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手推權富:朱素心的傳奇人生

79特價31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後記.廈門街的神祕大宅(節錄)


出一本書、寫「朱素心傳奇」的原始提案人不是我,是李登輝。李登輝聽朱素心談從小到大,貧困、父喪、做小童工、幫傭……人生似到絕境,又每每絕處逢生的生命境遇,心疼、憐惜又帶著讚嘆的說,「阿心啊,妳要出一本冊『朱素心傳奇』,妳的人生比『阿信』還可憐……」朱素心回,「頭家,『恁是在講笑詼呢』(台語,你是在說笑話嗎……)我國語都說的不輪轉了,寫什麼冊?啥米人幫我寫冊?」李登輝笑笑沒回。

朱素心聽了也就聽了,卻不覺得有可能出書的一天,知名作家徐鍾珮倒是曾提議朱素心錄音口述,由她撰寫朱素心的人生故事,但當時年輕、忙著按摩賺錢的朱素心沒空錄音,出書的事兒就擱下了。

李登輝逝世將近三年時,蘇志誠動了和老闆李登輝一樣的念頭:朱素心的人生故事應撰寫成書。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一九九四年《阿信》連續劇在台灣熱映的年代,當時的李總統交辦蘇志誠任務般,蘇主任使命必達著手操辦,採了徐鍾珮的「老辦法」,朱素心口述,我撰文。我因為寫碩士論文,總統副總統大選工作量大增……總有這樣、那樣的事忙著,錄錄、寫寫、停停,又沒有小說家的文采,常為一字、一句搜索枯腸,腦中一片蒼白時,常想若是由徐鍾珮來寫,該會是本多好看的人物傳記啊……

《手推權富》是蘇主任命的名,副題「朱素心的傳奇人生」,含了李登輝初擬的書名「朱素心傳奇」;出書的「東美出版社」總編輯李靜宜,是李登輝最倚重的文膽。主編張立雯覺得朱素心能教尋常人不假按麼師之手、自己做,就能收保養之效的功夫,不傳揚於眾太可惜了,她想了繪圖、錄製短影片的點子;靜宜請來和她同在雷驤老師門下習畫的師兄、紀錄片導演與攝影家黃心侃,拍攝製作朱老師「示範教學」的短影片──朱素心沒想到,李登輝說她該「出一本冊」,可能僅是沒當真、「哄」她的一句話,三十多年後,李總統的核心班底,竟真的為她打磨了這本書……

朱老師個性爽直、沒心眼,和她相處很自在。她能洞看人體,但不冒失、不嚇唬客人,也不會裝神弄鬼故弄玄虛,有一分說一分。李登輝官位愈做愈大,身邊不怕他、敢直言說實話的人益發稀缺,他躺著讓朱素心為他按摩,是他身心最鬆弛的時刻,快言快語的朱素心,看到什麼說什麼,李登輝雖不會全盤接受,但也樂得聽聽不染心機的言語。

朱素心在李登輝身邊一待近二十年,李登輝卸下總統職位時,曾豎起大姆指誇:「不愧是朱素心!」李登輝欣賞的不只是她的按摩功力,更是她沒有利用親近李登輝的關係,弄權搞錢,嘴巴很緊,在李登輝性命交關時,守在身旁照顧,八方不透風的沒有絲毫消息走漏。朱素心談起李登輝對她比大姆指,笑紋漾開地說:「總統應該是有派人查過哦……」我問朱老師,會不會「伴君如伴虎,得小心翼翼?」朱老師答得爽快:「不會啊,他是他、我是我,我不做官、我先生不做生意,我又不是他請的,為什麼要怕他?我還會和李總統吵架嘞……」

朱素心真的和李總統吵過嘴,不只一次,為的都是些芝麻小事。李登輝有時逗她,故意說「反話」,朱素心較真起來,脾氣一上來,拎起包包走人,回到家想著李登輝可能生氣了,不知如何處理,李曾文惠的電話來了,她笑朱素心,「妳不是說不怕頭家嗎?還怕頭家生氣?」夫人親自打電話,朱素心順著下台階:「驚啦,哪會嘸驚?」李登輝笑罵朱素心「矮人厚行(台語諺語,形容個子矮的人,性情古怪)」朱素心不吃虧地頂回去:「恁是總統,不能騙人、不能欺負人……」

