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創業起落
我的一生,好像一直沒有停過,也一直在經歷。
可以說,我的一輩子,好像是有些人的幾輩子。
其中有精彩,也有不堪;有對,也有錯;也有說不明白的是非。
很久以前,我曾想過,也許該把它寫下來,但那始終只停在想。
直到今年三月,好朋友鄧美華鼓勵我,我才決定,把自己的歷程故事記錄下來。
為什麼是現在?
因為現在的我,沒有企圖,也沒有什麼所求,才能更有勇氣提筆,把它寫下來。
很多記憶,如果不寫下來,就會慢慢模糊,最後什麼都不剩。
我不想等到有一天,連自己都忘了。
更重要的是,我的人生幾乎牽動著家人,他們和我一起承受、一起走過。
把這些經歷寫下來,說明白,也是給他們的一個交代。
這本書,不是為了教別人什麼。
它是給自己的——創業的狂熱、失敗的代價、責任的重量、親情的依靠,都寫在這裡,作為自己的人生存證。
寫這本書確實是個挑戰,我常覺得自己總是給自己找麻煩。
是的,這本書,可以說是用生命在寫生命。
將近五個月的時間,我每天熬夜到天亮才肯停下來。
家人與朋友不斷提醒我:「你做每件事就是這麼投入,可也要注意身體,萬一壞了怎麼辦?」
我知道他們是對的,卻也明白,這就是我一路以來最大的問題——總是把自己逼到極限。
剛開始提筆時,我其實非常忐忑。
從來沒自己寫過一本書,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一邊寫,一邊懷疑:我有資格再提起當年的創業事嗎?
我該從跌到谷底的經歷開始,還是從當初的創業起點說起?
內心不斷拉扯,反覆糾結。
慢慢梳理之後,才敢一點一滴把它寫下來。
可是,寫到後面,又冒出另一種焦慮。
大家都說,真正能成功的創業故事不多,但關於成功的書卻很多。
一本願意分享挫敗的書,也許有它的價值,但如果是我,市場能接受嗎?
最後,時報出版趙政岷董事長對我說:「把這本書寫完,你就可以放下,然後重新開始。」
我其實還沒有完全悟到,但我期待,自己有一個新的人生。
創業起落
我的一生,好像一直沒有停過,也一直在經歷。
可以說,我的一輩子,好像是有些人的幾輩子。
其中有精彩,也有不堪;有對,也有錯;也有說不明白的是非。
很久以前,我曾想過,也許該把它寫下來,但那始終只停在想。
直到今年三月,好朋友鄧美華鼓勵我,我才決定,把自己的歷程故事記錄下來。
為什麼是現在?
因為現在的我,沒有企圖,也沒有什麼所求,才能更有勇氣提筆,把它寫下來。
很多記憶,如果不寫下來,就會慢慢模糊,最後什麼都不剩。
我不想等到有一天,連自己都忘了。
更重要的是,我的人生幾乎牽動著家人,他們和我一起承受、一起走過。
把這些經歷寫下來,說明白,也是給他們的一個交代。
這本書,不是為了教別人什麼。
它是給自己的——創業的狂熱、失敗的代價、責任的重量、親情的依靠,都寫在這裡,作為自己的人生存證。
寫這本書確實是個挑戰,我常覺得自己總是給自己找麻煩。
是的,這本書,可以說是用生命在寫生命。
將近五個月的時間,我每天熬夜到天亮才肯停下來。
家人與朋友不斷提醒我:「你做每件事就是這麼投入,可也要注意身體,萬一壞了怎麼辦?」
我知道他們是對的,卻也明白,這就是我一路以來最大的問題——總是把自己逼到極限。
剛開始提筆時,我其實非常忐忑。
從來沒自己寫過一本書,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一邊寫,一邊懷疑:我有資格再提起當年的創業事嗎?
我該從跌到谷底的經歷開始,還是從當初的創業起點說起?
內心不斷拉扯,反覆糾結。
慢慢梳理之後,才敢一點一滴把它寫下來。
可是,寫到後面,又冒出另一種焦慮。
大家都說,真正能成功的創業故事不多,但關於成功的書卻很多。
一本願意分享挫敗的書,也許有它的價值,但如果是我,市場能接受嗎?
最後,時報出版趙政岷董事長對我說:「把這本書寫完,你就可以放下,然後重新開始。」
我其實還沒有完全悟到,但我期待,自己有一個新的人生。