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流浪,無盡的遠方
愛情,落幕在驪歌中
因為平淡,我們的愛情有時會游離原本溫馨的港灣;因為好奇,我們的行程會在某個十字路口不經意地拐彎,就在你意欲轉身的剎那,你會聽見身後有愛情在低聲地哭泣。
──三毛
愛情,這兩個字在心中尋摸一周下來,整個心房中都是它的迷人氣息。正是為著它的這般美好,我們多少次都想偷窺一下它的真面目。然而,愛情就好似那只有著七十二般變化的猴子,一時是甜美誘人的果子,一時又是國色天香的美人,總也讓人的肉眼凡胎尋不著蹤跡。
愛是折磨人的東西──說得實在精闢。那個縱行天地間的猴子,有千變萬化的外衣,有幾萬萬種出場的方式,並且神通高明,牠若來了,便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我們想掙扎,想選擇,連個逃遁的門也是找不到的,更莫說是歇息片刻,沉靜思考對策了。
三毛對於愛情從不躲閃,即使是在那樣小的年紀裡,她一樣聽從著自己的心。
當時的小女孩還是個小學生,在班中有模有樣地結拜了另外六朵小金花。有一日,七個小姐妹學習了人生第一節的生理教育課之後,便惶恐地浮想,一朝與男孩子拉手親吻後,便是要生出孩子的了。這樣一來,大家便都惶惶地一起發誓,要淨身自愛,莫說親暱,就算牽手也是絕對不敢。然而愛情在那個年紀時,已然在身邊徘徊了。只等小女孩們一不留神,便會刺來。
年少時,我們對於愛情大抵都是一樣的心情,懼怕而渴望。懼怕是因為愛情在那個時候是一件羞恥的事情,所以不敢涉及;渴望則是因為愛情一直是禁地,所以總是好奇。其實對於談情說愛並沒有真正的期許,只是覺得那一件事是一個常年藏在身邊的祕密,而自己又無從知曉,故而一直急切地想要揭開它的神祕面紗罷了。
那時的愛情,便好似和父母一道去做客時,主人家遞過來的一包牛肉乾。心中不知有多想吃,然而礙於父母的情面與教誨,總是默默地縮了手在身後,禮貌地說:家中也有的,並不想吃。
正是因為心中對愛情的糾結,所以每日便只是裝作對異性不屑一顧。而每到晚上一個人躺在床上時,卻又開始默默地想第三排中間的那個男生怎麼還沒有寫紙條給我,他不是已經偷偷看了自己好久了嗎?
有一日,當三毛和她的小姐妹接到隔壁班七個小男生去看電影的邀請時,喜不自勝。如此浪漫的約會,聽起來便十分刺激,自然是不能拒絕的。
非常成功的一次約會!
小男生們筆直地在第一排的座位上心猿意馬,小女子們坐在四五排開外的排座上惴惴不安,大家為了彼此的愛情,誰也無暇細看那日的影片。電影結束後,男生們還在不遠處看著姐妹花吃了一碗仙草冰,並一起上了同一輛公車,當然不是為了做護花使者,只是因為住在同一個地區,當然男女生座位是分在前後車廂的。
後來三毛在書中這樣寫這場愛情的結局:「下車,我們又互看了一次,眼光交錯地在一群人裡找自己的對象。那一場拚了命去赴的約會,就在男生和男生喊再見,女生和女生揮手的黃昏裡,這麼樣地過去了。」
愛情就這樣結束了,小小的女孩懵懵懂懂,覺得愛情還是有趣的。可以看電影,可以和男生約會,最重要的是,這一切都是背著家裡人和學校的。若不是為著這麼多的艱難險阻,怕是也不會覺得這樣美妙了。
這就好比是讀了一本父母藏在不准觸碰的書櫃中的書一樣,雖然內容和課本無異,但是讀來卻興致勃勃。
人便是這樣的奇妙,最看重的總是極難得到的和已然逝去的。
初次約會這樣曼妙,接下來便一發而不可收,愛情又在一瞬間來了。
那個男生,那個扮匪兵甲的男生,那個和三毛一起蹲在布幔後的長凳上的男生,便是三毛愛上的人。
