡。當晚吃過飯之後我倒頭就睡了,而且似乎朦朦朧朧地一直昏睡了四天。然後現在醒過來了,卻又陷入美軍飛機轟炸的錯覺。戰爭留下的傷痕還很深很深。
在飯廳裡翻閱《台灣新報》,看到報紙上寫著:「今天昭和二十年(一九四五)九月二日,將舉行簽字儀式,大日本帝國陸海軍將正式向美英同盟國軍投降。」
什麼啊,我們的軍隊還沒投降嗎?一直以為我們在山裡接到敗戰訊息,接著要求繼續抗戰,最後終於停戰投降了,原來塵世間還有許多麻煩的程序要遵循。
又傳來了轟轟然的噪音。母親在門外和隔壁的太太聊天。
「美國的飛機從剛才就開始往監獄方向低飛,好像還空投東西下來。」
原來如此。美軍誤以為東門町❶前面的台北刑務所❷是戰俘收容所,空投救援物資下來。美軍俘虜明明在圓山的收容所裡,原來美軍的資訊也有不對的時候。我想到「說不定有救援物資從天而降,去看看吧!」就穿著木屐匆匆趕往現場。
東門市場前面是柊牧場❸,牧場再過去是台北刑務所的大片農作園區。我跑到鐵絲網柵欄附近,看見農作園區裡有幾批囚犯或趴伏或移動中。
轟鳴聲在我後方響起。回頭往上一看,打從心底嚇了一大跳。四具發動機的機翼和機身,我第一次看見這麼龐大的飛機。巨大的飛機低飛掠過,四周瞬間變成一片黑暗。原來這就是B-29。這種大到離譜的轟炸機一次來個幾百架,日本的城市不轉眼化為灰燼才怪。
五月三十一日的大空襲❹,一天就把台北炸得七零八落。那次是四百多架團結飛機公司的B-24,和現在這個B-29比起來,幾乎算是小型機了。
巨大飛機在監獄的農作園區投下了五、六個綁著降落傘的木箱。只要落在鐵絲網附近,我應該可以翻過柵欄去拿;念頭才剛閃過,下一台飛機又低飛過來,就在我的正上方打開了機腹。降落傘立刻張開,大木箱發出聲音掉落下來。危險!
一陣毛骨悚然,我拚命跑了起來。木箱撞到柵欄,發出巨大聲響,裡面的物資散落一地。正想說機會來了,結果下一台飛機又靠近過來。不得已,保命要緊,只好退避離開。
投下的物資大概是巧克力或威化餅之類的航空糧食,不過都是美國製的,說不定像戰爭期間吃過的菲律賓製品一樣難吃到無法下嚥。我懷抱著類似伊索寓言裡的狐狸的心態,離開了危險的柊牧場。
想想也真是不可思議。明明在山裡已經作過必死的覺悟,但是當抬頭看到木箱朝著自己落下時,還是感受到死亡的恐怖。要說是生物的本能也沒錯,但是,人類的覺悟,好像只要環境一改變,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死亡啊,再見。對於死亡的意識,我也要說再見了。



❶ 東門町,今徐州路、信義路二段、仁愛路一段附近。日治時期,此地居民多為日本人。
❷ 台北刑務所,日治時期興建的現代化監獄,後為台北監獄,位於金山南路、金華街一帶。
❸ 柊牧場,一八九六年由日人塚本喜三郎於今台北東門旁開設的牧場,是台灣的第一家牧場,戰後由台灣畜產公司接收。
❹ 一九四五年五月三十一日,台北遭受美軍航空隊的大轟炸,這天的大規模攻擊是台北歷史上最慘重的空襲,被稱為「台北大空襲」。




