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命中的挑戰
二○一六年五月十六日我從國防部退伍了,結束了將近三十一年的軍旅生涯,雖然如願提前退伍了,但是心裡對於這份付出我青壯歲月、助我脫貧的工作,仍不免有著不捨之情。
許多人很好奇我退伍的原因?其實,我退伍的唯一原因和我貧困、高風險的成長背景有關。
我的父親是滇緬部隊的士兵,民國四十三年,他隨著第一批滇緬部隊歷經千辛萬苦的從中國大陸的雲南、緬甸、泰國回到台灣,他到台灣之後,被部隊送到陸軍官校就讀,民國四十五年他從少尉排長幹起,四十七年擔任中尉副連長時,在八二三砲戰的某次運補任務中負傷了,他雖因此獲得二枚獎章,但因為傷勢嚴重,導致他無法繼續留在部隊服務,在那個貧窮的年代,少了部隊的保障,生活更加的辛苦,他幾乎一無所有。民國五十年,當他和我的母親結婚,並且陸續有了我和弟弟之後,原本辛苦的生活更加增添壓力和艱難。
貧窮帶給人的不只是身體飢餓和困乏,心理層面的問題往往也會帶給當事人和他身邊的人更大的壓力和困擾。
我的父親因為身體的創傷所帶來的長期不適,以及生活的不如意,漸漸有了酗酒的問題,精神方面也發生了狀況,連帶的產生家暴的問題,在我小時候,他打我的母親打得很凶,偏偏媽媽又是一個個性強硬的人,互不相讓、你來我往的結果很悲慘,我四歲多的時候,媽媽第一次離家出走,而且是當著我的面離家出走,我至今都無法忘記媽媽搭上高雄客運離家的畫面。
因為媽媽不在,爸爸無力照顧我和弟弟,所以我們兄弟倆被送到屏東里港的信望愛孤兒院,在信望愛住了一年半左右,我的舅舅把媽媽送回來,我和弟弟才被接回家,我六歲那一年,我們全家搬至美濃黃蝶翠谷的山上,我爸爸開墾了一個小農場,本以為從此可以過一個幸福的生活,但是我爸爸酗酒的問題及精神疾病所衍生的狀況越來越嚴重,有一天,他和我媽媽又發生嚴重衝突,竟然用開山刀砍傷了我的媽媽,媽媽在鄰居的幫助下逃離了家,這一別又是七年多的時間,這當中,我和弟弟又被送到寄養家庭,並且住了一年多的時間,我的養父養母就是美濃基督教浸信會的蘇印川牧師、師母。
我的弟弟在美濃浸信會住了近半年,我則住了一年半的時間,我的養父養母非常具有耶穌基督的愛,他們有五個孩子,靠著微薄的薪水養我們七個孩子,但是他們把我和弟弟視如己出,照顧我們、幫助我們、教導我們。
我在小學二年級上學期的時候回到了原生家庭,當時我的爸爸帶著我和弟弟,這是一個典型的單親家庭,因為家裡很窮,所以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天天做家事,也會配合廟會慶典活動賣酸梅湯、冬瓜茶、愛玉、刨冰,幫爸爸揉麵、擀麵、賣水煎包,還要負責到水井打水,什麼樣的粗活,我都做過。我還記得水井的直徑大約一公尺,深大約有十來公尺,井的圍牆高度大概只有一公尺高,那時候打水的水桶是鐵桶,鐵桶加上水,重量頗重,我每次打水都是膽戰心驚,深怕力量不足,一個倒栽跟頭,就永遠上不來了。
我爸爸不具備烹飪的能力,所以他的水煎包生意難為,家裡又有兩個孩子要養,他迫不得已寫了一封信給當時的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先生,經國先生於是請退輔會協助安排我父親到美濃鎮公所服務。當時的鎮公所只有清潔隊還有職缺,於是我的父親就當上了清潔隊員,我小時候不懂事,認為他的工作很不光彩,加上他酗酒和精神的狀況,常常引起同學們的恥笑,所以我小時候很自卑,直到長大之後,才體會到工作沒有貴賤之分,即使清潔隊員也是份有意義的工作,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尊敬。
