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黃珊珊:33個人生故事

9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推薦序 祝願
__司法院前大法官 黃茂榮

雖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但能有多少傳承,實在不好說。珊珊跟我提起,當年如何受到啟發,而有今天的志願與發展。我祝願她能一本初衷,圓滿實現她從政的目標――為從政者樹立一個新的標竿:熱情關心人間的苦難,共同理性的認識問題,克服不當的法規障礙,解決問題。

珊珊是一位善良、誠實、勤奮且聰明的人,只要她虔誠發願,持之以恆,當可心想事成:給大家一個美好的未來。爰為她試擬願文,勉勵如下:
如果有機會,我將
(一)一本初衷,熱心關懷民生疾苦。
(二) 認真學習,透過產業調查及社會調查,力求如實理解各行各業,以及各個階層之困難與需求,量力而為,幫助其克服或實現。
(三) 術業有專攻,個人的知識與智慧,一定會有所不足,所以,我將禮聘熱心公益之教授、教師及各方賢達,帶領大學學生及研究生,與市府同仁,探討各種市政問題,共同努力,協助台北市政府,把台北市建設成一個公平、有效率,並充滿愛心關懷的城市。
(四) 當中,我會特別注意:.快速解決無殼者之合理居住,.外食者之飲食健康,以及.年輕學子之教育的改善,和.通勤者之交通費的負擔,以及.幼兒、單親家庭、獨居或老人家之生活照顧的問題。
(五) 各種市政服務,有許多具有自償性,我會注意提高這些服務的效率,讓鄉親可以減輕負擔,受到確實的服務。
(六) 經濟學上有兩個章節特別與效率有關:資訊不對稱及經濟活動之外部性。我會善用經濟學的知識,縮短交易雙方資訊不對稱程度,降低交易成本,改善交易秩序,防止詐騙,以確保消費者在房屋交易、食品交易的安全;針對經濟活動之正面及負面的外部性,提供必要的補貼,或課以適當的規費,將其外部效益或成本內部化,以提高效率,增進福利。

讓我們一起努力,誠實、公平、有效率的打造一個美好的台北市。




推薦序 我的學生黃珊珊
__高雄市立鳳西國中退休教師 林辰忠

今年三月份的某一天,珊珊突然打電話給我,說她準備要出書,叫我幫她寫個序。當時心中有點誠惶誠恐,我說寫序不是應該找社會賢達人士或知名學者嗎?怎麼會輪到國中的任課老師呢?她解釋說這本書的內容是有關於她成長、就學、進入社會、服務人群的心路歷程,都是與大眾有關的平凡事。

其實,她從政以來,每天所做的事情都是老百姓平凡中的不平凡事。電話中,她特別強調國中時期我最了解她,由我提筆最恰當。想一想的確也是如此,所以樂意地接受她的請求。因此,我開始整理一下我的思緒,把對她的了解,據實地、簡單扼要地做下列的敘述。

一. 天賦異稟、求知慾強、謙虛有禮的珊珊

珊珊的爸爸因為是軍人退役轉職警察的關係,兩種職業的工作地點時常會調動,她也必須跟隨著家人居無定所似地轉入當地附近學校就讀。國中時期進入當時高雄縣的明星學校鳳西國中就讀。我剛好派到她班上任教英語。七〇年代一股升學主義掛帥的風潮,逼得一般學生在課業上幾乎喘不過氣來,可是對珊珊來說,在她臉上似乎看不出絲毫的倦容。

大概是天資聰穎、學習能力強的關係,她每天總是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來學校上課。三年來,無論大小考試總是全年級名列前茅,無人能出其右。在生活上,她絕對不會因為成績優異而表現出傲不可及的態度,反而下課時間時常協助成績有差異的同學。平時對師長更是謙虛有禮,她的每位任課老師無不對她讚許有加。很快她就成為全校的風雲人物。

二. 慈悲善良、誠懇積極、感性又理性的珊珊
國中畢業後,珊珊沒有在南部升學,直接北上考取北一女。在就讀北一女期間發生一件最令我感動的事。一般國中通常會安排三年級的學生在第一學期提早舉辦畢業旅行,南部國中生往中北部跑,北部國中生往中南部跑。本校的準畢業生當時有一個行程安排到台北國父紀念館。當天傍晚時分,有一位穿著小綠綠制服、揹著書包的學生跑來見我。當時我心裡沒有準備嚇了一跳,一看原來是珊珊。

當時對我來說真是巧遇,對珊珊來說應該是早有計劃,她不知從何處探聽我們的行程會到國父紀念館,猜想她早就在那邊等我們了!幾分鐘交談後,她要求我引領去見其他教過她的老師們。從這件事讓我深深感受到珊珊真是一位很細心感性的人。

