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關鍵時刻從未缺席的潮人物
書寫彷若在尋找自己的歷程,像是內心的召喚,關於土地、歷史、文化以及眞正的我。生於斯、長於斯,歲月醖釀的《臺灣潮人誌》,字字句句變成日常的惦念:如果,你心裡有我,有臺灣,下筆就會是「潮臺」的故事。
歷時許久,每每與筆下潮男女秉燭夜談的時間,多是似水年華的純粹流光。慢溯在他們過往篳路藍縷拓墾的時刻,原來,他們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的生活。從海風徐拂的港口到繁華熱鬧的街市,處處可窺見潮人熱愛土地的身影;從蒼蒼鬱鬱的中央山脈到恬靜樸實的田園村落,每一隅都記錄當時臺灣眞實的處境。八位橫跨不同時期與專業領域的臺灣潮人物,足跡行遍臺灣母土,由他們來還原當時的關鍵時刻最為切合。有人以筆為矛揭露社會不平等,喚醒民眾意識;有人以行動為盾為民主而奔赴,他們志同道合地一棒接一棒,帶領臺灣人民追尋自由、爭取平等、宣揚正義,傳遞世代矢志不渝的臺灣意識,他們都是我們心目中引領潮流的臺灣造局者。
回首動盪的年代,他們即便面臨困苦的時刻,仍舊懷抱理想,為臺灣奮鬥,猶如暗夜的提燈人,從探索自己到認識土地,每位潮人物都活出精采的一生。同時,他們所關切的議題與二○一五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有不謀而合的連結與交集。全球化面臨熱門的SDGs 潮議題,從海洋、多元夥伴關係、人權正義、文化啓蒙、貧富問題、性別平權、社會運動到優質教育等,百年前,潮人們早已不約而同地以行動證明他們是超前部署SDGs 的引路人,更是邁向永續生活的日常實踐者。
我曾想:潮人們若能穿越時空,必然是臺灣熱點話題的預言家,亦是所有讀者心目中的「潮臺團」,當年,他們只要一現身,就像今日BLACKPINK 在全球巡迴開唱的景況,所到之處必然是萬人空巷,掀起各地追星熱潮。身為「潮臺團」的首席追星者,我不做史料考據的堆砌,不做人物針砭的歷史定位,而是以「讀者」心情重新細讀其生命系譜,認眞梳理其人生價値,也因潮男女的堅韌與勇敢,讓我重新認識美麗的母土—我們的母親臺灣。
當時他們感動我的言語,如今讀來依舊感動;當時他們震撼我的行動,今日看來依然震撼。他們超越制式框架的思維,在時代困局提出卓見新知,親力親為。鐫刻在他們心底的信念,如今也成為我想像世界的渠道。原來,潮人與我,我與讀者,讀者與潮人,或許會因這本書的付梓出版,和臺灣潮男女相互凝望,仨者成為彼此深情不忘的知己。
不能被我們遺忘的「開臺聖王」鄭成功,以「逆思維」捍衛臺灣海洋的主權,把美麗島嶼推向國際舞臺,他是無人能及的航海王。走進望族子弟「正義哥」林占梅的人生長廊,他苦心孤詣地想促成族群和諧與人我平等的踐行,堪稱是「臺灣的和平大使」。至於,莫那.魯道義無反顧和日人直球對決,寧死不屈地誓與祖靈土地共存亡,絕對是最威的原住民人權鬥士。而臺灣民主先行者蔣渭水,投身社會改革,為正義而戰,高擧臺灣意識的旗幟,點燃民主火炬,他就是臺灣人的底氣。還有,臺灣機智醫生賴和醫病也醫心,以斜槓文學家的身分寫出弱勢者的內在聲音,他就是臺灣社會的良心。當年女神的天花板不是志玲姊姊,而是被誤讀的張李德和女士,她以沙龍女主人的身分開啓藝文女力的新視界。同時,臺灣美術教父級人物陳澄波,手執畫筆感動那代人、這代人,每一畫、每一筆都定格當年臺灣的百態風情。最後,超越性別藩籬的蔡阿信,她以醫術和愛心創辦助產士訓練所,改寫臺灣醫療史的新頁。
重新讀一次—八位潮人物的名字,或許你早已耳熟能詳;或許你尙未與他們相遇無論情深、緣淺,我只願讀者因《臺灣潮人誌》可以走進他們眞正的生命風景裡,從字句深情的刻痕,暫停時光的足跡,在文字凝睇的靈犀處,望見潮人們繁華落盡見眞淳的生命情味。從政治到文化,從藝術到教育,從醫學到社會,有人為信念奮鬥一生,有人為理想毅然殉道。他們雖扛負難以言說的時代重擔,卻以熾熱的情感寫下臺灣歷史獨一無二的存在,讓我們明白:苦難若是通向光明的渠道,他們都走在這條無悔的路上,鏗然有聲。
瞬間尋常,他們穿越與我自在暢談;尋常瞬間,我歷經他們的完美日常。願我能以文字描繪「潮臺」英雄們的臺灣在地精神,當他們華麗轉身後,文字指引我們堅持他們的堅持,再次尋回臺灣動人的心跳聲。相信未來,你會是臺灣舞臺最閃耀的潮之子、潮之女,接續譜寫嶄新世代「潮臺」的不朽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