老天爺給朱素心的試煉,帶著恩慈。十二歲失去父親,靠著天賜透視人體的雙眼、後天的際遇和鑽研,朱素心成了總統的按摩師,按摩調理政商名流,雙手翻轉了窮困悲苦的命運。

朱素心嫁進廈門街林家時,我約莫四、五歲。林家水電行臨著廈門街最熱鬧的路邊,我家在廈門街尾巴巷子的弄堂裡。朱素心看得清人體、見不到自己的未來,如同油麻菜籽嫁進林家,對婚姻沒抱幻想,不知道廈門街會成為她人生轉折的福地,會遇到改變她一生的貴人。

外省軍公教家眷和在地本省人混居在廈門街彎彎曲曲的巷弄裡,連著同安街、金門街,大江南北的口音、各省的吃食,融合在這方街區。我從小聽市場賣肉、賣菜的阿姨,捲起舌頭和外省太太講國語;也看外省媽媽在麵攤一坐,叫碗切仔麵,說著聽起來有些彆扭的台語──就像朱老師和我,她國語說的不輪轉,我聽得懂台語,但轉化為中文書寫,總覺得不如她台語訴說的活靈活現。

朱素心說,廈門街那一帶住家的水電工,幾乎都是他老公做的,我家是不是也找上林師傅,我太小、沒有印象了,可是朱老師口中自強市場改建前的老市場、土地公廟、賣蚵仔麵線、臭豆腐的小攤……是我從小就熟悉的香火和氣味,還有一戶好大的日式房子,綠樹參天,我人小腿短,只能仰頭看樹梢,從沒見過大門後的屋舍庭院。

朱素心走進過這棟大宅,是幫傭的婦人請朱素心為主人按摩。朱素心來到客廳,一位相貌堂堂的老先生已端坐,朱素心按摩了他的四肢、肩頸。老先生話不多,沒喊疼,朱素心鬆緩了他的筋骨,老先生對她說「謝謝」。這是朱素心唯一一次走入這棟神秘的大宅,她不知道老先生是誰、也沒問。

小時候聽大人說,那棟大宅住的是何應欽將軍,元大集團創辦人馬志玲曾接受訪問,回憶他的父親從大陸來台時住在廈門街,家裡窮,幼年的馬志玲穿麵粉袋縫的褲子,在何應欽大房子前的水溝抓泥鰍,「看到這大房子,總是很羨慕、很羨慕」。馬志玲的兒子馬維辰圓了父親童年的渴望,標下何應欽故居七百坪土地,改建豪宅。

我跟朱老師說,那位老先生應該是何應欽將軍。朱素心沒聽過何應欽,不曉得日軍戰敗,中國戰區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代表蔣介石主持受降典禮,接受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的降書。我上網查找何應欽照片,朱素心端詳細看,時間久了,她記的不真切了,但按摩的手感記憶猶存。她說,老人家雖然血液循環差了點,但身體狀況是不錯的。何應欽享耆壽九十八歲,從清朝到民國、從大陸到台灣,老將軍可能沒有印象了,在他人生的某一個午後,一位本省太太曾為他按摩,這位太太的父親,因為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實施徵兵、當了兩年兵。朱素心還記得爸爸入伍那天,村里燃放鞭炮,熱鬧的像是辦喜事。

朱素心當初沒想到可以靠按摩營生,她幫鄰居、市場攤販「喬」手、腳,只是從小就做慣了,多虧了做外貿的侯太太出點子,要朱素心到日本學臉部按摩,出資幫忙弄起了按摩工作室,朱素心才掙脫了洗衣、打掃,瞞著婆婆賺錢貼補娘家的窘境。

朱素心的臉部按摩,在當年可是挺時髦的,好像是我小學四、五年級,鄰居簡媽媽邀媽媽一起「做臉」。臉要怎麼做?我好奇盯著做完臉的媽媽,是不是光滑透亮?媽媽嘗鮮,找的是朱老師嗎?可惜,朱老師看不到未來、也看不到過往,或許,該找一張媽媽四十多歲時的照片給朱老師瞧瞧;或許,能喚醒些許記憶深處的微光。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