回想過往的歲月,其實生活上的辛苦對我來講,都是可以忍耐和承受,最讓我感到痛苦的事情,是我爸爸酗酒和精神病發作時,往往會伴隨著暴力,我爸爸打起我們兄弟像發了瘋一樣,很恐怖,甚至有一次因為我的弟弟犯了錯,他抓起弟弟就想往井裡丟,我跪著求他,外加鄰居的幫助,才制止憾事的發生。
國中一年級,我的母親因為全國戶口普查的原因,終於回家了。那一天,美濃派出所的警員打電話到學校告訴老師,羅紹和的媽媽回來了,想看看孩子,於是我在老師的陪同下來到派出所,七年多不見,眼前的媽媽似乎熟悉,卻又陌生,我媽叫了一聲我的名字,我的淚水就忍不住流個不停。媽媽回來了,但是我卻墮落了,因為對媽媽有太多的不諒解,所以我不再認真讀書,我開始變壞,偷錢(偷教會的錢)、打架、欺騙、頂嘴,我非常感謝這段時間,我的班導師黃壽華老師、我的養父養母對我沒有放棄,讓我不至於墮落更深。
因為國二、三的功課成績下滑,我高中聯考成績無法進入第一志願,我雖然也考上了中正預校,但是我的媽媽心裡對我有所虧欠,因此不希望我念軍校,於是我進入省立岡山高中,高中三年的生活過得很拮据,很少吃過早餐,至於周末日,幾乎常常餓著肚子,雖然物資環境很苦,但是我的心更苦,因為爸爸的狀況越來越嚴重,我的心中有許多的不解,也有許多的怨和恨,失去人生的方向,所以我高中三年渾渾噩噩的度過,如果不是遇到我的班導師傅錫正老師(國文老師)的開導和幫助,我可能連高中文憑都拿不到。因為功課不好,我的大學聯考成績勉強能進某所私立學校,我爸說,他負擔不起,還好我考上了政戰學校新聞系,新聞系是我很想念的科系,所以我就這樣成了軍人。
初到政戰學校,因為不習慣學長學弟制度,加上小時候因為感冒沒有錢看醫生,所以我的鼻炎和過敏狀況嚴重,加上北投的冬天格外的冷,我常常一早起床就流鼻血,那時候過得苦不堪言,很想退學,但是不敢退,因為要賠錢,家裡賠不起,只能告訴自己忍耐。軍校四年,我的求學態度是消極的,對自己未來的人生充滿了茫然,即使畢業分發到了部隊,我依然過得很不快樂,直到有一天,我的營長關切我的心緒狀況,我才知道,我把緣自家庭中的不快樂、冷漠、封閉等負面情緒帶給周遭的人,那時我驚覺到自己的內心必須被改變,別人沒有得罪我、傷害我,我不應該把痛苦不愉快帶給別人。
我知道自己的家世背景不好,所以我在部隊服務時,很盡心竭力、克盡職責,軍旅生涯中也因此得到長官的賞識與拔擢,並且當選過莒光楷模、國軍楷模、國軍模範團體主官等殊榮。
二○一一年三月一日我接任軍事發言人,同年六月二十六日晉升少將。晉升將軍那一天,我告訴自己,一生中的恩人貴人太多,我無法一一回報,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盡早可以退伍,將我的餘生奉獻給社會上的弱勢家庭,幫助他(她)們也能度過困境。
人生的苦難、患難很多,一般人對於這些挑戰,都會認為是自己倒楣、命不好、運不佳,但生命中的苦難、患難往往也是一種祝福。我回顧自己的人生,在不同的階段也充滿了許多的困難,而這些生命中的挑戰,磨練了我的心志,不但讓我有堅韌的意志力,也更能夠用同理心去關懷和幫助同處逆境中的人。