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記得珊珊在台北當律師時,有次自行開車南下高雄見我。在離我家不遠的一個十字路口與一對騎著機車相載的夫婦擦撞,太太小腿擦傷。珊珊立即打電話給我,我們即刻送這位太太到附近的診所敷藥。之後珊珊突然向前擁抱這位太太,不知是這位太太被眼前這位小姐的心地善良或是她的舉動積極又誠懇所感動,竟然破涕為笑。

隔天,我與內人又送了水果去拜訪這對夫妻,珊珊回台北後也一直打電話關心他們,這樁小事很快就圓滿處理了。(其實根據當時的情況描述,珊珊並沒有錯,只是那個年代只要大車跟小車有事故,通常是大車比較吃虧。)
由這些小事可以看出珊珊的確是一位心地善良、處事積極的人。

三.善解人意、懷念過往、關心朋友的珊珊

前面有提過珊珊不僅是感性而且也是很念舊的人。兩年前的七月某天,珊珊抽空南下高雄,並邀約幾位國中同學一起到我家。當下我送給她一生最難忘的禮物――就是自從她就讀北一女到當律師的這段期間,寫給我的二十幾封信件的拷貝版。我當天跟她開玩笑說,「妳是律師,應當知道妳寄給我的原稿,已經是屬於我所擁有的財產了。」

三十幾年前的信件,我們為何能夠一直保存下來?其實這該歸功於我太太喜歡保存有意義的東西。一九八〇、一九九〇年代,當時電腦才剛萌芽,更遑論手機了,所有書信往來皆用手寫,珊珊的書信讓人欣賞是因為字體工整漂亮、文筆流暢,如同跟你在眼前聊天一樣。每封信紙至少二、三張,真是文思泉湧。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這二十幾封信從未發現有任何一字塗改。如此完美的書信怎麼捨得丟棄呢!

幾位同學也相當好奇,想知道她在信件裡跟老師談些什麼?在書信的作者同意下,幾位同學高興的閱讀其中幾封信,異口同聲地大喊,原來珊珊對政治與法律的興趣不是從高中才開始,甚至於可追溯到國中或國小。

今年228假期,珊珊騎腳踏車南下彰化,再搭車到高雄看我,同時與幾位老同學歡聚。從家庭、小孩教育談到彼此健康的問題,言談之中珊珊對所有同學表現出最大的關懷。

四.外柔內剛、做事果斷,論述條理分明的珊珊

珊珊對政治、法律不僅只是興趣而已,可說是已到堅定不移的地步。在她的信件中曾經提到,聯考前夕,她的家人與長輩們都希望她未來能行醫救人,她當時執意要攻讀政治和法律,並認為讀法律與政治更能擴大服務大眾的機會,施展她的抱負。最後在她的堅持下,親朋好友只好進行表決,結果是20比1票。雖然沒人認同她的想法,她還是堅持她的理念,不改初衷,最後家人爭不過她,只得讓她去實現她的夢想。她就讀法律之前確實曾經遭遇到一些挫折,她還是一一的克服了,而且比別人走得更快、更準,大四畢業就通過律師高考。

行醫與從政雖然領域不同,但是目標是一致的:服務大眾,救國救民。個人覺得,自她從政以來,聰明才智加上堅強的意志與果決的判斷力,就是解決百姓問題的最大本錢。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國父孫中山先生曾.:「聰明才智越大者,當服千萬人之務,造千萬人之福;聰明才智略小者,當服百十人之務,造百十人之福。」
以我對學生的了解,在服務大眾的這條路上,她絕對有「當服千萬人之務,造千萬人之福」的資格。
(前言)
如果還有明天
當讓「世界更美好,人民更幸福」

人生對我來說,不論求學、就業、選舉,一直都是非常順遂。但在二○一五年經歷過一場大病、並從加護病房撿回一命後,人生對我而言,又有了不同的意義。對於一個經歷過生死,能將生死看淡的人而言,人生的順逆,又還有什麼事情值得擔心呢?

二○一五年一月六日晚上六點左右,我還沒意識到發生什麼事,就已經昏倒在家中了。再度恢復意識已經是在加護病房,身上插了管子,無法動彈。看著醫護人員忙碌的操作各種儀器,腦海中不由自主地迴盪薛岳的那首歌:「如果還有明天,你想怎樣裝扮你的臉……..」

我沒有恐懼,因為我覺得自己過去的生命歷程夠精彩了,但我還是有遺憾,心裡牽掛著十三歲的兒子和八十五歲的媽媽,還有跟了我至少十幾、二十年的助理們。我還有很多想做的事,我還想照顧更多的人。我默默想著,如果還有明天,我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一定要用笑容面對這個世界,一定要把身邊所有的人都照顧得更好。

獲准離開加護病房時,醫生告訴我:「真的只差一點點,妳就再也醒不過來了。」這一場讓我差點醒不過來的病,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躺在病床上,我想起一個好朋友教過我的方法,利用兩個表來充分掌握自己的人生:一個表列出自己想做的事(To Do List),另一個表列出再也不想做的事(Not To Do List)。人生苦短,想要做的事情就要趕快去做,不想再做的事情,就要趕快從自己的人生當中,一件一件的刪除掉(Delete)!