台北毀滅日
——總督府的高塔仍然屹立


五月三十一日。我通常都爬火口壁到作業現場,這一天臨時決定從小觀音山繞過去,結果正好親眼目睹美軍飛機大舉來襲,我們的首都台北陷入毀滅。
剛要越過稜線進入高原時,先看到三機四編隊的B-24低飛得很詭異,從稜線上空約一百公尺處轟然而過。我心裡想,終於要對山間要塞部隊展開攻擊啦,趕緊趴倒在草叢坳地裡。結果共計十幾波的十二機編隊,幾乎毫無間斷地越過稜線,朝十餘公里前方的台北市街飛去,之後就聽見宛如遠雷一般的爆炸聲響,並且到處冒起了黑煙。
「敵方今天的攻擊相當猛烈呢!」
「對我們山裡完全不屑一顧啊!八成看透了我們這些全是半調子的單人防空洞。」
「中隊本部有一些實彈吧?要不要拿來用三八打一打?他們飛那麼低,說不定打得到飛行員的腦袋。」
「不是聽說衣索比亞軍在義大利戰爭時,用槍打下飛機嗎?」
「看來我們也走到跟衣索比亞差不多的境地了。」
「我們的三八步槍都有自己的脾氣,不順著毛摸是打不中的。像這一把,瞄準之後還要稍微向右偏,才可以命中目標。」
昭和十年,義大利和衣索比亞作戰時,日本報紙一面倒地聲援衣索比亞。然後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日本、德國、義大利結成了三國同盟。就是和衰弱的義大利湊在一起,才吃虧的。
我們這些對話,美軍飛行隊是聽不到的。他們完全略過山裡的軍隊,直接往台北方向飛去。
「欸,總督府的高塔還屹立著。只要那個不倒,就表示台北仍舊健在。」

不過,吃過晚餐開始休息後,一直到半夜,早上到台北出公差的學徒兵陸陸續續回來了,每個都是滿身泥濘,氣喘吁吁,舉步維艱,悽悽慘慘。「今天真的有夠坎坷。我在古亭町的一六軒(製菓)工廠❶附近碰上大轟炸,逃到兒玉町的軍司令官邸❷那邊,結果換成那裡在大轟炸。再逃到植物園,植物園周邊又被炸。我就想,不行,這裡也危險,開始朝小南門、西門市場、北門、台北車站跑,結果我跑到哪裡,炸彈就扔到哪裡。城裡根本亂糟糟的,好像死了很多人。巴自動車❸?哪有公車啊!我就拖著兩條腿走十二公里回到草山,又走四公里回到這裡。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覺得這條山路竟然這麼遠!」
「總督府的高塔還屹立著,沒有倒喔!」
「塔還在?簡直難以置信!」

翌日,尋常科的學友、外號野蠻人的山上學徒兵,像中了邪似地叨唸著:「我家在台北車站後面,炸彈掉在那裡了。我媽媽一個人住在那裡,我要回去看看。我去申請臨時外宿。」然後朝著中隊本部而去。
「那傢伙說炸彈打到他家了。距離這裡直線距離也有十公里,朦朦朧朧的又看不清楚,他怎麼知道哪一間房子是他家?」
「嗯,這大概是亨利.柏格森❹所說的『直覺認識』啦!」
「什麼啊,哲學嗎?」
中隊本部大概也被他的氣勢震懾到,中隊長准許他外宿。他立刻下山,當晚沒有回營。我這才體認到臨時外宿有多麼難申請,同時也想起了那個「准尉的任務」。

翌日,山上學徒兵回到山上時看似已放下心事。他住在後車站,是四戶人家相連的大雜院,左右兩邊的鄰居家都毀於炸彈碎片,只有他家沒事,他的母親蹲在衣櫃旁躲過了一劫。眾人都覺得佩服:
「炸彈真的幾乎打到他家了呢!」

❶一六軒是日人森平太郎在本町開設的和蒩子名店(今重慶南路一段)。後來他將店面交給妻女經營,自己創了新高製蒩,於今古亭市場旁開了洋果子工廠,研發生產的香蕉牛奶糖、新高水果糖、風船泡泡糖(亞洲第一個泡泡糖)等大受歡迎,更銷回日本市場。
❷軍司令官邸現為國防部陸軍聯誼廳。
❸巴自動車(巴驓躖)指巴自動車商會的公車。日人館野弘六在草山蓋了巴旅館,並創巴自動車商會,經營往返台北、士林、北投、草山間的公車路線,大眾運輸帶動了草山溫泉業的發展。
❹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是法國哲學家,主張科學和哲學能夠共融,直覺才是把握真實的方法。一九二七年,他因獨到見解與優美文筆得到諾貝爾文學獎。