二○一六年五月十六日我從國防部退伍了,結束了將近三十一年的軍旅生涯,雖然如願提前退伍了,但是心裡對於這份付出我青壯歲月、助我脫貧的工作,仍不免有著不捨之情。
許多人很好奇我退伍的原因?其實,我退伍的唯一原因和我貧困、高風險的成長背景有關。
我的父親是滇緬部隊的士兵,民國四十三年,他隨著第一批滇緬部隊歷經千辛萬苦的從中國大陸的雲南、緬甸、泰國回到台灣,他到台灣之後,被部隊送到陸軍官校就讀,民國四十五年他從少尉排長幹起,四十七年擔任中尉副連長時,在八二三砲戰的某次運補任務中負傷了,他雖因此獲得二枚獎章,但因為傷勢嚴重,導致他無法繼續留在部隊服務,在那個貧窮的年代,少了部隊的保障,生活更加的辛苦,他幾乎一無所有。民國五十年,當他和我的母親結婚,並且陸續有了我和弟弟之後,原本辛苦的生活更加增添壓力和艱難。
貧窮帶給人的不只是身體飢餓和困乏,心理層面的問題往往也會帶給當事人和他身邊的人更大的壓力和困擾。
我的父親因為身體的創傷所帶來的長期不適,以及生活的不如意,漸漸有了酗酒的問題,精神方面也發生了狀況,連帶的產生家暴的問題,在我小時候,他打我的母親打得很凶,偏偏媽媽又是一個個性強硬的人,互不相讓、你來我往的結果很悲慘,我四歲多的時候,媽媽第一次離家出走,而且是當著我的面離家出走,我至今都無法忘記媽媽搭上高雄客運離家的畫面。
因為媽媽不在,爸爸無力照顧我和弟弟,所以我們兄弟倆被送到屏東里港的信望愛孤兒院,在信望愛住了一年半左右,我的舅舅把媽媽送回來,我和弟弟才被接回家,我六歲那一年,我們全家搬至美濃黃蝶翠谷的山上,我爸爸開墾了一個小農場,本以為從此可以過一個幸福的生活,但是我爸爸酗酒的問題及精神疾病所衍生的狀況越來越嚴重,有一天,他和我媽媽又發生嚴重衝突,竟然用開山刀砍傷了我的媽媽,媽媽在鄰居的幫助下逃離了家,這一別又是七年多的時間,這當中,我和弟弟又被送到寄養家庭,並且住了一年多的時間,我的養父養母就是美濃基督教浸信會的蘇印川牧師、師母。
我的弟弟在美濃浸信會住了近半年,我則住了一年半的時間,我的養父養母非常具有耶穌基督的愛,他們有五個孩子,靠著微薄的薪水養我們七個孩子,但是他們把我和弟弟視如己出,照顧我們、幫助我們、教導我們。
我在小學二年級上學期的時候回到了原生家庭,當時我的爸爸帶著我和弟弟,這是一個典型的單親家庭,因為家裡很窮,所以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天天做家事,也會配合廟會慶典活動賣酸梅湯、冬瓜茶、愛玉、刨冰,幫爸爸揉麵、擀麵、賣水煎包,還要負責到水井打水,什麼樣的粗活,我都做過。我還記得水井的直徑大約一公尺,深大約有十來公尺,井的圍牆高度大概只有一公尺高,那時候打水的水桶是鐵桶,鐵桶加上水,重量頗重,我每次打水都是膽戰心驚,深怕力量不足,一個倒栽跟頭,就永遠上不來了。
我爸爸不具備烹飪的能力,所以他的水煎包生意難為,家裡又有兩個孩子要養,他迫不得已寫了一封信給當時的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先生,經國先生於是請退輔會協助安排我父親到美濃鎮公所服務。當時的鎮公所只有清潔隊還有職缺,於是我的父親就當上了清潔隊員,我小時候不懂事,認為他的工作很不光彩,加上他酗酒和精神的狀況,常常引起同學們的恥笑,所以我小時候很自卑,直到長大之後,才體會到工作沒有貴賤之分,即使清潔隊員也是份有意義的工作,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尊敬。