不列表不知道,當我把想做與不想做的事情列表後,才發現人生中竟然有那麼多的衝突與妥協,如果當時真的沒有再醒過來,沒想到遺憾竟然還有那麼多。痊癒後的這些年,我努力生活,不再勉強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我很開心把Not To Do List上面的事情全部Delete完了!而To Do List的項目卻變得愈來愈多,而且每天還在持續增加新的內容,我快樂地消化、吸收各種新知,每天都覺得自己的生命更豐盛、更圓滿!

還記得出院不到半年,立委選舉就進入熱戰期,為了政黨的付託,我義無反顧的抱病參選。但畢竟剛剛重病初癒,體能狀況非常差,加上吃藥導致水腫,一口氣胖了十多公斤,體力差到根本沒辦法掃街拜票,但既然參選就必須盡心盡力,整個團隊還是決定拚了!他們為了我能不能登上選舉戰車掃街,徵詢了好幾位醫師,也沙盤推演了老半天;大家可能很難想像,光是站在車上揮揮手,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是多麼大的負擔。

選舉最後的結果不如人意,二○一六年一月,在我生病剛好一年之後,立委落選了。現在回頭再看,這未嘗不是老天爺給我的另一份禮物!因為落選,我才能真正有時間好好開始調養身體;也才能靜下心來,認真檢視我的「To Do List」和「Not To Do List」,也就是在這段期間,我與前夫協議離婚,由我取得兒子的監護權,開始獨力扶養他。

二○一五到二○一六的這一年,看似是我人生的低谷:包括險些致命的大病、強撐病體參選、在支持者的淚水中落選、加上結束十九年的婚姻,這一年可以說是我人生中最辛苦、最黑暗的一段日子。但同樣的,這一年卻也讓我刻骨銘心,因為有太多故事可以分享,太多回憶值得珍惜。

這一年是一個明顯的分水嶺,可以說我之前的人生太順利了,幾乎未曾遇到過重大挫折:求學生涯輕鬆愉快;二十三歲當上律師,非常快速成為律師事務所合夥人;二十八歲選上議員,又連選連任六屆,可以說是意氣風發。但就因為這樣,所以我沒有警覺地揮霍年輕歲月,無限量地預支體力、透支精力,生活作息長年不正常,健康檢查紅字一大堆,但卻始終不以為意。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病,應該就是老天爺讓我停下腳步,認真看看自己、切實想想未來,我還能為自己身邊的人以及自己長年生活的地方做些什麼?

十五歲時的我,懷抱夢想負笈北上求學,然後讀書、就業、從政、成家、生子,完全沒有離開過臺北這座城市。這些年,我看到臺北的變化,看到臺北對臺灣帶來的影響,形容臺北市就是臺灣進步價值的起源地也並不為過。因此,我對臺北市的尊敬與熱愛,很難用筆墨形容,對於臺北市未來的期待,也很難向他人表述,但我知道,堅持做對的事情、做好自己本分該做的事情、所做之事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那就對了。

每個人的生命其實都很短、很珍貴,因此,我不想浪費時間與精力去生氣與懊悔,只要是對的事情,我就勇敢去做,任何人都不能影響我的抉擇與判斷,一場大病讓我在生死之間徘徊,但也讓我深思,我在這個世界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活下來,就要好好地活!拼了命地活!我要堅定地「做自己」,勇敢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不管有多大的困難,只要是對的事情就要堅持。
我要努力讓「世界更美好,人民更幸福」。

26 為什麼找黃珊珊當副市長?
二○一九年十月十六日,我成為臺北市副市長。有人問柯文哲市長,為什麼找黃珊珊?