愛情,落幕在驪歌中
因為平淡,我們的愛情有時會游離原本溫馨的港灣;因為好奇,我們的行程會在某個十字路口不經意地拐彎,就在你意欲轉身的剎那,你會聽見身後有愛情在低聲地哭泣。
──三毛
愛情,這兩個字在心中尋摸一周下來,整個心房中都是它的迷人氣息。正是為著它的這般美好,我們多少次都想偷窺一下它的真面目。然而,愛情就好似那只有著七十二般變化的猴子,一時是甜美誘人的果子,一時又是國色天香的美人,總也讓人的肉眼凡胎尋不著蹤跡。
愛是折磨人的東西──說得實在精闢。那個縱行天地間的猴子,有千變萬化的外衣,有幾萬萬種出場的方式,並且神通高明,牠若來了,便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我們想掙扎,想選擇,連個逃遁的門也是找不到的,更莫說是歇息片刻,沉靜思考對策了。
三毛對於愛情從不躲閃,即使是在那樣小的年紀裡,她一樣聽從著自己的心。
當時的小女孩還是個小學生,在班中有模有樣地結拜了另外六朵小金花。有一日,七個小姐妹學習了人生第一節的生理教育課之後,便惶恐地浮想,一朝與男孩子拉手親吻後,便是要生出孩子的了。這樣一來,大家便都惶惶地一起發誓,要淨身自愛,莫說親暱,就算牽手也是絕對不敢。然而愛情在那個年紀時,已然在身邊徘徊了。只等小女孩們一不留神,便會刺來。
年少時,我們對於愛情大抵都是一樣的心情,懼怕而渴望。懼怕是因為愛情在那個時候是一件羞恥的事情,所以不敢涉及;渴望則是因為愛情一直是禁地,所以總是好奇。其實對於談情說愛並沒有真正的期許,只是覺得那一件事是一個常年藏在身邊的祕密,而自己又無從知曉,故而一直急切地想要揭開它的神祕面紗罷了。
那時的愛情,便好似和父母一道去做客時,主人家遞過來的一包牛肉乾。心中不知有多想吃,然而礙於父母的情面與教誨,總是默默地縮了手在身後,禮貌地說:家中也有的,並不想吃。
正是因為心中對愛情的糾結,所以每日便只是裝作對異性不屑一顧。而每到晚上一個人躺在床上時,卻又開始默默地想第三排中間的那個男生怎麼還沒有寫紙條給我,他不是已經偷偷看了自己好久了嗎?
有一日,當三毛和她的小姐妹接到隔壁班七個小男生去看電影的邀請時,喜不自勝。如此浪漫的約會,聽起來便十分刺激,自然是不能拒絕的。
非常成功的一次約會!
小男生們筆直地在第一排的座位上心猿意馬,小女子們坐在四五排開外的排座上惴惴不安,大家為了彼此的愛情,誰也無暇細看那日的影片。電影結束後,男生們還在不遠處看著姐妹花吃了一碗仙草冰,並一起上了同一輛公車,當然不是為了做護花使者,只是因為住在同一個地區,當然男女生座位是分在前後車廂的。
後來三毛在書中這樣寫這場愛情的結局:「下車,我們又互看了一次,眼光交錯地在一群人裡找自己的對象。那一場拚了命去赴的約會,就在男生和男生喊再見,女生和女生揮手的黃昏裡,這麼樣地過去了。」
愛情就這樣結束了,小小的女孩懵懵懂懂,覺得愛情還是有趣的。可以看電影,可以和男生約會,最重要的是,這一切都是背著家裡人和學校的。若不是為著這麼多的艱難險阻,怕是也不會覺得這樣美妙了。
這就好比是讀了一本父母藏在不准觸碰的書櫃中的書一樣,雖然內容和課本無異,但是讀來卻興致勃勃。
人便是這樣的奇妙,最看重的總是極難得到的和已然逝去的。
初次約會這樣曼妙,接下來便一發而不可收,愛情又在一瞬間來了。
那個男生,那個扮匪兵甲的男生,那個和三毛一起蹲在布幔後的長凳上的男生,便是三毛愛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