回想過往的歲月,其實生活上的辛苦對我來講,都是可以忍耐和承受,最讓我感到痛苦的事情,是我爸爸酗酒和精神病發作時,往往會伴隨著暴力,我爸爸打起我們兄弟像發了瘋一樣,很恐怖,甚至有一次因為我的弟弟犯了錯,他抓起弟弟就想往井裡丟,我跪著求他,外加鄰居的幫助,才制止憾事的發生。
國中一年級,我的母親因為全國戶口普查的原因,終於回家了。那一天,美濃派出所的警員打電話到學校告訴老師,羅紹和的媽媽回來了,想看看孩子,於是我在老師的陪同下來到派出所,七年多不見,眼前的媽媽似乎熟悉,卻又陌生,我媽叫了一聲我的名字,我的淚水就忍不住流個不停。媽媽回來了,但是我卻墮落了,因為對媽媽有太多的不諒解,所以我不再認真讀書,我開始變壞,偷錢(偷教會的錢)、打架、欺騙、頂嘴,我非常感謝這段時間,我的班導師黃壽華老師、我的養父養母對我沒有放棄,讓我不至於墮落更深。
因為國二、三的功課成績下滑,我高中聯考成績無法進入第一志願,我雖然也考上了中正預校,但是我的媽媽心裡對我有所虧欠,因此不希望我念軍校,於是我進入省立岡山高中,高中三年的生活過得很拮据,很少吃過早餐,至於周末日,幾乎常常餓著肚子,雖然物資環境很苦,但是我的心更苦,因為爸爸的狀況越來越嚴重,我的心中有許多的不解,也有許多的怨和恨,失去人生的方向,所以我高中三年渾渾噩噩的度過,如果不是遇到我的班導師傅錫正老師(國文老師)的開導和幫助,我可能連高中文憑都拿不到。因為功課不好,我的大學聯考成績勉強能進某所私立學校,我爸說,他負擔不起,還好我考上了政戰學校新聞系,新聞系是我很想念的科系,所以我就這樣成了軍人。
初到政戰學校,因為不習慣學長學弟制度,加上小時候因為感冒沒有錢看醫生,所以我的鼻炎和過敏狀況嚴重,加上北投的冬天格外的冷,我常常一早起床就流鼻血,那時候過得苦不堪言,很想退學,但是不敢退,因為要賠錢,家裡賠不起,只能告訴自己忍耐。軍校四年,我的求學態度是消極的,對自己未來的人生充滿了茫然,即使畢業分發到了部隊,我依然過得很不快樂,直到有一天,我的營長關切我的心緒狀況,我才知道,我把緣自家庭中的不快樂、冷漠、封閉等負面情緒帶給周遭的人,那時我驚覺到自己的內心必須被改變,別人沒有得罪我、傷害我,我不應該把痛苦不愉快帶給別人。
我知道自己的家世背景不好,所以我在部隊服務時,很盡心竭力、克盡職責,軍旅生涯中也因此得到長官的賞識與拔擢,並且當選過莒光楷模、國軍楷模、國軍模範團體主官等殊榮。
二○一一年三月一日我接任軍事發言人,同年六月二十六日晉升少將。晉升將軍那一天,我告訴自己,一生中的恩人貴人太多,我無法一一回報,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盡早可以退伍,將我的餘生奉獻給社會上的弱勢家庭,幫助他(她)們也能度過困境。
人生的苦難、患難很多,一般人對於這些挑戰,都會認為是自己倒楣、命不好、運不佳,但生命中的苦難、患難往往也是一種祝福。我回顧自己的人生,在不同的階段也充滿了許多的困難,而這些生命中的挑戰,磨練了我的心志,不但讓我有堅韌的意志力,也更能夠用同理心去關懷和幫助同處逆境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