他說,因為他當市長之後,看我問政這麼多年以來,發現我從來不會在質詢時對市府官員大小聲,也不會情緒失控。而且我提出來的質詢,都是可以執行的方案。他覺得很奇怪,到底我是怎麼做到的。

像是國宅蓋在危險山坡地上,要不要花公帑補強?要花,等於是市府要列預算幫助非公務單位做建設;不花,市民的生命安全永遠受到威脅。所以我做完所有功課,花了十多年去爭取預算。

又像是海砂屋,我更替市民感到很無奈,海砂屋多危險,可是重建的程序多難。以前南港某國宅是海砂屋,馬市長任內遲遲不賠償補助,房子是市府蓋的,用了海砂當建材,居民住在裡面,過得提心吊膽,擔心頭頂砂石隨時會掉下來。但因為居民買了房子就是私產,所以市府只能「依法行政」。言下之意就是:那房子是你的,我幫你重蓋就是「圖利他人」…….。

為了這「依法行政」四個字,我爭取了十多年,戴著安全帽在海砂屋裡好多次會勘,才拆除重建。

還有,海砂屋鑑定的問題。某社區四樓的整座陽臺無預警崩落,樓下陽臺以及馬路上都是不斷掉落的瓦礫石塊,最大的石塊比一個人高,幸好當時沒有人經過,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大家都知道這一定是海砂屋,住戶們也想都更重建,但光是走一個「海砂屋認定程序」,就看不到盡頭。

我們的法規是:建管處公告原則手冊,裡面對於鑑定報告書要含括哪些內容摘要,都有詳細規定。接著公告某些公會或單位可以辦理海砂屋鑑定,並且出具鑑定報告書,規劃得十分完善。可是,拿到報告書之後還得全部重來一次,因為這份報告要經過審議會審查通過,才算完成鑑定。

我覺得完全不合理。建管處提出的合格標準,建管處找來的合格評審,做出的結論,還要另外的評審來評這群評審是否公正!豈不代表官方也質疑前面的公會或單位不具鑑定力?既然不具鑑定力,那為何要民眾走這一長串流程?

官員答覆我質詢的時候說,是因為曾有官司發現鑑定報告有問題,為了補強這塊才加入審議會。我知道中間曾出了差池,所以也預期他會如此答覆;但我說,某份鑑定報告有問題,應該要檢討這家鑑定單位為什麼沒按照原則手冊出具報告書,應該對這個單位的鑑定資格嚴加審核或乾脆取消才對,怎麼會是一竿子打翻所有人,讓所有案子都得多走審議會程序?一來一往得多花幾年的時間,多少人流離失所回不了家?

連顯然有立即危險的海砂屋,都能在認定程序上遭遇這麼多困難(我不想說「刁難」︶,住戶怎麼相信市府有誠意想要解決海砂屋都更的問題,民眾又怎麼能相信市府真心想讓大家好好過日子?

我提出的要求是「海砂屋迅行劃定」,必須在三個月內完成,加速更新進度。另外,經認定是海砂屋後,如果社區申請迅行劃定,應直接採用建管處的認定,不要再依︽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再走一次,讓整個更新重建程序再加快。

直到柯文哲市長才終於從善如流,採納了我的建議。迅速推動好幾個海砂屋改建案,讓民眾可以有個安全的住家。

所以,柯市長肯定我所提出來的質詢都是可以執行的方案。我心裡想的是,當然啊!不然民眾會讓我六連任嗎?

柯市長的觀點,確實是一位醫生的觀察,看外顯的症狀與數據,就可以推理出內在的狀況。他在市長的位子上看久了、聽多了,看政治人物做事情的動機、索求的代價,就可以看出這個人內心渴望的到底是私利還是公益。

議員就是天天跟民眾站在一起,幫民眾想辦法,其實也是幫市府想辦法來解決民眾的問題。當我跟他要的都是福國利民的政策與預算,他知道我心存百姓;如果我跟他要的是安插人事,他就會知道我只想經營私人裙帶關係。

當議員二十多年,我經歷了馬英九、郝龍斌、柯文哲三任市長,前兩任市長對於我的提案通常不太在意,其實我的質詢二十多年來,品質一直沒變過,都是希望福國利民,在不違法的情況之下,幫無助的市民想想辦法。

可是前面兩任市長對我同樣用心的質詢,通常下場都是「帶回研究」,他們不想做的,官樣文章回覆之後,就沒下文了,但我窮追猛打,從不放棄。到了柯市長任內,他會答覆我,也會回答其他議員。我們質詢的執行狀況與結果,哪些成功,哪些遇到了什麼困難所以還沒成功。我能從這份答覆體會到他是真的想做事。所以我願意從議員換跑道,進入市府當副市長。

位子變了,但心情沒有變。
我一直相信,政府做事就應該積極主動,並且必須有公信力,必須讓民眾信任政府。所以對民眾有利的事情,應該大加宣導,全力促成,不要光拿「依法行政」當擋箭牌。

政府應該是「服務」的團隊,不該是管理、裁罰、監督民眾的行政團隊;政府的領導階層要有為民眾服務的真心,實際執行者才會想辦法完成,社會才會進步。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