台北高校於焉告終
——暫時畢業證書與日本學生大會

今天,十月二十五日,大日本帝國台灣的施政權將交還給中華民國政府。台灣總督府立台北高等學校的招牌也要卸下來,交由中國方面接收。
早上到學校,全校學生齊集於講堂,聆聽校長最後的訓示。
「今後我們將改為中國制度的學校,日本人教師多半會留任繼續授課,但是不會再有日本國語與日本史科目。日本人學生依舊可以繼續上課。這些都是基於中國方面的好意而採取的措施,希望各位懷抱感謝之心,持續努力向學。」
就只有今天,我豎起耳朵把校長講的話從頭認真聽到底,他卻始終沒有提及,我們這些二年級學生是要在明年三月底畢業,還是今天就算「假畢業」(暫時畢業)。不免懷疑自己是被當官的校長耍了,因此急忙在老師們離場之際,抓住了高峰老師詢問:
「老師,校長的致詞那樣就結束了嗎?針對畢業問題,沒有什麼要特別跟我們二年級同學說的嗎?」
「嗯,好像就只有剛才那些了,我也沒聽說還有什麼事……」我趕緊回頭跑上了講台。
「二年級的同學請等一下,有緊急事情須要商量。事情與其他班級無關,二年級同學當中也只牽涉到日本人學生,台灣人同學可以離場沒有關係。不過,想要留下來聽聽作為參考也無妨。」
一百多位二年級的同學重新就座後,我針對暫時畢業問題,向大家說明了截至當時為止的諸般折衝過程,也要求有心的同學繼續向老師們請求理解與支援。
眼看同學們並無異議,應該是瞭解了我的訴求,這個時候西走上了講台:
「我還有一個提案。或許校長是有意要發暫時畢業證書給我們的,不過學校當局似乎也打算近期內舉辦學年考試,及格者才發畢業證書。我們當中也有些人因為父親不在,必須承擔家計,負責照顧家人生活,目前無法到校上課。我們是不是應該要和學校當局談判,必須無條件讓所有人都領到畢業證書,必須中止學年考試。」
井原也上台了:
「要考試的話,我們就來考啊。相信老師們在閱卷的時候,自會有所考量。」
西又走上講台:
「不能指望校方的關照考量。校長連畢業證書都沒給我們一個確實的承諾。」
井原還站在講台上,滿臉通紅地說:
「學校舉行考試是理所當然的,我們並不是為了拿畢業證書才來上學的。」
有一位理甲的同學上台表示:
「如果有人沒辦法來上課,大家可以協助他做考前準備。那不就是我們的友情嗎?」
「沒錯!」
「不必在意考試啦!」
四處傳來吆喝聲,座位間也議論紛紛,整個講堂鬧哄哄的。仔細想想,我們一直處於「戰時體制」下,不曾有過學生集會、自由討論等等。戰後的今天,在這個場子裡,才第一次可以不管司儀、不管規則,彼此盡情提出意見,自由討論。真希望能持續討論下去,真想大聲喊出「比起一天三餐,我更愛討論道理」。但是,今天此時,這個地方已經不屬於我們台北高校,已經變成中國方面的建築物了。身為發起人,我不能不出面收拾這場面。「考試的問題,和什麼時候可以發畢業證書給我們,應該是兩件不同的事。我想今天就先這樣告一個段落,希望各班後續再討論。畢業證書的問題會由有志者與校長進行交涉,結果再向大家報告。」

放學後幾位有志者集中到我家,舉杯悼念光榮的母校走入歷史。西很大聲地說:
「井原那傢伙,考試的事居然認真槓上了,果然還是個死腦筋啊!」
結果井原就正好走了進來,他告訴大家,他正在上小山捨月老師的英文課,非常有趣,還很熱心地為大家解說《Education System of England》那本課本的梗概。不過,對於學問,大家的興致不是很濃厚。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