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樸實的精采:17個成就夢想的故事

79特價3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盡心竭力(摘錄)
亞東科技大學校長 黃茂全
學校多做一點,讓社會更好一點


引入多元刺激,營造創新的校園服務文化。
黃茂全不僅說,更親身實踐,
因為他相信,
全體同仁多做一點,就可以讓學校和社會共好。

----------------------------------------------------------------------------------------------------

亞東科技大學校長黃茂全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精力充沛,時刻不得閒。因為身材高挑瘦削,更顯得他身上西裝的寬鬆,走起路來自帶一種風風火火的俐落氣場。

細數學校大小事
這位一校之長,對學校大小事瞭若指掌。
走過行道樹時,他提醒我們抬頭觀察樹上碩大的台灣藍鵲鳥巢;到操場邊拍照時,他想起某天看到工友割草,因為好奇而親自操作手推式割草機,沒想到回頭一看,草全是歪的,他幽默自嘲:「可見做何事都需要專業。」

就連攝影師請他抬頭看遠方,他也指著亞東醫院分享,晚上下班經過時看到病房的燈全都亮著,讓他感受到身體健康的可貴,也期勉自己與學校老師趁有能力時多做一些事。

校園中舉目所及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黃茂全都能細數背後的歷史及故事,不難看出他對學校的用心之深。正是這種巨細靡遺的勤勉精神,讓他帶領的亞東科技大學無懼少子化衝擊,不只完成技術學院改名為科技大學的目標,也持續增進學校能量、發展自我特色。

推廣「多做一點」文化
黃茂全總是認為,有機會服務就要全力以赴,「尤其這是我的母校,我希望她愈來愈好。」

相較於只需要對學生負責的教職,擔任行政職則必須付出更多心力與時間,「有時候缺乏預算,還要主動想計畫,向教育部、校友、合作廠商爭取經費,」但是對黃茂全而言,經費事小,最令他頭痛的是有些同仁「小蝦米對大鯨魚,敵不過公立大學」的消極心態。

黃茂全記憶猶新,二十多年前他在國際會議廳舉辦活動,卻連想懸掛活動布條都有困難,因為管理單位要求不能破壞牆面,所以不能使用鐵釘固定。最後他只好克難地用釣魚線固定布條,心想:「啟用十多年來都不輕易讓人使用,當然看起來像新的一樣!」

於是,他當上校長後,第一件事便是放寬各種有形、無形的限制,歡迎外界交流。

「以往學校有時過於保守,認為外人最好不要進來,學校比較省事,」黃茂全卻告訴同仁:「外人都不進來,這間學校就沒有活力。」他要求各處室必須敞開大門歡迎訪客,也陸續向校外人士開放體育館、操場、圖書館等資源,對社區、校友、關係集團企業及高中職開放服務,為的就是從源頭引入活水刺激,營造積極創新的服務文化。

以身作則,重塑積極進取校風
黃茂全銳意進取的領導風格,一開始也曾經遭受教職員挑戰。

「可以堅持多久?」黃茂全表示,無論是他在學校推行的改革,或是改名科大的努力,有時候會受到質疑,也難免有人會抱著應付的心態。

但他以行動證明,自己是「玩真的」。

譬如,每次會議,黃茂全都認真追蹤前一次定下的待辦事項,直到同仁確實認真執行。久而久之,全校都知道這位校長說出口的要求或請求,都必須全力以赴去落實。

文化建立不易,黃茂全更懂得自己需要以身作則,才有機會獲得團隊的信任。因此,他積極參加教育部各項會議,以及在校園各處走動,觀察是否還有需要解決的問題;老師們的婚喪大小事,他也盡量親自參加。

「事無大小, 只要跟學校有關, 都值得去做,」黃茂全說。

也許是他努力不懈的潛移默化,亞東科大校風煥然一新,「服務型」的校園文化逐漸形成,愈來愈多同仁主動加入,將學校當成自己的事業一樣盡心投入。

有一次的農曆大年初三,黃茂全在學校巧遇清潔人員,對方表示在家待久了有些無聊,所以決定到學校清潔環境,「那時候我就知道,這間學校有希望了。」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